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月薪税后23000,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这两年觉得在上海生活很难,该离开吗?

追本溯源123


题主你这个月薪即使在上海也算是高收入群体了。在2018年公布的上海各区平均薪资中,以最高的静安区为参照标准,可以大致看出你的薪资水平在什么地位。

静安区平均工资:7510元/月

但是高工资也伴随着高房价,静安12月二手房均价 66547元/m² ,静安11月二手房均价 66942元/m² 环比上月上涨 0.59% ↑,同比去年同期上涨 2.17% ↑


来看看上海各区房价表:


如果楼主是外地人的话,想要凭借工资买一套房也还是比较吃力。相比较本地土著,即使拿个几千块收入,日子过得依然惬意。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月薪过万的收入基本意味着你要忍受经常加班的痛苦,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既不能满足你的社交需求,同时也在损害你的个人健康。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的陪伴,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也会导致你抑郁和不开心。

如果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是太好的话,我的建议是:可以退居二线,选择稍微轻松一点,或者朋友多一点的城市发展。


职场领航


题主你是来炫耀的还是比惨的?如果你是没结婚的小年轻,税前3万多(税后23000),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使在上海也算混出一点人样了,为何撑不下去了?难道你不知道生活和境遇,都会随着时间来变化吗?这两年难,未来几年就一定更难吗?难道你不发展了吗?这些问题要想清楚,再做决定。许多人咋呼着要离开北上广,最后还是又“逃回来”。

家乡放不下灵魂,北上广安不下肉身。这是许多奋斗青年的共性。如果你是月薪几千元且长期看不到希望,在北上广根本混不出名堂,你可以来北上广体验一下然后回家乡。如果你是月薪3万多的青年,且还有发展空间,你已经有扎根的基础了,为何不能图谋更大的发展呢?其实,北上广留下的人,有很多都是这样艰苦奋斗过来的,甚至牺牲自己这一代,为下一代打好基础。

估计题主是独自闯荡上海,所以没有知心朋友,就是缺少那些从小长大的朋友。其实,没有朋友,不是离家的理由。朋友就是朋友,离得远近,有多少关系。你到了上海,还会再交新朋友。就算没有交到知心朋友,也不是离开的理由,没有事业不能活,但没有朋友你依然要活下去啊。回到家乡,这些朋友也只是朋友而已。你在上海混好了,还可以把朋友招呼过来啊,只要你有条件,朋友照样来看你。

回答过不少这样的问题,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取舍。有些人来北上广打拼,月薪几千元,就梦想奋斗扎根。你月薪3万多,且一点信心都没有了?现在月薪3万,你有没有信心,未来五年挣到月薪5万?十年能不能做到月薪10万?到那个时候,困扰你的房子问题,朋友问题,还是问题吗?

退一万步讲,许多创业一代,难道不是为了下一代?我许多同事朋友,舍弃家乡挺好的职位和收入,到北京来发展。为什么?不一定为他们自己,有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小地方,教育、视野、机会都不如大城市多。我的朋友们说,宁愿让自己这一代奋斗,也要改变下一代的生存发展环境。在北上广的好处,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野和格局大了。


职场火锅


我觉得你可以选择离开,原因如下:


第一:在上海月收入2.3万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收入的背后是自己不停的付出,别人或许只是看到了你的光鲜亮丽,但是背后是自己默默加班到凌晨,吃饭无规律,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付出。


第二:高薪等于高压力,长时间神经处于紧绷的状态,对自身没有什么好处,高压力,高焦虑,如果你很优秀,别人会指望你做的更好,不停的给你施加压力,这种状态不适合长期发展。


第三:这种收入水平,在上海或许你吃穿用度会稍微好一点,但是避免不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买房子,如果你在上海长期发展的话,买房这个问题是避免不了的,我身边很多朋友,月收入3万以上,因为在上海买了房子,一家老小都在这边,吃穿用度得很节约才行,每个月还得还款高额的房贷,工作不敢轻易懈怠,看起来就很辛苦。


赚钱和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希望你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希望你能开心不再纠结!加油!



爱生活的小欣欣


发小和老公在上海租房,两个人工资月薪税后接近三万,有车贷,每个月月光!!!我和老公在苏州两个人月薪水猴子的接近三万,我们能存2万!!!我们房贷2000没有车贷。闺蜜的主要开销在吃饭,房租,车贷,和一些日常支出,上海写字楼都是自己解决一天的饮食,超高的房租,日常停车费都比苏州贵。而我们在苏州,公司有食堂,平时周末也自己做饭,办了园林卡,周末出去逛逛,支出也不大。所以同样的收入,还是选个二三线城市,这样生活压力会小很多!


gnjkn


税后收入两万三,一年就是27万,如果是央企或者国企可以考虑留下来。也许若干年单位集资分房呢?没有这个待遇也可以享受享受廉租房的待遇,而且体制内年纪大了也是有保障的。

如果私企和外企,年龄在三十岁以内还能拼一拼,三十岁以上有点少了,如果没有奋斗到高管,三十五岁将是一个巨大的事业瓶颈期,一旦失业,再找工作可就难了。这个收入就算你省吃俭用,一年的存款也不过3、4个平米的房子,这得奋斗到何年何月啊。

现在强二线城市的发展已经上来了,杭州、南京、重庆、成都、武汉、西安这些城市如果你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找个两万左右的工作不算太难,找个离家近一点,亲戚朋友多,饮食习惯也能接近一点。


Leung梁老师


我和老公也是外地来上海打工的,我比较幸运的事,在07年买了一套50平方米学区房,13年又换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房,孩子在这里读书,办积分7年居转户,有房有户口,我们学历文凭一般,没有专业技术,年龄大了身体体能也不如以前,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老公工作也不是特别稳定,老家也回去了,只能在上海苟且的活着。


sunnysun1


不知道你多大啦,我2007年毕业就来上海,十几年啦,从年少的想改变世界,到现在为了一份工作而努力,尽为职场铺路啦(各种学习),但是又不甘心,我曾经几次创业,现在还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只能先工作,总归要吃饭的啊。曾经也感觉没有归属感,后来机缘巧合加入公益组织,算有些归属感啦。现在同事朋友都是能一起玩就一起玩,不强求,也不指望谁,给自己和家人买足保险,好好工作,希望家人和自己平安健康。当然如果回家有更好的生活回家也挺好。


吃货传萍说养生


这个问题我适合答一下。

楼主跟我类似,我没有猜错的,楼主应该跟我之前一样,是做开发工作的,不过我是在北京。我当时月薪不到20k,比楼主低。我就选择离开了。我不但选择了离开,而且也没有继续干开发,选择了运营类工作。

刚去北京时,住在昌平区朱辛庄的的一个公寓里。那个时候附近都是民房改建的公寓,人真的很多,晚上下班下地铁后,附件都是卖东西的,比老家平时集市还热闹;买衣服的、烧烤的、小吃摊、买菜的、卖水果的,应有尽有。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平时没有事就聚聚,或者一起出去玩,登山、打球、跑步、滑雪、马拉松等。当时虽然工资才4800块,但是却对未来充满希望,加班也从来没有感觉累,反而感觉很充实。

后来,慢慢的工资也高了,工作也换了好几家,之前认识的朋友也纷纷离开了北京。后面也没怎么出去结交朋友,也没啥太多时间,基本认识的都是同事。人家大多有家庭,平时休息时间,大家大部分精力都在家庭,慢慢的我也习惯了一个人周末自己出去走走。在北京和在上海一样,你知道想留在太难了,甚至有点不可能,至少是靠着工资不是太可能。我时常问自己,我呆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好像除了能多拿点工资,其它的理想好像早已湮灭了。但是我应该多赚了不少钱么?其实并没有,涨的不仅是工资,还有房租、水电和衣食住行。

一天早上起来,我忽然感觉我有点耗不起了。我为什么要在一个本就不能留下的城市硬耗下去呢?我决定找个我真的能安家,不用再漂的城市。最后还是回到家乡的一个二线城市。在这个二线城市,有时候也让我很迷惘,但是我没有后悔回来。因为从我坐上离开北京的火车的时候,我就找到了自己应该扎根的地方,只要扎好根,不断吸取水土养分,就一定能长成一个枝叶繁茂的大树。


大问问职


哎。月薪23000都活不下来,你说我4000的工资岂不是更难活了想问下做什么工作的,能介绍给我不,我工资给我10k我就满意的屁颠屁颠了,我执行能力挺强的,目前领导安排的事都能做好,领导也满意,就是创意策划方面不是太擅长…所以还是想找个正经的工作,踏踏实实干活,不知道有没有好的工作帮忙介绍下


幸福都在


你的朋友定义是什么?

性命交关的我有,聊天扯蛋一起玩的多的不要。

要不要离开上海?

其实很简单,除非是回到父母身边,不然离开上海去哪里都一样。

朋友跟情绪其实蛮好解决的,首先你要做出突破,突破你固守的思想。

其实朋友很好找,(酒肉朋友免交)。快速找到一群朋友的方式,你可以选择通过运动来实现,跑步,骑车,打球,户外等等,选一项,然后进去一些Q群或者微信群,跟大家一起活动。你会发现很多人一起,只谈爱好不谈生活是多么有意思,你的经济完全能负担你各种活动的消费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书的爱好,《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生活其实很有趣》这类书可以看看;《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吗》,还有大冰的几本书,都是小故事的内容,读起来很不错。去体味一下别人的生活。

内心强大起来,肉体健康起来,在哪里你都是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