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输了一场战役,赢了战略胜利”的例子?

邪恶小羊羊


在西贡街头战斗的美军

春节攻势中,两辆美军M113装甲车,右侧为一名南越共和国军游骑兵部队

(新山空军基地附近被打死的北越军尸体)

准备起飞进行空中支援的UH-1炮艇直升机

(战斗中的北越正规军)

(西贡街头,一名被美军宪兵抓获的北越别动队队员)

比较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越战中北越于1968年1月底发动的“春节攻势”

早在1967年6月,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就通过决议,力图在明年夺取决定性的胜利,在1968年集中军事和政治力量,向南方各个城市,尤其是南越首都西贡,古都顺化,港口城市岘港等发动出其不意的进攻,发起日定在1月30日,代号T25战役。1968年1月,越南劳动党召开了十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去年12月提出的“关于把革命战争转移到决定性胜利新阶段”的决议。

新春攻势的主要目标,是西贡-嘉定-提岸特区,这里是美军援越军事司令部以及南越共和国军的指挥中枢,此处美军和南越军共部署了三道防线:包括美国陆军25师,大红1师,第9师,101空降师,11装甲骑兵团等单位,以及南越共和国军精锐的别动队第五联团等,美军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部队共计53个营,南越共和国军46个营,但问题在于,这些部队分布过于分散,并且由于春节假期,南越共和军各部队离队休假率达到了50%。

北越方面的布置为,多点同时进攻,互相呼应,牵制美军,第七军区和西贡-嘉定-堤岸军区临时合并,成为统一领导的东部战役指挥部,下辖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联盟(越盟)的第5,7,9三个主力步兵师,以及两个军区的全部地方部队,另外,北越在攻击开始前,动员了北越正规军将近10万人进入南越地区,南方中央局副书记阮文灵担任战役指挥部书记,越南南方解放军副司令陈文茶担任战役总指挥。具体到对南越首都西贡的进攻,9个别动队将以突袭方式占领西贡市区内外9个重要目标,第二梯队各个尖刀营和地方部队跟进支援,扩大占领区,并试图引导西贡市内居民起义支援,另外,5,7,9三个步兵师对于西贡周边美军,南越共和国军基地,据点,机场展开攻击,力图拖住美军,防止其回援市区。

此时的美军,却沉浸在一片胜利和安宁的气氛中,美国援越军事司令部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在去年11月兴致勃勃地宣布,根据计量统计出的越盟和北越军损失,美军已经能看到“隧道尽头的胜利曙光”,还向媒体公开保证,美国的军事行动将在两年内分阶段结束,根据惯例,在春节期间,美军对越盟实行了例行的36小时停火,部分美军也离开了自己的战斗岗位,然而此时,大批越盟别动队员已经混迹在春节探亲走访的人流中,携带武器进入了西贡和其他南越各大城市。

1月31日凌晨2点,攻击开始(推迟了24小时),268步兵营用82毫米迫击炮开始袭击美军援越军事司令部所在地新山空军基地,守卫这里的美军和南越共和国军依托坚固的攻势进行了猛烈的反击,战至2月1日下午两点,越盟别动队由于弹药耗尽,被迫退出战斗。

在西贡市内,凌晨2点,越盟第五别动队驾驶满载炸药的卡车,直接冲向南越共和国总理府“独立宫”,然而只是炸坏了独立宫的部分大门,第五别动队只能利用AK47步枪等轻武器,与闻讯赶来的美军宪兵,南越共和国军和警察进行近距离轻武器战斗,最终第五别动队因弹药耗尽,被歼灭。同时,第4别动队试图占领南越国家广播电台,向南方全境发布起义文告,但在初步控制大楼后,护送北越方面的播音员的一股越盟游击队却因为南越共和国军阻击而无法到达,旋即,精锐的南越共和国军第一伞兵营也赶来,与别动队展开激烈的战斗,第四别动队包括队长南禄在内,全部阵亡。

另外,试图占领南越共和国海军总部大楼,以及美国驻西贡大使馆的行动也分别失败。在大使馆,美军716宪兵营和502伞兵团1营C连通过直升机机降和外部集结,对攻入大使馆的别动队进行了中心开花和反包围,从凌晨3点到9点,经过6小时激战,越盟第11别动队也宣布覆灭。

越盟别动队第一波敢死进攻之所以没有达到预计目的,就是因为支援他们的各个北越步兵尖刀团/营,在路上遭遇了美军优势火力和阻击,无法与其汇合。北越步兵鹅门2营和嘉定特工4营试图攻占南越共和国军联合参谋本部,但遭遇了警卫营和南越装甲骑兵团的阻击,后者配属的M41轻型坦克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午9点,南越共和国军第八伞兵营也赶紧前往救援,北越部队依托携带的轻重机枪,B40火箭筒,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60毫米迫击炮进行了顽强抵抗,随后南越海军陆战队第二营也加入战斗,战至2月1日下午2点左右,北越军弹尽粮绝,600多名作战人员只有28人侥幸逃脱,其他都被打死或俘虏。

在西贡周边鹅邑县,北越陆军“决胜团”对这里的古螺基地和扶董基地也进行了攻击,这两个基地是南越共和国军炮兵和装甲兵司令部所在地,与前来增援的南越共和国军陆战队第四营进行了激战,南越共和军战死17人,负伤88人,北越军战死超过100人,原定的摧毁这两个基地,将其中贮存的重炮和坦克装甲车辆缴获,用于支援西贡市区战斗的目标也未实现。

同时,东部战役指挥部试图在西贡地下交通员的掩护下,试图进入西贡市内建立前进指挥部,但被南越军警识破,被迫在富寿赛马场建立临时阵地进行抵抗,武文杰带领指挥部成员先行撤离,警卫部队在赛马场就地抵抗,凌晨6点,增援的新平6营抵达,美军司令部判断,赛马场紧挨西贡-堤岸公路枢纽,给美军和南越军前往西贡救援造成了极大不便,另外,在此布置的越军迫击炮和单管火箭炮,也将威胁新山机场和西贡市内,所以必须加以夺回。南越军别动队33营乘坐直升机,以及随后赶来的美军宪兵一个排首先对赛马场发动冲击,随后,美军第七步兵团3营和17装甲骑兵团D中队,从平政县赶来,次日,美军60机械化步兵团也赶到,但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2月6日,北越军最终损失380人,还不包括临时前来支援的西贡市内特工和北越同情份子,美军阵亡18人,南越军阵亡将近100人。

此时,在新山空军基地,北越24B步兵团下属16步兵营也加入了对新山空军基地的进攻,采取战斗队形,在82毫米迫击炮掩护下直扑机场各碉堡,但遭遇了美军和南越共和国军第八伞兵营的阻击,随后,美军25步兵师下属第四装甲骑兵团的M48巴顿主战坦克也前来增援,利用坦克炮的强大火力分别将北越268营和16步兵营赶出了现有阵地,另外美国空军的UH-1休伊炮艇机也前来增援,对占据了部分建筑屋顶的敌人进行空中打击,最终,268和16两个北越步兵营在新山空军基地丢下了将近600具尸体。

到了2月5日后,西贡市内的战斗逐渐平息,战斗转移至西贡周边地区,参加奇袭西贡的北越别动队,步兵尖刀团营与潜伏特工伤亡惨重,大部分单位撤回根据地时,兵力只剩下出发时满编的10%到15%左右。

在西贡外围,北越陆军第5,7,9步兵师也陷入了苦战。被誉为“尖刀铁拳”的第九师决定攻击位于霍门县的光中训练中心,这里是南越共和国军最大训练基地,同时阻击该基地和附近的美军25步兵师支援西贡。虽然光中训练中心仅在1天的战斗后,就赶走了第九步兵师,但美军经过五天的激战,才彻底消灭了霍门县新富中乡附近丛林和橡胶园中的第九步兵师2团,打通了关键的一号战备公路。在西贡东北,第九步兵师第三团也参与了对守德军事基地的进攻,但美军一个装甲骑兵中队火速来源,迅速打退了缺乏重武器支援的第三团。

北越陆军第五步兵师,在隆平机场附近和美军展开激战,但在潜入部署阶段就被美军第199步兵旅发现,于是呼叫武装直升飞机对其展开先发制人的压制,越军的DKB122单管火箭炮和82毫米迫击炮刚刚发射了一轮炮弹,就遭遇了来自美国陆军空中骑兵17大队武装直升机的空中打击,伤亡惨重的北越军被迫后撤,根本无法冲进机场。

从1月31日到2月19日,西贡周边的战斗中,美军(含澳新泰国部队)以及南越共和军正规军一共战死1297人,负伤6944人,总伤亡超过7000人,北越和越盟一方,阵亡估计超过10000人,负伤25660人。同时在,在岘港,芽庄,古都顺化等地,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在整个越南境内,新春攻势中北越和越盟共计战死42180人,俘虏9461人,负伤人数可能达到惊人的20万人以上;南越共和国军战死4950人,负伤15907人,美军(含澳新泰国部队)战死4120人,负伤19265人

从战术层面上看,新春攻势是失败的,绝大部分战术目标都没有实现,没有攻克一座南越与美军占据的大都市,也没有攻克任何一个南越与美军重兵防守的主要据点,大中城市中的南越民众对北越要求起义支持的号召反应消极冷漠,同时北越过低估计了美军的反应速度和火力优势,承受了比预期高很多的伤亡损失,在新春攻势之后,南方的越盟游击队精锐与基干基本损失殆尽,北越必须负担起在南方境内进行游击战的主导任务。

然而从战略上说,北越和越盟成功了。在新春攻势后,南越政府失去了对超过100万农村人口的有效控制,南越和美军情报部门的失职也让人沮丧:将近10万名北越军队和骨干份子带着大量武器渗透入南方和南越的核心地带,居然没有及时获得相关情报与预警。另外,从2月到4月,北越又发动了第二阶段“小年攻势”,到了1968年4月,美军每周在越南的阵亡人数已经达到了562人,当月阵亡人数接近2000人,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不顾驻越美军已经达到54万人的新高,要求再增派26.7万人的部队,然而这已经冲破了华盛顿和白宫的政策底线,1968年6月,威斯特摩兰被解职,担任陆军总参谋长,其职务由副手艾姆拉姆斯将军代替。不仅如此,在3月底,只有26%的民众选择继续支持总统约翰逊的越南政策,曾经最积极主要干涉越南的内阁成员,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在新春攻势发动时辞职,他稍后告诉记者,从那一刻起,他已经不相信美国能够在越南获胜。3月下旬,总统的顾问班子,包括前国务卿艾奇逊,麦克斯韦尔.泰勒将军,以及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向总统提供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向总统提出“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美国无法在越南获得预期中的胜利,美国应该寻求通过与北越谈判,来解决越南问题。”3月31日,约翰逊在电视讲话中,除了公开向北越呼吁谈判,同时宣布自己不会谋求连任。


征服者帖木儿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大将与国军名将张灵甫的对决,就是典型的输了一场乃至两场战役,却赢得了战略胜利的例子。

解放战争期间,张灵甫率领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由抗日铁军第七十四军改编而来,装备了全部美械,战斗力惊人,被称为蒋介石的御林军。解放战争中整编七十四师来势汹汹,我华东野战军虽然在第一次涟水战役中击败对手,但却在淮阴战役、第二次涟水战役中连续在张灵甫身上吃了大亏,形势似乎朝着对张灵甫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粟裕将军毕竟是不世出的名将,他利用张灵甫的骄横心理,层层设饵,最终将张灵甫引入孟良崮绝地。当时张灵甫有恃无恐,他满以为自己上孟良崮吸引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后,可以由周围其他国民党军队对我军实现反包围,全歼我华东野战军。无奈国军实在是一盘散沙,与张灵甫素来不和的李天霞只是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敷衍了事。

其他国民党军更是毫无反应,只有骁勇善战的黄百韬率领25军拼死驰援,却被我军狙击在距马山,难以突破。结果可想而知,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粟裕大将威名远播。在二打涟水中吃了大亏的王必成纵队率先攻上孟良崮,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


林屋公子


延安保卫战更具有代表性。

1947年3月,国民党鉴于全面进攻没有更大收获的情况下,为了摧毁中共指挥中枢,决定集中兵力实行重点进攻。胡宗南带领25万精锐力量,向延安发动猛烈攻击。当时西北野战军只有3万人,装备更是处于绝对劣势。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北部山区创造时机,逐步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延安保卫战进行了七天七夜。西北野战军利用一切条件狙击、骚扰和破坏敌人的进攻线路,仍然无法阻止敌人前进。3月19日,国民党占领延安,蒋介石喜出望外。毛主席却豪迈地说:“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来的。”

从战术上看,解放军输了延安。延安是一座孤城,带不走,受不住。从战略看,却是国民党输了全局。没有抓住中共首脑,还把主力耗在西北。有限资源没有用在刀刃上,不是输还是什么?而战略,决定着战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国民党大军占领延安后,犹如进入牢笼,在陕北军民天罗地网的包围下,机动性丧失,活动空间反而大为缩小,更容易遭到西北野战军的强烈袭扰和周旋。

彭德怀先后组织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两次攻打榆林,调动敌人东奔西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杀伤敌人主力。

国民党这25万精锐力量被牢牢拖在陕北高原贫瘠地带,犹如拳头打到棉花上,找又找不到,打又打不好,撤又不能撤,完全疲于应付。

更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解放战争其他战场的压力。在西北,是敌多我少。在其他战场,则是我多敌少。我以中共首脑+3万拖住敌人25万精锐,太值了。

1948年,时机成熟后的解放军在西北发起大反攻,3月取得瓦子街战役大捷,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4月22日收复延安。一年后西北全境解放。毛主席的话应验了。

国民党的25万人越打越少,后来残兵败将撤退到成都。成都战役,全部覆灭。


朴素文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淞沪会战了。

在淞沪会战之前,日军在华北集结重兵,沿着平原四面出击。

这就是古代辽国、金国、蒙古人、满清的套路。

这些异族凭借军队战斗力的优势,特别能在平原上发挥威力,以一当十。

而在这些区域作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以当年的军事作战来说,平原地带士兵超过八成的伤亡,均是来自于火炮。

而国军压根就没几门火炮,完全被日军吊打。

比如保定战役,石家庄战役,虽然都造成日军一定伤亡,但我方伤亡更惨重的多,也无法长期抵抗日军的推进。

这种地形,国军甚至想吃掉1个日军大队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火力相差太大。

这就像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即便包围了一些美军但就是很难吃掉。

同时,平原地区的道路比较完善,便于日军机动行军和后勤运输。

当时日军虽然不算摩托化机械化,但部队装备大量战马,机动和运输能力都大大强于国军。

当时日本在上海仅有几千人,而在华北平原已经集中了几十万大军。


如果中日仅仅在华北平原决战,最终结果就是国军在短时间内大败,华北被敌人迅速占领。因敌我力量悬殊,日寇很可能伤亡较少就获得巨大胜利,下面无论是强行占有华北停兵不动或者继续南下猛攻,都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国民政府巧妙的把日军引到上海地区。

这里是江南的水网地形,到处都是湖泊、河流、稻田、树林,尤其沿着长江西进武汉,沿途更是无数山地和丘陵。

不要说作战,即便日寇行军也是非常困难的。日军重武器运输困难,连战马都陷入淤泥中蹒跚前进。

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阻碍日寇的推进,造成日军较大伤亡,让抗战陷入持久战。


为此,我们投入了中央军几十万主力,日寇果然上当,也将本来用于华北的部队纷纷投入上海。

结果上海血战3月才沦陷,其后几十万日军陷入水网中不能自拔。

而华北的压力大幅度减轻,出现了太原会战重创日军、徐州会战甚至在台儿庄直接击败日军的战例。

由此,抗战被拖入持久战,三月亡华不可能,甚至3年也不可能了。


萨沙


输了一场战役,赢得了整个战争,这明显说的是解放战争中的青树坪战役。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五大主力全部被消灭,国民党败局已定。但是国民党军队中的桂系军阀,始终跑的快,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都找不到桂系军阀主力进行决战,如果将来这支20多万的桂军逃到大西南山区,对中国解放事业是很大的损失。

这时,一场败仗改变了这个局势。这场败仗就是青树坪战役。

在青树坪吃败仗的是林彪第四野战军中的名将钟伟。钟伟担任49军军长,和40军军长韩先楚并称为四野两大好战分子。在三下江南战役中,时任二纵五师师长的钟伟敢抗命坚持己见,使林彪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取得了靠山屯战役全歼国军87师的胜利,这一战,钟伟直接从师长提拔为纵队司令,这是解放战争中的唯一。

青树坪战役,也创立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后的唯一一败。钟伟的49军渡江之后求战之心很急切,49军的146师孤军冒进和后方失去联系,在青树坪被第46军236师伏击,桂系头号王牌第7军的171师、172师又前来助攻。钟伟和146师取得联系后派出145师进行接应。这一战,146师阵亡877人,伤2000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前来接应的145师也有470人的伤亡。这是桂系军阀在解放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遭遇解放军的恶战大战,从此以后,钟伟的49军再也没能担任主力部队出击,基本一直在二线担任预备队,钟伟也因此在建国后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青树坪战役,虽然解放军49军被重创,也同时让桂军骄傲轻敌,与我军死磕,很快被全歼。

衡宝战役,几乎是把青树坪战役复制了一遍,国民党第一名将白崇禧,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四野第45军第135师孤军深入,被桂军白崇禧集中5个师围攻,几日后,林彪集中了54万军队不仅把桂军20万人围困在衡阳到宝庆的公路周围,同时封锁了桂军逃往云南贵州和广东的道路,当白崇禧发现这一点时,已经大势所趋。

衡宝战役后,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桂军的精锐师全部被歼灭,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地区,从此以后,桂军再也不能发起有效的抵抗,白崇禧的“小诸葛”的大名,成了大笑话。

不过,平心而论,桂军的实力比起蒋军来说,还是差很多,都解放战争了,桂军还是的主力兵器还是汉阳造的老套筒,与蒋介石军队的全美械军队相比,简直是不入流的穷亲戚。渡江战役后,解放军的装备甚至略好于桂军。

桂军最大的战斗力就是跑得快,青树坪一战,桂军不跑了,那还不是等死了。

经过青树坪战役,桂军自信心膨胀,以为自己可以和解放军死磕,就注定了骄兵必败结局。


历史知事


输了一场战役而赢得战略胜利甚至整场战争胜利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的,我习惯性的称为逆向型皮洛士式胜利,我就在欧洲近代的战役里选取4个经典战例吧。


1566年西盖特堡之围

双方兵力:神罗:2,300-3,000 VS 奥斯曼:10万+

结果:奥斯曼得不偿失的胜利

简述:1566年苏莱曼一世率领军队向欧洲腹地发起大规模攻势,但在围攻西盖特堡期间,城堡内两三千马扎尔人和克罗埃西亚人进行了顽强的防御,最终奥斯曼用了1个月的时间以2至3万人的代价拿下了这座城堡。而苏莱曼一世则在胜利的前夕死去。这场战役虽然奥斯曼人获得了胜利,但确使其进攻维也纳的计划无限期搁置。而疲惫的奥斯曼人则在此后27年间暂停了对欧洲内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1709年马尔普拉凯战役

双方兵力:法国:7.5万 VS 大联盟(英国、荷兰、神罗、普鲁士、丹麦辅助军团)8.6万-11万

结果:大联盟战术上胜利;法军战略性胜利

简述:作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的决定性战役之一。1709年9月在法国东北部的马尔普拉凯村北,维拉尔和布夫莱公爵指挥约7.5万法军与兵力处于优势的11万大联盟军队展开激战。战役的结果是大联盟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原因是他们迫使法军撤退。但大联盟两倍于法军的伤亡,惨烈巨大的重创伤亡使英国国内掀起反约翰·丘吉尔的浪潮、以致于反法盟军内部震惊恐惧而开始出现议和的意见,役后法国扭转了战争中期的不利局面,并直到战争结束。对于法国而言这不失为一场战略性胜利。

1794年光荣的六月一日

双方兵力:英国25艘风帆战列舰 VS 法国26艘风帆战列舰

结果:英国战术性胜利;法国战略性胜利

简述:1794年5月在北大西洋法国护航舰队遭到豪勋爵指挥的英国舰队重创,所幸豪勋爵十分疲惫,无法再继续带队,接下来他的下属表现太差劲,居然允许法军受伤的战舰逃跑,而且没能截住那支有117艘船的谷物运输船队,这使得豪勋爵的战术胜利所得到的战略成果被白白浪费了。所以从战略上看,法国达成了从美洲到本土运货的目的并缓解了国内的粮食危机,对法国人而言这不失为一次战略性胜利。

1813年包岑战役

双方兵力:法国:14.3万 VS 俄国、普鲁士:9.6万

结果:法国胜利

简述:联军在吕岑战役中失败后,撤至包岑附近沿施普雷河右岸预先构筑好的阵地上。阵地左翼紧靠波希米亚森林山支脉,右翼没有天然屏障,由骑兵掩护。俄普联军有9.6万人,火炮636门。拿破仑军队约有14.3万人,火炮350门。拿破仑的企图是:首先攻击俄普联军阵地中央和左翼,迫使其消耗预备队,然后用内伊军团对敌右翼实施迂回突击,深入维特根施泰因军队的后方。5月20日,拿破仑军队向近2万人守卫的联军前进阵地发起冲击,并迫使其撤至主阵地。5月21日,法军进攻联军阵地中央和左翼,紧接着内伊军团向联军的右翼彼得·维根施泰因的俄军实施突击。尽管内伊兵力占优势,但未能击破俄军的抵抗和实现向霍赫基尔希实施纵深迂回机动,维根施泰因的部队撤向拉克尔。维特根施泰因考虑到法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一旦法军再次进攻联军就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率部撤到勒包河对岸。最终拿破仑未能围歼俄普联军,这就使法国的政治和战略形势大为恶化。拿破仑被迫于1813年5月23日至7月29日进行和谈和签订停战协定。签订停战协定是拿破仑犯下的一个战略性错误,奥地利和瑞典因此倒向了反法联盟。


黎塞留的野望


输了一场战役却赢得战略性胜利,最著名的莫过于越南战争中越军对美军发动的“春节攻势”和“复活节攻势”。

越南战争分五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美国只是向南越政权进行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第二阶段,美军开始向南越派遣特种部队,随后,美军飞行员开始驾机支援南越军队作战。以“东京湾”事件为标志,越南战争进入第三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越南战争开始。



1965年3月,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滚雷行动”,对北越展开了大规模轰炸。3月8日,3500名美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此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美军不断向越南增兵,最高时驻越美军达五十余万。同时,中苏加大了对北越的援助,中国派遣了高炮和工程兵部队,苏联向越南派遣了地空导弹部队。

美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越南战争开始



时间来到1968年1月底,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解放阵线发动了春节攻势,在南越大范围内对美军发动总攻。向西贡等64个大中城市及美军军事基地展开了猛烈攻击。

春节攻势中的自贡街头



面对攻击,掌握有绝对制空权,制海权的美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向越军展开了反击。经一个多月的战斗,美军在付出五千多人的伤亡后杀伤了更多的越军,打退了越军的春节攻势。

春节攻势形势图



随后看一下大事表:

1968年3月,约翰逊政府宣布部分停止对北约的轰炸。

1968年5月,越美两国巴黎和谈开始。

1968年10月,美军宣布停战,从1969年开始逐步从南越撤出美军。

1968年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

从这个大事表就能看出,击败了越军春节攻势打了胜仗的美军,其在战略上是步步后退的。

春节攻势中腿部负伤的美军,1968年2月,顺化。



从1969年开始,越南战争进入第四个阶段。

美军在撤军的同时,积极武装南越军队,同时开始了对柬埔寨的轰炸,妄图截断通过柬埔寨向越南南方运输物资和兵员的“胡志明小道”。更是在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在国外访问时,策动柬埔寨国防大臣朗诺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朗诺上台后马上宣布改变国策,支持美国的侵略战争,1969年4月,三万多名美军进入柬埔寨。

从这能看出,美国是不甘心从越南撤出的。还妄想着通过截断北越对南方的补给和增援来逼迫北越就范。

复活节攻势中的美军



1972年3月,越南集中了几乎全部武装力量,发动了比“春节攻势”大得多的“复活节攻势”。这一次,美国采取了更大的报复行动。美国总统尼克松命令美海军封锁北越港口,命令美空军加大对北越的轰炸,动用B52战略轰炸机对北越进行地毯式轰炸。面对绝对优势的美军火力,越军的复活节攻势损失很大,至少有十几万战士牺牲。最终,复活节攻势失败。

轰炸越南的B52机群



在随后进行的巴黎和谈中,美国表现得比北约积极得多,多次主动提出结束越战的建议。双方争议的焦点是美国希望美军和北越军队同时撤出南越,以争取到一个体面的撤军。但是北越不予理会。

1972年12月29日,美国政府决定暂停对北越轰炸,1973年1月15日无限期停止了对北越轰炸。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平条约签订》,随后两个月美军全部从南越撤出,换来的是北越从2月开始释放美军战俘。

后面的第五阶段就很清楚了,1975年1月19日,北越向南越发动了总攻。

1975年4月30日7点53分,在一家旅馆楼顶上,搭载最后一批美国人的直升飞机起飞。五个小时后,北越人民军攻入南越总统府。

北越坦克攻入南越总统府



可以看到,在“春节攻势”失败的越南,战役后得到的是逼迫美军停止轰炸,坐到谈判桌前谈判如何结束战争的战略性胜利。而更大的“复活节攻势”失败的越南,战役失败后获得的是美军被迫灰溜溜的全部撤出越南,取得了对美国的越南战争的战略上的完全胜利。

越南战争中的美军直升机群



其实,拥有绝对压倒性优势火力的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几乎打赢了每一场战役和战斗,但是面对在中苏支持下的北越,面对不怕牺牲抗战到底的越南军民,美国不得不吞下战争失败的苦果。


我淡如菊


奥索维茨要塞包围战(奥古斯图战役的一部分)

过程以及背景:德国统帅部将1915年战局的重心从法国战场转移到俄国战场后,计划以第10和第8集团军的兵力(超过15个步兵师和1.5个骑兵师)向俄军右侧实施迂回战略。拟用突击集团从北、西两个方向实施两面夹击,围歼在希莱嫩西南170公里正面上展开的俄国第10集团军(11.5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司令为西韦尔斯将军)。2月7日德第8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方向对俄军左翼(南翼)发起进攻,翌日德第10集团军向韦尔日博洛沃和苏瓦乌基方向上的俄军右翼(北翼)实施迂回突击。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进攻出乎俄军统帅部的意料。2月14日前,德国第10集团军突击集团迂回到了西韦尔斯集团军右侧,迫使其步兵第3和第20军东撤。俄军左翼各步兵军在雷克、赖哥罗德地域顽强抵抗,阻止了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因交通线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而不得不撤往沿博布尔河构筑的阵地。在俄第10集团军总退却时,步兵第20军(4个不满员步兵师)陷于困境,在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中被围困于奥古斯图夫森(在奥古斯图夫东南)。该军的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进攻达10天之久,使俄国第10集团军的主力得以撤至利普斯克—奥索维茨要塞一线。德军向东南方向进攻的道路被封锁了。在奥索维茨要塞包围战中,德军释放芥子,德军随后向俄军发动攻击,俄军利用白布遮住自己的鼻口,向德军发起反击,德军以为是死去的俄军复活了,因为在当时没有什么人能抵挡芥子气,于是纷纷溃散,俄军以惨重的伤亡抵挡了德军的进攻,以免整个波兰突出部的俄军被围歼,乃是一次重大成果,但随后沙皇下令撤出第十集团军,奥索韦茨要塞就此沦陷,奥古斯图战役最终以俄军的全面撤退而告终,但保留了数个集团军主力

总结:奥索维茨要塞包围战中俄军英勇的顶着毒气进攻,让人敬佩,虽然失败了,但是保留了有生力量


Dark清帝国傅仪


我能想到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坦能堡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东线的一场大战。因为俄军威胁东普鲁士,德军为了支援东线,从西线抽调两个集团军。此次会战俄军两个集团军几乎全灭,损失兵力不计其数。德军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为了打这场战役,从西线抽调的军队削弱了西线的力量,导致西线没能完成施里芬计划。最终让法国得到喘息之机,死里逃生。德国没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打垮法国,从此德国陷入了最不愿看到的两线作战境地,并最终战败。

协约国方面输了一场战役,却赢了整个战争。

第二个例子是湘军和太平军的靖港之战。

曾国藩统帅的湘军被太平军打得大败亏输,曾国藩本人羞愤交加,投水自尽,被部下就起。

但同时就在靖港边上的长沙,湘军却打败了太平军。从此太平军离开了湖南,并再也没有进入湖南。而湘军却从此可以利用湖南为基地,逐步延长江推进,最终灭亡太平天国。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最初却源于就靖港大战的胜利。


唐律疏议


土城战役,是发生在1935年1月下旬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恶仗、硬仗、险仗,虽然战斗惨烈,红军伤亡巨大,但毛泽东英明决断,及时撤离,才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展现了他高超的“用兵如神”的军事智慧。

 长征初期,红军一路受挫,损失惨重,士气低落。遵义会议后,急需打一场胜仗来鼓舞斗志,毛泽东也刚刚“出山”,也需要打一场胜仗来提升威望。在得知土城只有川军郭勋祺四个团5000人的兵力时,毛泽东提出攻打士城。

士城当时由川军郭勋祺部占领,郭的部队是川军中赫赫有名的“模范师”,官兵不但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武器装备精良,极具战斗力,他们构筑了坚固的阵地,修筑了雕堡,以逸待劳。红军将士信心百倍,奋勇作战,全力以赴。但战斗打响后,却异常激烈,交战双方近乎陷入胶着状态,打成了“拉据战”“消耗战”。关键时刻,朱老总不顾个人安危,亲率陈赓、宋任穷的干部团,到一线作战指挥。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毛泽东从一个俘虏兵得知,土城的兵力不是原先预计的4个团,而是6个团1万多人时。他果断地下令,主动撒离,开始了一渡赤水。郭勋祺因守城有功,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毛泽东在分析士城战役的教训时,主要讲了三条: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是四个团,实际是六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是轻敌,对刘湘模范师的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同时,他还讲到:“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部队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笨重物资),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游击战了。”

现在大家对土城战役的结果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川军胜了,红军失败;有的认为是打了个平手。但不管谁胜谁输,毛泽东就是从这次战役中,实现了军事战略上的转变,开始四渡赤水。应该讲,没有土城战役,就不会有毛泽东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评论探讨,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