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做普工也有"江湖"

一个玄乎的故事是,以前公司的老板白手起家,做到几十个亿……听老员工说,老板说刚来深圳的时候,就是在产线上混。

他特别事儿逼,老是提生产流程的意见。说我们怎么怎么优化,这个工序怎么怎么不对,良品率怎么怎么提高。

事儿逼到谁都烦他,但那个厂的老板最后还是提拔了他,让他有了一点积累。

后来他也跑去开了个同类产品的工厂,再慢慢做自有品牌,慢慢自主研发……扯远了。

反正就我看到的,产线上机灵的普工最后得到提拔的确实不少。

但别想太简单,不像我描述的这种,说什么提提意见,动动脑筋就能晋升了。工厂是个江湖,江湖里拉帮结派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大部分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更喜欢搞那种小团体。

有人卖笑,有人靠打篮球,有人靠拍马屁,什么人都有。

在工厂做普工也有


但无一例外,最后能被提拔的,都是那种,有一定的节能,但是挺会做人际关系的老油条或者小油条。

我就见过,一个靠打篮球上位的普工……就因为他会打篮球,会喝酒,天天拉着管产线的人搞关系。最后被提拔了……

其实这事儿,在我们做产品做研发的看起来觉得特别可笑。我都忘了那主管是管什么的,屁大点权利。那个打篮球也特别可笑,有时候一边和我们打篮球,一边说什么这帮那帮,这个照顾那个照顾。特别恶心。

但事后想想,虽然我们看那主管就这么大点权利,但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巨大的提升。普工到产线管理人员的提升……虽然工资没什么提高,但不用在那机械的干活了,以后求职换工作的路也更宽了一点,难道不是巨大的提升么?

而那打篮球的哥们,人就靠这一手混下来了。你要说他是那个小主管的爱宠我觉得都说得不为过。但问题是,有用就行。

我个人是不鼓励这种方式。但我觉得,如果你想在大公司的产线上面混,想把路越走越宽,人肯定得变得更机灵一些。

工厂里工作绝对不是没积累,虽然积累的东西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说的这些东西,如果换大部分普工,肯定会说,我们那工厂不一样,我们那哪有什么晋升的机会……但我个人是觉得,就我看到的,1000个工人里,肯定有800个都会这么说。但最后想办法夹缝里求生存,不甘心的可能有那么几十号人,真正有悟性的可能有十几号人,最后有机会的可能有那么几个人。

真就这样,特别残酷,但总有人不信邪,总有人去折腾,总有人得到机会。但老天从来也不会去说,那个人一定是你。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知道:

虽然工作好坏确实分个三六九等,但死中求生的人也大有人在。

你觉得自己的机会不够多,那就多想办法,怎么能得到机会。补技能,补人情世故。

不愿想办法,那至少别埋怨,别觉得自己下贱。

如果又不愿想办法,又不愿学技能,还一天到晚觉得自己下贱。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你可能会觉得,身边工作的都是大妈,和来自同学的鄙视。

我觉得这不叫事儿。

年轻人多的工厂大把。

至于同学的鄙视,一方面,会鄙视自己的当然不是朋友了,也不用在意。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要解决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了,再来解决面子问题。

你那个同学,在大把人眼里也什么都不是。

论鄙视链,这社会上可是太无穷无尽了,总有人能鄙视你。自己何必找那个堵呢?

在工厂做普工也有


后说点实在话。

我之前是住过工业园的。

我们那栋楼,六楼基本是产品研发什么的住,一到四楼基本都是普工。五楼是混搭。

所以我没事儿在五六楼转悠,真看过不少普工的下班后情况。

有人说,“打工空闲努力读书,怎么可能有这个精力”。

我想告诉你,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他说的没错。真的很累。但从我观察的角度来说,真的有普工下班了自己学习的。

我不是建议你“下班了要努力学习,不然就是不努力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的确有人在产线上干了一天,回到宿舍以后继续学习的。

真的有这样的人,真的有这样的人,真的有这样的人。

我不敢说,他们一定就能得到很好的机会,一定就能真正的摆脱产线。我只想告诉你,我认为他们的机会,可能的确比其他的普工大一点。

有人告诉你“真的很辛苦”,对,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可是你得到了什么?一句贴心的话?

有很多方案很完美,两全。啃老,学习,完美。找一份又轻松又体面又有潜力的工作,完美。

“有很多事情,其实不能等准备好了以后再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