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为何刚回国便杀死逃难而回的公主?

夏梓琪


宋高宗赵构在北宋灭亡之后,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南宋。因为之前的靖康之耻,北宋的所有皇族除了赵构一人之外,几乎全部被一网打尽。包括赵构的母亲,赵构的妻子都被金国人抓到北方去做奴作婢。



后来南宋和金国之间进行了十多年的战争,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最终金国迫不得已和南宋讲和,将宋徽宗的遗骨送回,同时也将宋高宗赵构母亲韦太后一并送回。韦太后回到南宋京城临安之后,看到了柔福帝姬,就对赵构说这个柔福帝姬是假的,真的柔福帝姬在金国的时候,早就被折磨已经死去了,赵构听说后就将柔福帝姬处死。



之前柔福帝姬被抓到金国之后和其他皇族也受尽了折磨,后来据说自己偷偷跑了出来,然后经过辗转反侧回到了南宋。赵构当时因为周边没有什么亲人,所以见到柔福帝姬之后也一直善待她。不过赵构之前和柔福接触也不多,这个柔福各方面都和之前的公主确实相似,所以赵构也就把她当做是真的。在听到太后说她是假的时候,自然感觉自己上了当,就将假的柔福给杀掉了。



不过在野史中很多有很多说法,说是韦太后和柔福一同在金国受辱,而且韦太后和金国人生儿子,可谓是奇耻大辱,这些柔福都亲眼所见。韦太后好不容易回到南宋,自然就想把这一切都给掩盖掉,但是柔福当时都亲眼所见,自然是韦太后心中一个大患,所以韦太后一口咬定柔福是假的,逼着赵构杀掉了她。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柔福帝姬的死亡,其实是要掩盖一桩丑闻,即:

宋高宗的生母韦氏,当朝太后,在被俘虏至金朝期间,曾经失节,并给金人生下孩子的事。


宋高宗的生母被霸占

靖康之变后,宋朝徽、钦帝的后妃全部被金朝掳走。

这些女性有不少都沦为金人的姬妾,遭到淫乐奸污。很不幸的是,宋高宗的生母贤妃韦氏也在这批人中。

根据《南烬纪闻》的记载:被俘虏那年,韦氏才38岁,正是徐娘半老的时候,被金朝贵族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看中。1140年,宋钦宗还在街上看到这样的场景:

韦夫人同一番酋偕行。车从中,有人抱一小孩,约三四岁,呼韦妃阿母。

换言之,韦氏还给完颜宗贤生了两个孩子。


在《绍兴和议》签订后,金朝向宋朝归还了已经成为太后的韦氏。这就意味着,宋高宗必须要全力为母亲掩盖这件丑闻。

柔福帝姬正是此事的牺牲品。


韦太后回朝后,宋高宗想尽一切办法,掩盖母亲曾给金朝人生子的丑闻。

他甚至为此不惜修改太后的实际年龄。韦太后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去世,官方称其享年80岁。

但根据种种材料表明,韦太后去世时的真实年龄是70岁。宋高宗给母亲加了10岁,就是为了让产子这个谣言不攻自破。


因此,当柔福帝姬——这位公主也和韦太后一样,被完颜宗贤所霸占——冒着危险逃回南宋时,韦太后为避免丑闻泄漏,当然要坚称这是假的柔福帝姬,并置其于死地。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丑闻所导致的惨案。


HuiNanHistory


柔福帝姬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过就个人来看,这个柔福帝姬基本可以确认是假的。

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赵构的妹妹,1127年靖康之变时年仅17岁的柔福帝姬和其他皇族女性一样,都被掠到金国。然而在1130年南宋军队却在剿匪时抓获的一个匪眷自称是柔福帝姬,从金国逃归而来。此事上报以后,赵构派宫人前去辨认,回复都是确实很像,而且能说出一些宫中秘闻,所以赵构把她接回宫中,以公主待之。

然而赵构母亲韦氏被金国释放回来以后,却说柔福帝姬已经死在北国,于是赵构派人对宫中的柔福帝姬进行审问,最终当事人供认自己并非公主,只是个冒牌货,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很多野史像《随国随笔》、《四朝闻见录》、《南渡窃愤续录》等都认为柔福帝姬并非假冒,只是韦氏在金国经历实在不堪,还生育两个孩子,所以才将柔福帝姬灭口。

不过这个说法恐怕不确,首先柔福帝姬1127年被掠,因为她是宋徽宗女儿里尚未婚配者最年长的,所以被单独送给了金太宗吴乞买,吴乞买对她不感兴趣才送到了浣衣院当官妓,之后被完颜宗贤占有,如果她真的逃离金国,然后辗转南下幸免于难,又被土匪掠走称为匪眷一段时间,那么算下来她和韦氏的交集几乎是没有了,更无从了解韦氏的丑闻细节。而被掠皇族女性下场虽然大家不敢公开讨论,但是还是有一定了解,如果柔福帝姬不了解细节,根本没有灭口的必要。

其次,如果真的要灭口,有的是隐蔽的手段,直接下毒多好,又何必公开审问,闹得沸沸扬扬,弄得天下皆知。

所以综合来看,柔福帝姬死于金国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必须处死假冒者。


不沉的经远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关于真假福柔帝姬一案,是南宋开国一大疑案。赵构的母亲韦妃,靖康之难被虏北上,在金国洗衣院为奴。洗衣院,可不是单纯洗衣服的地方,是为金国贵族提供性服务的场所。为非在金国15年,还为金人生下了两个儿子。赵构接她回国之后,这一桩丑事变成南宋不愿提及的隐秘。

跟韦妃同时回到南宋的,还有福柔帝姬。北宋宗室尽数被掳北上,赵构事母至孝,对待唯一南归的妹妹福柔帝姬,也非常好,给她不少赏赐。可是某天,韦妃发现了福柔的存在,告诉赵构真福柔早已死在金国,如今这个宋室万般优待的女子,是个冒牌货。赵构一怒之下,对福柔用了刑,原来这个女子名静善,是个尼姑,因为跟福柔长得很像,就生出冒充的心思。赵构曾经让伺候福柔的宫女辨认,因为她能说出从前宫中的事,因此都认定她真帝姬。


韦妃说真福柔已死在金国,这个假福柔就被赵构处死了。可是,后来有传闻,被处死的是真福柔。因为世界上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福柔能准确说出从前宫中旧事,即便她有奇遇,遇见过在宫中伺候的人,能从她们口中了解一二,但是气度和做派是骗不了人的。一个尼姑庵长大的女子,怎么可能在宫中不露马脚?

很有可能,说福柔帝姬是冒充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韦妃不想太多人知道,她在金国失身于金人的丑事,把唯一逃回来的知道内情的真帝姬给杀了。赵构为了掩盖目前的丑事,甚至把她的年龄从38岁改成48岁,想给后人一个错觉,韦妃被虏时已经是老妪,金人对她不感兴趣。欲盖弥彰,韦妃苟且偷生金国,回到宋后尽享荣华富贵。

干掉一个知道真相的真帝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千夜看世界


这件事最近刚刚看过,先说一下被杀的公主。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然后徽宗钦宗并后宫佳丽和皇亲国戚数千余人被押解北上,柔福帝姬也在其中,当时她已有十七岁,作为宋徽宗的女儿,外加年纪既长,金人十分重视,欲把她献给金太宗,哪知半路被金国将领侮辱,结果金将身死,而这位帝姬也就是民间所言的公主也成了金太宗的侍妾,后来不得宠,归上京浣衣院。

在这里呆了几年又被完颜宗贤所得,后来于五国城被赐给一名叫徐还的人为妻,之后便去世了。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柔福帝姬,很悲惨。但是在帝姬北上受辱时,南宋也出了一个柔福帝姬。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也就是靖康耻三年后,南宋官兵剿匪时发现一女子,自称柔福帝姬,那可是现在的宋高宗赵构的妹妹,众人不敢大意,立刻送其入临安城,赵构一听妹妹回来,那是一个高兴,两人相见,这女子直接喊出来赵构的乳名,外加老宫女以宫中旧事相问,皆对答如流,可以说从上到下,仅有脚大一个一点,这是女子痛哭,金人赶我等如牛羊,趁间逃出,山河万里,一双纤足如何旧时模样!

至此赵构确信无疑,两人相拥而泣,授予福国长公主称号。

这个公主能够如临安,中间牵头的是一个太监,此人叫冯益,是康王旧人,也就是现在赵构身边的老人,也是宠臣。

如此,上下便有了两个柔福帝姬。

后来,偏安的南宋欲跟金人签订绍兴和议,赵构依照金人的指示杀岳飞,然后罢免一干主站大臣。

和议既定,金人呢就把赵构的生母韦氏送回来了,彼时,宋徽宗已死,钦宗尚存。临行前,钦宗拉着韦氏哭到,回去和他说一定让我回去啊,我回去也不做什么皇帝了,有个安身之所就好。

韦氏也很难受,她说一定,要是我不说就让我瞎了眼。

之后,母子相见,不过赵构无后,若钦宗回朝,还指不定怎么办呢,故韦氏没说,后来果然瞎了眼。

韦氏回来后,赵构便说了柔福帝姬一事,哪知韦氏竟说帝姬已死于五国城了。

之后严刑拷问,才知这公主是假的。具体就是她跟一个伺候过帝姬生母的宫女相识,故而了解了众多秘史等等。

很快,帝姬便被处死了。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人怀疑,因为当时是冯益签的线,而冯益作为康王旧人,是认得柔福帝姬的,况且当时他是皇帝的红人,断没有骗人的道理,而且老宫女之类的佐证也十分清晰。

之后有人推测这是韦氏的原因,为啥,因为他在金国期间,也曾归完颜宗贤,也就是母女二人共事一夫,虽然不是亲母子。

回来后,作为皇帝生母,担心柔福帝姬说出自己被人凌辱的往事,便要去赵构杀人灭口。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老宫女跟太监冯益说这是真的,之后又齐齐改口,这是假的。

当然了,往事随风而去,真相谁又知道呢!



方山中人


1127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到塞外去放了羊。赵家宗室子弟、后妃三千余人都被掳到遥远的北国。韦贤妃当然也在其列,现在用不着争风吃醋,明争暗斗了,象猪狗一般,被绳子连成一串串,在寒风中逶迤而行,受尽辛劳和屈辱。

韦贤妃那破烂漏风的毡帐外通常都排着一队队满身散发着腥羶,提着裤子的金兵。据说赵构的娘创造了日接待量的历史纪录,接待人数高达一百零五人,还为金国人生下了两个羊羶烘烘的小baby。当然,所有的宋朝后妃、公主、宗女都是这样的待遇,没有谁是特殊化的。在宋朝高高在上,锦衣玉食,在金国可不尿你那一套,想苟活性命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含辱忍垢。

岳飞要替他复仇,要收复失地,要直捣黄龙府,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要证明一个民族不是一群孬种草包窝囊废,是懂得羞耻的,有仇必报的。但我们的赵构先生不同意这个观点,他杀了岳飞。向金国称臣,跪上誓表:

字里行间每一笔都充斥着无耻和不要脸!看到小宋这么孝顺,金国也投桃报李,况且韦贤妃也是满头白发了,皮松齿豁,对她感兴趣的毛茸茸也越来越少,干脆就把她放回去算了。宋徽宗的第二十个女儿公主柔福帝姬先于1130年逃回了南宋,经多方核实,被确认身份,复为公主,宋高宗还加以封赏,给她找了驸马。

1142年5月,赵构的亲娘韦贤妃带着宋徽宗的骨骸回来了。同年8月到达临安,入居慈宁宫。但韦贤妃归来后,坚持说柔福帝姬已经死于五金城,现在这个公主是冒充的。于是,赵构就下旨处死了这位“假公主”。


乌拉杂谈


这还是要从这两个人的遭遇讲起,宋高宗的生母韦氏与“柔福帝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都曾经被金人俘虏并遭受过一些“非人待遇”。

柔福帝姬是千辛万苦逃回来,而宋高宗生母韦氏则是被“交换”回来,于是宋高宗生母在金国到底遭受过什么也成为了她禁忌的话题!不愿意他人透露

南宋的赵构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所有兄弟姐妹与父母都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虏走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在江南“孤苦伶仃”一个人。

  • 土匪窝中的“柔福帝姬”


在靖康之耻过了几年之后,这一位“柔福帝姬”出现了,当时的赵构还有一些顾虑,虽然这是一个“公主”不是王子,对于他的地位没有丝毫威胁。

可当时的北宋皇室一共有三十四位“帝姬”而这位“柔福帝姬”是在第二十位,赵构也没有见过几次面,对于这个“便宜妹妹”有很大的怀疑。

而且当时这一位“柔福帝姬”出现的方式也很“奇怪”,建炎四年南宋军队在边境剿匪,在土匪的“内眷”中发现了“柔福帝姬”。

当时的柔福帝姬就很与众不同,在内眷都蜷缩在一团的时候,她迎着官兵走了上来,并开口说自己是皇帝的妹妹,这在封建社会是没有人会开这样的玩笑的,也一下子将这些军人吓了一跳,柔福帝姬就这样出现在赵构的视线中。

  • “正牌”柔福帝姬出现

不过身为皇帝,赵构也不可能马上去接见自己的这个“便宜妹妹”,万一不是的话,皇帝的脸面就丢完了,于是派出了当时的老太监们前去辨认。

经过了这些宫人的辨认,柔福帝姬的身份已经板上钉钉,但有一个问题还是由赵构提出,那就是柔福帝姬本是一双小脚,但这个女子却是一双大脚。

面对着这样的提问,柔福帝姬也潸然泪下回答:金人驱逐如牛羊,跣行万里,宁复故态哉?意思就是金人对待他们就像是牛羊一样驱赶,从关外到江南其中不下万里路,怎么还会是“当时的模样”呢?

确认了自己这位小妹身份之后的赵构也很高兴,将其下嫁给了永州防御使高世荣,并先后赏赐柔福帝姬超过超过四十九万缗,而当时的宰相一年俸禄也才五百缗!

当柔福帝姬开始享受新生活的时候,韦氏还在金国,她这时候的遭遇与柔福帝姬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 共在浣衣院中的韦太后与柔福帝姬

当时靖康之难时,随着二帝北上的女子大多下场凄惨,在路上就有超过一半人“死亡”,到了金国之后,有很多的女子都被金人投入了“浣衣院”韦氏也在其中,这个“浣衣院”可不是什么洗衣服的地方,而是金人的官方妓院!

《呻吟语》记载说:“妃嫔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均露上体,披羊裘

无论在浣衣院中的人身份多么的尊贵,但在浣衣院里都要光着上身,身上仅一件羊皮衣遮住下体,而浣衣院中的人大多都是金国中下级军官,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打骂,韦太后、柔福帝姬等人生活的悲惨可想而知。

后来,金国的盖天大王把韦后和柔福二人弄到了自己身边。两人都成了盖天大王的侍妾,韦太后还传闻过为其生下两个孩子。

但随着韦太后回国,这些消息都被掩盖再无波澜,所以柔福帝姬陪着韦太后那么长时间,也肯定知道一些韦太后的“前事”

当韦太后回国之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那个“冒牌”柔福帝姬,第一时间就表示了自己不知道他是谁,然后开始跟自己的儿子哭诉没有见过这个人,在便宜妹妹与自己老妈之间,赵构也只能向着自己的老妈。

  • 宋朝的悲哀与无助的柔福

不仅赵构默认了“柔福帝姬”是假的,他还修改了正史,将韦太后的年纪往上提了十岁,表明金人对其没有“兴趣”。

而赵构也为了自己的脸面开始洗白韦太后,在南宋王朝唯一亲眼见证了韦后丑事的就是那个早年逃回的柔福。于是,柔福帝姬也注定了只有一死!这也是这个宋朝的弊端,不想着如何将敌人击败而想着内斗!


娱乐吃瓜主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这桩事件牵涉到的就是南宋比较有名的“真假公主案”。因为官方史书和民间史书记载的出入比较大。

举个例子吧,在官方史书中,宋徽宗被押往北上的路途中,他被照顾得不错,因为押运他的金军二太子斡离不,他们两人打交道比较多,一路上对他并没有虐待。而民间的一些故事中可能是比较讨厌宋朝的这位皇帝吧,然后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说他宋徽宗在路途中受尽虐待,死相非常悲惨。



同样这个柔福帝姬,作为徽宗女儿,也有多种记载。我只能把两种版本的都描述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再说说韦太后为什么要杀她。

官方版本

根据《宋史·公主列传》中记载:

“柔福在五国城,适徐还而薨。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1142年),从梓宫来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国长公主。”

这是真实的柔福帝姬留在历史上的痕迹——像所有国破家亡时的女人一样悲惨不幸。


大致情况是:

《汴京之围》这本书里关于靖康之变皇室家族俘虏北上有详细记载。

根据金人记载,北宋俘虏人数众多,一共分成了七批。在这七个批次中,第二批次是比较特别的一批,包括了康王的母亲(徽宗妻子)韦氏和康王妻子邢妃。押送第二批次的是真珠大王设也马和千户国禄、千户阿替纪,除了康王母妻之外,还有郓王之妻朱妃,富金、嬛嬛两帝姬,请注意,这就是本文主人公赵嬛嬛帝姬。以及相国公赵梴、建安郡王赵楧等。这一批一共只有三十五人,却用了五千精兵进行护送,也表明对人质的重视。

押送官之一千户国禄是一个好色之徒,在途中和嬛嬛同乘一匹马,应该会有性骚扰。

四月初四渡河,第二、第三批次在黄河以北遇到了盖天大王赛里。赛里看见千户国禄与帝姬同马,立刻将他杀掉了,尸体扔进河中。

但赛里也是个好色之徒,他首先企图骚扰嬛嬛帝姬,被制止后,又开始逼迫邢妃,逼得邢妃要自杀。


也就是在路途中,嬛嬛就受到侮辱了。



到了上京,嬛嬛帝姬就被金太宗宠幸了。可能不喜欢,柔福帝姬赵嬛嬛进入洗衣院后,又被送入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那里,可能盖天大王对她也不感兴趣,就把她嫁给了一位叫作徐还的人,后来就死在金国。


后来宋金议和,作为宋高宗亲生母亲,韦氏也成了议和筹码。和议完成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四月,韦妃带着宋徽宗的棺材踏上了归乡之路。她在南宋又活了十七年才去世,那时已经八十高寿。在官方的记录里她成了贤后的化身,但在民间,却传说她在金国已经失节。

韦太后回到南宋,听说了柔福帝姬的事后,断定回来的公主是假的,就命令宋高宗把她杀了。

民间版本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宋官军剿匪之时,俘虏的匪眷中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乃宋高宗之妹,于是立即被送到临安。该女子自称从金国奔逃回来,其间历尽了风霜雨雪。

宋高宗确实记得宋徽宗有个公主叫嬛嬛,为懿肃贵妃所生,被封为柔福帝姬。但阔别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楚公主面貌身材,于是命老宫女察验。老宫女都感觉这女子相貌确实很像当年的柔福帝姬,用宫中旧事盘问她,也能够回答得圆满。

只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这女子有一双大脚,不似柔福帝姬的纤足。对此疑点,那女子解释说:“金人驱逐俘虏像对待牛羊一样,乘机会逃脱,赤脚奔走到这里,一双脚能没有变化吗?”这里,我也感到疑惑,赤脚走路能让脚变大?感觉不能。

宋高宗觉得言之有理,尤其是这女子能够一口叫出宋高宗的乳名,便不再怀疑,下诏让她入宫,授予福国长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选择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驸马,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宠渥有加,先后赏赐达四十七万九千缗。

在韦氏回来之前,这位公主享受了荣华富贵十二年,甭管真假。都比在苦寒北方受凌辱强百倍。

南宋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后,高宗生母韦贤妃被金国放归。母子重逢,喜极而泣。韦贤妃回朝后,被宋高宗尊封为“显仁太后”。韦太后回国之后,听到柔福帝姬一事,不禁诧异说:“柔福已病死于金国,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宋高宗便说了柔福由金逃回的情状。

韦太后断定这个是假的。

宋高宗听了母亲的话,勃然大怒,立即拘捕了柔福帝姬,交大理寺审问,严刑拷问之下,假柔福公主无可抵赖,只得一一供招。


原来,她本是汴京流浪的女子名叫静善,生得颇为美貌。汴京被攻破后,她被乱兵掠往北方。在路上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张喜儿曾在懿肃贵妃(柔福帝姬生母)宫中侍奉,知道许多宫闱秘事,一一都说给了静善听,尤其还说静善的相貌气质酷似柔福帝姬。静善对这个巧合十分动心,于是开始留心记忆各种宫闱秘事,而且刻意模仿张喜儿所说的公主形态。


之后,静善在战乱中经历曲折,曾经三次被人拐卖,最后被土匪陈忠虏入盗伙,被迫嫁给了一名小土匪。宋官军剿匪之时,抓住了静善,打算以匪眷的名义将她杀死。静善为了活命,称自己就是柔福帝姬。见到静善的气度,宋官军还真的被吓住了,于是将她送到临安。静善成功蒙骗过宋高宗后,得到了十多年的富贵。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韦太后回到京师,说破了此事,静善再也无从掩饰,只好老老实实地招认。

宋高宗知道柔福帝姬确实为假后,下令将假公主斩首于东市。

假柔福帝姬虽然被杀,民间却流言纷纷,为其抱屈者大有人在。

当时就有史学家认为被杀的柔福帝姬其实是真正的公主,之所以被揭穿是因为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自北方回来后,担心柔福帝姬说出自己在北方被凌辱被糟蹋的各种丑事,于是威胁宋高宗将柔福帝姬杀死灭口。宋高宗对柔福帝姬并无什么感情,奉了母亲严命,便牺牲了柔福帝姬。


民间和官方的认知差异,也不能全怪民间的恶毒。事实上,南宋时期建立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就和靖康之耻有关。

靖康时期,金人俘虏了那么多年轻的女人,几乎包括了整个徽宗家族。按照汉人的观念,这些女人都被不纯洁的血统玷污了。从这时开始,道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道学家们意识到必须进行更大力度的灌输,提倡以后妇女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必须全力抵抗,直至死亡。

道学家的灌输又反作用于靖康时期被掳的女性们,人们带着新的观念回头再看,更加认为她们被抓走是耻辱的,而韦妃不幸也在这个群体之中。

作为宋徽宗的妃子,被俘虏的妃子只有一个韦妃回来了。这突然冒出一个徽宗的女儿也回来了,那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让韦太后感到恐惧,不得不杀人灭口,保住自己的名誉。

《四朝闻见录》《随国随笔》等笔记,都记载了这样的说法。

而有力的佐证则是:当初柔福帝姬初来投奔之时,许多旧日宫人和太监冯益都断定公主是真的,即使假公主相貌长得再像,但如果没有十足把握,这些人决不敢乱说。而这些人后来相继改口,以及公主自认是假,则是因为严刑拷打的缘故

一家之言,之所以有真假公主案,祸根就在于徽、钦二帝,治国无能,致使国家遭殃,子女受辱。

好了,两种版本介绍完毕,亲们,欢迎评论区交流看法。


历史逸事


宋高宗就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他也是靖康之耻发生时候唯一逃走的一个皇室成员。他的父亲就是宋徽宗,他的哥哥就是宋钦宗。

因为这些人无能,被金国人一锅端了,所有的皇室成员大概1500人,除了赵构外都被俘虏到了金国去,当然了赵构的母亲韦妃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这个韦妃的命运,还是十分的惨的。

因为她的丈夫宋徽宗都成了俘虏了,也保护不了她了。所以,在金国的时候,她被金国的士兵给玷污了,还给金国的士兵生了两个孩子。

当然了宋朝正史上没有这样的记录,其它资料上记录的是她有在金国生过孩子这回事的。说实话宋徽宗的妃子中不单单是她被玷污了,其它的也是没有幸免。

还有宋徽宗的女儿,都成为了人家金国士兵的玩物,有一些命运好的公主,就嫁给了金国的士兵。

总之,这些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当然了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死在了金国。宋徽宗死后被炼成了油,供金国人点灯用。宋钦宗更是被当成箭靶子射死在了打猎场上。

可以说最后唯一存活下来的人,就是赵构的母亲韦妃了。

毕竟韦妃是南宋皇帝的母亲,他们留着这个人,还可以当作政治筹码。这不是到了金国的开国元勋死的差不多了,内讧也开始不断的时候,金国的实力大大的下降了。

这个时候金国不想和南宋打仗了,不得不说这正和赵构的意思,他早就不想打了。于是两国签订了《绍兴和议》。

在合约里赵构就提到,要把自己的母亲给送过来。

金国人答应了,然后韦妃就来到了南宋的宫殿里和自己的儿子团聚了。

可是,令韦妃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在金国的公主,她竟然比自己还提前逃到了南宋来,这个公主就是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见过皇室里的人在金国的惨状,关于韦妃在金国的遭遇,她肯定也是知道的,而这些恰恰都是韦妃不想让人知道的。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遭遇被公布出来,她就告诉自己的儿子赵构说,真正的柔福帝姬已经死在了金国。

这一个是冒牌的公主,宋高宗赵构当然认识自己的妹妹了,这个肯定不是假的了。但是,母亲既然都这样说了,他也不能违背了,于是,就下令把柔福帝姬给杀了头。


不才讲史


乱世的女人宛若漂萍,生死荣辱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高贵者概莫能外,宋高宗的生母显仁皇后韦氏,便是其中的典型。北宋灭亡后,韦氏被掳掠至金国为奴,时间长达15年。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韦氏刚刚回返故国,便在第一时间处死命运同样悲惨的柔福帝姬(帝姬即公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韦氏是开封人,与一位乔姓女子同为郑皇后身边的宫女,因关系要好结为姐妹,并且相约若其中一人得到富贵后,必定要提携对方。果不其然,乔氏得宠并成为贵妃后,便向宋徽宗推荐韦氏,后者因而得到临幸。韦氏起初被封为平昌郡君,不久便生下皇子赵构,也即后来的宋高宗。在北宋灭亡前,韦氏已经晋升为贤妃。



靖康之变后,除赵构因在外“勤王”得以幸免外,徽钦二帝及所有的皇子、后妃、公主均被金兵掳掠北上,韦贤妃也在其中。与其他的女眷一样,韦贤妃到达金国后被送入浣衣院,除从事劳役外,还需要时时服侍王公贵族,至于会遭受怎样的屈辱,可想而知。韦氏为奴15年,起初在上京服侍金人,后被转至五国城。


宋高宗登基后,遥尊母亲为宣和皇后,为了能将她迎接回国,几乎尝试了所有的办法。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在抗金名将岳飞遇害后不久,宋金两国达成“绍兴和议”,正式划定双方的边界并停止战争状态。同年四月,金熙宗按照约定,派人将韦贤妃护送回南宋,与此同时,宋徽宗、邢秉懿(宋高宗的发妻)的遗骸也一并南返。



当年八月,在跋涉数千里后,韦贤妃一行正式进入临安,并受到宋高宗的隆重欢迎。母子相隔16载后再度重逢,百感交集的高宗抱着母亲痛哭不已,场面让所有在场人落泪。很快,韦贤妃被尊立为太后,并且入居慈宁宫(“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八月,至临安,入居慈宁宫。”见《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韦太后回国后跟宋高宗闲聊家事,偶然间得知柔福帝姬的事情,顿时脸色大变。柔福帝姬本名赵多富,又名赵嬛嬛、赵瑗瑗,是宋徽宗的第二十女,生母为王贵妃。“靖康之变”后,赵多富被掳往金国,起初侍奉金太宗,后被发配到浣衣院,在敌国受尽了屈辱,一度还被金国宗室大将完颜宗贤占有。



多年后,赵多富潜逃出金国,在受尽磨难后回到临安,并向官府自报家门。高宗闻讯后,派大宦官冯益率老宫女们察验,在确认无误后,便进封赵多富为福国长公主,并下嫁永州防御使高世荣,对其极为优宠(“上恻然不疑,即诏入宫,授福国长公主,下降高世荣...前后请给赐赉,计四十七万九千缗。”见《鹤林玉露》)。


听完柔福帝姬的遭遇后,韦太后脸色大变,声称赵多富早已死在北方,如今仍在世的这位是“冒牌货”。宋高宗闻言大怒,下令拘捕赵多富,并交大理寺审问。赵多富熬刑不过,最终招认冒充公主的细节,并称自己的真实身份,乃是汴京流浪女子静善。假公主招供后,被斩首示众,驸马高士荣则被剥夺爵位。



假公主虽然被杀,但民间却是流言纷纷,为其鸣不平者大有人在,认为她其实就是真正的柔福帝姬,而其之所以被指认为“冒牌货”处死,完全是因为她了解韦太后在金国备受屈辱的很多细节,所以才被灭口。并且,尽管宋高宗察觉出其中的蹊跷,但出于维护母亲名声的考虑,也只能将错就错。


及韦太后归自北方,持高宗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说,错买了颜子帝姬。柔福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殓,且审骨。”上以太母之命,审姬于理。狱具,诛之于市。或谓太后与柔福俱处北方,恐其讦己之故,文之以伪,上奉母命,则固不得与之辩也。见《四朝闻见录》。



但不管如此,柔福帝姬既然已死,韦太后的名节算是被保全下来,此后她大可以安枕无忧地生活下去。韦太后回国后又存活17年,直到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才去世,享年80岁。不过,据《开封府状》记载,韦太后当年被俘北上时,年龄为37岁,若按此计算,那么韦太后去世时,实际年龄当为70岁。而之所以出现“享年80岁”一说,完全是宋高宗授意史官而为之,目的在于为母亲遮丑。


史料来源:《宋史》、《鹤林玉露》、《四朝见闻录》、《开封府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