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何时起、几时休?


网络暴力何时起、几时休?


有人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自由且和平,博爱而文明;可是,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用一张网就把地球连成了一个村,无数个马甲背后,可能藏着天使,也可能寄居恶魔。

网络暴力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概念,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网络暴力是指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属于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具体形式是: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言论。这样看很像并没有什么难理解之处,可是仔细想想,什么样的言论才算是具有攻击性的呢?什么程度的人身攻击才能被确定为网络暴力?这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或者受害者。从2001年2月的一起“人肉”曝光陈某某女士的个人信息开始,网络暴力悄然现身,并愈演愈烈。当然,那时还没有“人肉搜索”这种说法,不过这一事件让某些不法分子看到了网络的“便捷”,点燃的他们非法获取他人信息的心火,并推动了网络暴力的发展。时至今日,闹得沸沸扬扬的“227”事件,使网络暴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网络暴力下的受害者肖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络暴力何时起、几时休?


这十几年来,因为网络暴力受伤的,不仅仅有明星艺人,不少普通人也深受其害。2018年8月,四川德阳一位女医生不堪舆论压力和网络骚扰选择自杀,事件起因是由于该女医生在泳池内被一十三岁男孩骚扰,其丈夫冲过来将男孩按入水中并扇了耳光。随后男孩家属殴打女医生并在其单位大闹,此后还通过媒体造谣,对女医生施加压力,却不曾想谣言的传播比毒药的力量还要可怕,马甲后的网民们道听途说不分缘由就对女医生进行网络暴力攻击,其言语恶毒堪比刀剑,女医生最终不堪舆论压力选择自行了断。

这样的案件其实不算少数,那些自以为是正义使者的网民们一度被舆论支配,在捕风捉影的消息中享受着谴责他人的快感,并且乐此不疲。他们不必害怕,因为有马甲作盔甲,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同道中人蜂拥而起,同时一哄而散,事后谁也不知道始作俑者究竟是何方妖魔鬼怪。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正义”、“无心”、“从众”的情况下,对受害者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是网络民众群起而攻之,这般舆论压力,谁来都不一定受得了。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觉得网络是法外之地,在虚拟的世界里放飞自我,做一个无所畏惧的“键盘侠”。其实网络世界也有它的底线,随着网络暴力的升级,国家终于重拳出击,于2020年3月1日颁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不得开展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网络暴力等非法活动。这一法律的出台,相信对广大网民的言论会有更加严格的约束,也能让网民整体素质提高,相信舆论的洪流,不会再轻易淹没无辜群众。

互联网普及至今,网络暴力纷争不止,悲剧也上演了一轮又一轮,但是我相信,国家净网行动落幕时,网络世界也将焕然一新,网络暴力也会销声匿迹。


网络暴力何时起、几时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