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承載厚重的人文、歷史、社會價值

【時代記錄】

廣義地講,只要如實記錄身邊的人與事、景與物,都屬於紀實攝影,它們雖然較為零散、碎片化,但拍攝者和存世數量最為巨大,蘊藏著最為豐富的社會生活信息。在專業攝影領域,很多攝影師長期專注於現實世界中具有社會歷史價值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通過深度採訪與調研,全面、系統、生動、誠實地進行圖文記錄與展示,記載和傳承的豐厚歷史會在歲月沉澱中散發出時間的芬芳,紀實攝影的概念、範疇和價值也越來越明晰。當今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師,拍攝傳播便利及時,為時代造像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攝影的價值漸趨超越其本體意義,成為厚重的人文、社會、歷史價值的視覺承載。

紀實攝影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的視覺見證

從個人無意識、碎片化的影像記錄,到組織嚴密、目標明確、系統全面的深度追蹤,紀實攝影體現出見證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價值。個人生存狀態、家庭生活變遷、社會文明進程、國家發展歷程、時代步伐變遷等,紀實攝影建構的“記憶銀行”,延伸了人們的視覺感官,為我們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歷史見證。

個人生活影像是日常生活、瑣事要事的零散記錄,個人一生的影像彙集卻能見證其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也能見證個人生活時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個人家庭影像具有相對系統性,普通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單位,能夠折射出整個社會、國家和時代的發展歷程、潮流和趨勢。如在廣東東莞長安鎮開照相館的賴汝強、盧雪蘭夫婦拍攝的家庭相冊,從學攝影、戀愛、成家,到子女成長、家庭發展,一拍就是40多年。長期、系統拍攝的私人化家庭相冊,無意間留下了真實鮮活的視覺記憶,管窺著改革開放歷程的滄海桑田,成為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的縮影。

攝影師有意識的、系統深入的專題拍攝,拓展了紀實攝影記錄題材的研究領域,挖掘出紀實攝影內容的價值內涵,在時代烙印的社會記憶中,闡釋了社會進程的歷史動因和制度變遷規律,為世人留下了彌足珍貴、影響巨大、意義深刻的視覺檔案。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篇章均留下了豐富生動的影像文本,演繹了中國改革開放和崛起強大的生動註腳。攝影家汪強持續40多年拍攝的《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村——小崗村》,見證了安徽鳳陽小崗村通過“包乾到戶”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序幕的壯舉,記錄了鳳陽地區農村改革發展中,農民生活富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變化,突出了中國農民自主探索創新的精神。在農民個人命運的沉浮、坎坷、徘徊和奮進中,折射出國家政策的變遷、國富民強的歷史動因。攝影家周順斌的《深圳,從一九七八開始》,見證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城市,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此外,攝影家原瑞倫拍攝的《延伸的鐵軌》、攝影家劉英毅拍攝的《北京的城與路》等作品,都是通過長期持續深入的關注和拍攝,處處見證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歷史轉折和時代步伐。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新華社記者們對國慶典禮的全景記錄,更是大國崛起的見證,國家發展、社會轉型中的風雨歷程給人們留下了歷史記憶,激勵著人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問題紀實是推進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動力

任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社會問題,甚至矛盾和衝突,一些社會責任感極為強烈的攝影家對此予以了重點關注,他們呈現給公眾的就是問題紀實攝影。問題紀實攝影通過社會問題的視覺呈現引發公眾和政府的關注,有利於喚醒公共意識,促進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探索,促進相關政策措施、法律法規的制定,是推進社會變革、發展與前進的重要動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但社會轉型、經濟急速發展過程中各種問題也不斷出現,如留守兒童、農村貧困、環境汙染等,很多攝影師不畏艱難,深度挖掘問題的實質,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解海龍的《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就較為典型,希望工程由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於1989年發起,其宗旨是建設希望小學,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資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起初,基金會無從下手,而攝影家解海龍的紀實攝影設想讓基金會看到了希望並給予大力支持。1991年年初,他用一年時間採訪拍攝了偏遠地區12個省區28個縣,100多所學校;隔年,幾十幅照片在各種媒體上廣為報道,那幅“大眼睛”更是成為希望工程的代表作品,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1992年10月,“希望工程攝影紀實”圖片展同時在北京、臺北展出,其後,在全國各地進行了巡展,所到之處無不轟動,獲得社會各個層面的高度關注。自此,希望工程從開始的步履維艱轉而聲勢浩大地滾滾向前,獲得的捐款源源不斷、與日俱增、數以億計。1994年1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跨世紀的鐘聲”大型義演,同時展出瞭解海龍56幅紀實攝影作品。2008年1月,解海龍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一書。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已累計接受捐款152.29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99.4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95所。《中國希望工程攝影紀實》突破了用攝影揭示社會問題的長期禁忌,其社會反響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紀實攝影通過各類社會現實問題的展現和解決,成為推進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動力。

紀實攝影是人類文明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手段

風俗習慣、文明遺蹟是人類活動痕跡,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然而,它們也在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中不斷演變、轉化,甚至消失。文化人類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收集與保存即將從地球上消失的習慣和人類記錄,紀實攝影留下的視覺文本最終會成為人類活動痕跡的珍貴記憶,凝聚著人類文明的民風民俗、人文景觀。中國有很多攝影家專注於這類題材的挖掘、呈現,起到了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攝影家莊學本(1909—1984年)曾用十年時間對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的九個少數民族進行大規模的拍攝,後來又用三年的時間考察了藏、彝、苗、納西等民族居住地區,其紀實攝影主要呈現了少數民族的社會組織、生產方式、自然生態、種族特徵、宗教、習俗等。攝影家姜健的《場景》給人們展示了中原農村家庭的堂屋、臥室、牛棚、廚房等場景,場景中的床、桌椅、板凳、茶几、水壺、電視機、電風扇、櫥櫃、大門、對聯、年畫、掛曆等極具特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攝影家徐勇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攝影集《衚衕壹百零壹像》,主要介紹北京的衚衕。起源於元代的北京胡同是北京的人文血脈,然而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城市擴張,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的同時,很多衚衕悄然消失、蕩然無存,紀實照片成為歷史中的寶貴記憶。這些攝影家在紀實攝影中所展示的對象,有些已然消失,有些正在消失,最終,紀實攝影將成為人類文明和文化遺產記錄、保護的視覺載體。

現實世界既紛亂雜蕪,又井然有序。人類社會既有公共秩序,又有私密空間。紀實攝影的題材既可以是物質世界的社會行為、文化遺蹟,也可以是精神世界的自我感受、情緒宣洩和心靈追問,不同題材的紀實攝影所呈現出的價值意義不同。興趣、責任感、人生經歷各異的攝影家,對各自關注題材的探索涉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極大程度地豐富了紀實攝影的樣式和內涵,拓展了紀實攝影概念的範疇和邊界。紀實攝影的多圖結構和圖文互動,在深入剖析一個社會課題時形成的視覺檔案,已然成為可讀性較強的社會調查報告,並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歷史敘述的過程中,超越了單純的記錄與還原,成為歷史再造和社會改造的重要力量。紀實攝影的價值,早已遠遠超出攝影技術和藝術的範疇,而在社會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中熠熠生輝。

(作者:卜新章,系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