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林幼珍 中共黨員

心血管內科三區副護士長

2020年3月8日 武漢

01


凌晨2點,鬧鐘響起,按下後又小眯了一下。第二次鈴聲響起,知道必須得起來了,趕緊起了床,穿衣服洗漱,便出門了。


武漢的凌晨,仍是出奇地冷。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飄灑著的細小的春雨,春天孕育著希望,春雨富含生機,倒也別有滋味。


不知不覺來武漢快一個月了,平日街道的情景,從之前的鮮有車輛走動,到現在的零零星星地看到有那麼一點點車流,說明疫情在一步步變好,這是讓我們最欣慰的事情。


凌晨三點十五分,車到了沌口方艙醫院,便要開始換裝進入艙內。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二十多天來,隔天一個班,每個班6個小時,再加上日常的培訓,我們的換班速度比以前快了許多,之前全組光穿防護服入艙都要40分鐘左右,出艙脫防護服要1個小時,到現在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就完成了,真正地實現了快而精準。


凌晨,患者都在熟睡,我們的工作看似輕鬆一點,但並非如此。


我作為小組長,安排好工作後,巡查了一圈艙內。我們負責的這所沌口方艙醫院,共996張床位,一共有五個省的醫療隊一起分管:廣西醫療隊、甘肅醫療隊、重慶醫療隊等。


我們廣西的醫療隊,分管的病區是199張床,最多的時候入住率高達100%,現在隨著患者的康復出艙,我很是欣慰。


02


按照慣例巡查了一圈病區,大家都在睡夢中,時而有患者鼾聲起伏,時而有患者夢語連連,當然也有輾轉難眠的患者,而正是這些聲音讓這寂靜的夜晚有了生機。


這些患者相對於平日,“活潑”了許多,大部分患者已然跟我們成為了朋友,他們對我們充滿了感激。


在這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感覺到人間的真情所在:你想讓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怎樣對別人。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在這裡,我們用愛用真誠無微不至地關心幫助他們,跟他們一起戰勝病情,他們也因此給了我們信任的回報,那一封封感謝信以及平日裡那一聲聲“謝謝,你們辛苦了!”就是最好的闡釋。


還記得我剛入艙不久,有一位糖尿病的阿姨,她因為入艙前太匆忙了,沒有收拾好物品,打胰島素需要的酒精和棉籤都沒有。


她找到了我求助,我因此走了許多個病區,去跟其他醫療隊等借酒精,但是大家都沒有(因為我們的工作中不需要給患者注射,所以醫療物資裡是沒有配備酒精的)。後來剛好有個患者因為其它的基礎病,需要用到酒精消毒帶有在身邊,我才幫她“討”了一些。


當我把“討”到的這一點酒精拿給她的時候,她竟感激得眼淚奪眶而出,一直說著謝謝。那一瞬間,我心裡很暖卻又有點酸酸地,覺得自己只是提供了微不足道的幫助。


03


巡查結束後,就是核對要出院或者轉院的病人信息,這是不小的工作量,要保證萬無一失,所有工作都要有工作記錄,一個環節都不能少。看著本子上的出院病人越來越多,心裡滿滿地慰藉,大家的努力值得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早上的7點。在方艙醫院裡,總有不知時間是何物的感覺,它總在指尖悄然流逝,但我們一點都沒感覺。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慶祝三八節


這個點要開始發放藥物了,每個發放藥物的患者名單,我都得複核,確保萬無一失。


“阿姨,記得按時吃藥。”每到床前,我們都會順便說上一句提醒的話,雖然這句話很普通,看起來沒有多大的份量,但它傳遞著關心。而這句話,我們不知在方艙醫院裡,說了多少次。


發完藥之後,就是領早餐、分早餐了。我們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有很多黨員患者在每次分餐的時候,都主動幫助我們,這大大地減輕了我們的工作量。


想起剛入艙的時候,臨時黨支部還沒有成立,我們隊的隊員陳凱是第一批入艙的人員,那會兒一下子來了170多個患者,一個班就幾個人要負責170人的分餐,那工作強度不言而喻,辛苦更不是一點點。現在可謂是人多力量大,黨組織的感召力太強了。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廣西第四批醫療隊的隊員們慶祝三八節


04


發完了早餐,看著大家吃得那麼香,心裡暖暖地。有些患者開始收拾行李,隱隱約約感覺到他們這次要大規模地“離開”。是不是快要休艙了,這會不會是我在這裡的最後一次上班?我心裡這樣想著。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證實,是在10點出艙時,看到牆上掛著的橫幅。我的這次班之後,還有最後一個班,這個艙的任務就全部完成了。


一下子到了早上8點,來自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組員拿來了一些做繡球的材料。廣西是繡球之鄉,她建議要把繡球送給患者做紀念,這也是給三八節一個很好的留念。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與患者一起手工製作繡球


做繡球的過程中,大家也沒有提到休艙的事情,但在這些細節裡,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今天之後的不一樣。


幾個患者阿姨圍在一起,跟我們一起做了繡球,其樂融融。好久沒有看到她們如此“肆意”的開懷之笑了。很快她們就要出院,這意味著很快就能回家見自己的親人。


我想,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大家庭,在病毒面前都有著她們不一樣的艱辛故事。希望她們回去之後,每個人的家庭都是平安的。


這個世間最珍貴的人,永遠是親人,最深的情,也莫過於親情了。


做繡球的過程中,幾個阿姨含著淚眼,幾度哽咽,一邊做一邊感謝我們。我想,這些繡球每一個步驟都包含著感激和愛。我們愛她們,她們也愛著我們,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裡面。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與患者一起手工製作繡球


早上9點,因為今天是3月8日,為了慶祝婦女節,我們廣西醫療隊還有一個“安排”,那就是給每個患者都送了一盒巧克力,祝福大家的生活都能甜甜蜜蜜,希望患者們病好後從此平平安安。


送完巧克力後,有的患者已經把行李打包好了,就等著出艙回家。我也結束了今天的班,換好衣服出艙之後,除了看到牆上的條幅寫著休艙的賀詞之外,大家都在討論著出艙一事。


是啊,20多天的努力,只為了這一天啊。我們民族醫院的團隊,一共6個人,我、陳宥林,盧肖美、王超賢、陳凱、藍露瑩,不負眾望,擔當使命,這份答卷,總算順利交上。


【戰疫日記】林幼珍:休艙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比平時忙,但心裡很開心

我院6名醫療隊員合影


回想起這期間經歷的事,其中的辛酸汗水,其中的喜悅,也只有當事人才倍能感受。從入艙到休艙,我們得到了太多的關愛,領導的愛、家人的愛、朋友同事的愛和鼓勵及支持,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然而,我深知,休艙並不意味的完全結束,抗“疫”戰爭還在持續,但我相信馬上就要勝利了。加油!


疫情不退,白衣戰士不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