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在五龍鄉東風村,成片的枇杷樹顯得格外惹眼,眼下是枇杷掛果的時節,一年收成如何,關鍵就靠這個時節的管理。3月10日,記者走進五龍鄉東風村,看到農技員正在為果農講解拉枝、保果等技術。

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這根枝條要這樣壓,這邊才有陽光曬進來。”在簡短的和果農們打過招呼後,農技員王關兵上手為果農做起了示範。通過理論講解和實際動手操作,王關兵從壓枝要領、幼樹田間管理、果樹肥料使用等方面為現場果農進行詳細講解指導。

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老師,我家樹葉子最近有點發白,是不是得病了?”抓住了機會,果農們一邊聽老師講解,一邊提問。不少果農告訴記者,這枇杷樹看上去易於管理,但要想枇杷結的好,這裡面可大有文章。在農技員的指導下,東風村不少果農已變成了枇杷種植高手。

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楊德強是東風村格達橋組的村民,他家種了10多畝的枇杷,年產量在2萬斤左右,是村裡的枇杷種植大戶。他說,自己是村裡最早種樹的人,從1999年自己去仁壽縣買回第一批樹苗開始,如今已過去了20個年頭,當年的那批幼苗已經長成了老樹,自己的收入從一年幾千塊變成了現在一年10多萬,全村的枇杷種植戶也從他一戶變成了如今的幾百戶。

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枇杷樹是我們東風村的主打產業,是我們的致富果,光是種得多還不行,還要好好管理,才能再上個臺階。”2013年,為推動全鄉果樹發展,五龍鄉將原來的東風村科普協會撤銷,成立育園合作社。楊德強主動報名加入,他說:“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村民管理果樹,幫助他們找銷路,我有種植經驗,能幫大家。”


寶興:農技服務送到田間 枇杷產業發展勢頭勁

老百姓自主發展產業時,政府同樣不能“閒著”。近年來,五龍鄉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引進枇杷、藤椒、核桃、黃桃等經果種植,僅枇杷一項,全鄉種植面積就高達6000餘畝。五龍鄉副鄉長謝博說:針對今年枇杷核心區打造,政府外調3公分枇杷樹350株,充分滿足了東風村枇杷種植需求。下一步五龍鄉將整體推進萬畝枇杷農業產業園核心示範片建設,以格達橋為中心,示範帶動戰鬥、勝利、團結等村一起發展枇杷種植。

資金投入、政策保障、技術服務,三管齊下,五龍鄉農業產業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群眾對發展果樹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優勢在山坡,致富靠果子”已形成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