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强军师排行榜是怎样的?

库拉汤


军师来说,个人觉得子房第一。


姜子牙

姜尚比较遥远,他使了什么计谋,事隔很久了,无从考究,只知道大概的一些历史事迹,关于他的传说还是很多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更如现在的封神榜。正史记载比较少,我觉得很多人将他神话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他参加了牧野之战,协助姬发灭商,而周朝喜欢将商朝的历史功绩丑化,并且夸大自身功德伟大以衬托新朝代的开明,姜子牙事迹也在被夸大的大臣之内。

鬼谷子

有人说鬼谷子是很多派系的元老级人物和创始人,但可以肯定他不是军师。我们不妨将他形容成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只是个教育家,培养了一大堆人才,比如孙膑,庞涓,张仪,苏秦。且每个人都把战国搞的天翻地覆,他创的派系作成书籍流传于世,教导后人,他只是教育家。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行军打仗,说不定把他缺乏实际行动能力,放在战场上,他的计谋就不灵了呢。

刘伯温

刘伯温在大明统一前主要功绩有以下三点,

1.协助朱元璋灭了小明王

2.建议朱元璋先打陈友谅,后灭张士诚。

3.在陈友谅水军大军压进时,支持朱元璋不要投降。并且获胜。

期间他只是帮助朱元璋制定一些比较好的战略计划,具体操作还是朱元璋想好实施的。说到如何打仗计谋之类,确实较张良比较少。

以上的三位加张良是传统历史上所谓的谋之大圣。其他的有点名气的军师我就不分析了,比如有人会问诸葛亮呢,他智谋不强吗?那我说可能是受了罗贯中的影响吧,正史记载诸葛亮作为军师的贡献是相当少,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他都是作为政治家形象展示的。

张子房

最后说张良,正史里有记载,它把张良是如何帮助刘邦灭秦,什么买通好财的秦官啊,什么县一定要用军事力量消灭啊等等都介绍的很清楚,他对人性的观察已经炉火纯青了。鸿门宴就不说了,人人皆知。刘邦灭楚,张良帮他制定了全国性的大战略,将函谷关以东全封出去,并且在这过程中,一直陪在刘邦什么出谋划策,什么不要拒绝韩信自封啊,让彭越抄项羽粮道,出尔反尔啊,张良是主策划。刘邦说子房有八大功劳,而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张良有十四件大功。真正的军师,真正的谋圣。


如史如画


历史上最强军师排行榜,诸葛亮、张良、姜子牙和刘伯温那些答案都已经烂大街了,我给你讲讲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那些高级军事参谋吧!

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是高级谋士,其实诸葛亮在真实历史中更多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宰相,而不是出谋划策的谋士和军师。

军师,最早出现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时齐王准备以孙膑为将军,孙膑推辞后,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人们对军师了解加深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很多军师的计谋让人很叹为观止。《三国演义辞典》“军师”条则释曰:“军师,官名。三国时三公及常设将军所置属官,其职为参谋军事,类似幕僚。第五品。”所以,军师实际上是军中幕僚,实际上就是参谋。

军队中有句话说得好“参谋不带长放屁不带响”的俗语,告诉我们普通的参谋真没啥用。不过电视剧《孤军英雄》中,讲述了新四军某作战参谋接收改编投诚伪军,并且把这支部队打造成抗日铁军,拔出国军在里面安排的一根根毒刺的故事。在人民解放事业中,有无数的参谋人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多记住先烈们的名字,感恩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一切。

红军时期,我军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参谋制度。早于红军建军三大起义前,我军就在1927年5月设立了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首任参谋科科长是聂荣臻元帅。

为什么聂荣臻元帅能够担任首任参谋科长?这是因为聂帅是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的高材生,后来在黄埔军校担任了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是周总理的主要助手,同事也位列了“黄埔三十六将佐”。后来,聂荣臻元帅长期担任政委之类的工作,主要转向了政治工作,比如红军期间就长期担任红一军团政委,与军团长林彪并肩作战,屡立战功。抗日战争中,聂帅还担任了115师政委,并且创建了华北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聂帅在建国后又担任了多年副总参谋长,因为总参谋长徐帅体弱多病,聂帅实际上是总参谋长。

红军时期担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是刘伯承元帅。

1930年中央军委设立了参谋部,刘伯承任参谋长。1931年到1934年,叶剑英元帅和张云逸大将先后担任了正副总参谋长。1933年以后刘伯承元帅长期担任总参谋长,叶剑英、张云逸成为副手。

非常遗憾的是,刘伯承元帅担任总参谋长,有一段时间中央军事指挥权落入李德之手,刘帅靠边站了。遵义会议后,刘伯承开始真正履行红军总参谋长职权,所以四渡赤水等战略决策,也有刘伯承元帅的一份功劳。

刘伯承元帅在人民军队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是我党我军非常重要的战略家。红军到达大凉山地区时,刘伯承元帅和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义结金兰,成为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典范。抗日战争中,刘伯承元帅反对关家垴战斗那样的死打死拼,创造了长生口、七刯村等战斗的胜利。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元帅亲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了大反攻的序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是叶剑英元帅。

叶剑英元帅,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筹建黄埔军校时,他当了教授部副主任。北伐军中最强的铁军第四军,就是由叶帅担任参谋长。莫斯科学习的两年,让他对现代战争有了深刻理解。因此在红军中国就担任过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等职务,当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元帅调任129师担任师长后,他就成了八路军参谋长的不二人选。

解放战争时期,叶帅又担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广东主政。

叶帅在抗战中长期作为八路军代表在重庆主持统战工作,他发表的八路军抗战功绩的相关资料,用铁的事实驳斥了国军“游而不击”的污蔑,充分证明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次发言,让老蒋哑口无言。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元帅和粟裕大将都当过总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总参谋部隶属于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首任总参谋长由徐向前元帅担任。聂荣臻元帅、黄克诚大将、粟裕元帅、李克农上将都在这里担任副总参谋长。

1954年,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粟裕大将担任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张宗逊上将、陈赓大将、李克农上将、王震上将、许世友上将、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粟裕将军被免职后,罗瑞卿大将担任总参谋长。

在军事爱好者那里,解放军由五虎上将,分别是林彪元帅、彭德怀元帅、徐向前元帅、刘伯承元帅、粟裕大将。五虎上将中,有三个都做过解放军的总参谋长,这不是巧合,这正说明了我党我军用人之明。

从某种程度上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背后,强大的参谋团队功不可没。


历史知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能人巧匠数不胜数,更有些人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堪称人中龙凤。

如果非要把这其中的军师挑出来排个名,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就让我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前五名军师排行榜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那么什么样的军师才能称之为强呢?

其一、文武双全之人;

其二、以一人之力决定历史走向之人;

其三、背负盛名又全身而退之人。

综上所述第一名当排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姜望,是著名的军事家,有着 “武圣” 、“兵家始祖”的称号。

公元前1066年姜子牙任帅伐纣,大败纣王于牧野,一手培育了周氏政权的根基,而后被齐侯定都营丘,战国时期齐国的根源就是由此而来。姜子牙也是历史上最先将“礼”引入治国之道中,小盗窃财,大盗窃国,而圣人盗的是天地的青睐。同一时期的任何人都掩盖不住姜子牙的治国兴民方面的天赋。

可惜的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时间并没有留下姜子牙的真迹,只有后人以他的名号所写的《六韬》。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能在书中体会到姜子牙的智慧,作为开朝元老姜子牙前前后后辅佐了六代君王,于周康王六年病逝于国都镐京。虽然姜子牙出道晚但是他活得长啊!参考我提出的三个条件,我认为姜子牙当之无愧为第一。

这第二名我认为是范蠡:

这个人名声没有一些军师大,但是成就一点也不比其他军师小。范蠡和姜子牙差就差在话语权太小,说的对但别人听不听却不一定。苦口婆心劝说越王不要盲目用小棍捅鼓吴国,勾践不听结果成为阶下囚。勾践被俘期间,范蠡苦心经营石室忍辱,尝便献忠才保的勾践周全,才有以后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还有那卧薪尝胆的美名。但是那个时候的君王没有以前那么纯粹,其实如果没有范蠡勾践早就一命呜呼了,但是历史上的美名全让勾践夺去了。

也正因为如此范蠡在当时庆功宴上就看明白了未来那些身为帝王的人的心思,明白了啥是卸磨杀驴、兔死狗烹,主动辞官归隐,得以全身而退。

凭借被灭国的劣势,能扭转乾隆,范蠡排名第二名不虚传。

第三名当属司马懿:

说到这可能又有人要骂我了,你又在抽风吗?诸葛亮哪去了?难道诸葛亮连第三都排不上?

实际上这些年质疑诸葛亮的言论越来越多,虽然他是刘氏政权的核心人物,但是诸葛亮名声太大了,大的都快超过他的成就了,反而影响了人们的判断。

你看看司马懿是怎么做的,司马懿比诸葛亮更小人,比诸葛亮更识时务。曹操在位期间司马懿可以说是用自己的忠心把自己的野心包裹的严严实实,利用诸葛亮对曹魏的威胁确保自己受到重用。曹操死后,曹丕尚能压住司马懿,等到了正始十年,曹芳即位的时候,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前面我们所说的大盗窃国说的就是这种人,诸葛亮大兴兵伐多次北上,有一次在司马懿任帅时讨到便宜吗?我们单纯从结果来看,司马懿才是真正的赢家,只不过这种小人行为让他名声有点臭而已。

但是不妨碍他成为军师排行榜上第三名!

第四名张良:

其实呢我本人非常喜欢张良,因为和其他军师相比,张良身怀一种江湖的侠客之气,因为心系韩国而反秦,因为反秦被刘邦收入麾下。秦灭亡后,又在鸿门宴上和范曾对攻,进退有度才保全刘邦性命之余还让对手君臣猜疑。垓下一战楚汉相争,大败项羽,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无论是对手还是张良本人那种身处乱世的浪漫主义让我十分倾心于他,可惜可惜可惜张良就是太实在。到了刘邦这辈的君王是几乎没有一个好鸟,一个个顶级治国学府毕业,主修卸磨杀驴专业。张良眼看一个个建国功臣惨死,以后也放弃权位归于布衣了,关于张良最后的结局有很多说法,我更相信他真正得道,脱离了世俗的束缚。

排名第四其实有点屈才!

第五名孙膑:

《孙子兵法》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有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就是出自此书,战国时期有名的马陵之战就是孙膑指挥的。其实孙膑的之所以能排在我所罗列的这些人之中,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和我们现实联系最密切的一个人。他的理念强调战争的重要性,认为武力是国家安定富强的保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强大了才有话语权。

但是孙膑的一生太过坎坷,而且受过膑刑落得残疾,下场也比较凄惨。孙膑对人情世故看的不是很明白,没有姜子牙的绝唱,没有范蠡的透彻,没有司马懿的诡计,也没有张良的侠气。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他在兵法上面的造诣,流传后世。

他能上榜就在于,他影响的不是一时,而是至今……

当然,这部《孙子兵法》并不是他写的,而是他爷爷辈的孙武所作,只是自他开始发扬光大了而已……

这个排名你赞同吗?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在我国古代的战争史中,军师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职位,他们不是一军统帅,却能掌握它的进退行止,他们没有官爵在身,却有超然的身份地位。他们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灵光一闪,便能将一部敌军杀得丢盔弃甲,信手一策计就让一方诸侯土崩瓦解,若认定一主甚至能帮他开国立朝。许多成功的君王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军事的影子,比如周武王的姜子牙,齐威王的孙膑、汉高祖的张良,汉昭烈帝的诸葛亮,宋太祖的赵普等等。古代的大臣功业至大者为开国立朝,智谋最大者在于明哲保身,在这些军师之中,能把两者都做到最好的也只有三人而已。

第一位,百家宗师姜子牙。

姜子牙,也叫姜尚,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是西岐的首席智囊,也是周朝建立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周文王在磻溪发现用直钩垂钓的姜子牙,认定他是能兴周灭商的大才,于是用最隆重的礼节,亲自拉车八百步,将他请到西岐,拜之为太师。之后姜子牙在西岐,辅助周文王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对外联络对商朝不满的诸侯,同时积极向商纣王纳贡,使其放松警惕,为兴周灭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文王死后,姜子牙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继续周文王兴周灭商的大业。最终,在公元前1066年,在有八百诸侯自愿归附,商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尽失人心的情况下,举兵伐纣。两军在牧野决战,周军兵威凌厉,商军倒戈相向,周最终代替商成为了天子。建立周朝以后,姜子牙被封到营丘,开创了齐国,在此地“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很快将地薄人少,尚未开化齐地变成富庶大国。

第二位,留侯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与萧何、韩信一样是汉朝建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功臣之一,被汉高祖刘邦盛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本为韩国颍川郡贵族,秦国灭韩之后,张良誓要灭秦复仇,还曾经策划过刺杀秦始皇。张良投到刘邦麾下以后,为汉军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出过很多有用的计谋,多次在生死存亡的关口上挽救了汉军。鸿门宴上刘邦的逃生,火烧栈道为汉军打消项羽疑虑,下邑定下汉军发展规划,画箸谏阻分封,抚慰韩信、彭越等等都是关乎存亡的计谋,可以说没有张良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汉朝了。

在汉朝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被张良婉言辞让,只要了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作为封地,爵位也仅仅是列侯,这也是张良被称为留侯的原因。急流勇退的张良避开了汉初“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命运,得以在“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

第三位,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城人,祖上是唐末的三河县令,年少时曾是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从事,在赵匡胤领任同州节度时,被征召为推官,后有在赵匡胤移驻宋州后,被任命为掌书记,从此成为宋太祖的“军师”。公元960年,在赵普的谋划下,赵匡胤在陈桥驿导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不费一兵一卒,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宋朝,被称为“最温柔的兵变”。之后,他跟随赵匡胤东征西讨,消灭了许多割据政权,完成了宋朝的局部大一统。为了解决藩镇之危和穷兵黩武带来的隐患,他又与赵匡胤策划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大戏,解决了宋初骄兵悍将的威胁。

从公元964年,赵普第一次拜相开始,一直到992年赵普病逝,近三十年年间,赵普三次拜相,几度沉浮,始终恩宠不减,死后也是极尽哀荣,赠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谥忠献,配飨宋太祖庙庭。


历史花布雨


历史上的出色军师非常多,说下自己认为最强的七位:

姜子牙

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被认为是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西周灭掉了强大的殷商,完成了朝代更替。武王灭纣后,将姜子牙封在齐地。姜子牙还是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的始祖。

诸葛亮

诸葛亮的大名无人不晓,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虽然三国演义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诸葛亮的智慧是不能被否认的。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如丧家之犬,被曹操打得如过街老鼠一般,四十多岁还没有尺寸之地。正是遇到诸葛亮之后,刘备的际遇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国时代才得以形成。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曹操早已经统一天下了。

管仲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当时戎狄等游牧部落时常祸乱中原,管仲让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大旗,联合诸侯打击了游牧部落。

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

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辅助朱元璋剿灭群雄,平定天下,发挥了重要的智囊作用。

朱元璋手下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但为其制定大的战略方向的还是刘伯温等文臣。在面对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强敌之时,刘伯温准确地分析了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攻张士诚的正确战略方向,为朱元璋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惜在朱元璋只给刘伯温封了个伯爵,嘉靖十年(1531年),刑部郎中李瑜向嘉靖帝上书,认为刘伯温的功劳和中山王徐达一样,嘉靖帝让刘伯温的后代继续承袭了他的爵位。

陆逊

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又在石亭之战中击败曹休。这两场大战,陆逊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智谋不亚于三国任何一位谋士。

戴铎

历史小说中雍正有一个重要谋士邬思道 ,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没有邬思道这个人,其原型就是戴铎。雍正从不被人看好,到成功登临帝位,戴铎在背后的功劳很大。

戴铎,本为胤禛家奴,后被胤禛推荐担任福建知府、道员,四川布政使等职。他给自家主子胤禛一连写了10封力劝其夺取皇位的建议信,并献上了自己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史上于是就有了“戴铎十启”。正是这10封深谙政治权谋,透辟人心、人性的官场信,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指导了胤禛的整个夺嫡继统策略和路径。

可惜雍正为了自己的名声,当上皇帝后还是兔死狗烹,将戴铎给处死了。

姚广孝

姚广孝年轻时候曾经出家为僧,法号道衍,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被成为黑衣宰相。

在靖难之初,战局对于朱棣并不顺利。姚广孝自己留守南京,让朱棣带兵轻骑挺进,直取南京,最终获得了胜利。正是由于姚广孝的谋划,才使得朱棣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

当然中国历史上出色的军师还有很多,有那些你认为应该上榜呢?


风雅斋


1、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2、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3、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作为刘备的军师,他帮助刘备完成了隆中对中称霸天下的第二步进取汉中,三分天下,成为三国中最为强大的一方。他是军事战略家,一生戎马倥偬,却运筹帷幄,出神入化,决胜千里。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无不闪耀其智慧的光芒。

4、刘基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谋士,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5、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6、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王猛在军事上,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7、姚广孝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8、李泌 李泌(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肃宗、代宗、德宗的顾问。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的动荡年代里,他深谋远虑,全局在胸,避开祸端,为国家解决财政困难、安定边缘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9、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0、陈平 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天天爆开心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军师谋臣自当无法分出伯仲,要是跨越历史长河那就更没法排出个高低。

但那些决胜千里之外,能够成为一国军师的大人物,在历史上却是数不胜数,至今被人们传诵谈论。

张良 刘伯温 诸葛亮 孙膑 司马懿 郭嘉 李泌 姚广孝 王猛 范蠡 司马懿 管仲……

小编最为推崇的两位是汉朝开国军师张良与明朝开国帝师刘伯温:

张良,字子房,谥号文成,汉初三杰之一,又被称为谋圣。汉高祖刘邦评价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的功绩用一句话可总体概括助汉高帝刘邦建立汉王朝,助刘盈(汉惠帝)保住太子之位。

这其中有一个盛传千年的历史事件‘鸿门宴’,大家都知道鸿门宴是有去无回的代名词,而当时刘邦能够在项羽面前全身而退,不仅仅是因为项羽优柔寡断,更重要的原因是张良通过旧识项伯得知鸿门宴,便给刘邦出谋划策,助刘邦成功赴宴且全身而退。

刘伯温,原名刘基,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也”,也就是将刘伯温与汉朝建国军师张良划为同一等。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就可概括出刘伯温的能力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之所以强过诸葛亮,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可以辅佐帝王,而诸葛亮在辅助刘禅争天下时便略逊一筹,只顾着攻城拔寨,忽略了对刘禅的培养和引导。


史上军师排行榜,你的心中谁是第一呢?


最文史


军师这个称谓本起自于孙膑,《三国演义》将这个称谓发展到极致,事实上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生活的时代,并没有明确的军师之称,诸葛亮有个军师祭酒的官职,而司马懿实际上该算魏军统帅。

一、倘若不考证历史,通俗的说法,姜子牙大概是历代军师的第一人,甚至还有假托其名的《太公兵法》。而诸葛孔明是军师中最出名的一位,与太公、孔明同样有鬼神之能的大概是刘伯温

因此,传说中的军师,论名气、论能耐、论无所不知,大约是以上三人。

1、姜太公。不但助力周文王、周武王开八百年周朝之天下,而且是能封神的人物。历代关于佐命文臣的祭祀,无不把姜子牙放在前列。

2、诸葛亮。诸葛亮军师的名声,在中国民间,乃至于整个东亚,都无人与之匹敌,尽管孔明的事业仅仅局限于狭小的蜀国,但他军师的大名无人能够超越。

3、刘伯温。倘若姜太公是神仙,诸葛亮接近于神仙,那刘伯温就是半个神仙似的人物。然而,现实中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的文臣中,论任用之重远远不及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论爵位更仅仅只是个诚意伯。

二、倘若要考证历史,星火辰喜欢把绝世军师定义为能一眼洞穿局势、有卓越战略的眼光、但又侧重于策略的人

那么大约有以下这些人:

1、姜太公与周公旦。历史上姜子牙的功绩主要是协同周武王灭商,然而太公的战略眼光同样突出,他让其子采取入乡随俗的方式治理齐国,奠定了齐国能够在春秋时成为首霸的基础。其实,西周初年,最有战略眼光的应该是周武王和周公旦二人,他们彻底改变了商朝治国所崇尚的巫鬼文化,让中国成为礼乐之国,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如今,深刻影响着整个东亚的历史。

2、管仲。管仲无论阴谋阳谋都极为出色,好的创新、看似不好的创新,许多都出自其手。说他是治国的能臣、他也是敛财的高手,说他是正义的使者、他也是阴谋、暗杀的高手,尊王攘夷、鱼盐之利、女闾制度、好色无害于霸,管仲的许多创新之举、新奇言论,都证明他是个极为复杂的人。

3、提出远交近攻的范睢。秦国的帝业实际成就在秦昭王时期,当时,范睢长期担任国相。比起商鞅对秦国硬实力的提升,范睢的远交近攻更具策略上的天才。

4、诸葛亮和鲁肃。跳过汉朝的张良、陈平,直接提三国的诸葛亮、鲁肃,那是因为张良、陈平似乎只重一事上的鬼谋和策略,其实为刘邦提出三秦分裂而收关中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军师(是韩信吗?好像也是刘邦自己的想法)。诸葛亮、鲁肃是大军师,在于他们在天下还很混乱的时候,已经一眼看穿了天下三分的可能。

5、堪比诸葛的王猛。前秦宰相王猛,王景略(字景略),论道德,他比诸葛差远了,但论军师效能,王猛让人惊叹,由此成就了苻坚迅速荡平北方,乃至势力深入西域。王猛死后,淝水战败,前秦迅速瓦解,因此后人对王猛所知甚少。然而,王猛对天下形势的判断、文武才干以及机巧权变等等,看称军师中几无弱点的完人。比他稍早的后赵石勒的军师张宾,或许稍能一比。

6、此后隋朝建立属于篡位、唐朝建立属于高屋建瓴、以势压人、宋朝建立又是篡位、元朝建立是草原强大武力,军师的个人作用越来越少见。到了明朝,强推一个刘伯温出来,的确,刘伯温在朱元璋先征陈友谅,还是先取张士诚这个关键决策上起了重要作用,对朱元璋强行要去救韩林儿的劝阻也很精彩,然而,从个人作用上说,比起上述诸人,似乎仍显单薄。


星火辰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里面,军师在战争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能单打独斗不行,没有什么武力值,但是所做出的策略可以让一支军队或者一个国家直接走向灭亡,在各自的战争中,军师决定了战争的胜败。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下我国古代最牛的八大军师排行榜,大家看看都有哪些人上榜。

第七名:刘伯温

刘伯温明朝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不比诸葛亮差。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朱元璋能够打下大明江山,都是刘伯温的功劳。

第六名:赵普

赵普是五代十国到北宋初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是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就是他导演的。

第五名:王猛

王猛,人称“赛诸葛”,就是说,他的智慧、谋略不会在诸葛亮之下,他的事迹已经被载入史册。

第四名:诸葛亮

相信诸葛亮是谁,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的直接缔造者,早已闻名于世。他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战略家之一,运筹惟帷幄,决胜千里。空城计就是出自他之手。

第三名:张良

秦末汉初最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也是三杰之中唯一能够功成身退的人,其他两个都被害死了。张良以他高超的智谋帮助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最终夺得天下,他的才能堪比姜子牙。

第二名:范蠡

春秋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功成身退,跑去经商,因为很有商业头脑,最后富可敌国,被后世人尊称为“商圣”。

第一名:姜子牙

姜子牙,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前半辈子怀才不遇,很穷,还要靠朋友接济才能生活,但是后半辈子得遇明主,大展宏图,帮助西周把商朝给灭了,建立了八百年的基业,属于神话人物。姜子牙当选为中国历史第一军师实至名归,大家以为如何?


小说说一说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出现过谋士、将帅不知凡几,而能够担任军事一职的必须是眼光独到、判断精准,其谋略能让主帅深信不疑。

因此,大多数主帅身边更多的是谋士,谋士可以有多个,军师只有一个,就好比作战参谋部里面的参谋很多,当往往一个“军师”可以一言中的。

这里我就以个人观点,盘点历史上十大最强军事:

  • 第十、郭嘉

(影视剧照郭嘉)

郭嘉对于战场的形式可谓是一言中的,在曹操和袁绍开战前,他提出了著名的战略判断“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这个判断是从政治形势上的道胜、义胜,再到德胜、仁胜等,在提出这个判断后,又建议曹操“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此战略可以全盘布局,完全不输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观念。

因此,还有一句独赞他的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 第九、敬翔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头号军事,敬翔以谋略里海深的朱温信任。朱温曾怼人说“天降旗人,以敬翔辅佐于吾”,只是史书虽然对敬翔的能力非常的肯定,但对他的事迹记载的却不多。

其主要原因还是,朱温当了皇帝后荒淫残暴、劣迹斑斑,而朱温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敬翔在后面策划,又因朱温荒淫无度宠幸自己儿媳和大臣的妻女等这种令人羞于谈及之事,所以连带这敬翔也被列为不耻之人。

后来朱温被自己的儿子刺杀,在自己的主公死后他也无法自保,全家都被杀,所以其事迹也被后任君主掩盖,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能力排名。

  • 第八、崔浩

作为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和拓跋焘的两代军师,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该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北史》称他“恒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这是史书对崔浩的评价。

刘裕西征姚弘,借道北魏,崔浩建议纵其西进后堵住东归之路来以逸待劳,明元帝却出兵堵截,最后打败而会。

奚斤南征,崔浩以为南人擅长防守,要用分军略地子策,但奚斤没听崔浩建议而选择围攻,结果在对方固若金汤的城池下,只能劳民伤财的退兵。

到太武帝时征讨柔然,崔浩此时才被完全信任,大展才华,“如浩所料”、“帝从浩议”等评价满载史书。

然而,一辈子精于谋略的崔浩,却没经营好自己,最后也身败名裂而死。

  • 第七、李泌

(大唐荣耀剧照)

唐朝时期的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都一路陪着李世民建立了大唐盛世,在多次的战役中也是由这些人讨论,李世民作为统帅其本身也是军事大才,因此军师一职更显多余。

唐朝中期时唯独李泌一人服务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安史之乱后李泌找到当时准备逃亡的肃宗,“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为朕师”。

在击破安史叛军时,李光弼、郭子仪在河东西两地相互呼应,牵制安史叛军达到以逸待劳的效果,就是李泌所出之册。

在肃宗集结好兵力想要收复长安时,李泌认为太过着急会有长远后患,但任他说破嘴皮,肃宗就是不接受。最后,被心伤的李泌选择退隐,从此不在献策。

  • 第六、姚广孝

朱棣身边第一谋臣,发号道衍,人称“黑衣宰相”。当建文帝准备消藩之时,他就力劝朱棣起兵反抗,“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

在朱棣与侄子对抗期间,姚广孝坐镇北平,但他却能了解千里之外的战场,把握极为精准,朱棣攻东昌战败撤回,他却要求反攻,结果大败大将盛庸;朱棣进军淮南,他要求不要“毋下城邑,疾趋京师”,果真直下南京。

明史对他的评价:

“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又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 第五、王猛

苻坚能够从一个部落统一北方成为强国,在这过程中离不开军事王猛,在苻坚遇到王猛时“犹如玄德遇之孔明”。

王猛既是军师也是文官之首、带兵统帅,他为苻坚制定了先扫地北方游牧民族,然后再吞并南方土地,在帮助平定苻生诸弟之乱和吞并前燕后,最终官拜丞相。

在他临死前一再提醒苻坚要先平鲜卑和羌族,不要攻打东晋,虽然苻坚至始至终都相信王猛,但关键时却忘了王猛的遗言,最终在淝水之战后一蹶不振。

  • 第四、孙膑

《史记》:“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作为鬼谷子的弟子,一生所学极为丰富,从训练士兵、到排兵布阵、出谋划策等等,孙膑可谓无所不会。

在经典的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诱敌”等皆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

  • 第三、诸葛亮

作为军师这个行业的代言人,诸葛亮的才能是世人皆知的,从出茅庐那刻起,天下都已按他判断的走势来前进着。《隆中对》可谓是三国时期最为经常的整体战略判断,这在日后刘备慢慢发展起来后可看的出来。

诸葛亮一生任职了军师、丞相、统帅,这也能说明他带兵、治国、谋略都非常专业,所以军师只是他的其中一个专业而已,而恰恰他这个军师把刘备辅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这足以说明他能力之强悍。

  • 第二、刘伯温

“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是无需多疑的,当时他的身边有许多的谋士,但朱元璋其实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决定,而唯独在刘伯温为他分析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和北上争夺中原的战略利弊后,朱元璋大悦道“先生有至计,勿惜尽言”,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认可了刘伯温的才能。

陈友谅攻下太平,朱元璋麾下将领谋士都建议先撤离到钟山,唯独刘伯温看清形势,力劝朱元璋诱敌深入,最后扭转战局。此后在攻打张士诚的过程中,刘伯温作为朱元璋左膀右臂,更是每每提出关键性建议,朱元璋也受益良多。

在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兔死狗烹”打杀功臣,唯有两人逃过此劫,其中一个就是刘伯温功成身退。

  • 第一、张良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据说张良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因为他得到了黄石公的“太公兵法”,而他的高颜值也是后人所崇敬的军师形象,于诸葛亮的羽扇纶巾的造型有的一比。

张良作为谋生,谋略遍布战略、战役等多层次,极有树立六国君主的国家大计,也有烧毁栈道向项羽示弱的轨迹,更有说服刘备撕毁鸿沟之约进攻项羽的恶计。

张良谋略层次之丰富,刘邦佩服道“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作为头号军师张良,在为人谋臣者要善于保全自身方面做得很好,但刘邦论功行赏时,张良硬是不要赏赐,最后还是被刘邦硬逼着,才封了个不到千户的“万户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