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周口這幾年發展不錯,但是周口這個城市名字對於外省的人士來說感覺沒什麼存在感。可以這樣說,從周口下面隨便拉出來一個縣都比市區的歷史悠久,一起看一下週口從古至今的發展吧!

兩漢以來,歷代為淮陽為中心設郡置府。

明朝萬曆時期,賈魯河疏通,周家口逐漸才成為南北方物質交流的樞紐,之後發展成為河南的四大商業名鎮之一。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清朝1843年,黃河決口,致使賈魯河淤積,航道被阻,自此周家口鎮沒落,再無恢復。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設周口市,屬淮陽專區。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1952年撤市改鎮,屬商水縣。

1953年復市,屬許昌專區。

1958年又廢市設鎮,仍屬商水縣。

1965年置周口專區後升為縣級鎮。

1980年復置周口市,屬周口地區。

2000年周口地區撤銷,改設地級周口市;原縣級周口市改名川匯區。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2019年,淮陽縣改淮陽區,成為周口下轄區。

可以說,周家口原本就是沙潁河旁的渡口,因為水運便利隨後發展為一個商業鎮,那也是明朝萬曆年間之後的事,基本上在公元1600年以後,清朝道光以後,賴以生存的水運也沒有了,周家口鎮沒落了,說的不好聽點,比一個村子強點。

即使建國後也曾經是個鎮,屬商水縣管理。從1965年設專區以後才有了至今意義的周口,不過1965-2000也只是個縣級周口市。2000年從周口地區改為周口市之後才開始真正意義的發展。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從一個渡口到成為一個鎮,再成為一個縣級市,到今天擁有兩區,一個縣級市,7縣(其中鹿邑省直管)的大周口,實現了螞蟻吞大象的歷程。但是徹底消化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方面歷史太短,名字影響力有限,懂點歷史的人還以為是山頂洞人的周口店。另一方面,周口水運不暢後,交通始終落後,落後於附近的漯河,商丘,甚至還不如駐馬店,周口一度成了被遺忘的孤兒。

這幾年周口新火車站,高鐵站相繼運營,水運也再次煥發新的生機,徹底解決了人口大市出行的困難。上學時總被同學問“你咋不坐火車呀?”,只能無奈的回答“周口到這沒火車”。如今周口人終於可以驕傲的抬起頭來說“我是坐高鐵來的”。

周口還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發展任重而道遠,但是周口區域有悠久的歷史,有勤勞的人民,我相信前景會越來越好!龍都必會迎來飛龍在天的那一天!

周口――螞蟻吞大象般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