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文 | 曾昭华

俄罗斯文学史黄金时代的文擘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以其《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鸿篇巨制享誉世界文坛。然而,在文学光环的笼罩下,他的晚年精神世界是悲戚和痛苦的。在他的中短篇小说《克洛采奏鸣曲》、《魔鬼》和《伊凡·伊里奇之死》可窥见一斑。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人性与爱情的话题在小说家的笔下已经写得再熟烂、再宽泛、再深刻不过了。特别是在俄罗斯有口皆碑的、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位置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中,如《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三部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性与爱情的奔放洒脱,细腻致微的阐述与挖掘,无不深刻展示了人性善恶、爱情真伪的灵魂真谛。之所以小说家们那么游刃有余地畅叙着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无不是他们“有生活”、“有思想”、“有感触”。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这三部深入人心的巨著,不仅展示着人类情感与生命的存在意义,而且深刻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繁复、矛盾与挣扎。这种表述从另一个角度,还能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处所透露出的情感火花与思维轨迹。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下称《伊凡》)和他晚年的另两部中篇小说《克洛采奏鸣曲》(下称《奏鸣曲》)和《魔鬼》恰恰反映了作者与小说中主人公的情感交织与心理活动的矛盾与挣扎。

人的内心世界总有两重性或多重性,只不过是理性能否战胜感情,善良能否战胜邪恶。在《奏鸣曲》和《魔鬼》两部小说里,我们看到《奏鸣曲》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在杀妻之前,心绪总在矛盾里挣扎;本来就不算和谐的夫妻生活,使他产生了对妻子扑风捉影的猜忌。然而理智的“信任”和内心的“怀疑”无时无刻都在撕扯纠缠,似乎在他的心里有两个“我”,一个是精神失常的患者,一个又是正常人的劝慰者。在无休止的矛盾中,暂时的夫妻生活的快感,掩饰着这种内心的痛苦纠结。在他的心中徘徊着一个解不开的结:什么“爱情”,那只不过是一种“性欲”或叫“兽性”的遮羞布。当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分歧后,其结果“肉体就成了一个救急伐”。如同中国有一句老话“夫妻无隔夜之仇”,看似同样道理。窃以为,“性爱”应理解为是爱情婚姻的至高表现,否则,那只能是性本能的“欲望”。那么到底性与爱是一种什么关系?似乎在《奏名曲》里的答案只有人的本能的“性”,没有“爱”;而且只有被男人主宰的“性”占据着人类婚姻生活的全部。一旦这种“主宰权”看似被女人掌控,那么男性就会爆发对其“杀无赦”的欲念。这个结论不仅反映着主人公病态的偏执,而且通过这种撕扯与纠缠也透视着作者的同情与怜悯。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亚

《魔鬼》也与《奏鸣曲》有异曲同工之处。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是被亲友,仆人视为君子的“老爷、上等人”;他有着令人“心满意足”的妻子、家庭,甚至马上就要有一个小伊尔捷涅夫出世。这样一位谦谦君子,他的内心却被一个“恶魔”撕咬着。他曾与村女斯捷潘妮达有过性的“欢愉”,并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只要她那健康、快乐、活跃的身影在他的眼前存在,他便不能自持。她的一个眼神,一个笑脸,甚至她那光着的脚,她的一个闪现都对他是一个刺激和诱惑。这种性的诱惑,成了他内心驱赶不掉的“魔鬼”。他不爱他的妻子吗?不是的,他很尊重他的妻子。但一种本能的“性欲”如幽灵般,如野兽般吞噬着他的“理智”。他不能见到斯捷潘妮达的存在,一旦见到她,哪怕是她身上穿的普通农妇的红裙子,听见她的走路声、话语声、笑声,他的心里就闪现与之产生“性”的欲望。可他心中还有一个理智的他。当他觉得这一切是“龌龊”、“肮脏”、“兽性”时,一种恐惧、颤栗、慌乱就笼罩着他的魂魄。两种思想的战斗难解难分。似乎得了“精神分裂”的他,刹那间决定必须“解决掉”!那就是两个结局,杀了她,或杀了自己!托尔斯泰在小说的最后,的确给读者留下了叶甫根尼自杀、和他杀了斯捷潘妮达两个结果,但两个结局要表达的主旨是同样的,那就是“性欲”是作为人性的常态,而“爱”只不过是它的一件美丽外衣。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电影《伊凡·伊里奇之死》剧照

两部作品从始至终文思泉涌、一气呵成;缜密细致的心理描写,毫无犹豫的、甚至畅快淋漓的娓娓道来的倾诉与展现,难道只是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手法能达到的效果吗?笔者以为,这一切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关,或者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影子在跃动。正如高尔基曾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所评论的那样:“奥涅金是普希金的肖像。所以《叶甫根尼·奥涅金》一书的自传成分很重。”(《叶甫根尼·奥涅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王士燮译)。甚至在《日瓦格医生》中的日瓦格就是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子。而帕斯捷尔纳克曾表示:《日瓦戈医生》里女主角拉拉的原型就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女友伊文斯卡娅。这足以说明,文学作品虽然是“虚构”,但作者没有生活经历、没有自己的生活现实是不可能落笔有神且一挥而就的,最起码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倾向性。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电影《伊凡·伊里奇之死》剧照

谈到托尔斯泰晚年的思想倾向和生活状态,托尔斯泰夫人曾说过:“我和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共同生活了四十八年,到底也没弄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尽管他们曾有过最美妙的幸福,共同生了十来个孩子,尽管托尔斯泰夫人“热情率真、气质非凡,是个集灵魂伴侣与理想的生活助手于ー身的杰出女性,甚至连屠格涅夫等人都对托尔斯泰羡慕不已”。但旁观者不会理解当事者。托尔斯泰的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富裕,夫人认为操持家务、教育孩子本是上帝赐予的“天职”,可在理想主义的托尔斯泰眼里,这一切都令他十分烦恼。他认为“这种凡是只想着自家利益的状态是极其自私、可耻的,是令人厌恶的”。而夫人与之持相反态度:认为他没有责任感、他根本不爱这个家,不爱她和孩子们,他的爱只表现在性欲上。

这种矛盾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晚年的托尔斯泰还是选择了离家出走,而当年他已经八十二岁高龄,不久便与世长辞。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托尔斯泰和孩子们

怀着如此心境的托尔斯泰,感觉家庭生活既无聊又晦暗,没有爱、没有温暖、互不理解;只是冷漢、误解与怨恨。作者把这种内心世界,袒露于《伊凡・伊利奇之死》和《克洛采奏鸣曲》中

;所以读者看到的那流畅的笔触,那滔滔不绝的陈词,那令读者不忍转睛的字里行间都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和泪水。而在《魔鬼》中,虽然婚姻生活看上去美好,可那只不过是虚假的表象而已,一个小小的“波澜”就会被男主人公不能自控的性欲冲破“闸门”。

至于《伊凡·伊里奇之死》,正表现一种生之痛苦和垂死挣扎。这样一个正派人、一个极其负责又受人爱戴的上等人——检察官,一家之长,好父亲、好丈夫,突然间被病魔缠身,而后就是无人理解、无人理会、甚至盼望他“腾出位置”……而伊凡在痛苦中还在思考:活着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不对头了?这种呼声,难道不是作者的呐喊吗?托尔斯泰在晚年的日记里极为无奈而又意味深长地说:“我周围的人不理睬真实的‘我’”。而他的夫人却说:“谁也不了解廖瓦奇卡(托尔斯泰昵称),只有我了解,他是个有病的,不正常的人。”

毫无疑问,托尔斯泰晚年的三部中短篇小说,让我们窥视到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轨迹,当他在八十二岁高龄准备离开家庭、妻子儿女之前是多么痛苦、矛盾和哀伤。当他选择离开时,他才感到彻底轻松了。此刻读者或许才理解他。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

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神作

名家名译,完美展现托尔斯泰风格魅力

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选,包括两个短篇《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和一个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个中短篇分别是关于婚姻、与死亡的主题,围绕着婚姻、家庭、伦理、与死亡,具有有非凡的震慑人心的魅力。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如何读懂托尔斯泰笔下的情与性、生与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