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校長,雨闊堂崩了……”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2月初,自清華大學邱勇校長在“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上花了十幾分鍾向全校學生乃至全國網友介紹雨課堂以來,網絡上對於雨課堂這一在線教育技術產品也是議論紛紛,甚至出現瞭如上圖所示的表情包。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集在線講課、實時答題、彈幕互動等功能於一身。同時,教師可以將帶有MOOC視頻、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師生之間通過智能終端可以完成課前-課上-課後整個線上教學的完整流程。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人口流動受限,學生無法如期返校上學,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如抖音、B站等)紛紛藉助平臺優勢,以直播的方式展開“停課不停學”的相關活動,以MOOC為代表的網絡學習平臺每日的訪問人數也明顯增多,而像雨課堂、猿輔導這樣的在線教育技術產品,也獲得了完善與提升的良好契機。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然而,聽起來多麼偉大的藍圖,在實際操作中總是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 ,就像雨課堂偶爾也會崩一樣。

隨著線上教學的陸續開展,網絡上關於老師被迫變主播、家長焦頭爛額陪讀以及學生不想上網課的聲音頻出,許多學生開始“想回學校”、“想念同學”、“想坐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上課”……線上教學是否真的體驗如此不好?在線課堂是否值得繼續進行?被迫推進的在線教育在未來應該如何更優化發展?下文將分點說明: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一、不同主體的各取所需:網課還是可的

網絡上有這樣一些段子:網課上老師問學生聽懂了沒,學生說沒聽懂,老師回了一句“沒聽懂的等開學再講一遍”,以此來對網課的教學效果表示質疑;也有人指出彈幕的存在使得聽課的學生更多是在彈幕裡聊天,聽課的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有網友曬出學生在攝像頭前擺放一張自己的照片假裝“在場”,實際已經逃課的畫面……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那麼網課的效果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像網上呈現的如此“無效”,我們嘗試從不同主體來看:

對於確實有上課需要的學生而言,這類學生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觀上想上課的學生,另一類是主觀上不想上課但不得不上課的學生。

前者在線上課堂的條件下完全能夠實現知識的獲取,智能終端提供的課程內容和教學課件,甚至是課後完成作業,是能夠滿足學生基本獲取知識的需求的。而對於主觀上不想上課的學生而言,或許即便給他“在場”的學習機會,他的精神也會是“離場”的狀態,這與學習的媒介並無關係。

此外,以雨課堂為例,由於雨課堂上的公共課程也同時在B站和抖音上直播,若是雨課堂由於技術問題崩壞,學生也可以藉助互補平臺完成學習的無縫連接。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對於網絡遊客而言,通過視頻網站的直播可以實現知識獲取的無門檻。目前提供課程資源共享的往往是清北等名校,滿足了許多上不了清北的網友心中的“清北夢”,由此我們才可以看到各種“媽媽,我上清華/北大了”的彈幕飄過。總而言之,線上課堂一方面滿足了更多人獲得優秀教育資源的機會,另一方面也隱形地滿足了一部分人“上名校蹭課”的虛榮心。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而作為學生的兩任“家長”:任課老師與家長而言,傳統教師在以往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網課,不熟悉網課的操作、不適應獨自對著電腦講課的尷尬氣氛……被迫推進的網絡課堂需要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學會操作在線授課平臺,適應尷尬氣氛,這對傳統教師而言其實是一種進步,雖然是一種被動的進步,但有些“舒適圈”沒有外力,一輩子都不可能走出來。

另外,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陪伴是一個長久的問題,即使不是課堂學習的陪伴,也需要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有所陪伴。部分在線課堂強調家長要與學生共同參與,這也讓家長能夠更多瞭解孩子的學習內容,同時瞭解當下年輕一代的學習條件。若通過這種課堂學習的陪伴能夠進一步推動日常生活的陪伴,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後回到技術平臺上來看,依然以雨課堂為例,最初的課程直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到後期已經基本可以得到解決,後期的課程明顯不再有太多問題出現。甚至由於雨課堂平臺自身的技術優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陸續感受到了便利,因此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梅賜琪老師才說:“我在不同平臺上上課,雨課堂給我的教學體驗是最好的。”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二、回顧《一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從網課到教育公平

提到全國網友共同學習清北課程,就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幾年前冰點週刊的《一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當時關於“在農村學校安裝一塊通向外界的屏幕是否能真正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這一話題,在網上產生了兩極分化的意見與觀點。

從技術層面看,為農村學校安裝這樣一塊屏幕,確實給學生們提供了接觸外部世界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這一個屏幕突破地理空間上的侷限看到外面的世界。但美國學者蒂奇諾等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知識溝”假說,指出由於經濟水平、知識儲備、社會交往、接觸意願等多種原因,會使得在接受同樣內容的情況下,不同人的理解和接收程度也會不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知識鴻溝”。

對此,創新學校——探月學院的教務中心負責人楊博宇在接受《聲東擊西》的採訪時便提出,要真正實現教育公平需要線上與線下的共同配合。


從「一塊屏幕」到「網上課堂」:在線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公平?


三、“線上+線下”或成為教育創新的新方向

何為“線上+線下”?

我們常說“Learning is social and emotional.”也即,由於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因而人的學習也隨之呈現社會化與情感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同伴之間的交互和情感的相互支持,對於這一點,目前的在線教育是無法完全實現的,即便是彈幕也無法實現這一交往行為。

此外,學生要真正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是一個“輸入+輸出”的過程,而目前的在線課堂更多隻是完成了“輸入”的步驟,“輸出”步驟是需要老師在現實課堂中去搭建場景實現的,通過這樣一個“輸入+輸出”或者說“線上+線下”的過程,才能最終完成知識學習的閉環。

這也就是名校之於普通學校的區別之一方面。即使目前我們可以通過雨課堂、MOOC等平臺到名校“蹭課”,甚至平臺上還支持課程的錄播和重複聽取,但名師之所以呈現出名師的優勢,就在於他們在“輸出”端的設計,線上課程是無法續寫這一輝煌的。

而就農村學校通過一塊屏幕來實現教育公平而言,師資水平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門檻。由此,我們也可以初步描繪出一幅“線上+線下”協同教學的未來教學模式,這或許也是這次疫情背景下對我國未來教育創新帶來的一大啟示。在這一特殊時期接受新的科技進步,等到春暖花開的季節,疫情過去了,教育也更加先進與公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