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為師之道》這本書的作者是曾經擔任英國伊頓公學校長的亞瑟·克里斯托弗·本森,他不僅是英國著名散文家、詩人、作家和教育家,還曾就讀、就教於伊頓公學,這為他寫作本書提供了足夠的靈感和素材,正如作者所說,“伊頓的氛圍一直包圍著我的生活,也塑造了我的人生”。

從內容看,這本書不是一本純粹的教育科學專著,僅是本森及英國公學的教師從教多年的經驗彙集和實用建議,包括教育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和素養以及對待學生的正確態度。本森在書中強調了教師的同情心、交際策略、尊嚴、信念和幽默感的重要性。

伊頓公學,是一個有570多年曆史,造就出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雪萊、喬治·奧威爾、凱恩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學校。這是個讓世人矚目的學校。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伊頓公學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伊頓公學


這樣一所著名的學校,在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育方式方面,都給到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發。作者突破常規,提出了許多精闢的經由實踐驗證過的見解和具體的指導建議。不僅如此,還對一些歷來有爭議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這些對於我們當今教育的改革、教師的成長都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以下觀點就是本森校長給我們總結的部分為師之道的精華。

01 本森校長在書中率先探討的就是教師作為一種職業的身份認同,得出的結論是,雖然教師職業“不可能在名利場上有太大的收穫”,而且會“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可以“產生從事一項偉大事業的責任感”。這是討論“為師之道”的大前提。

教師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不僅需要向學生傳遞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所以這些職責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思想要有深度有高度,更需要有奉獻精神。

02 作為教師,就要把全面的知識與無盡的耐心和同情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本書指出,教師需要具有豐富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又強調愛心、耐心與知識要完美結合才是一個合格教師的標準。我們的身邊經常會聽到教師不顧學生的尊嚴,斥罵、責罰、諷刺、挖苦學生的事情發生,這些教師的行為與一個合格的教師的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03 如果教師自己都難以忍受枯燥單調的課堂氛圍,那麼課堂無疑就是孩子們的地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做學生的經歷,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也見識了各種類型、各種性格的教師。那些講課生動、風趣,與學生能產生共鳴和經常保持互動的教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往往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上他的課程的學生比比皆是,而能做到這樣的老師在一個學校裡並不多。

而那些性格刻板,語言單調,講課枯燥乏味的教師又是多麼不受學生的待見,他們缺少與學生的互動,高高在上,不顧及學生的感受,也不關心學生的心態。這種教師的課堂省,很多學生們便代之以睡覺、看小說、嘮嗑這些行為來表示對他們的反抗。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些老師還沒有真正理解一個教師的意義,也不瞭解教育的深遠意義。

04 教育工作不是,也不能成為純科學性的工作,它是人與人的心靈碰撞,與人們日常交流有著相同的規律性。

的確,教育是科學性的工作,但不是完全純科學的研究性的工作。這份工作的對象是人,是有靈魂的人,而不是實驗儀器,不是科學設備,不是動物,所以它需要對人性、對心理學、對教育歷史、對哲學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育一樣要運用交際之道,溝通之道及與人相處之道,只有這樣你教學的過程才會充滿尊重、熱愛,謙虛和快樂。

05 教師應該有能力維持紀律,如果沒有這種能力,或者不能學會如何維持紀律,那還不如去掃馬路。

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是現在的學校教師最頭疼也是最棘手的問題。但也是一個教師是否有能力和資格做一個合格的教師的問題。如果想成為一名好教師,就需要在這方面多動腦筋、下功夫,尋找有效方法,既不讓學生厭倦學習滋生不良情緒,又能讓學生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這的確是對教師工作最嚴峻的考驗。

06教師的工作是一門藝術,僅憑示範和演示是掌握不了的,要把全面的知識與無盡的耐心和同情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教師這個職業,意味著奉獻和付出,這一切都源於“心”。必須付出真心與之交換。所謂愛心、耐心、細心、信心、恆心、責任心,正是真心的體現。對於學生,既要有父母之愛,又要有知己之愛,前者是耐心和關愛,後者是平等和尊重。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健康成長,才是一個教師的教育之道。

所以,所謂“教之有道”,核心就在“道”上,它是方法,是規律,是真理,更是普天之下都在尋找和實踐的“道”。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伊頓公學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教育是全人類的問題,也是全人類都在無時無刻不在探討和研究的課題,如何做到教之有道,如何讓我們的教育成為人類最讓人驕傲的工作,這本《為師之道》,我想一定會幫到你。

儘管如此,本森校長在《為師之道》的“自序”中仍然謙虛地寫道: “這本書算不上教育科學專著,只是我任教期間的些許體驗和感悟而已。若是為師多年卻不思總結得失,實為憾事。對各種觀感品評一番總歸有所裨益。書中文字雖然都是個人私見, 達不到科學或哲學經典的高度,但是有些教師或許能感興趣,那些尚未從教卻渴望為人之師的朋友們也會從中受益。”


為師之道是什麼?伊頓公學校長分享6條教育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