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本报讯(文/健康报记者 夏莉涓 通讯员 刘佳 卢铖 图/健康报记者 梁敬东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收揽了4个先进集体和9个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斩获了其中三项荣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外科片区科护士长贲艳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苟安栓、双双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新疆唯一一个独立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医疗机构,来自该院的142位白衣战士在武汉重症病区全情付出、甘于奉献,秉承“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精神走出新疆,走向全国,不仅获得了当地医患的共同认可,更是收获了卫生行业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高荣誉。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我们要做患者的主心骨!”

“听党指挥、救死扶伤、英勇善战、攻坚克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从1600余名报名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筛选出了来自呼吸、重症、感染、心内等15个专业的142名精兵强将,组成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42位“白衣战士”组成的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2月6日23时,医疗队正式抵达武汉,并于2月9日正式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负责14、15两个重症病区的诊疗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戈小虎,担任新疆第三批医疗队领队,对于他来说,以适宜高效的方式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与保障所有医疗队员健康平安回家同样重要。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戈小虎

为了严格落实感控管理工作,医疗队首先设立了四级分管的感控核心小组:一级以领队为总负责人、二级为院感科制定梳理各项流程并督导质控、三级由病区主任、护士长为小组长协助展开工作、四级由感控护士和感控医生实施开展工作。

从优化感控流程到精细化人员管理,从强化防护培训到咳嗽礼仪宣教,从病区到酒店……医疗队把感控工作做到了方方面面,同时还建立了感控管理工作微信群,以确保感控防守无死角。

同时,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联合山东、陕西、四川、辽宁、上海、重庆等支援医疗队组建联合医务处联合办公,组织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治疗经验,为接下来的救治提供更好的方案。

医疗队结合病区实际工作需求,从多个角度持续完善重症患者诊疗工作。

首先,成立“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救治专家组”,由不同专业主任、副主任以上级别的专家组成,并推荐两名高级职称专家加入东院战时专家组,协助完成全院疑难会诊;

其次,建立主任、当班医师两级会诊制度,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充分发挥多学科会诊制度(MDT)的作用,每日对医疗队负责病区内的危重症患者及病情变化的重症患者进行讨论,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再次,由管理组、科室主任组成质控小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和死亡病例的质量控制,落实死亡病例讨论和本病区疑难病例讨论及病历书写。

进入病区开展实际工作后,医疗队根据国家卫健委文件标准,将病区划分为红区、黄区、绿区,调整床位集中管理。

红区属于危重症患者区域,需全力抢救来维持生命体征,支持器官功能,以降低病死率;黄区的重型病人需给予积极氧疗缓解患者缺氧症状,同时处理各种合并症,严密监测病情防止转化为危重型;绿区是普通型患者,需严密监测及时干预,防止向重型转化。

通过严密监测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等指标,医疗队总结摸索并整理了一套早期预警机制,只要病人出现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检测指标变化,通过预警机制就能及时发现、早期干预。

为保证重症疑难患者能随时得到救治,医疗队内部成立了插管小组、CRRT工作小组,呼吸治疗小组,气切小组等,尽量将每位队员的特长发挥大最大,也能为患者提供最精湛的技术操作。再华西医疗队、复旦中山医疗的协助下,先后完成4例重症患者MDT讨论,实施气切1例,为患者佩戴有创呼吸1例.

此外,时刻关注医疗队所在病区危重病患者的变化,及时反馈临床诊疗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新疆第三批医疗队发现不少医生对气管插管心存顾虑,且在操作中对于如何防护的认识也不一致,医疗队汇总和整理了相关问题后反馈至国家卫生健康委。随后,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结合医疗队提出的共性问题,征求各医疗队意见后,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器官插管问答》,不仅进一步规范各医疗队的医疗操作,而且也解除了部分医生对传染病人气管插管的恐惧。

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的同时,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更是充分发挥人文精神,从心理角度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慰藉。如通过画蛋糕、做长寿面、唱生日歌等多种方式,为多位在病区内的重症患者庆生;面对患者们的焦虑与沮丧,他们把新疆特色美食名称,如“羊肉串儿”“大盘鸡”“抓饭”写在白色的防护服上,以苦中作乐的精神引发患者关于美食的探讨与向往;通过精心治疗,越来越多已从危重转为重症,且生命各项体征稳定的患者,在医护地鼓励下,开始在各自的病房以做操、跳舞等方式动了起来……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医疗队队员为患者画生日蛋糕,送去生日祝福

“精准的临床诊疗+贴心的人文关怀”,在新疆第三批医疗队两种治疗方式的叠加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14、15两个重症病区里的患者们都逐步建立起了对抗病魔的乐观情绪,且与新疆医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目前两个病区累计收治新冠重症患者97例,由重症转为轻症42例,已治愈出院26人,不少患者离院时都泪洒当场。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关键时刻,我们要成为患者的主心骨!”这是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们的共同心声。

细化流程 创建制度 : “我把这些孩子带出来,就要平安带回去”

大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对于护士的印象,仍停留在——医生的助手。

可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外科片区科护士长贲艳丽来说,护士工作可绝不是“医生动动嘴,护士跑断腿”的简单执行,尤其是在武汉重症病区,护理工作更是有着大大的技术含量。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贲艳丽护士长出发前在机场

作为一名资深的护理管理者,担任新疆第三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行政管理支部书记、护理组领队的贲艳丽,深知在这特殊的护理病区,护理流程有多重要。她不仅亲自深入临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交接班流程,而且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迅速优化整改,大大提高了护士们的工作效率。

在贲艳丽看来,工作流程的顺畅只是良好护理的基础,护理质量的提升才是工作的重点——设立护理质控专员,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并从院感防控、护理文书、仪器设备及物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质控。

在保障护理质量的同时,贲艳丽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临床护理工作,只是从身体上治疗了患者,面对新冠肺炎的强传染性,没有家人陪伴的患者普遍情绪低落,患者们更需要心理上的慰藉。”她说,越在这样的时候,医护越要保障患者沟通的顺畅。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贲艳丽护士长认真仔细对防护服做检查

可是在不能随意走动的重症病区里,如何才能让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自由互动?反复思索后,贲艳丽建立了“疆鄂战疫微信群”。通过微信互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还能与患者及时沟通、加油鼓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临床诊疗+心理疏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和患者和新疆医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与此同时,贲艳丽对感染防控可一点都没放松,不仅设立了感控专职护理人员,24小时无缝隙闭环监管,还细化梳理了所有感控流程,对感控防护严格把关,“这些孩子都是我带出来,我也要平平安安地把她们带回去。”贲艳丽说。

她要求大家树立人人都是感控监督员的理念,不断完善感控相关制度及应急预案。设立专人专岗负责制,落实清洁区、缓冲间、污染区各个区域的消毒要求。

同时,严格把控进出污染区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的穿戴规范及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监督及质控每一位医务人员在每一区域的行为是否符合院感要求。甚至连病区保洁人员也被贲艳丽纳入了培训范畴,要求他们物品归类、擦拭消毒,垃圾处理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 贲艳丽护士长与医疗队队员为武汉加油

只要她在,每一批来上班的护士她都会和感控护士一起逐一检查。每一批从病房出来的护士,她会第一时间迎上去,询问工作情况,身体是否适应。

护士们笑着说:“只要看到贲老师,心里就踏实!”

从重症到呼吸 29年诊疗经验护航重症病区患者健康

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工作17年,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工作12年,对于苟安栓来说,主动报名驰援武汉,到一线与疫情“战斗”,是义不容辞。

于此同时,近16年的党龄,更是让他将“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帮助最有需要的人”视为使命,“国难当前,党员就是应该冲锋在前。”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2月6日23时抵达武汉,2月9日首进病区,作为医院抢救专家组副组长、14重症病区主任,苟安栓感觉肩头沉甸甸的。

汶川地震时,他也曾作为新疆医疗队的一员参与救援,但这次面对具有强传染性且仍有诸多不确定性的新冠肺炎,他知道“敌人”不同,应对方式也不同——对患者,要根据国家诊疗指南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对医护,要持续强化感染控制与防护,从一切源头杜绝感染的发生。

白天,6点起床,8点进入病区,再出来已经是12个小时后。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宾馆,他仍会在脑子里刻画白天碰到的每一例危重患者,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不断优化诊疗、质控流程。

查房时,对于每个病人,仔细观察患者每一项生命体征,分析检查检验数据,再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新冠肺炎仍没有特效药,患者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有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或好或坏,我们都不能放过。”

面对有肺部病变、免疫功能持续降低的患者,他会注射提升免疫力药物,并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酌情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

面对并发胃肠道损害的患者,他会即刻着手护胃、养胃, 调节肠道菌群,并行中医治疗;

面对常规诊疗后,病情仍持续加重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加温加湿、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苟安栓想方设法救治患者缓解症状,“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度过难关。”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光荣榜!新疆人民医院斩获先进集体及两名先进个人

▲ 苟安栓主任在病区前

面对重症患者不时出现的焦虑、抑郁,他和病区的“小伙伴”们或化身“快递小哥”,过五关斩六将的带来患者最爱的泡菜,或化身“知心妹妹”,在治疗的同时与患者谈生活、聊理想,帮他们重塑战胜病魔的信心……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17年,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12年,他将29年积累的经验与技术,全身心地用在了新冠肺炎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如今武汉的重症病区,正在努力实现应收尽收,苟安栓和医护小伙伴们,则努力做到应治尽治,尽全力帮助每一位患者找到健康回家的路。

从2月9日至今,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已有26位重症患者康复出院,仍在病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80%的人已经明显的好转。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日趋好转,可作为病区“老大”的苟安栓却一刻都不曾放松过医护的感控与防护。

每一次的交班会、危重病例讨论会及各种的大小会议,做好个人防护一定是他雷打不动的话题,每次进出病区,他一定是那个和院感老师一同,督促、协助、念叨大家做好防护的“男婆婆”,“每一个参加这场战役的小伙伴都是英雄,患者的康复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做好防护,我一定要和我心目中的英雄们平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