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新冠肺炎疫情,讓負壓救護車這個“小眾”車種廣為人知。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份工信部生產任務函發至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僅23天,就有155輛北汽生產的負壓救護車出現在武漢、湖北和全國疫情防控一線。

擴產、轉產、新建、外採……一線缺什麼,國企就供什麼。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國企的自身資源優勢與潛能,被充分挖掘與發揮,成為戰疫的後勤保障生力軍。

擴大產能 滿足防疫需要

“我們急需負壓救護車,什麼時候能到貨?”來自全國各地、特別是武漢的訂單,從大年初一開始就沒停過。為滿足源源不斷的訂單,北汽集團福田山東濰坊工廠、福建奔馳等企業員工放棄假期返回各自崗位,在春節提前開工。福建奔馳啟動響應機制,第一時間組織改裝廠、銷售團隊盤點現貨,聯動公司的生產、物流、財務部門和外部的北京銷售管理公司、物流商,連夜協調解決現貨車輛分配與發運。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北汽福田積極響應工信部下達的負壓救護車生產任務。

1月26日深夜,由北汽福田山東濰坊工廠搶工生產的首批6輛負壓救護車,同步與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大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醫三院6家醫院組建的超強陣容醫療隊奔赴武漢。這些負壓救護車直抵雷神山醫院,是要趕上第一批承擔接診任務。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北汽福田圖雅諾負壓救護車分批發運湖北等抗疫一線。

春節的北京市民採購單上,如果排第一的是口罩,那排第二的就是消毒液。很多商超貨架最先被搶空的是84消毒液。北京一輕日化生產的金魚牌84消毒液原本產銷平穩,當疫情突然襲來,金魚84消毒液突然成為北京公共服務行業和市場緊缺的產品。1月27日金魚84消毒液的日產量快速提升為60噸,這相當於疫情之前2個月的累計產量。

產能產量瞬間大幅提升,這背後有企業的“應急反應”。作為日化行業的一名老兵,北京一輕日用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玉直憑著職業敏感,聞知武漢疫情後預判消毒液將可能出現巨大缺口。“84消毒液平日需求量平穩,加上保質期較短,一旦疫情來臨,我們現有庫存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此,從臘月二十八開始,一輕日化公司工作人員就馬不停蹄奔走在河北、安徽、河南等地區供應商之間,竭盡全力爭取儘快湊齊生產所需的原料,還有標貼、瓶子、外箱等材料,大年初三開工前一天晚上,所有生產材料才備齊。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北京一輕日化金魚牌84消毒液生產線。

這時候,大批訂單雪片一樣飛來,一輕日化至少有5萬箱的訂單不能立即供貨。一輕日化公司召開緊急會議,決定1月27日生產線正式復產,470g、900g、1.2kg和10kg四種規格產品同步灌裝;全力做好泡沫洗手液、除菌洗衣液的生產保供。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一輕日化公司1月27日生產線正式復產。

當時正是春節假期,大批生產線職工無法返京,一輕日化留京人員馬上組織臨時青年突擊隊,部室人員全部下到一線參加生產。為加快生產,企業實行24小時兩班倒,人輪休,生產線不停工。看到社會和市場那麼急迫需要消毒液,許多員工都主動加班,甚至連班工作。那些日子生產線員工的防護服有限,許多人的工作服和鞋子濺上了消毒液,有員工的工作服甚至燒成了“迷彩服”。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一輕日化公司全力做好84消毒液、泡沫洗手液、除菌洗衣液的生產保供。

“在特殊條件下生產,我們的消毒液直接成本大約上浮了30%,但我們的出廠價始終沒變。”孫玉直說。

挖掘潛力 缺什麼造什麼

新冠病毒肺炎,飛沫是傳播途徑之一。一時間,線上線下,口罩有圖無貨,有價無市。段子都出來了,“口罩取代豬肉成為最搶手的年貨”。

口罩供不上?我們自己建口罩工廠!

作為有著十多年廠房建設經驗的宋超是中建集團第一批從事建造潔淨廠房的專業人員。2月11日晚九點,一通電話將在家休息的宋超“打回”工作狀態。聽到要被派去建設口罩廠,宋超只說了六個字:“保證完成任務”。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僅用6天將日產25萬隻民用口罩的應急改建口罩廠項目竣工交付。

自2月17日項目部進場,僅用6天,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就將日產25萬隻民用口罩的應急改建口罩廠項目竣工交付。火線上任的北京應急改建口罩廠項目經理宋超說,應急改建口罩廠項目在大興“數字工廠”內,數字工廠是寫字樓、廠房、產業園於一體的工業園區。應急改建項目所用的廠房是毛坯房,但原有設計是為辦公用房,不僅牆面、地面需要裝修,電力部分還必須進行改造增容。為快速投產民用口罩,甲方要求宋超團隊把正常需要一個月的施工週期壓縮到6天。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把正常需要一個月的施工週期壓縮到6天。

宋超連夜聯繫技術人員,拉了一個20多人的微信群,大家無法聚集,便網上進行討論方案。“當初我們感覺最大的困難是材料供應不足。”可是宋超說,聽說要建設口罩廠,許多日常聯繫的供應商連夜就把開關元器件送到項目現場,有些供應商把配件放下,連錢都不收,說希望能盡一份綿薄之力。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得到許多供應商材料供應支持。

市民盼口罩、醫護盼防護服。疫情襲來,全國醫護人員對防護服的需求可以形容為“望眼欲穿”。“我們已經把最新研發的3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全部捐贈給醫用物資生產企業,投產後將極大緩解防護服生產供應不足問題。”做這個捐贈決定的,是北方車輛集團。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北方車輛集團把最新研發的3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全部捐贈給醫用物資生產企業。

平谷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防護服生產車間,一臺由北方車輛集團捐贈的醫用防護服壓條機正全速運轉。據介紹,2月26日設備運抵企業投入生產後,一直運轉正常,使用效果良好。

北方車輛集團所捐贈的三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從設計到生產僅用了7天時間。2月13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達緊急任務,要求由兵器第一研究院和北方車輛集團聯合研製生產3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作為專業生產大客車、房車的北方車輛集團,生產研發醫用防護服壓條機還是第一次。面對全新的領域、陌生的產品,北方車輛集團技術部門克服人手不足,在10小時內就完成第一版工藝路線與材料定額編制,期間共校核圖紙1022張,製作三維模型515個。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北方車輛集團在完成第一版工藝路線與材料定額編制期間共校核圖紙1022張,製作三維模型515個。

壓條機的裝配調試,是研發是否成功的關鍵。由於研發生產只給7天時間,負責壓條機裝配調試的北方車輛集團工具液壓分廠第一時間與科研單位和物資部門對接協調,克服部分職工處於隔離期未能返崗、一線生產人員緊缺的困難,組織所有一線職工和後勤人員加班加點,全力拼搶生產任務。經過7天夜以繼日奮戰,終於在2月21日凌晨3點,完成3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機械部分裝配,設備性能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接力運輸 讓防疫品暢行

疫情爆發,北京防疫物資短缺。為了將16萬餘隻口罩等防疫物資及時運抵北京,2月13日,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與首都機場集團天津機場、天津航空、海南航空貨運公司、大坂機場、天津航空GS7978機組人員克服萬難,開始了24小時接力運輸。

那天,市供銷社在日本福井縣農協、日本友人和服務公司幫助下,採購到16萬餘隻口罩等防疫物資。當物資運抵大阪機場,意想不到的事出現了,由於疫情發展,日本當地飛往中國大陸的航班數量減少,倉位緊缺。供銷合作總社領導緊急聯繫首都機場集團天津機場、天津航空和海南航空貨運公司,得到對方大力支持後,這批防疫物資被安排在GS7978航班上。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市供銷社採購16萬餘隻口罩等防疫物資,與多家公司24小時接力運輸。

由於時間緊、物資量大,所有參戰人員來不及多想,就全力把物資搬上飛機,貨艙、客艙、行李艙等可用的空間都被塞滿了防疫物資。就連天津航班GS7978機組人員也自發加入搬運行列,排成一隊,一箱一箱地傳遞物資。這樣,所有防疫物資終於都上了飛機並在當天下午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在濱海機場等待提貨的市供銷社所屬世欣佳興集團工作人員早已摩拳擦掌,卸貨、辦理出關手續、把物資搬上大貨車,然後大貨車司機不顧高速路大雪瀰漫,連夜將這批物資運抵北京。各家單位通力協作,終於跑贏了這場為北京搶運防控物資的接力賽,為北京防疫物資增加了一份保障。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天津航班GS7978機組人員自發加入搬運行列,排成一隊,一箱一箱地傳遞物資。

防疫保障的“變形金剛”

大貨車司機不顧高速路大雪瀰漫,連夜將這批物資運抵北京。

而首都航空在疫情爆發後,專門開啟醫療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免費承運境內外抗擊疫情物資,境內外營業部積極聯繫,保障防控物資第一時間順利前往疫區支援。到2月5日,首都航空已免費從莫斯科、倫敦、濟南、重慶等境內外城市運輸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防化帽、空氣消毒機等醫療物資超84萬件10噸。而這免費運輸的背後,他們要克服物資運輸需求多、體積大、時間緊的困難;要積極協調航班;要提前做好配載平衡;要溝通跨國運輸涉及的海關、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但所有的困難他們都戰勝了,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支援。

記者:劉偶

企業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