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慢熬風花,細燉雪月,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大家好,我是市井覓食記的老井,今天我來做一道家鄉美食-撈麵條。

撈麵條是一種麵食的做法,將麵條煮熟後撈出,搭配湯汁較少的澆頭所做成的一道麵食。中國南北差異比較大,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撈麵條的這種做法主要在中原地區,主要是河南,山東地區盛行,其他地方倒是很少見到。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因為撈麵條几乎沒有湯汁,看起來比較幹,其他地區喜歡吃麵的人或是南方人看到,經常會表示:這沒湯多噎的慌啊,吃不下啊。愛吃撈麵條的中原人卻總是回應說:你不懂,得勁的很!頓頓都吃不膩。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撈麵條看似平淡無奇,但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原地區,這可是款待客人的美味,物質不怎麼豐富的時代,能讓客人吃上一頓紮實的撈麵條,可比湯湯水水的湯麵要有面子的多。做好了面,放點自己種的荊芥,再澆上蒜汁,端著面坐在屋簷下,吃完麵再喝上一碗煮麵的白湯,原湯化原食,頓時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比吃山珍海味都滿足、幸福,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是很難明白這些事情的。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撈麵條的面和菜要分開的比較明顯,不能有過多的湯汁,也不能和北京炸醬麵那樣用醬汁包裹著面,吃起來麵條是麵條的麥香味,菜是菜的味道,絕不混在一起,清爽又美味。撈麵不能油膩,麵條要勁道,吃的時候要“刺溜刺溜”的發出聲音,所以麵條也不能煮的太過了,過冷水冰鎮是必要的一個步驟,今天我就用一個最簡單的西紅柿雞蛋做澆頭的撈麵條為例子,來做一道最家常的撈麵條吧!

撈麵條

主料:掛麵一把、雞蛋兩個,西紅柿一個、黃瓜一個

調味料:鹽適量,荊芥(可選),蒜(可選)。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一步:食材準備,手擀麵是做撈麵條的最佳食材,可惜我做這道面的時候沒時間去手擀麵了,用的細掛麵。雞蛋兩個加鹽打散,西紅柿去皮切塊,黃瓜切成細絲備用,我一般都是用多功能切菜板擦成細絲的。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二步:炒雞蛋,適量的油,燒熱後,雞蛋液入鍋,將雞蛋炒成大塊的,不要打的太散了。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三步:切碎的西紅柿倒入鍋中,翻炒3分鐘,把部分湯汁炒出來,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後,盛出備用,一份簡單的澆頭就做好了。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五步:煮麵,我用的東菱早餐機,水燒開以後,將掛麵放入,把面煮熟,判斷面熟不熟,煮麵的時候,要等到面都浮起來,用筷子夾一下試試,入鍋可以夾斷,就煮熟了。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六步:面過冷水,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過冷水的面和不過水的面口感上天差地別,撈麵條都是要過冷水的,把面在冷水中過5秒鐘,撈出控水盛入碗中。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第七步:最後將西紅柿雞蛋盛入碗中,放入黃瓜絲即可。傳統的撈麵還要澆上蒜汁和加入荊芥,南方的朋友吃不慣可以不加。這樣一碗最家常的撈麵條就做好了。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老井說:

1、撈麵條的重要的就是面要過冷水,澆頭和滷不能有很多的湯汁,否則就變成炸醬麵或者湯麵了。

2、最傳統的撈麵條除了鹽,什麼調料都不加,不過蒜汁裡面可以放醋和生抽之類的。

3、廚藝不高,僅供參考,吃好玩好,明天見。

北方的家常面,南方人表示:吃不下,北方人表示:你不懂!

圖文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