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今天聊聊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我有个朋友所在的部门比较清闲,平时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支配。他平时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平时聚会闲聊的时候,总能蹦出来各种典故是故事。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前几年自媒体行业的出现,让许多人有了一个向其他人表达自我观点的渠道。我这个朋友在经过对不同平台的了解之后,决定开始自己的自媒体之路。

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在群里聊天。问他自媒体做的怎么样了,他的回答是放弃了。在我们的追问下,他说出了放弃的原因。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原因很简单,尽管他读了很多书,但是在尝试分析问题的时候,感觉脑子一片混乱。经常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发现另一个方法更适合用来解决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又或者是平时脑子里故事、典故一大堆,等到写的时候却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

我的这个朋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知识没有框架。平时没有针对性的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把输入脑中的知识整理加工。等到需要输出的时候,自然是脑子一片混乱。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这两天关注我文章的各位读者老爷们应该知道,我一直都在强调逻辑对于知识的巨大作用。想要搭建一套完整的、高效的知识体系,逻辑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

逻辑本身不生产知识,逻辑知识提供一套规则和方法,让我们可以组织和运用知识。当我们在完成知识的输入过程后,知识在脑中的状态类似于漫天繁星。只有将点状的知识,按照一定方式串联起来,才会形成最原始的“星座”知识,之后再用“星座”知识来知道实践。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为一个循环:输入-强化-输出。

搭建知识体系的前提是输入

输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读书、看视频等等。既然今天讨论的是如何通过读书来搭建知识框架,那么就来谈谈如何读书才是有效果的。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第一阶段,通过入门书来找到切入切入口。

读书也存在鄙视链,读经典小说的看不起读网络小说的,读大师名著的看不起读畅销书的。就拿科普书来说,很多人不屑于读这类书,觉得这类书对于掌握一门知识来说毫无帮助。于是在开始阶段,就读那些高深的著作。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结果可想而知,基本上到后来都放弃了。

所以当我们通过读书来搭建知识框架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一点的入门科普书开始。比方说想了解经济学的知识,可以从《小岛经济学》、《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等趣味性较强的书开始,在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再去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比方说想了解明史,但是看不懂文言文和专业文献。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从《明朝那些事儿》或者口碑较高的影视剧、小说之类开始。

先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之后把这个点作为切入口,慢慢窥探到知识的全貌。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通过阅读经典来搭建框架。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目的是完整整个知识的梳理,通过逻辑来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这时可供我们阅读的书,包括大学教材以及大部头的经典。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此外,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对知识展开联想。充分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让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产生互动。

比方说我们知道唐突战争,知道奥斯曼帝国,知道郑成功击退荷兰人保卫台湾。通过这些可以联想到,唐突战争把突厥人赶往中亚。突厥人打败拜占庭帝国,欧亚大陆贸易线被截断。欧洲被迫开辟海上贸易路线,荷兰人占领台湾。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只有将脑海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会让知识的作用最大化。

第三阶段,通过阅读最新信息来更新知识框架。

在完成第二阶段之后,一个知识框架可以说是有了一个雏形。但是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阅读最新的内容和新闻,来完成知识的更新。如果用人来比喻知识框架,那么阅读经典书籍就是强化我们的骨骼,快速更新的内容就是完成体内的新陈代谢。

通过重复和应用来强化知识体系

在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中曾提到,记忆的完成过程包括

识记-保持-复现。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与记忆的过程相似,在完成输入(识记)过程后,就要通过对知识的不断重复和应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简单来说,就是把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我想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中存在更好的办法。还有的人在读完一本书之后,不知道该如何用于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如何将别人的经验转化成为自己能力的具体方法。简单概括这个过程,就是将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寻找具体问题与书本知识的共通点。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从这个共通点中,逐渐挖掘知识背后的联系,寻求解决办法。

通过输出来保证知识框架的完整

在完成知识体系的初步搭建,以及强化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更新知识体系。在输入阶段,我们已经通过不断阅读大量内容来对知识体系的内容进行更新,但是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我们要需要通过输出,来对体系内的知识进行辨别。此外,如果只输入而不输出,很容易陷入信息茧。信息茧指的是我们很容易被同类型的信息包围,接触不到信息茧外部的信息。

比方说当我们上网看电视剧的时候,网站会根据浏览历史和观看时长来判断我们的偏好,之后根据这些数据来推荐我们想看的内容。对于观众来说,网站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省去很多挑选内容的时间。但是这样做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获取其他内容的机会。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现实中,信息茧同样存在。俗话说人以类聚,我们身边的朋友都是与我们爱好、兴趣相同,三观一致的人。所以不论在网络还是现实中,想打破信息茧的途径,就是多余不同的人交流。

信息时代,表达自我的渠道和方式有很多。这些渠道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交流边界,只要在网上发布一段信息,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看到。

这三个步骤,让读书效果加倍,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同时调整对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调整。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搭建知识框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知识更好地应用,还是想扩展自己的眼界。不同的目的搭建知识框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只有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才能更有效地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