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蜀汉五虎将中,有人说赵云的功绩最少、地位最低?

虽然魅力袭卷漫画、电玩、电影,但帅气英勇的赵子龙纯属虚构?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关于赵云赵子龙,小岩首先得澄清三件事:


一、赵云不卖年糕

相声经典段子:“五虎上将,那时候其中四个已经过世了,只剩下赵子龙他老迈年高……”

然而小岩遍查《三国志》、《献帝春秋》、《蜀记》赵云家底并没有卖过任何一次年糕、更没有老卖年糕!


二、赵云不是路痴

三国志引注云别传记载,刘备败走当阳长阪时,有人说赵云往北方去了,肯定是投降曹操,刘备怒骂:“子龙不弃我走也。”

那么忠心耿耿的赵云为什么要往北方去呢?为什么要七进七出救刘禅呢?

啊!原来是擅长迷路的朋友呢!一次两次找不到阿斗,七次终于找到了。

以上纯属网路谣言,真实的赵子龙并不是索隆,请勿擅自新增路痴属性。


三、赵云不是贴身保镖、不是常败将军、不是女儿身

貌似越说越扯了,但很遗憾的,确实有派说法言之凿凿,说赵云跟随刘备甚久、几乎毫无战绩、未封重要官职──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赵云就是刘备身边的女人!

小岩写历史故事的原则总是希望读者多思考,历史与人性并不会只有一面,刘备实行仁德之中也有心计、曹操满足野心之余亦有恩泽,所以说,赵云也有威猛阳刚男性之外的另一面……?

有可能,可能性大概有0.87%这么高。

根据历史,赵云带兵打仗的记载较少,声望不如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战功不及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正史中并没有五虎将之说,刘备汉中称王,确实以此四位将军为首;

至于赵云,陈寿撰《三国志》将关张马黄赵五人同列为一传,可见就算功绩未及关羽等人,仍不可抹灭赵云在蜀汉的重要性。

《三国志》文字精炼,赵云传只有四百余字,探究赵云能够与万人敌关羽、张飞并列的原因,带给后世无尽的想像,君不见燎原火、见龙卸甲、真三国无双等作品,或有创作将赵子龙捧为天神,或有翻案说赵子龙一事无成,

但真实的赵云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在历史记载中,请看赵云二三事:


一:常山赵子龙,出身于河北省,当时群豪多投靠袁绍,但他并不趋炎附势,选择了有“白马义从”美名的公孙瓒。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二:而后公孙瓒行为渐渐偏离仁义,杀害幽州刺史刘虞、迫害贤良。

当公孙瓒与袁绍争战时,公孙瓒遣刘备带兵支援,赵云作为军队中的主力骑兵,两人首次共同征战,赵云肯定在刘备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三:“终不背德也。”赵云以兄丧告假,离开公孙瓒时,对刘备说了这么一句话。


四:多年后,官渡大战,刘备只身依附袁绍,身边并无关羽、张飞,在这个最困苦潦倒的时候,赵云出现了。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五:刘备赵云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感人光景。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六:这些年,刘备以仁义之师奔走江湖,尽管未能建立功业,赵云确信这就是他寻寻觅觅的明主,自此一路相随。


七:论忠义,赵云可以与关张并称;论私德,恐怕刘备帐下无人能及。


八:魏氏春秋与蜀记有云,曹操攻打吕布时,吕布的部下秦宜禄之妻杜氏以美貌闻名,当时关羽向曹操开口,希望攻陷下邳城后纳杜氏为妾,曹操答应了,然而当秦宜禄投降,曹操亲眼见到杜氏,心生反悔,于是自己私吞了杜氏。


九:引述这则故事别无他意,与其说关羽、曹操有色心,倒不如说人皆有私欲,尤其在东汉末年,纳寡妇、抢人妻并不算是什么惊世骇俗之事。


十:然而赵云的反应却不相同。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取代投降的赵范,这个赵范有个女神等级的寡嫂樊氏,他将嫂子介绍给赵云,想藉由赵云的身份来巩固自己地位,想不到赵云竟然毫不动心,回答:“你姓赵、我也姓赵,你的嫂子也就是我的嫂子,饺子可以乱吃,嫂子却万万不能乱吃。”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十一:其后,赵范反叛刘备而逃,赵云的品德与识见也因此更为人称道。


十二:此外,当刘备平定益州,正是蜀汉最强盛的时期,众人议论劝刘备将成都城中房屋及城外田地分封赐给诸将,赵云义正严词反对道:“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何况现今强敌环伺,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百姓,人民安居乐业之后始得征税、征兵,如此才能真正得到民心。”


十三:赵云不受美色诱惑、不因利欲熏心​,自始至终不曾背离一个“”字,他忠于刘备,但当君主忽略了正道,赵云比谁都敢于直言上谏。


十四:如果说赵云的操守与诸葛亮相若,孔明一生鞠躬尽瘁,可视为回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但赵云只被刘备封为翊军将军,其地位根本无法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相比。


十五:然而,为了大义、为了大汉,赵云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十六:正因为这种伟大的情操,后世所描画的赵云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招牌。


十七:这个金字招牌,就是帅。


十八:三国创作中,赵云的形象不只是帅,而且精益求精、帅益求帅,每一代都要做得比前一代更帅──毕竟忠义高节都是看不到的,只有帅才是真的。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十九:俗话说:长得越帅,责任越重。赵云身兼多职,往往让人误会他是刘备的贴身保镳;但赵云并不像是曹操身边的典伟、许褚,若要说起直属于刘备帐下的亲兵侍卫,其实另有其人。


二十:陈到,字叔至,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虽说名位与赵云接近,陈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在三国演义中从未出现过,在三国志中也只有几句描述,“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说的是赵云厚重、陈到忠勇,而堪称猛将的陈到最后被封为永安都督、征西将军。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二十一:对照诸葛亮于书信中说过:“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白眊兵为刘备帐下的精锐,由陈到所督统,由此可推测负责刘备亲兵队长的并不是赵云,应为陈到。


二十二、:赵云忠勇护主救阿斗、协助刘备管理东吴娶来的河东狮,并不能就此认定他只掌管内事;赵云一向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员工,而刘备更是个知名的惯老板,能者多劳,于是赵云同时接下参一(管人事)与参三(管作战),造成了许多观众对赵子龙的误解。


二十三:此后,赵云除了帅度加倍,功劳也在后世传颂为原来的数倍。合理推论,我们今天看到的赵子龙其实融合了赵云加上陈到两个人的形象。

下文提及赵云在战场上的传说,大家可以自由想像,或许陈到也曾在其背后默默付出,但我们就当作这些全都是赵云的功劳,普天之帅全都让赵云一个人承担──


于是,传说开始:


赵云的忠义情操堪称完美,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战场上同样毫无破绽。

有人说赵云一生中没有重大战绩,关羽樊城之战威震华夏,张飞巴西之战大败张郃,赵云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事实上正好相反,若说关羽、张飞是最强的矛,那么赵云就是最强的盾。


你相信吗?赵云一生当中,竟未曾有过任何败绩。


当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曹军轻骑追击刘备,那时候刘备带着百姓一路奔走,终于在当阳长阪被追上,刘备慌忙丢下财物辎重、甚至抛妻弃子,仅带着数十骑逃跑,莫要嘲笑刘备,其实他做出的只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然而,赵云选择了常人无法理解之路,他回头保护刘备的夫人孩子,硬是杀出一条生路。


《三国志》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史书记载中,短短几句话让人向往不已,面对五千精锐骑兵,赵云究竟如何突围而出,是个难以解开的谜题,我们已看不清他脸上表情,看不清他身上血花点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让赵云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常胜将军现在就是赵云的代名词


最强之盾的传说,不只是一次。

刘备攻汉中,黄忠斩杀夏侯渊立下首功;但是当黄忠领兵出击时,赵云手中只有少许兵马留守军营,此时遇上曹操大军来袭,赵云冲锋突击敌军,其后引兵回围栅内,大开栅门,偃旗息鼓,曹军虽然势众,料想其中必有埋伏,向后退却,赵云下令击鼓放箭迎击,大败曹军,这正是知名的:空城计原型

刘备知道此事后,亲自察看赵云的兵营布阵,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或许赵云不像关羽、张飞、黄忠那样受瞩目,他只是在后方,确实而坚实地默默守护一切。

当刘备称帝东征,兵败孙吴,赵云进军至永安保护刘备,送这位与他肝胆相照的君主最后一程。

刘备逝世后,赵子龙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仍继续燃烧自己、奉献为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偏师牵制敌军,然而主力军队却在街亭大败,此次失利,诸葛亮自请贬为右将军、赵云贬为镇军将军,事实上,赵云在此战不但无过、甚至有功。


《三国志》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史书再次认证,作为兵力较弱的偏师能够顽强固守、进退有据,实在难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刘备、诸葛亮总是让赵云担任如此角色,正因为有赵云,前线才能够奋勇作战;正因为有赵云,后防才没有后顾之忧。

此次北伐兵败的主因在于马谡失街亭,这笔帐若不算在赵云头上,那么赵子龙生涯中再没有任何败绩。


我们也看清楚了赵云的一生,今人塑造出的赵子龙形象着重于武艺,然而,与其将他比作光芒耀眼的神兵,赵云更像是一面纯白高洁的盾牌。


历史上的赵云——当阳谁敢与争锋

图片取自网路:《真三国无双》五代的赵云


一而再、再而三,誓死守护重要仁义之盾──

最强神盾,没有之一。


注1:本文多处引自《云别传》,记载真实性未必如同史书严谨,故引述史书《三国志》处另有标示,以作区别。

注2:《云别传》是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著于《三国志·赵云传》里补充记载赵云人物生平的传记,因区别于陈志本传,故称《云别传》。原书已失传,现只留存裴松之注于赵云传部分。《云别传》填补了赵云生平的大量空白,使得赵云的形象更加饱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