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主动发起原油价格战,你认为俄罗斯会尽快重回“减产协议”谈判桌吗?

野马和尚


会的,俄罗斯经济很依赖石油,如果油价持续低迷,财政雪上加霜,俄罗斯会接受价格同盟的


行云流水1458235


不会

要说打价格战,俄罗斯还真的是不怕。据统计,只要油价高于43美元/桶,俄罗斯就可以平衡财政预算。因此,如果要打价格战的话,俄罗斯甚至可以承受相当长一段时间40美元/桶的价格。可是OPEC国家就不一样了,像沙特这样的国家,虽然开采石油的成本较低,大约只有25美元/桶。可是他们的生活成本奇高,除了卖石油之外,又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来源,故而其对油价下跌的承受力反而更差,必须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维持在70美元/桶才能够平衡财政。2020年,沙特财政是基于布油58美元/桶来做预算的,且即便如此还会有6.4%的预算赤字。而在6日的减产会议召开前,布油的价格是50美元/桶。

总而言之,沙特人要想继续维持过去奢靡的生活,就必须通过减产来使油价站上70美元/桶。如果不能站上70,能站上60也不错,至少还可以通过借债来养四个老婆。如果长期位于60以下,那就糟糕了。基本上每桶跌5美元,就会减少一个老婆。等到油价跌到只剩40美元时,沙特人就再也找不到老婆了。可是俄国人无所谓,他们是常年的贫贱夫妻,40美元就能过日子。这就叫光棍的不怕有老婆的,老婆少的不怕老婆多的。


不务正业的建筑师


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俄罗斯重回谈判桌是必然,但是什么时候重回谈判桌不好说,俄罗斯不着急,沙特比俄罗斯更坐不住。

首先,俄罗斯做事向来“强硬”,“不给足我面子我是不会回去的”。

我们知道3.6日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与俄罗斯就原油减产协议进行磋商,但并未达成协议,双方不欢而散。

不欢而散的原因很简单,本来事先说好俄罗斯减产量为100万桶/天,但是会议中临时要求减产量为150万桶/天。俄罗斯方面觉得没有事先通知,另俄罗斯“很没面子”。

俄罗斯做事风格素以“强硬著称”,估计这次OPEC不给足俄罗斯面子的话,俄罗斯何时能返回谈判桌还待定。

第二,虽然沙特和俄罗斯都是能源出口大国,但是俄罗斯经济对原油出口的依赖远低于沙特。

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出口的能源包括原油、天然气、矿产、木材等,石油的出口金额仅占全部资源出口金额的25%-30%。

沙特以石油出口为经济命脉,以“石油利国”,石油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石油出口金额占所有商品出口总金额的65%以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相对于俄罗斯,沙特更希望坐下来谈,重新拉升原油价格,否则轻则经济受损,重则影响国内稳定。

第三,暂时的油价下跌也许正是俄罗斯想要的,俄罗斯的目的在于美国。

除了OPEC主要产油国以外,俄罗斯和美国也是石油输出大国。

而美国石油出口以页岩油为主,页岩油的开采价格远远要高,就目前30多美元/桶的价格来说,远远不够页岩油的成本。

因此,原油价格越低越有利于俄罗斯抢占市场份额,趁机打废页岩油开采企业。但这种策论也是实属无奈,毕竟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重新回到谈判桌是必然,毕竟原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开采一桶就少一桶,不可能放任利润下跌。

但是俄罗斯做事风格强硬,加上心里可能还有打美国的“小算盘”,因此,重回谈判桌并不着急。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沙特掐一把,搞得油市、股市大乱,但是要想让俄罗斯马上、即刻低头,没有这个可能。

这一场由石油减产计划愽弈所引发的价格大战,不会那么快消停,这里面涉及到世界上三大产油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利益掐架。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本次石油价格战开打的诱因。3月6日,OPEC+产油国展开一轮磋商,

OPEC建议从4月开始进一步减产150万桶/天,并延长至年底。俄罗斯期间举行的能源联盟会议上拒绝了额外的削减。在此之前的旧约将在4月1日前结束,旧约是约定减产100万桶/天。继续减产,跟疫情在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有关。业内普遍认为在疫情之下全球石油需求会减少,在这一预期下,国际原油价格在走低。OPEC希望通过减少供给来稳住油价或拉升油价。

这样的盘算符合沙特等OPEC产油国的利益,此前俄罗斯一直是OPEC的盟友,这一次不欢而散之后,OPEC的“带头大哥”怒火中烧,终于打出大降价、大增产两张牌,以同归于尽的态势高高举起了“大降价”这个“炸药包”。这一个双输的举动,显现沙特想尽快施压令俄罗斯认怂的意图。

但是这个意图显然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预想的效果。在谈判失败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说的一句话耐人寻味:OPEC+产油国从4月1日起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石油。

可以注意到,不像沙特里亚尔是与美元挂钩的,俄罗斯拥有灵活的货币,俄罗斯很多情况下不必考虑美国的感受,但是沙特却需要考量美国这个大盟友的感受。

沙特举动之后,美股熔断、石油关联股领跌已表明,美国已经痛了。分析认为,打价格战,开采成本更高的美国页岩油受害是首当其冲的。正是因为此,沙特准备“自损五百杀敌三千”的做法,其痛感先传导美国,隔着美国的俄罗斯虽然也痛,但因为有更痛的一方,所以当即认怂是非常没必须、没必要的。

已经有分析认为,莫斯科不太可能先退缩,而且这个分析还指出,再等3到6个月才会分出胜负。这个分析有道理,这是一次话语权的博弈,很短时间一方认怂,就失去了争夺的意义。俄罗斯如果觉得可以等得起,无非有这样的因素的:一是它认为多耗时间,沙特的财政也很难受,尽管它的产油成本低;二是美国利益受到损害,美国也应当不会坐视不管;三是俄罗斯是能源大国,但能源出口的产品多样化,石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双方不大可能尽快回到谈判桌,但回来再切磋这样一幕,终究是会发生的。


波士财经


俄罗斯已经开始挽救卢布

俄罗斯,已经开始动用15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今天,3月10日,俄罗斯已经开始出手用外汇购买卢布,卢布的走势大约是这样的。(下图为卢布美元走势,也就是1卢布=?美元)

请注意,俄罗斯在采取政策之后,短暂的出现了卢布回升,但实际上,卢布一直在贬值。

俄罗斯为什么卢布贬值了还要“刚”?

美国制裁的石油国家有三个,委内瑞拉,伊朗和俄罗斯。不管是什么理由,核心理由只有一个:美国产油了,你们靠边站,打败这些国家,石油市场份额都是美国和沙特的。

所以俄罗斯已经感受到,即使自己继续减产,美国的制裁依然会收紧。自己付出了代价,最后便宜了沙特和美国。这是不划算的。所以普京会孤注一掷的选择对抗。

俄罗斯能“刚”赢吗?

显然是不能的。俄罗斯15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都不如特斯拉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而俄罗斯本身经济如今并不出色。普京20年前说:“给我20年,给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实际上最终并没有实现。普京在最初的几年,就是08-12年油价大涨的时候,的确让俄罗斯经济再次腾飞。但是之后,俄罗斯不是受制于油价,就是受制于制裁。

苏联时代,没有赢,那么如今,俄罗斯也没有这个能力赢得价格战。况且,普京如今还有退意。他一方面将权力转交杜马,另一方面宣布不再担任议长。很明显,普京想要兑现20年的承诺。而如果是一个新的继任者,很可能为了俄罗斯的稳定,会改变这种“正面刚”的走法。可以一场会议一句承诺解决,谁也不想上升到竞争层面。


财经纸老虎


俄罗斯不会回到谈判桌的。

这次看似沙特跟俄罗斯谈判石油减产稳价,其实是美国鼓动甚至可以说是威胁沙特跟美国谈判减产。

opec跟俄罗斯减产,稳定油价,关键词:是opec和俄罗斯减产,美国不会减,谁得利,谁收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美国优先,这算盘打的好呀!

可惜,普京是什么人?

战略家,谋略家,岂能让美国得逞。

有一句很有名气的话:别人赚钱的时候,我们赚的比他多;别人不赚钱的时候,我们还能赚钱;别人赔钱的时候,我们持平,不赚不赔。

这就是普京的战略底线,美国页岩油成本比俄罗斯高,你美国有种就跟着降价呀!降到你本里去,看你还跟不跟。

这次国家石油价格战,美国又是一步臭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不能喊疼。


老马闲评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美国原油期货报价41·5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报价45·56美元/桶。俄罗斯生产一桶原油成本是17美元,沙特生产一桶原油是7美元。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沙特都有赚头。沙特为什么要提议减产?俄罗斯为什么不同意?每日减150万桶,价格肯定就会提高,难道是沙特嫌每桶的利润不够吗?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同意减产,俄罗斯比沙特的成本还高,每桶油赚的比沙特还少,俄罗斯应该同意减产提价才是。

沙特与俄罗斯谈判后的第二天,忽然不要求涨价,开始降价了。给亚洲方向的油每桶减4到6美元,给美洲方面的油减7美元。而且,沙特决定,4月份沙特增产到1000桶/日,这岂不是让石油价格更下跌吗?有人说,这是因为沙特与俄罗斯谈不拢,决定和俄罗斯打价格战,搞垮俄罗斯的石油企业。沙特固然财大气粗,但沙特有必要与俄罗斯赌气让自己的企业受损吗?何况,即使跌到20美元,俄罗斯也能维持生存,不会倒下。好好考虑考虑,只能说,这个世界太诡异了。但,我们且不要管沙特的目的,看看俄罗斯不减产,沙特增产对谁不利就知道了。



俄罗斯不减产,沙特再增产,石油的价格肯定走低,价格走低首先是对美国不利,其次对伊朗不利。对美国不利是因为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成本高,美油的生产成本在40美元左右,跌破40就要赔钱。对伊朗不利是因为美国的制裁,伊朗每天只能卖出200多万桶石油,价格低了,收入肯定就少。所以,沙特打降价牌一石两鸟。沙特打击伊朗,人们理解。沙特打击美油就让人费解了。再说,沙特开始要减产提价,此后又增产降价,完全颠倒的两件事,让人难以得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这件事的唯一答案是:沙特受美国的指使,去和俄罗斯谈石油减产,沙特不敢不去,俄罗斯自然不答应。在疫情扩散,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每桶40美元左右的价格就可以了。再高,不利用经济复甦。但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必须保持60美元/桶才合适。沙特和俄罗斯在2014年曾合作增产降价,一度价格跌到20美元/桶,搞的美国无数小油企破了产,大油企靠借债度日。不排除沙俄这一次又形成了默契,沙特以与俄罗斯打价格战的名义增产降价,再一次打击美国的小油企。当然,打掉美国第一石油出口地位后,沙特与俄罗斯再减产提价,把损失补回来。


天太2


全球石油最大的出口国是俄罗斯和沙特,国家财政都依赖石油出口维持国内正常运转,过分的依靠石油出口对石油商品期货价格涨跌相当敏感,还有美国的页岩油也是全球石油重要的出口组成部分,但是美国页岩油都是私人开发对于美国经济发展不受影响。沙特每年大量的财政支出预算对于原油商品期货价格密不可分,原油价格每桶在35美元沙特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如果低于35美元沙特就出现财政赤字。

俄罗斯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出口但是与东方大国签订了高价长期协议,这样就可以锁定每年石油出口带来的丰厚利润,国际原油商品期货价格暴跌已经对俄罗斯没有了杀伤力,普京不再担心被美国经济制裁带来的财政危机,无形之中东方大国也被绑在了俄罗斯战车之上。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进口国美国、日本、韩国是受益者,石油出口国如沙特、伊朗和海湾国家都是受损国,东方大国稀里糊涂的进入了一个尴尬的角色。


观经济


我认为俄罗斯会重回减产协议谈判桌,但是时间不好说,会不会是尽快还不能确定。

石油出口对俄罗斯很重要,与欧佩克谈判失败后,石油出口方面,每天可能将给俄罗斯带来1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算机金融方面的损失。每天可能不止1亿美元了。

为了维护国内稳定,俄罗斯中央银行已暂停30天的国内市场的外汇购买。

所以,石油价格战对俄罗斯来说伤害非常大。从内心来说,俄罗斯肯定希望重回谈判桌,把石油价格拉上来。

但是俄罗斯是要面子的,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一向比较强硬,不会轻易妥协。俄罗斯方面称已做好万全准备,应对石油价格的下跌。石油价格下降,会让俄罗斯损失,会让俄罗斯肉疼,但是不会让俄罗斯崩溃的。俄罗斯是可以经受,应对这种损失的。

但是这种损失有没有必要就再说了。沙特和俄罗斯这种斗争伤敌1000,自损1000,对双方而言都不是好事。但是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强硬的。自己是不会轻易妥协的,才能把对方拉到谈判桌前。

所以,沙特和俄罗斯双方必须有足够的台阶下来,才能坐回谈判桌前。现在还需要一个契机。俄罗斯方面说,会走到他们桌前,但不是现在。



莫水宏观经济


国际原油市场风云再起,由于受到欧佩克产油国没有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影响,沙特阿拉伯开始大幅度调低销售原油价格,以及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在3月9日早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暴跌33%,收盘于32.14美元每桶。



据悉,3月6日欧佩克产油国会议上并没有达成任何的减产协议,会议声明中也没有提到减产问题。然而在3月8日,沙特却首先打起了原油价格战,大幅度的调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市场的原油价格,创下20年来最大的折扣幅度,想要以此吸引更多的炼油厂来购买沙特的原油。

沙特甚至还私下告知所有的石油市场的参与者,如果有需要可以继续增产。可以说这一次原油价格暴跌,完全是沙特阿拉伯开始打石油价格战的结果,也是一种为了抢占世界原油市场的手段之一。

加之欧佩克产油国会议没有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其中就有俄罗斯并没有同意减产,所以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国际原油产能最大的国家开始了市场竞争模式。



然而这次竞争却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因为石油价格下跌的太厉害。有可能会损伤所有的产油国家的利益,但是沙特可不管那么多,毕竟沙特的石油品质高,开采成本低,每桶在5美元以下,跌到20美元以下每桶,都是能够承受的。

相对来说,俄罗斯受的伤害就比较大了,因为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高,每桶石油在15美元左右,现在的石油价格变成这个样子,俄罗斯的损失肯定不少,估计每天都要损失上亿美元。

至于说最终俄罗斯会不会因为石油价格暴跌,回到欧佩克石油减产的谈判中,估计短时间内还不会,俄罗斯再怎么需要石油财力的支持,也是能够扛一阵子,更不能因为沙特阿拉伯的竞争而妥协,那样不仅没有面子,更没里子。




一个世界大国被一群石油土豪而难为住了,以后在国际的博弈中道路会更难走。可以说这一次石油暴跌,沙特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