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帝王用人哲學--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起家之路

耶律阿保機是契丹(遼)王朝的創建者,是為遼太祖。他是遼代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帝王,他的輝煌業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契丹族原來是鮮卑族的一支,世代居住在遼水上游的潢水流域,以遊牧為主,整個部族分為八個部落,各有經選舉產生的“大人”統領。唐初年,契丹八部開始聯合組成部落聯盟,由八部“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首領,稱為可汗。耶律阿保機出身於八部之中首屈一指的強部迭刺部的顯貴家族,其祖先屢任迭刺部的軍事首長夷離堇。阿保機成年以後,也擔任了這個職位。公元907年,八部大人罷免了軟弱的遙輦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選阿保機為可汗。此後,他伺機除掉了八部大人。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今內蒙古奈曼旗北)正式稱帝,國號“契丹”(遼太宗時改為“遼”),建元神冊,並效仿中原漢帝制,耶律阿保機稱“天皇王”,他妻子述律氏稱“地皇后”,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

耶律阿保機重視人才,尤其注重吸收漢人,他在皇后述律氏的引薦下重用漢人中的才俊,如漢人韓知古(韓德讓的祖父)與韓延徽等人,讓他們為契丹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成功男人的背後有個好女人

皇后述律氏是耶律阿保機的賢內助,她為耶律阿保機的事業傾注了全部精力,如果以人才而論的話,她算得上耶律阿保機最重要的人才了。述律氏非常善於識人,她經常為阿保機盡力發現並保舉人才,極力推薦漢人韓延徽就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在耶律阿保機領兵外出征戰的時候,述律氏便承擔起主持後方大本營的工作,多次領兵打退了敵人的偷襲,使耶律阿保機能集中精力應付前線戰事。另外,述律氏也經常向耶律阿保機獻計獻策,參與一些重要戰事的謀劃,曾經很策略地提出了騷擾幽州的戰略。她提出用三千騎兵埋伏在幽州一側,然後派兵在幽州城四野掠奪糧食物資,斷絕城中的糧食來源,幾年就可以攻佔幽州。若冒險用兵,萬一不能速勝,則不僅會被中原人民恥笑,而且部落也會有解體的可能。耶律阿保機起初並沒有採納她的建議,等他兩次南下中原用兵失敗之後,他認識到述律氏騷擾幽州策略的正確性,予以採納實施,效果果然很好。用人一定要避免任人惟親,但是這句話不能絕對化地理解為不能任用親人,用人的思路要放寬,人才不僅是外人,自己人的正確建議,更應該採納,耶律阿保機能夠聽取妻子的建議,即為一例。

重用漢人

耶律阿保機出身遊牧民族,文化沒有中原發達,因此,他特別注意吸收漢人為自己所用,採納先進的治國謀略。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當上可汗的時候,新自立的燕王劉守光派參軍韓延徽出使契丹,借祝賀的名義,請求契丹的保護。韓延徽很有骨氣,見了耶律阿保機,拱拱手就算是行禮了。耶律阿保機問他為何不跪,韓延徽稱中原使者沒有下跪的習慣。耶律阿保機非常不高興,就把韓延徽投進了監獄。述律氏知道後,就勸諫耶律阿保機說,你日夜想讓契丹強大起來,我聽說韓延徽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何不留下他來使用呢?耶律阿保機非常信任妻子識人的眼光,馬上下令釋放韓延徽,待之以上賓之禮。在韓延徽來見自己的時候,他跑出老遠前去迎接,還拉著韓延徽的手一再道歉。韓延徽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見耶律阿保機態度十分誠懇,也就感激知遇之恩,對耶律阿保機說:“當今之世,藩鎮割據,中原戰亂一直沒有停止,老百姓深受其害,但亂世出英雄,也正是大王幹一番事業之際。”耶律阿保機覺得這番談論正合心意,便又問了很多問題。韓延徽對答如流,鞭辟入裡,一下子就把耶律阿保機震住了,當時就拜他為上賓,收歸己用。韓延徽在契丹住了幾個月,幫助耶律阿保機做了很多事情,深受他的倚重。但是韓延徽挺想念他在中原的母親,又怕耶律阿保機不放自己,於是就偷偷地跑回家了。他在家裡住了幾天,料理好一切之後,又要騎馬返回契丹。朋友就攔住他說,你私自跑回來,現在又要回去,那不是自尋死路嗎?韓延徽很自信地說,我現在就如同耶律阿保機的眼睛和手,我離開契丹,他就如同一個瞎子和殘廢,現在我主動回去,無疑是讓他的眼睛復明,兩隻手重生,他高興還來不及呢,怎會怪罪我呢。果然,耶律阿保機聽說韓延徽復歸,不但沒有怪罪,還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並給他取了一個契丹名字“匣列”,意即“復歸”。耶律阿保機非常重用韓延徽,韓延徽也知恩圖報,對阿保機忠心耿耿。他給耶律阿保機獻計獻策,征服契丹周圍的許多弱小部族,兼併了党項、室韋各部,使得契丹的實力逐步強大起來。當時,有許多中原漢人為躲避戰亂,流落契丹,但是他們不適應東北地區漫長寒冷的冬季,也住不慣帳篷,韓延徽就勸耶律阿保機發展農業,以穩定其對所屬漢人的統治。立制度,建城廓,模仿中原的樣子,修建城池,讓他們能安居樂業。阿保機都一一照辦,從此,契丹也出現了城鎮。後來,韓延徽歷仕太祖、太宗、世宗、穆宗等朝,任政事令、南府宰相等職,頗受重用,他為契丹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耶律阿保機還重用了一個叫韓知古的漢人。他原來是耶律阿保機侵擾中原所得的俘虜,後來他積極要求面見耶律阿保機,果然受到召見,交談之後,耶律阿保機對他甚為賞識,於是收為參謀,拜為左僕射。韓知古積極為契丹謀劃,完葺柳城安置漢人俘虜,執掌契丹的國家禮儀建設,並跟從耶律阿保機征討渤海。遼國剛剛建立,禮儀法律都很疏闊,韓知古在耶律阿保機的支持下,發揮自己的強項,援據故典,參考契丹的風俗、漢人的禮儀,制定了新禮,使契丹人易知易行,史稱其為遼太祖諸佐命功臣之一。康默記也是耶律阿保機重用的一個漢人。神冊三年,康默記援命修建了契丹新皇都,百日竣工,後來改稱為上京,成為了契丹的國都。康默記熟知法律,於是耶律阿保機讓他專門處理契丹人和漢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促進了漢人和契丹人的友好相處。

耶律阿保機任用漢人,能夠權宜通變,不斷任命漢官主持漢人事宜,他考慮到漢人知識分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襲用唐朝官號,滿足他們的正統心理。比如,上文我們提到的漢人康默記,曾任宣徽使、左尚書;韓延徽曾為守政事令、崇文館大學士,參決政事,平渤海後又拜右僕射;韓知古曾總知漢兒司事,兼掌諸國禮儀,拜左僕射,渤海平後,遷中書令。這些漢人對他也是感恩戴德,積極獻計獻策,為契丹的興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