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春節復工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生產會很快恢復?

春節復工後,肯定會有企業進行裁員,但大規模裁員不會出現。這要看具體行業和企業,有的行業或企業可能還需要大規模招聘。

什麼樣的企業會裁員?一般應該是一些中小微企業,老闆現金流緊張。尤其是旅遊、餐飲、商超、娛樂業等依賴春節黃金週的行業,春節期間停止營業,對這些企業帶來很大影響,沒有收入,員工工資、企業貸款、房租、稅費還要正常繳納。

為什麼說春節復工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生產會很快恢復?

沒有足夠資金儲備的中小微企業,老闆可能馬上就會捉襟見肘,無法繼續正常運營。這類企業,可能會出現裁員。現在政府需要出臺措施重點扶持的也就是這類企業,由於數量眾多,中小微企業繼續在稅費、房租、員工社保、企業貸款上獲得相關幫助和扶持。

除了自身由於資金流緊張而經營困難的企業,大部分企業並不會裁員。

一、因為復工後,生產會馬上恢復

各行各業生產經營秩序都會恢復。這時候由於疫情帶來的影響,返鄉的人流並不會馬上回到企業。尤其對於農民工或中低收入的人群,可能都不願意再回到以前工作的大城市去了。相比於裁員,很多企業可能面臨的是招工難的問題。想一想現在的口罩企業,花三倍工資也很難招聘到足夠的工人。

為什麼說春節復工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生產會很快恢復?

二、中國的製造業生產並沒有其他國家能替代

由於中國已經是全球製造業的中心。中國製造業在停工期間的生產缺口,全球其他國家的工廠是無法彌補的,而全球近80億人的生產生活需要則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在復工之後,國內的工廠,尤其是進入到全球產業鏈之中的企業們,手上都會積壓很多訂單,工廠都得需要24小時趕工來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像富士康這樣的大型代工廠,一旦復工,需要招聘非常多的工人。

三、人工紅利消失,招工難將是長期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依靠龐大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中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齡化的加劇,中國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消失。這種情況下,對大部分企業來說,以後要習慣於招工難,而不是以前那種隨便挑剔員工。

招工難將是很長時間段的社會現實。企業招聘到合適的員工將越來越困難,員工對企業在工資、福利、企業文化上的要求也會不斷提高。考慮到長遠的招工難,大部分企業也不會在現在短視到馬上去裁員。

為什麼說春節復工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生產會很快恢復?

四、受勞動法保護,裁員成本並不低,而且容易帶來不良社會影響

去年HW、神州租車等企業的裁員,在社會上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對於大企業來說,大規模裁員得不償失。大企業本來每年就要投入大量資金履行社會責任,而一起不規範的裁員就會讓企業多年積累起來的形象掃地。

企業裁員成本很高,並不是簡單的N+1補償問題,還要考慮到員工對企業貢獻、員工個人困難和社會影響。粗暴裁員在中國越來越不得人心。企業除非經營困難,都不應該考慮大規模裁員。非常時期,可以同員工商量採取降薪延期支付工資等方式共同渡過難關。

五、國家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有困難可以尋求幫助,不必著急裁員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多項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各地也都在緊鑼密鼓出臺支持企業的措施。

北京市出臺政策,中小微企業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於辦公用房的,給予2月份租金50%的減免。

為什麼說春節復工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生產會很快恢復?

​浙江省剛出臺的17項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則包括了:降低小微企業用電、用氣、物流成本、減免小微企業稅費、延期繳納稅款、緩繳社會保險費、返還失業保險費、加快有關財政資金申報、減免小微企業房租、幫扶小微企業園、加強信貸紓困、降低融資成本、優化金融服務、發揮政策性擔保機構作用、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辦理不可抗力證明、降低檢驗檢疫費用、提高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等。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關注財經事件與產業經濟發展。公眾號:“產業經濟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