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贯中要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话诸葛亮?

中国鞋业那些事儿


罗贯中写了千古名著《三国演义》,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爱不释手,津津乐道。不过,这部名著也引起了了后世很大的争议,就是《三国演义》所写的历史人物,明显地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话诸葛亮。这些人物和历史上本来的形象,明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罗贯中)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的是,《三国演义》里写的文学形象,和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不完全一样的,《三国演义》是一种农文学塑造。

我们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讲的文学,和我们今天的人所讲的文学,有明显的不同。今天我们讲文学,小说是老大。可是古人反而把小说放在不值一谈的地位。小说这个“小”字,就表明了古代的态度。我们今天讲散文,说什么“先秦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类,其实古代根本就没有“散文”这种东西。古人的诗歌是他们的正统文章。但如果今天我们的学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写诗,估计阅卷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改。

既然“文学”这个概念,我们和古人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文学的规则在古人那里也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说,我们的历史小说要进行“形象塑造”,实现“艺术真实”的时候,实际上古人并不是这样考虑的。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罗贯中写的这个《三国演义》,实际上并不是罗贯中的独创,他不过是对民间说书人所讲的三国故事,以及当时流传的那些三国史话的一个收集和整理,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可以说,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民间说书人口中的曹操、刘备、诸葛亮就已经和史书上的形象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曹操)

那么,为什么民间说书人要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话诸葛亮呢?

实际上,所谓的丑化、美化、神话,不过也就是概念化而已。从古至今,从小孩开始,我们对人的判断,就分为好人和坏人两部分。朝廷中的大臣,也因此把他们分成忠臣和奸臣两部分。而且,好人的身边必然有坏人,忠臣的身边必然有奸臣。杨业是忠臣,潘仁美必然是奸臣。就算历史上的潘美不是,也要把他塑造成那样的形象。

也就是说,曹操不幸成了坏人,成了奸臣。

除此以外,古代说书人要想把书讲得精彩,要有人听,要有人给钱,就不能按照历史的原样来。因为历史的原样并不精彩,按照历史的原样来,没人听。因此,就必须对人物作“形象化”处理,对其某种特质进行集中和拔高。

那么,有人又会说了,就算说书人必须分出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奸臣还是忠臣,必须对人物的特质进行集中拔高,为什么却把曹操塑造成奸臣、坏人,把刘备、诸葛亮塑造成忠臣、好人呢?

(刘备)

有个伟人说过,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的思想,就是普通民众的思想。那些说书人虽然都居于社会底层,是被统治者,是普通民众。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其实是统治者的思想。

古代统治者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要维护一种秩序,那就是臣子该有个臣子的样子,君王该有个君王的样子。

曹操无疑是个臣子,可是后来,他的曹氏家族取代了汉家江山。按照我们今天的观点,当领导就该能人上。但古代不是这么认识的。古人认为,汉家江山延续了四百多年,就算汉献帝再没本事,他也理所当然是天子。曹操对朝廷的事情大包大揽,汉家江山变成曹家江山,这就不对。曹操这个人,就是奸臣。

刘备被美化,无非也就是因为他是汉家后代。如果汉献帝无能,刘备继承汉献帝的皇位,那也是非常恰当的。所以,刘备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对的。

诸葛亮只是个政治家,但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他一生没有像曹操那样,谋求权力的转移,因此,诸葛亮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是对的。他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这五次北伐虽然劳而无功,但是在说书人的嘴里,他却成了军事天才。除了是杰出讹政治家,还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也就这么被神话了。

所以说,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诸葛亮,乃至关羽,他们被“异化”的根据,都是根据所谓的“忠奸”标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张生全精彩历史


这一点从罗贯中的个人经历中可以做出推断。

先说神话诸葛亮,其实可以说这是神话罗贯中自己。因为罗贯中也曾梦想做出一番大事业,有“图王”(图于王:为王做谋划)之心。早年跟随过张士诚,成为张士诚的幕府之宾。但是因为张士诚的一意孤行,导致罗贯中失去信心,离张士诚而去。

而呼风唤雨,知晓天文地理,助刘备建立蜀国的诸葛亮就成功了的罗贯中,也是他梦想中的样子。

再说美化刘备。刘备放在当时可以看做是张士诚。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盐的,都是从一无所有崛起的;书中的刘备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不听众人劝阻,兴兵伐吴,导致蜀汉国力大减;现实中的张士诚呢,因为弟弟被元军俘虏,向元军投降。元灭后,有不听众人之劝,再次称王,同样的一意孤行。

美化刘备可以说是对旧主张士诚的一种怀念吧,毕竟自己没有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

最后说丑化曹操。曹操的话,个人认为对应者是陈友谅。陈友谅祖父原姓谢,入赘陈家,后代就姓陈了;曹操也是因为父亲是曹腾的养子才姓曹的,本姓是夏侯。陈友谅生性强硬多疑,喜欢用权术控制属下;曹操也是生性多疑之人。陈友谅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曾经建汉称帝;曹操也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虽然没有称帝,但是也差不多了。

既然是自己旧主张士诚的老对手,丑化曹操即是丑化陈友谅,既然书中需要有个反面角色,正好一举两得了。

以上是成哥谈历史个人观点,欢迎一起探讨。


成哥谈历史


曹操是东汉末最伟大的政治家、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治理天下的雄才大略。又有所有政治家表面以天下苍生为念,实则为权利之争,不惜牺牲天下人性命、心狠手辣的一面。从道德层面上讲,曹操不逊于同期袁氏兄弟以及刘备、孙权,大家都是乱世枭雄,但能力确强于这几位。窃以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之评价对于曹操而言比较贴切。早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之前,就有许多的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包括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化诸葛亮。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只是将这些散在民间的话本、传说、故事等等用刘备诸葛亮这一条线给串了起来而已。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话诸葛亮,体现的是民意。汉武帝以后,对于人和事物是非曲直的评判是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标准的。曹操的霸业建立在爱惜人才并知人善用,但其看重的是真才实学,对于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儒生极不以为然甚至鄙视,有悖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其次曹操相对于刘备真实些,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譬如曹操原话"宁我负人,休教人负我\


shaollin


可以从血缘角度、社会背景角度、历史发展角度来思考。

血缘角度——刘备是"帝室之裔",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汉朝一共有29位皇帝,刘恒生下了刘启,刘启也就是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就是汉景帝的庶子,所以刘备是与刘邦有血缘关系的。

刘备是刘胜这一支的后代,是刘胜的第十七代玄孙,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孙,刘备的父亲叫做刘弘,祖父刘弘曾经举孝廉,做到了县令一级。总之,多亏了刘备是刘的,多少和汉朝皇帝沾点亲故关系。

曹操的血缘关系呢?《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但由于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与曹参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曹操的父亲曹嵩,字巨高,沛国谯郡人氏。他的父亲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


孙权的父亲叫做孙坚,是东汉末期军阀将领,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小说《三国演义》中称孙坚为江东猛虎。中平一年加入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斗,后起兵讨伐董卓。初平二年四月,孙坚在袁术命令下征伐刘表的荆州,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之。黄祖伏兵从竹林间发射飞矢,孙坚中箭,脑浆逆流身亡,享年三十七岁。据三国志记载是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社会背景角度——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人心思汉

唐宋到金元,民间的讲唱文学中则从来都有尊刘贬曹的倾向。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而刘备又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因而将刘备奉为正统仁君,是符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愿望的。

南北朝以来,遭受国家分裂、异族入侵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罗贯中根据众多素材,用"拥曹反刘"的倾向来映射元代异族统治的不正统,元末明初,罗贯中把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和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结合,把刘备、诸葛亮等人视为美好理想的寄托。儒家的思维逻辑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上地下,惟有德者居之"。这种思想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诸葛亮临终前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作者无可奈何的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者"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

历史发展角度——自朱熹《通鉴纲目》起,奉蜀国为正统

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 《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明末清初,毛宗岗在修订《三国演义》时又加重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以拥刘反曹的思想来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在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自唐宋到金元,"拥刘反曹"的倾向完全一致,这与南北朝以来人们遭受异族入侵,汉人希望天下统一,"人心思汉"等原因有关。

朱熹的《通鉴纲目》对元明两代的史学影响非常之大,元代汉儒主要通过研讨朱熹《通鉴纲目》的书法旨意,来阐发"夷夏之辨"思想。

《通鉴纲目》中所讲述的思想、观点和内容,完全符合历代统治者的要求,是一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教科书,非常有利于封建国 家的统治,因此,一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推崇和提倡。而作为此书的著作者朱熹,后来,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也就理所当然的被推上了仅次于孔子的神圣宝座,享受到仅次于孔子的崇高荣誉。

事实上,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客观角度存在的,比如前期写曹操的时候,并没有丑化曹操,而毛家岗修订《三国演义》强化了"尊刘贬曹"的倾向,是为了迎合清代统治者的需要。

至于《三国演义》为什么要神话诸葛亮,向来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有民间传说罗贯中曾是张士诚手下谋士,后张被朱元璋打败,罗贯中的建功立业梦想失败,转而做了小说家,他的经历和内心情绪与诸葛亮极其相似,所以借神话诸葛亮来表达自己有才而未成大业的遗憾。

古代亦有以貌取人的传统,史书有载:"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又学富五车,人怎么可能有完美?但孔明就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他有如此形象、气度、谈吐,以至孙权第一次见到孔明就想得到他。如此才思敏捷又忠心耿耿的人,作者写小说时未免会多一些偏爱。

诸葛亮在历史上其实是个政绩赫赫的人物,但是小说能这么写他管理国家、治理田桑、发展盐铁吗?显然是不能够的,考虑到小说的接受群体,你讲一些特别高端的治国方略肯定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反而讲些神招、奇招,可以引起大众的兴趣,所以诸葛亮的形象才会被神化,甚至是到了妖魔化的程度。


一往文学


三国演义并没有丑化曹操,更没有美化刘备,而是相反,相反三国演义对曹操更多的是美化,开篇就虚构曹操矫诏召集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以表现曹操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与强大的号召力,又虚构曹操刺杀董卓,表现曹操的忠勇与机敏,而曹操的很多污点,比于梦中杀人,好色,杀皇后,杀贵妃等等,本来就是历史事实,谈不上是丑化,对于曹操屠城,杀降的残忍行为,三国演义也是淡化与回避,总之,三国演义对曹操是美化,而不是丑化。

再说刘备,历史上的刘备性格刚毅,武力出众,仁义爱民,到了三国演义里成了只会哭鼻子的窝囊废,军事才能全给了诸葛亮,武勇给了关羽张飞,刘备识人用人的优点也有意淡化,只是借他人之口夸刘备仁义,但没有具体的事迹来表现,反而让人觉得刘备虚伪,这样一个空洞的刘备的形像,只是用于突出诸葛亮等人的陪衬而已。难道这样也是美化刘备?


纤末


罗贯中没有美化刘备,也没有丑化曹操,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恩将仇报劝曹操杀吕布等阴暗面,相反三国演义有些地方还美化曹操,比如曹操每次遇到危险遇到失败以后都临危不惧哈哈大笑。

曹操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真正历史上的形象差不多,真实性加上艺术性也是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成为四大名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至于诸葛亮的确有些神话,比如借东风比如草船借箭比如空城计等等,但总体上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诸葛亮也的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在北伐曹魏战争中活活累死,如果真正神话诸葛亮,不可能让他活活累死。


厚德载物49847


明明是丑化刘备好不好...把刘备写成只会跑着哭的伪君子.....



丰臣秀吉W


罗贯中丑化曹操?罗贯中不光是帮曹操杜撰了孟德献刀这样的英雄壮举,还把曹操一屠徐州的暴行删掉,只写其借口为父报仇的二屠徐州事迹,官渡坑杀八万袁绍降军这事也直接避而不谈,最无耻的是为了帮曹操诬陷伏皇后圆谎,愣是让伏完多活几年来与女儿勾结要对曹操不利,来让曹操杀伏皇后杀的理直气壮,这哪里是丑化曹操,跟高希希一样就是个曹粉。


康夫大大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汉人受蒙古人残酷统治中,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做为社会底层的汉人迫切希望恢复汉人政权,纷纷起义开始反抗。《三国演义》是在这个环境下产生的。\n 刘备做为汉朝的嫡系传人做为正面角色是正常的,也是当时社会环境和老百姓的需要。曹操做为篡权者,给与抹黑也是正常的。好在没有过分矮化曹操,把曹操写成奸雄,这是小说成功之处。



中国人喜欢造神,刘备要以弱胜强,需要个无所不能的,神一样的人物辅佐,诸葛亮就此产生。



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黄金涛7


罗贯中的拼音简写是LGZ,诸葛亮简写是ZGL……发现共同点了么?开个玩笑。毕竟汉室天下姓刘,古人的正统观念根植于心,刘备号称中山靖王之后,打着匡扶汉室的大旗,无疑代表了主流势力,而汉献帝虽蒙曹操乱世保全,但毕竟是被挟持并在曹家手上废掉的,一出一入,丑曹美刘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一点很关键,剧情需要,都是好人和帅哥,哪里来的戏剧冲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