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在芒市,总有那么一群可爱可敬的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要么助人为乐,要么诚实守信,要么见义勇为,要么敬业奉献,要么孝老爱亲,他们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的人,是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标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道德的力量。

第一次见到王国新,是在乡里举办的道德大讲堂活动。在楼梯间的拐角我们打了一个照面,依稀记得那时他穿着一件朴素的衬衫,对我这个陌生人也面带微笑。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是五岔路乡水管站的负责人,还是一位民族的“大众老师”。今天,和我一同去了解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平凡的工作者。

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我刚来的时候根本不懂景颇话,别说教他们学习,连听懂对我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初来乍到的王国新,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抱着对新工作的期待,他来到了五岔路乡水管站工作。然而对他当头棒喝的是,语言沟通成了最大的阻碍——他工作经常到访的地方,是我们乡的景颇族村寨。这里世居务农的中年人大多汉话说不利索,上了年纪的村民更是只用景颇话交流。

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我经常需要传递一些政策,因为我不懂,就只能请当地一些会双语的人做翻译,但在什么时间开会,请谁帮忙翻译等事情经常会出现矛盾,给我的工作造成了不便。”王国新知道,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他决定要开始学习载瓦语,做一个能用景颇话宣讲政策、传递信息的“大众老师”。

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在他内心的激励下,王国新开始自学景颇话。在村委会里,与当地的民族干部交流时,能用景颇话他都用景颇话;工作以外的时间,他阅读一些教学景颇话的书籍来加强练习,也会请教一些年轻的懂双语的村民。渐渐地,他基本可以用景颇话和当地的居民交流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想把一些政策理论,也用载瓦语的形式通俗简明地讲出来,让村民了解国家对我们的帮扶,同时也能让普通话和载瓦语在村落里共生共存,让我们各族人民更加团结。”王国新开始深入对国家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及农村人民的政策进行翻译研究,然后对当地不懂汉话的村民进行教学,带领大家学习新思想,学习新理论。他经常小规模地在各村民小组进行宣讲,宣讲内容精准,形式多样,语言鲜活,不仅仅是局限于他所在的村,还辐射到隔壁有景颇族的村。这就是他“大众”的来源,更贴近群众,更深入群众。“这也是践行我们德宏州‘五用’‘五化’的政策,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

芒市人物——爱讲景颇话的汉族干部王国新

中国疆域辽阔,在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经常会形成不懂普通话的“桃花源”。交通闭塞形成了语言交流之间的鸿沟,也让山区陷入贫困的漩涡。国家的政策要想扎根民族贫困地区,就必须有理论的“传话筒”,思想的“翻译机”。王国新本人就是落实“五用”“五化”政策的一个见证者,他见证着自己从一个不懂景颇语的工作者成为现在的“大众老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我们见证的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的惠民力度不断地向偏远贫困地区延伸。王国新积极学习、不畏挑战是他认真工作的态度,用民族语言交流沟通体现了他关心少数民族生活的温度,用少数民族语言宣讲政策,带头学习理论,展现了他对“五用”“五化”政策理解落实的深度。他同我们一起见证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见证的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逐渐丰富的时代,将来我们还会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代。

审核:李静 石喃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