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堂本

3……2……1!3月2日凌晨,澳門新口岸的一間間酒吧重新亮起了招牌。

這是澳門宣佈全面復工的第一天。過去的26天,澳門沒有再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數維持在10例,這讓不少居民偷偷舒了一口氣。

但是,頭頂的烏雲依舊讓63萬的澳門居民喘不過氣——這座世界賭城的復興之路,變得更加風雲莫測,舉步維艱。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史無前例的15天

2月5日,也許是載入世界博彩業史冊的一天:澳門所有賭場宣佈關停15天。時間之長,史無前例。

澳門停運賭場,迄今為止僅有兩次,上一次是2018年,因為颱風臨時關閉,但也僅僅是33小時。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空無一人的娛樂場(圖片來源:彭博社)

15天的至暗時刻,給澳門博彩業帶來的結果是:整個2月的博彩收入只有31億澳門元。這個數字,連去年同期的兩成都達不到,創下歷史最大同比跌幅。

說起來,上一次大跌,也是2月。那時正值2015年中國大陸反腐反貪,當月錄得的跌幅是48.6%,但跟今年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不少人知道,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也是澳門最大的僱主之一。

光靠六大博企開的賭場,就養活了8.5萬澳門本地和珠海的勞工,這還不包括由賭場帶動的餐飲、酒店和零售業從業者。

而博彩業每年繳的稅,佔澳門政府收入的近8成之多。

一旦關停,無疑損失慘重。澳門米高梅和永利度假村表示,關停期間,旗下賭場的日均虧損分別為150萬美元和250萬美元。

那麼,澳門特區政府堅持做出關停這一重大舉動,業界又願意接受,究竟有何緣由?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長痛不如短痛

先說理。

澳門最早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在1月22日,之後四天接連出現4例,都是武漢旅客的輸入性感染,於是澳門逐步收緊入境政策。而到了2月4日,澳門一天之內確診了第9和第10例。

兩例都是澳門居民,而且都是博企從業者,其中一例還是博企的接駁巴士司機。


在賭場和接駁巴士這樣高人流的密閉空間,以一傳百的風險可想而知,還有可能出現社區爆發的風險。

於是2月4日下午,澳門特區政府緊急宣佈,次日零點起,41間賭場及電影院、酒吧、健身房等娛樂場所全部關停15天。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賭場停運,不少居澳人士可以在家辦公,珠海的員工也不用跨境上班。


此舉有效降低了輸入性感染和人群聚集的風險。據統計,賭場停運當天也就是2月5日,澳門的入境人次由前一天的6萬減至4萬,之後逐步減少到2萬多。

再說據。

根據澳門的《傳染病防治法》,特區政府可以限制或禁止導致或可能導致傳染病發生或傳播的某類行業的經營或某類場所的運作。

按照澳門行政長官的說法,市民和旅客的人生安全是擺在首位的,待疫情安頓了,便能復工復產,經濟將得以恢復。

事實上,澳門特區政府的財政盈餘有5700多億澳門元,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府也早有預案。

早在1月23日,政府就出臺了《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從世界各地採購了2千萬口罩供應給居民。之後又宣佈給每位居民免除3個月的水電費、派發電子消費券和醫療券,並將每年7月的全民派錢提前到4月。


政府強調,必要時會通過調整稅費、加大投資等財政政策緩解經濟困境。

安撫了民心,大家才願意乖乖在家抗疫。

更何況,在內地停發自由行簽註、多地“封城”的情況下,原本是訪澳主力軍的大陸游客少之又少,如果當初賭場冒著疫情擴散的風險繼續營業,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因此,在海內外疫情形式緊張的情況下,澳門憑藉“長痛不如短痛”的決策,為社會民心謀得了一份暫時的安定——累計確診數維持在10例,其中9例治癒,隔壁香港也為之羨慕。

可是,接下來澳門博彩業的復興之路該怎麼走,似乎又多了幾層迷霧。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流失的豪客

作為中國唯一合法經營賭場的地方,博彩業是澳門的招牌,助它登上人均GDP世界第二的寶座。

但單一的博彩經濟也是它的隱憂。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近兩年,澳門的GDP表現與博彩收入(GGR)就像牽線玩偶一樣:2018年,澳門的實際GDP增長5.4%,GGR也同比增長了14%;2019年,澳門GDP下跌4.7%,GGR也同比下降了3.4%。

這不僅說明,一業獨大的博彩業牽動著澳門的經濟神經,也能看出博彩業的疲態早在去年初現端倪。到了2020年2月,博彩收入已連續四個月下跌。

最大的打擊之一是VIP豪客流失。

澳門VIP豪客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最嚴重的一次斷崖式下跌,是開篇提到的2015年,當年澳門的VIP貴賓博彩收入近乎腰斬。之後兩年震盪爬坡,可到了20 19年,VIP貴賓博彩收入又跌了18.6%。

豪客去了哪裡?

據澳門中介行業人士透露,隨著政府對資本外逃的管控以及對涉黑活動的打擊,原本的大陸豪客來澳的次數下降了,而人民幣貶值也使豪客還款時間延長了,因此這些借貸中介開始將目光轉移到東南亞的新興地區。

2018和2019年,菲律賓的博彩收入分別增長了22.9%和15.4%。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菲律賓賭場2018年接待的中國遊客數量是2015年的兩倍。

而在日本通過賭場合法性法案後,澳門稱霸亞洲的博彩版圖眼看著被一步步蠶食。這時,中國大陸的遊客出來“救市”了。

去年中下旬,原本訪港的遊客紛紛轉向了澳門,達到創紀錄的2790萬人次,同比增長10%,澳門全年的入境旅客有7成來自大陸。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這些遊客多是過來度假購物,小賭只為怡情,但勝在基數大,拉動澳門大眾博彩收入增長了15%,這才抵消了VIP貴賓博彩收入下跌18.6%的疲弱態勢。

澳門各大博企也注意到了中國中產階級崛起後,家庭度假遊的新趨勢,於是競相建造更大型的豪華度假村,為家庭型的遊客提供更多樣的娛樂設施。

金沙集團旗下的澳門倫敦人酒店在改建時添加了更多為遊客設計的客房;永利度假村則公佈了一項28億美元的項目,計劃建造劇院、美術館、美食館和花園等等。

遊客會取代豪客,成為博彩業的救命稻草嗎?

答案未然。2019年,縱使大陸游客的入境人次升了,但人均消費卻跌了18.2%,僅1834元。

內地經濟增速放緩束縛著遊客的錢包,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金沙中國總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仍然未恢復內地旅行團及個人遊,相信澳門博彩業會進入艱難期,公司旗下娛樂場恢復營業以來的業績,“差到不敢比較”。

有博企負責人預計,最樂觀也要七月才能恢復正常,如今賭廳人流接近零,外圍環境波動,借貸也十分審慎,預料賭廳整合、裁員會逐漸開展。

過去一個月,澳門中小企業的各項援助申請達到2500宗。大環境的陰影下,澳門經濟變得更加被動了。

史無前例!停業15天,澳門博彩收入跌入谷底,賭城復興之路難難難

催化劑

也許中央早已注意到這一點,這兩年,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成為一項重要議題。

首先是背靠粵港澳大灣區政策,中央給澳門做出了定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及中國通往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也就是說,澳門將藉助博彩業的原有優勢,進一步深化旅遊服務業和商貿的發展。

隨後,在澳門迴歸20週年之際,中央再次放出重磅消息——成立澳交所。中央給澳交所的定位是“人民幣離岸的納斯達克”。橫琴將作為後盾,為澳門邁向國際金融舞臺提供土地、制度、人才、配套設施、營商環境的軟硬件支持。

自此,澳門有可能從過去以博彩為支柱的金融服務業,轉為更加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業。

不知此“疫”,會否成為澳門加快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催化劑呢?

數據來源:澳門新聞局、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