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車越貴越安全,買豪車就能保命,有錢人的命就是長一點。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不過從機構的測試來看,各位工薪階層無需如此妄自菲薄。

你最不屑的日韓系車,竟評為最安全的車?

目前公認最嚴苛的碰撞測試,就是美國的IIHS。最近在國內經常揭廠商安全“醜聞”的中保研,運作模式和測試項目都是跟IIHS抄作業而來。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IIHS每年會公佈安全推薦(Top Safety Pick),在此之上,還有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安全推薦+(Top Safety Pick+),可謂是優秀中的優秀。

評選依據就是該車在IIHS測試中,各項目的得分率。可以這麼理解,上榜意味著這是當年碰撞測試裡表現最安全的車型。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2020年IIHS安全推薦

我在這裡就不一一羅列今年的獲獎車,只是說IIHS在今年的報告裡,特別表揚了馬自達和現代,因為兩個品牌獲獎車型數最多。

意不意外,驚不驚訝?獲獎車型最多竟然是日韓品牌,而且還是非一線的馬自達和現代。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奔馳和沃爾沃雖有獲獎,但並沒有數量優勢。其實你留意每年的安全推薦,拿獎常客經常是日本車,尤其是本田和斯巴魯。至少可以說明一點,普通品牌的車型在碰撞測試裡的表現,不見得比豪華車要差。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在安全界,普通品牌反殺豪華車的例子,並不少見。在2013年,IIHS剛出25%偏置撞擊測試,很多品牌被殺個措手不及。當時德國BBA就碰出很差的成績,但本田、馬自達卻安然無恙,拿了很不錯的成績。

至少在碰撞測試裡,安全真的沒分貴賤。

毀三觀,五星車不如四星車安全?

碰撞測試是考量安全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碰撞測試有很大的侷限性。當前碰撞測試都是讓車自己撞牆,車越輕,撞擊能量越小,對車架的考驗自然越低。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所以對於一些自重偏大的豪華車,在測試裡先天很不佔優,等於背個書包再跟人去賽跑。

反觀一些平民車,較低的自重有利於在碰撞測試中發揮。

但迴歸現實,事故更多時候是車對車撞擊,這時候重的車能反過來佔優。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私家車跟大貨車撞,大貨車安然無恙,私家車十有八九被撞到gg。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先不說大貨車那麼極端的例子,說回私家車撞私家車。歐洲曾做過一個實驗,拿奧迪Q7和菲亞特500對撞。奧迪Q7那時在E-NCAP裡只拿到四星,而菲亞特500則是五星。看起來,平民車成績贏了豪華車。

但真拿它們對撞,菲亞特500被撞得面目全非,五星車被四星車反殺,兩車之間懸殊的重量是很重要的原因。

那麼真正安全的車是哪些?

我不是想跟碰撞測試抬槓,因為現實中碰撞事故千奇百怪,無論是哪種測試都會有不完整處。有人會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麼車才安全?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死亡率最高車型

當理科生思維遇到阻礙,我們不妨轉用文科生思維,以統計學來研究安全。IIHS在2017年確實做過一個統計,統計各款車型在交通意外中的死亡率,這個真正讓安全研究跟現實情況真正結合起來。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死亡率最低車型

從統計表不難看到,死亡率低的車,當中不少是大車,例如奧迪Q7、奔馳ML、福特探險者等。一方面是上面提過,重車在真實對碰中會佔優。另一個可能是心理因素,這類大車駕駛上偏笨拙,駕駛者開車更求安穩,很少去作死。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還是那句,人影響車,車反過來也影響人。以我為例,開法拉利、蘭博基尼難免想抓著機會造次。但假如開著奔馳S級,頭腦裡則想著如何把車開得更平滑。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低死亡率的車裡,還有一個普遍特徵,就是四驅。畢竟美國有很大一部分地區冬天積雪,四驅無疑能減少打滑風險。難怪斯巴魯在美國如此好賣,用較低價格就能獲得全時四驅。

如今越發普及的主動安全裝備,也減少了很多因開小差而來的事故,或操作不當而來的事故。國內在自主品牌的帶動下,十多萬的車也普及預碰撞、車道保持等裝備,確實是個好現象。

中外安全標準有別,你我都很無奈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最後說一些題外話。上面提過現代、本田等品牌,在美國IIHS裡的成績表現非常好。

但結論不能直接搬來中國,在中保研測試裡,現代和本田都翻過車。現代菲斯塔和東本Inspire在25%偏置撞擊中,A柱都被撞到嚴重彎折。

中外安全標準有別,我覺得這個更多應該怪監管,而非怪廠商。國內長期只有C-NCAP監督安全,人家拿到本國最高的C-NCAP五星評價已經“仁至義盡”,再花錢給你提高安全,這個不符合經濟利益,畢竟汽車廠商是商人,不是做公益。

越貴的車越安全?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美國市售汽車安全標準更高,這個肯定是長期博弈下的結果。

由於IIHS等機構測試標準嚴苛,逼著廠商去提高標準,否則時不時給你弄個醜聞,於是汽車廠商就不敢用低標準矇混。

人最初性本貪,就看你如何引導而已。

END

如果你喜歡~

可以點擊右下角在看/轉發朋友圈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