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为何宁愿跑路,也不愿申请破产?

区块链大讲堂


在美国我们经常能看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连个人也经常申请破产。相对美国完善的税收体系和信用体系,中国在这方面还没开始起步。那么为什么中国很少企业去主动申请破产保护?我认为这几点是关键。

小企业贷款难

我在办公司的时候,也以企业申请过贷款。当时公司每每年纳税100万,月流水平均500万,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去银行申请30万的企业贷款,居然申请不下来。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你不能以公司申请,也不要以法人身份申请,你就以员工身份申请,还可以批30万的个人信用贷。由此可见,在中国,通过正常渠道进行企业贷款的难度。



公司债务转变成了个人债务

上面出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很多公司最后不得不由老板个人来承担债务风险,一旦公司运作出了问题,贷款都落到了个人头上。

我有个老哥,因为公司出现周转困难,自己以个人名义贷款了100万的月利息5%的高利贷。好在最后也融资成功了,把欠债还上了。如果没有还上,巨大的债务会让你翻不了身。很多时候高利贷的所作所为大家也知道,不跑路可能会更惨。


大多数企业经不起财务清算

中国的税收体系不完善,欧美都是税收后置,就是买东西的人缴税,中国是卖东西的人缴税,这也给了很大的逃税空间。再加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税收自然是会想办法逃掉。目前国内逃税50万以上,属于重大偷税漏税,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这种程度的逃税,几乎一查一个准,所以谁敢去清算。

那些说没有法律意识的,难道没有想过,做企业的有几个会不去了解法律风险,谁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律咨询。就算没有法律顾问,财务也会告诉老板怎么去避免的,所以根本性的愿意,并不是没有法律意识。


小渔的创业信条


闲着没事,来唠唠!先举例:

有个朋友的亲戚,以前是大老板,资金链断裂,儿子是硕士,劝他申请破产。

他不听,想着只是临时资金周转不开,还有机会翻身,破产就永远没机会了。现在被抓坐牢,公司强制破产。

为啥不申请破产呢?说说破产给他带来的影响,就知道了:

1,破产连累家人,他的几个直系血亲都限制消费,银行卡不敢用了,有钱进来都会冻结。

2,法院贱卖资产,值1000多万的设备卖不到200万,一旦破产,总有关系户,虎视眈眈盯着你资产呢。

3,银行贷款太坑,明明是企业贷款,却要老板个人担保,或者老板的朋友担保,个人是无限责任的,申请公司破产,债务并不会消失。

4,破产清算,严格按照财税政策,一般的企业都有问题,不抓你不代表你没有问题,要依法破产,很多钱要补上,否则还是破产不了。

不得已,只好跑、跑、跑,看看贾跃亭,这是跑路的代表人物啊!


老徐不长棋


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且负债累累时,能保护你的也只有法律了。如果利用跑路来远走他乡,这样的行为便是对抗法律,不会有好结果。既然法律愿意保护这些破产的企业,为什么气压家还是选择逃避呢?我慢慢的解释这一个现象!

1,真实案例

温州当地企业—信泰集团,其董事长胡福林负债出走美国,后来得到政府“不逼债”的承诺,于是回国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把所有的债务合理安排好之后,他在电视上称“与其跑路,不如申请破产保护”。

这种事件是一种破产清算的积极事件,但是也有让人心寒的例子。2018年1月25日,80后创业代表茅侃侃于家中自杀,原因是没钱再继续创业,公司即将破产。事件发生之后,引起创业圈里的一阵骚动。

2,真实数据

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出现问题,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关门。到了2012年,温州吊销、注销的企业数据显示有9000多家,但其中仅27家申请破产,比例为0.3%。在2016年间,我国仅注销、吊销企业数量合计就高达138.6万户,但是收到的破产案件只有5665件,比例约为4%。这些数据真实的告诉我们,企业在最后无奈时,选择进入破产清算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3,为什么不申请破产?

至于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财产情况等等之类的来考虑。法院对于一个企业申请破产保护的程序也比较严格,所以说申请破产的话需要时间人力等成本的付出。很多公司的财务状况方面,股东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无法具体进行区别,这就对于破产认定会产生很多麻烦的地方。

综上所述,很多人不愿意申请破产,也是对于法律的不理解,不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如果企业真正的走到破产这一步的时候,希望大家还是认真负责的对待公司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而不是一走了之。


兔宝影视剧场


在国内,我们常常看到企业有宁愿跑路,也不愿意申请破产。在2016年期间,我国仅注销、吊销企业数量合计就高达138.6万户,但是收到的破产案件只有5665件,比例约为4%。这些数据真实的告诉我们,企业在最后无奈时,选择进入破产清算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最让人痛心的例子是。2018年1月25日,80后创业代表茅侃侃于家中自杀,原因是没钱再继续创业,公司即将破产。对此,专家们表示,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且负债累累时,能保护你的也只有法律了。如果利用跑路来远走他乡,这样的行为便是对抗法律,不会有好结果。既然法律愿意保护这些破产的企业,为什么不走司法程序,申请破产保护呢?

不过,多数企业家宁愿选择跑路,而不愿申请破产还是出于各种各样原因的:第一,对申请破产不了解,也不甘心企业走到申请破产这一步。很多企业家觉得,与其在国内申请破产,不如跑到国外去找朋友融资,看看有没有办法度过难关。如果能在海外融到资金,再拿钱回来解决当下危机,就不用申请破产了。

最著名的例子是,温州当地知名企业—信泰集团,其董事长胡福林负债出走美国,就是想找朋友融资,后来得到我国政府“不逼债”的承诺,于是就回国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把所有的债务合理安排好之后,他在电视上称“与其跑路,不如申请破产保护”。

第二,企业家在经营困难和负债累累之时,他们觉得责任应该由自己一人承担,如果申请破产会影响到家人的生活质量。一旦申请破产,家中的几个直系亲属都会被限制消费,银行卡不能用还不説,所有进来的钱都会被冻结。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愿意走上申请破产的道路。

第三,如果申请破产,法院会贱卖你的名下资产,值1000多万的设备卖不到200万,一旦破产。还有名下的房产也要打七折出售,卖掉的钱用于偿还债务。很多企业家认为,与其把自己的名下财产都如此贱卖了,还不如我跑到外面去找朋友借钱来还债。

第四,就算老板申请破产,老板欠银行的钱还是要还的,因为银行在与老板签订贷款协议时,一定要老板担保,或老板的朋友担保,个人是无限责任的。即使申请破产,老板欠银行的债务是不会消失的,最终还是要你来偿还。

第五,很多企业家在办企业时总喜欢偷税漏税,长年累月,偷漏的税款就多了去了。税务部门不找你,并不代表你之前没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而一旦宣布破产清算,就要把前面欠的税款全都补上,否则还是无法破产清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只能选择跑路,也不愿意通过申请破产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经营困难、负债累累的企业越来越多,但真正申请破产清算的企业家却占比很少。多数人选择跑路,有的人对申请破产并不了解,还想找机会翻盘。有的人觉得申请破产后,家人的生活会受影响,名下资产就要被贱卖,心有不甘。更关键的是,破产之后欠银行的贷款还是要偿还,之前的偷漏税空缺还要补上。不过,跑路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只会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化。所以,企业家还是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处理眼前的危机,这样才是明智的决定。


不执著财经


对大部分企业家来说,面临绝境仍不愿意申请破产,一方面是因为此举代表弃局而出,认输投降,他们内心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申请破产很可能身陷囹圄,万劫不复。

一、申请破产后的还款顺序

破产还钱顺序。首先偿还部分优先级债务(可抵消债务、担保债务、共益债务),然后偿还员工工资,之后补缴所欠税款和社保费用,最后才轮到普通债务。

还债的钱从哪里来?通常会把企业的资产,经由公开拍卖,置换成货币现金。这种拍卖以快速拿到钱为第一宗旨,这类资产又经常涉及交叉债务和商业纠纷,买到也不容易经营和处理,所以折扣都大的厉害。

如果您参与过类似的破产拍卖就会有所了解,三折、四折是常态,甚至还可以分期付款。曾经也有很多人,专门通过捡漏破产拍卖,实现资产暴富,财富自由。

可是对破产企业来说,以低廉价格处置资产,是下下策。

二、申请破产的材料和标准,门槛重重

在这里把复杂的法律条文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如果想申请破产,需要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 财产状况说明

- 债务清册

- 债权清册

- 有关财务会计报告

- 职工安置预案

- 职工工资的支付

- 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如果缺少材料,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瑕疵,法院可以对债务方的直接责任人,也就是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或企业老板,采取强制措施。

这种强制措施具体怎么来,由法院决定。可以是罚款,可以是暂时控制公司资产和财物,也可以是暂时限制人身自由。

总之,一挂上破产流程,自己曾经所拥有的一切,全部被人控制,任人宰割,再无翻身之力。

所以,如果企业平时的经营不是那么正规,很多环节流程存在瑕疵甚至法律风险的话,跑路才是最好的选择。不但可以给自己保留一些现金和资本,换个地方重新经营,找机会东山再起,还可以逃避责任,免受法律制裁。


我是草根创业老油条,连续创业者,行业老司机。欢迎关注我,分享创业案例复盘、科技财经观察、个人能力提升。日积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创业老油条


有些老板,资金链断裂,劝他申请破产;他不听,想着只是临时资金周转不开,还有机会翻身,破产就永远没机会了,可是到最后呢?被抓坐牢,公司也被强制破产了。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朋友都在想,当初直接申请破产,不就没有后面这么多事了吗?还得免得一场牢狱之灾!可是他为什么不呢?

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在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老板跑路现象比较多见,那么为什么中国很少企业去主动申请破产保护?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不清楚其中的缘由,而我认为这几点原因是揭开这个问题的关键。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叫“破产”?破产就是把你所有的财产都拿去还债,还了没钱了,才能破产。而他直接跑路,可能钱还有,甚至还有很多,甚至还可以将这些资产转移到海外,可是只要申请了破产就什么都没有了,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会说“还不都是为了钱”,其实不然。很多企业家不愿申请破产,也是由于企业家都有“赌徒心理”,不到最后弹尽粮绝不甘心,永远乐观评估未来!此外,也由于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个人破产的制度;而且,也由于企业只有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才能启动破产程序,这样的破产门槛真的是很难达到。

其次,很多公司的财务状况方面,股东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无法具体进行区别,这就对于破产认定会产生很多麻烦的地方。同时,也因为银行的贷款政策和方式,是不允许你破产,就是你破产了也要找到替罪羊,明明是企业贷款,却要老板个人担保,或者老板的朋友担保,个人是无限责任的,申请公司破产,债务并不会消失。

此外,目前我们的税收体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欧美都是税收后置,就是买东西的人缴税,中国是卖东西的人缴税,这也给了很大的逃税空间。再加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税收自然是会想办法逃掉。

话说回来,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家来说,跑路、逃避乃至自杀等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企业家们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尤其是对企业破产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而误认为债务可以一跑了之。当然了,我们现在的法律是公司破产就行了,个人不用破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公司倒闭这么多,很多老板却圈钱吃饱走人的原因。

不过,归根结底,我们要建立起保护企业家合理地位的东西。法律也好,法规也罢,也希望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到实处上


五好导学


首先对比跑路和破产:跑路是违法的,破产是合法清算!

当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且负债累累时,能保护你的也只有法律了。如果利用跑路来远走他乡,这样的行为便是对抗法律,不会有好结果。既然法律愿意保护这些破产的企业,为什么气压家还是选择逃避呢?我慢慢的解释这一个现象!

针对该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1,真实案例

温州当地企业—信泰集团,其董事长胡福林负债出走美国,后来得到政府“不逼债”的承诺,于是回国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把所有的债务合理安排好之后,他在电视上称“与其跑路,不如申请破产保护”。

这种事件是一种破产清算的积极事件,但是也有让人心寒的例子。2018年1月25日,80后创业代表茅侃侃于家中自杀,原因是没钱再继续创业,公司即将破产。事件发生之后,引起创业圈里的一阵骚动。

2,真实数据

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出现问题,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关门。到了2012年,温州吊销、注销的企业数据显示有9000多家,但其中仅27家申请破产,比例为0.3%。在2016年间,我国仅注销、吊销企业数量合计就高达138.6万户,但是收到的破产案件只有5665件,比例约为4%。这些数据真实的告诉我们,企业在最后无奈时,选择进入破产清算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3,为什么不申请破产?

至于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财产情况等等之类的来考虑。法院对于一个企业申请破产保护的程序也比较严格,所以说申请破产的话需要时间人力等成本的付出。很多公司的财务状况方面,股东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无法具体进行区别,这就对于破产认定会产生很多麻烦的地方。

综上所述,很多人不愿意申请破产,也是对于法律的不理解,不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如果企业真正的走到破产这一步的时候,希望大家还是认真负责的对待公司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而不是一走了之。

你好,商函杂并论,一个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痕笔记


企业家情愿跑路也不申请破产倒闭!

首先,企业家都有赌徒心理

不到最后弹尽粮绝不甘心,永远乐观评估未来!

赌徒会因为输了就收手吗,赢了想再赢,输了要翻盘,至少想回本。

创业也是一条不归路,那种欲望的诱惑是无法抵挡的,曾经自己成功过,不甘心不放手,相信一定可以赌回来,任何企业家都有极度乐观积极的一面。

其次,企业家都习惯了风险管理

企业家做起来 一路上都是披荆斩棘,战战兢兢,如略薄冰,见多了各种企业经营风风雨雨。

每一次风险都可能倒下去,爬起来就是传奇!

任何一次失败,下一次可能就是成功,一路走来自己经历太多失败。或者听说看多了多少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和分享的心灵鸡汤。

第三,尊严,荣誉让自己不允许

企业家到了基本财务自由,很多都是为了荣誉坚守坚持继续冲锋拼杀商场。

英雄可以倒下战死不能投降。

一个是回不了头,到破产状态负债累累,高额负债状态是企业家常态,他们回头无岸,很难归零重启。他们也不愿意回头,再去从零开始和新生代一起起跑竞争,守住平台就是守住一切,一切事业,尊严,家庭等等。


所以很多企业家真的自己都失去信心放弃了的时候,宣布倒闭破产都来不及了,没有选择,有选择的或者被其他合伙人左右选择,有其它事业才会放弃自己“一部分”选择申请破产。

大部分企业家走投无路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回头,只能铤而走险,赌一线生机!


KevinKUNG龚靖蒙


有关跑路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疑问:为什么要跑路,不能好好面对,不能申请破产吗?

老郭想说,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那么容易申请破产,每个遇到问题的公司和老板都会选择申请破产的。这里面或许有几个原因:

首先,跑路者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及老板

大家会发现,跑路的多是这些中小民营企业人员,他们大多数有赌徒和侥幸心理。有时候认为欠款不多或者想办法弥补,就能得过且过,但实际上,往往到最后就力不从心了。

其次,破产申请没有那么容易

破产申请需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就是只有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才能启动破产程序,这样的条件其实并不容易达到。

第三,很多中小企业基本不能破产,因为可能还有连带责任。比如你在银行贷了款,当你还不起得时候,你的担保人等,银行都会让其来偿还。

最后,现在破产制度也不完善。个人破产制度还在层层推进,完善还需时日。而很多人也确实缺乏相关法律意识。

所以,其实没有人愿意轻易跑路,但凡跑路者其实也是无路可走。所以,对企业严监管的同时,要加快个人破产制度的实施,也要普及更多破产法律法规。


郭一鸣


我觉得吧,现在这企业制度就有问题,要我说小微企业就不要设什么财务,所有的钱直接交给税务局,进货拿着合同由税务局支付,收款钱直接打到税务局设立的公司账户,社保,缴税等税务局看着扣,其他报销直接用电子发票交税务局,每个月的结余打到老板卡里就好,赚钱,接着干,不赚钱就破产清算!这样啥问题也没有,老板也可以安心的搞业务,搞生产,省的每天去学习啥财务知识,小企业用不着,就是浪费资源,钱全部过税务还省去了三角债,银行贷款也方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