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这是三国时期曹植所留下的一首七步诗,只因曹丕看曹植不爽,想要除之而后外,最后却被这一首七步诗所打动。

兄亲弟恭,自古所留。

而在封神演义中,同样有着几位同门师兄弟。

他们分别是人教教主道德天尊、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截教教主通天教主。

他们这三位圣人师出同门,最后却落得个反目成仇的局面。

盖因起始,阐教十二金仙因为身犯红尘杀劫,所以需要下凡历劫,如此一来才能洗去铅华,重归自我。

但是偏偏在这时候,昊天上帝告诉他们,现在天庭人手不够,要么你们仙首十二俯首称臣,要么就帮我填满天庭神位。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作为圣人的他们肯定是不乐意俯首称臣的,所以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为天庭招收封神,天猫神位,所以这三位就开始协商封神。

也就是因为这个封神,导致了阐截两教最后反目成仇,兄长不是兄长,肆意算计师弟,师弟不是师弟,随意挑衅师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当时人教门徒不多,只有一位玄都大法师,作为师弟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不可能会让道德天尊这唯一的徒弟上了封神榜,所以最后封神的人员还是要出在阐教和截教。

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即便上了封神榜,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阐教却不一样,他们虽然名声不错,但是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位弟子,这怎么办。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收徒!收徒是一个办法,但是再怎么收徒也不可能一下子收个成千上百个吧,最后的封神榜上名单也能看到比如阐教三代弟子殷洪殷郊两兄弟、黄天化、杨任等等,他们都属于阐教三代弟子,就连原本榜上无名的龙须虎最后为了填满封神榜都不得不上封神榜。

对此,元始天尊很显然知道阐教的短板,所以吩咐弟子收徒,为的就是平衡阐截两教上榜的人数,如果阐教没人上榜,上榜的都是截教,元始天尊自己脸上也会不好看。

但是结果很打脸,显然元始天尊发现,即便是十二金仙收了徒弟,但是能达到上封神榜的依旧寥寥无几,根本不够凑足天庭神位。

所以最后元始天尊狠心算计截教,就是为了避免阐教十二金仙上榜封神的命运,只要截教门徒都上榜了,将封神榜填满,那么阐教十二金仙的劫难自然云消雾散。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从那时起,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最后反目成仇的结局已经有了睨端,而且是无法调和的可能。

要说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反目成仇是必然的结果,因为教门气运,因为利益争夺,但是为何人教道德天尊也站在元始天尊一边,与通天教主翻脸呢?

本来道德天尊老子是可以作为中立派,不偏不坦,让他们自己斗法就是,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位人教教主偏偏主动下山帮助元始天尊。

在十绝阵,为了破除落魂阵,劳资借出太极图,紧接着又亲自下凡,以大欺小,破了三霄仙子的九曲黄河阵,还将她们全部杀了。

当然,老子在这场战役中并没有杀截教门徒,云霄仙子被镇压在玉虚宫的麒麟崖下,多宝道人被收入蒲团,带回八景宫桃园。

老子最多就是将他们镇压,而辣手摧花的是元始天尊。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但是这话说出去谁会信?

破阵,你们是一起进去的,出阵,你们是一起出来的,截教门人死了,你们毫发无损,你说你没有杀人,这句话谁能信?

先破了九曲黄河阵,联合西方教教主破了诛仙阵,最后破了万仙阵。

你说你没针对截教,通天教主能相信吗,绝对不能,所以道德天尊和通天教主反目成仇势在必行。

那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是同一阵营吗,也不是!

第一次破九曲黄河阵,元始天尊明明有能力破阵,但他非要等老子一起来才肯破阵,而且来了之后说了一句话:“不得不来。”

“不得不来”那就说明老子不是自愿来帮忙的,而是被迫,谁能逼老子帮阐教,只能是元始天尊。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是一家人,本是同根生,为何却反目成仇?

你说道德天尊能痛快吗?肯定是不能的,所以如果不是因为封神大战他们需要站在同一战线,恐怕道德天尊早就和元始天尊翻脸了。

从一开始他们师兄弟三人创立的教派不同,教义不同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会因为各自利益而反目成仇。

这里是墨谈封神,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