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同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令人難以倍感疑惑的是,兩個地理位置如此相近的星球,它們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火星上沒有青山流水,也沒有鳥語花香,只有無盡的荒涼與冷寂,只是一片寒冷而又貧瘠的不毛之地。

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雖然火星目前的環境並不是那麼友好,但還是有部分科學家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想要將火星改造為“地球二號”,畢竟與其他星體,火星還是佔有較多優勢。

來自德國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認為,數億年前的火星並非如此荒涼,曾經的火星或與現在的地球相似,儲備有大量液態水資源,也擁有良好的大氣環境與各式各樣的地形。在那個時代,火星上的環境應是適合生命體生存的。如今,火星雖已變得面目全非,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改造的可能。

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說到改造火星的計劃與實施步驟,科學家說到,改造火星首先要從火星上的大氣開始入手。目前,火星大氣層極其稀薄,同時,火星大氣層內二氧化碳佔比高達96%,而眾多生物賴以生存的氧氣的含量卻不足2%。

對此,科學家的策略是,希望可以將藍藻引入火星中,只要能通過藍藻的光合作用將火星大氣中大部分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那麼,火星的大氣環境便能變好,火星也就有望變成第二個地球。

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但也有學者對此策略產生質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生命是不適合在火星上存活的,藍藻也不例外。德國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內的科研團隊經討論與研究後說到,藍藻本身就可以在較為嚴苛的環境下生存,只要再改良一下其基因就能大大增強其抵禦外部不良因素的能力。

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近期,科學家擬計劃在實驗室中建立一個特殊的小型溫室,通過此溫室來測試藻類生物在各種宇宙射線與太陽輻射下的生長情況,若藍藻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頑強生存,藍藻便極有可能可以適應火星的環境。如此,通過將藍藻種植在火星上,或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火星目前大氣的情況,那麼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又會多一個居住選擇地。

科學家欲改造火星,從改造其大氣層入手,希望打造為第二個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