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在母校奉化中学的演讲稿,经语文老师大幅删改,焕然一新

用兴趣的犁铧,耕种事业的沃土

中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是痛苦!焦虑一直陪伴我,快乐学习离我很远。

1986年,那年我15岁。我在锦屏中学读初中,心理压力很大,因为锦屏中学从来没有人考上过大学。(笑声)我爸爸是大学生,他特别喜欢我,那时候他跟我说:要不努力一下,把我弄到奉化一中去。我说不用,我还有一次机会。在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终于考到了奉化中学,和在座的老师、同学们成了校友。

考到奉化中学以后,我成绩不好。那时候我们班有54个同学,我倒数第六名。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班主任把我们最后六名同学拉到教室外,骂了一通,他说:你们拖了我们班的后腿!这种羞辱让我印象很深刻。

本以为考上奉化中学后可以放松一些,因为那时候大家说:考上奉化中学,一只脚已经迈进大学的门槛。但很遗憾的是,那时候大学的录取率在22%左右,不像现在这么高。倒数第六名意味着什么?两只脚都不在门槛里面,考上大学还很难。

我们那个时候,工作都是国家分配,你如果没有读好书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对我来说,考上大学、考上一所好大学非常重要!很幸运的是,我从班上的倒数第六名,经过不懈地努力,在最后考大学的时候,考出了高中阶段最理想的成绩,全班第十名!然后我又以比重点分数线多一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本,以多一分的机会去读了最喜欢的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当时,我松了一口气,十一年痛苦读书的过程终于熬上头啦!

到了大学以后非常开心,因为大学实行学分制,有必修课也有辅修课。在大学里,我超出了学校对我们学分的要求,学了很多辅修课。那时候我去图书馆有个习惯,一定要读原版的资料。大四的时候,我读到了Byte杂志上介绍的互联网。其实那时候还不叫“互联网”,只是一群电脑可以连在一起相互通信,电脑和电脑之间信息传输的速度非常快,就这么一个概念。我在毕业的时候就设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体验一下这个网络!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比我学习优秀的大学同学非常多,不是三个五个,是几十个这样的规模。班上前十名的同学,后来也有联系,但我感觉大家在事业上都不是那么如意。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人到了社会上反而满意度不如我?

我想有一条,因为我从小拥有兴趣。我非常感激我的爸爸,他是一个热爱电子的工程师。在我6岁的时候,爸爸就开始逼我每个月和他一起阅读杂志。那时候家里订了三种杂志:《大众科学》、《无线电》和《科学画报》。每次看杂志,爸爸都要跟我分享他的观点,说世界有哪些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有一次,我爸爸看到《无线电》杂志上有张电路图,教大家怎么组装电视机。我亲眼看到他去买零件,去向别人请教。于是,我们家有了奉化镇上第一台电视机,那是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个给我印象非常深刻,让我一辈子难以忘怀,是他培养了我对电子的兴趣。

1983年,我12岁。奉化青少年宫办了一个“无线电兴趣小组”,当时我就报名参加了这个小组,做了一台六管收音机。那时候很多家长不理解,你一个小孩子不专心读书,反而去搞无线电,有什么价值?可爸爸却很支持我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我在奉化中学的时候,也会在读书之余,在学校的电脑上用Basic语言写游戏程序。总体来说,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喜欢为自己的兴趣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兴趣、这种求知欲,我一直保持。现在,我每天晚上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三本杂志的摘要,一个是《Nature》(自然杂志),一个是《CELL》(细胞杂志),一个是《Science》(科学杂志),然后去理解哪些创新会影响世界。

我1997年创办了网易公司,看到很多人来网易工作,不是因为兴趣,而是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会很困惑,你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当作一种兴趣来做?这个世界上很多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兴趣驱使的呀!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罗大佑的故事,大家知道罗大佑是优秀的音乐人,是歌手,是词曲作家,但他原本是放射科的医生。我坚信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今天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偏科好不好?东西方教育有一个差异:中国很多课程设计,都希望你能够全面发展;但在国外,更希望你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数理化基本是全班前三,但是语文一直不好,英语马马虎虎,所以并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因为对数理化无限热爱,一直很受益。

我到电子科技大学以后,有一年大学物理极为难考,班上只有三个人及格,剩下27人都不及格,但我一个人考了85分!我没有用多长时间复习,只是随便看看书,就理解了里面的内容。(掌声)

我生物曾经考得很差,经常班上倒数。那时候,我妈的一个朋友的小孩经常考班上一二名,妈妈跟我说:跟他聊聊,看看他学生物有什么秘诀。我大概跟他聊了1个小时,聊完以后,我如梦初醒,找到秘诀,在以后所有的生物考试中,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考到接近满分的成绩。(掌声)

这个人跟我说:生物其实很好学,根本不用背,随便听一听,考试基本满分。我问,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你在上生物课之前,要把课程内容认真读一遍,脑子里面想这个细胞、细胞核、草履虫都是怎么一个形象?各个构件是怎样的关系?要在脑子里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然后问自己哪些没搞懂。当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听讲,听完以后基本都能理解。

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物理等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只要是有逻辑的课程,我学起来非常轻松。当然,很多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我还是会掉链子,比如英语、语文。(笑声)

除了在校读书之外,你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很多人说:人为什么要一辈子不停地学习?我想,学习可以让你更从容地理解这个时代,并且和这个时代的精英分子相处。因为学习,你不会落伍,你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齐头并进,分享探索世界的乐趣。

一个人不管贫穷和富裕,都应该学习认清这个世界,更新自我。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习惯是值得你坚持一辈子的,那就是终身学习,保持好奇心。如果你有好奇心的话,会促使你更主动地终身学习。

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们在学校学习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教材,有标准的,老师上课讲什么,考试考出什么成绩,你排第几,大家一目了然。但是到了社会上,市场上的竞争是没有公式的,也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胜出的话,第一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第二,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追寻梦想的勇气。

希望大家提升志向,优化方法,精研强项,用兴趣作犁铧,去耕种事业的沃土,实现更加精彩的人生!

谢谢大家!(2531字,原文4668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