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唐灣鎮光伏電站:提供崗位助就業 拓寬渠道促增收

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少、產出多、見效快、無汙染,是國家倡導的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近年來,唐灣鎮積極推進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充分釋放“陽光紅利”,多渠道開發就近就業崗位,拓寬增收路徑,讓光伏照亮脫貧致富路。

摸清底數,建立臺賬。截至目前,該鎮8個光伏電站發電總量172.2萬度,村集體增收168.6萬元,戶均增收0.3萬元。該鎮結合受疫情影響貧困戶外出務工意願、就業服務需求採集工作,及時掌握貧困勞動者就業意願,全面摸清無崗可返、無業可就貧困勞動者的信息,建立就近就業意願人員臺賬。

設置崗位,促進就業。對因疫情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開發防疫消殺、巡查值守、宣傳疏導等臨時性崗位48個實現增收。同時,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積極安排139名貧困人口參加村級小型公益事業建設,增加短期務工收入。繼續發揮保潔、綠化、防火、護路、護河、電站管護、護理老弱病殘等已有公益崗位作用,讓有半(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增收。

嚴格程序,公開操作。按照群眾評議、公示公開、村級申報、鄉鎮審批、縣級備案的程序,堅持公開透明陽光操作,優先吸納貧困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鼓勵通過自身努力實現穩定增收,充分發揮光伏扶貧收益資金效益。

動態管理,提升實效。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對公益崗位人員的科學管理,做到人崗相適。明確專人負責公益崗位出工考勤和監督評價,杜絕出工不出力、養懶漢現象,徹底改變等靠要思想,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對於不履職盡責、工作嚴重滯後、影響整體成效的人員,進行調整更換,2019年公益崗位97個,動態調整16個,切實保障公益崗位的效能與作用,同時讓貧困戶參與公共管理,提高存在感和認可度。(範周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