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幸福生活的黃金比例

多年以來,澳洲的護士小姐伯朗妮·法爾陪伴過許多位臨終者,聆聽他們、和他們說話。她指出,最讓臨終者感到懊悔且希望可以重新選擇的五件事分別是:希望可以過自己的人生、不要那麼投入工作、可以表露自己的感受、維持友誼,以及追求更多的幸福。不過什麼是幸福?怎樣才能找到?幸福有什麼條件?近年來,科學對我們的幸福有過諸多探詢。在談哲學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一些最重要的發現:

幸福研究認為,我們的幸福有一半是基因決定的。擁有正確基因的人,幸福之路就已經走了一半。另外一半則主要由外在環境決定,包括生活條件、良好的機運及偶然事件。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幸福是由我們自己掌控的。也就是說,我們並不真的是自身幸福的打造者。

但是哪些因素讓我們感到幸福?直接說重點的話,這些因素有:健康、家庭、愛情、友誼、工作、財富以及信仰。這是怎麼得出來的呢?研究者進行過問卷調查:“總的來說,你對自己目前的人生有多滿意?請用一到十分表示。”你會給幾分?德國平均為六點六分,瑞士七點六分,丹麥人在這份統計上佔領先地位,有七點七分。相對不幸福的是前共產國家及生於非洲極度窮困國家的人民。不過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相對於他們較不富裕的生活,卻享有令人意外的幸福感,這似乎跟陽光較多有關。但這當然不能解釋一切,畢竟非洲的太陽也不小。

有錢會使人幸福嗎?會,但是隻到一個特定的金額。當基本需求獲得滿足之後,更多的財富幾乎不會帶來更多的幸福。在西方工業國家裡,年收入一旦超過六萬歐元,日常的幸福感就不再增長。收入的增長確實能使我們更富有,實際上卻不能使我們更幸福。此外還需注意:相對的收入比絕對的收入更為重要。我們的幸福感取決於,作為我們比較對象的那些人有多有錢。對我們來說,辦公室的同事賺多少很重要;但是比爾·蓋茨賺多少卻幾乎不會影響到我們。(所以,如果你是池塘裡最小的那隻青蛙,請直接找個新池塘,去當一隻最大的吧。)

額外的財富還有另一個問題:我們很快會習慣新的富裕程度。由於這個緣故,加薪帶來的滿足感只能維持六個月,而中樂透的幸福感在六個月之後甚至常常跌到比中樂透之前還低。相反的,不幸福感也有同樣的現象:因意外而半身不遂的人常在半年之後就恢復原先的幸福感。基準點會移動,因為我們會適應新的環境,在在顯示出習慣的力量對幸福感的作用更為強大。

有人說,消費是新的宗教。我們像瘋了一樣地消費,卻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因為購物只會帶來短暫的幸福感。取得事物會讓人滿足,但是持有並不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買個不停。研究顯示,我們最好把錢花在社交活動,以及會讓你感到振奮的體驗上,而不是拿來購買物質商品。人群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物品不行。所以你最好讓昂貴的鞋子留在櫥窗裡,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跟最好的朋友來場刺激的旅行。

亞里士多德:幸福生活的黃金比例

禱告與冥想也有助於促進幸福: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幸福。生小孩會帶來幸福嗎?會,但是你得一直等到小孩獨立生活或者抱孫子的時候。政治可以嗎?參與決策對幸福感有幫助:能積極打造自己環境的人們,會比跟從者更為幸福。也許因此生活在民主國家裡,會比在獨裁政體中更幸福。那,年齡的因素呢?我們在處於人生中途時,幸福感是最低的。在開始時一切都還是將來,到最後時我們則更易於滿足,更不會做錯誤的期待。選擇的多樣性呢?太多選擇會讓人不快樂──從三種果醬裡選一種的結果,會比從十五種裡選一種更讓人滿足。看電視呢?完全不幸福。所以請不要碰電視機。

令人訝異的發現是,在追求目標的時候,過程常常比達成更讓人快樂。德國俗語是這樣說的:“期待的快樂是最大的快樂。”然而說到期待,就牽涉到一件麻煩的事:期望太高,結果只能是失望。不幸的是,人很難自由地設定自己的期望;期望常常是自己產生的。幸福感也是這樣。很少人能強迫自己感到幸福。“人人都追逐著幸福,幸福卻藏於我們的身後”,德國詩人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 1898-1956)如此寫道。印度籍的耶穌會神父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 1931-1987)說得好:幸福就像蝴蝶,“你追它,它會飛走。你坐下來,它就停在你的肩膀上”。

不過那些談論幸福的至理名言就讓它留在日曆上吧,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哲學對幸福能有什麼貢獻。就像學校課本里常見的那樣,我們從古希臘人談起。

身後的幸福

假設你過著幸福的生活,活到很老,死得也很平靜。躺在臨終的床上,你最後一次回顧,讓你的人生一幕一幕在眼前走過。最後你放心地說:“我的一生,過得就跟我所希望的一樣。真是一場成功的人生啊!”這句話還沒說完,你就過世了。

可是接下來一切都變了。在你死後,你的鄰居開始散佈你跟家人的謠言。全城突然開始講你的壞話。你的孩子們被這些指責激怒了,為了報復,殺死了鄰居。隨即你的孩子們被迫亡命天涯。他們搶銀行,搶奪無辜的人身上的錢財。你跟家人在眾人間的形象愈來愈壞。現在大家還指責你,沒把小孩教育好。人們咒罵你的名字,甚至到你的墳墓上吐口水。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會說自己的人生“真是成功”嗎?

提出這個思索的人是亞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士多德是非常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徹頭徹尾的科學家,他集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學家、詩學理論家、神學家與倫理學家的身份於一身。中世紀時,人們直接以“哲學家”之名稱呼他,可惜我們對這位全方位學者的私人生活所知甚少。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為他的一生做了如此的總結:“亞里士多德出生,工作,然後死去。”那是何等的成就!直到近代,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依然深刻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儘管他的物理學在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讀,但是讀其倫理學的人卻愈來愈多;在其影響深遠的作品《尼可馬赫倫理學》(Nikomachische Ethik)中,他不折不扣地勾勒出“好的人生”的理論。我們並不確知這部書名的由來,看起來是獻給其子或者其父的,因為這兩人都叫“尼可馬赫”(Nikomachos)。

亞里士多德:幸福生活的黃金比例

亞里士多德認為,所有人都努力追求的那個目標,叫做 eudai monia,這是個古希臘字,幾乎無法翻成德文;有人翻譯為“至福”(Glückseligkeit),有人說其意指“順遂的”或“成功的人生”,也有人直接翻譯成“幸福”。不管怎麼說,亞里士多德認為,這個人生的幸福,就是人類最終與最究竟的追求目標。有些東西我們之所以想要,只不過是為了達成其他的目標,比如金錢、權力與財產,這些都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然而我們追求幸福,並不是為了透過幸福,來達成什麼其他的目標──幸福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用個例子來仔細思考一下:假設你想理髮。為什麼呢?因為想要儀容好看一點。那為什麼你想變好看一點?為了讓其他人對你有好感。為什麼要讓別人有好感?因為這樣便容易跟其他人有所交流。這又是為什麼?為了找到對象。找對象做什麼?可以找到愛情。尋找愛情做什麼?這讓你得到幸福。那你為什麼想要幸福?嗯,很難回答。“我們為什麼渴望幸福”,這個問題並沒有意義,如此便顯示出:成功的人生從來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而是我們一切作為的最終目的。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成功人生取決於許多不同的因素:外在的、身體的,以及心靈的資產。外在的資產他列舉了財富、友誼、家世、子孫、榮譽,以及良好的機運,身體的資產包括健康、美貌與運動技能,心靈的資產他認為包括像是勇氣或正直這類的美德。所有的資產對於幸福都極其重要,沒有他人的贈予、缺乏良好的機運,人都不可能得到幸福。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擺脫一切外在牽繫,單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幸福。而且在生命終結之前,永遠不要評判我們的人生,因為誰知道明天會不會發生意外、疾病、離別或遭竊,讓我們就此落入不幸之中。

我們從來就無法保證自己能免於不幸。亞里士多德說,就算死的時候幸福,死後的幸福也是不能保證的。就像前述的思想遊戲所呈現的,我們想象中的成功人生,遠不僅僅是死前的人生是否過得幸福,我們的人生理想,還延伸到死亡之後的時間裡;我們希望在他人的記憶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即使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死了,再也聽不到什麼惡劣的毀謗)。這其實有點奇怪,對我們的遺體也是如此,沒有人希望過世之後,別人拿他的頭來當球踢。但是這麼想究竟是為了什麼?死人明明就什麼都感覺不到了啊!

讓我們把足球拋諸腦後,回來談談那些能決定我們幸福的資產。讓我們對心靈資產,也就是美德,做點更仔細的考察。希臘人所謂的“美德”,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對他們來說,就連一把刀子也可以有美德,如果那把刀子能出色地完成它的任務的話,意即,如果那把刀子鋒利好切的話。亞里士多德相信,萬事萬物都有一個這樣的目的──每件事物都是為了該目的而存在,而且自然而然便特別有能力達成該目的;於是乎,事物如果非常完滿地達成了它的目的,就稱做有美德,刀子得用來切割東西,獅子得捕食羚羊及保衛勢力範圍,所謂有其美德,就是以其方式出類拔萃。然而這個說法也適用於人類嗎?人類的目的又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幸福生活的黃金比例

幸福的黃金比例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人類是唯一擁有理性的生物,人類是動物界中的聰明小子,思考則是人類的使命,因為這件事他比所有其他動物都做得更好,所以他應該致力於哲學,並試著獲取智慧。如此一來,他便是幸福的。因為所謂成功的人生,就在於去做那些相應於自己本性的事情。活出你的天賦!去做那件你做得最好的事。可惜,對理論的苦苦思索並不是每個人都在行,亞里士多德也明白這點,他認為,並不是只存在一種理論性的理智,而是也有另一種實踐上的理智,幸福不只可以在理論中找到,也可以在實踐裡、在正確的行為中尋得;亞里士多德區分出理論性的智慧與實踐上的明智,後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並由此對我們的幸福做出貢獻。但是什麼叫做出正確決定?亞里士多德認為,正確決定常常落在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點,有美德的人之所以出色,就在於他在各個情況下都能掌握黃金比例:勇敢的人既不會魯莽,也不會膽怯;審慎的人既不會衝動,也不會麻木無反應;慷慨大度的人既不會吝嗇,也不會浪費。亞里士多德同時認為,這些性格特徵都是可以經過訓練養成的,美德可藉學習而來,我們便可以為自己的幸福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