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的炒股最好的人有多厲害?

蕭峰666


樓主提的這個問題,還是對股市充滿著很大的希望的。

股票市場有很多成功的人,例如:價值投資巴菲特大師,索羅斯投機大師等等。

任何一種方式的成功都是由於一個人的性格、成長的環境和一個人所在的行業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去努力奮鬥而換來的。

巴菲特是價值投資典範。2019年身價已經達到825億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三位,價值投資一直是遵循著圍繞著價值規律而定的投資,巴菲特大師投資的精髓:1,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必須熟知的行業公司,不懂的絕不出手。2,瞭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全貌經營的情況(也就是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專注著股價。3,在價格合適的時候買進(價值被低估的時候),絕不會頻繁的買進賣出,而是長期的持有投資,即價值被高估的時候賣出。索羅斯大師則是運用金融投資的規律去做多或做空市場來獲取成功。

兩位都是金融投資領域中的佼佼者,利用資本市場給社會創造財富,從而為個人獲得鉅額的金錢回報。

綜合上述,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應該先投資自己的大腦。所以千萬不要去盲目的崇拜跟風,而是先要豐富自己的大腦。





張國棟談投資


我分享一下我的所見:

這個人是以10萬起家,自己在北京時租賃了一個閣樓,整日研究股票的走勢和覆盤,在2015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從10萬炒到了100萬,全部是短線交易。

短短三個月10倍的收益,他被證券公司的注意到,特聘分析師,開始做股票分析。最後一次見他,說到了1000萬市值,且在青島黃島開發區買了一套別墅,現在多為大戶進行服務,每個月固定收入有40-50萬。

這就是我見過的炒股最好的人,35左右,帶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我們當地認識他的人,都稱他為股神。


突破自我1978


建議你不要去崇拜這類人,我曾經10萬起家炒股票,最厲害的時候有400多萬,厲害嗎?呵呵,和我一樣的人很多,2000年前後,相繼倒下,無一人存活,連我們的證券公司也倒閉,當時我在寧波證券。

股票開始時候,上海出了無數百萬,最出名的是楊懷定,人稱楊百萬。他現在搞股票軟件蒙人錢啦。炒股就是賭博,能得逞一時,得意不了一生。所有的結局全是最後完蛋。

建議你瞭解下美國股神巴菲特,他從不炒股票,K線圖什麼的一概不碰的,他只研究哪個公司值得投資。只有這種理念才是買股票的唯一成功方法。

炒股票,害死多少人的思維誤區啊。希望我們的媒體多多解釋,告訴人們,如何研究判斷一個公司的價值,分析哪個企業家值得追隨買他的公司股票,這些知識才是真正的財富。


笑看江山變


講一個真實的普通股民高手的故事,大家都叫他老劉。

記得當年,我手裡有一點原始股上市,就這樣懵懵懂懂的開始了炒股生涯。一點股票知識都沒有,就上了股戰場,自然賠的稀里嘩啦。經常去營業部報攤買三大報,這樣就和攤主大姐熟悉了,她把老劉介紹給我,讓我跟著學習一下。

第一次和老劉見面,當年他還在散戶大廳炒股。他中等身材,有點黑瘦,穿著一雙老式黑布鞋,一個褲腿還挽到接近膝蓋,另一個褲腿正常垂到腳面。當年電腦還沒普及,他用大張座標紙畫K線,一張一張拼接起來,掛滿牆,他只研究K線和週期。後來,老劉大約用了10多年時間,從10萬炒到1000萬。

最近,偶遇一位老劉的朋友,我詢問老劉的近況,他說兩年前老劉就因為肝病不在了。才50多歲,就像流星劃過夜空,最耀眼的時光只有十幾年。我很懷念初次跟他學習炒股的短暫時光。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能夠機緣巧合進入股市是一種緣分,如果能夠身體健康的一生都在做股票,那也是一種幸福。

經過20年炒股的歲月,才會把人的浮躁盤掉,只留下承託歲月的深厚包漿經驗。

輸贏只是一個週期往復循環的過程,歲月會讓我們慢慢體會到炒股的樂趣。

希望大家做股民,要健康,要快樂!



股市牛多多


我是金融10年的小斌。炒股不等於投資,炒股主要是突出炒字,只是做一時短平快,一天漲停第二天就賣出,後天跌下去又買回來,就是一般我們說的高買低賣。這種方式風險大,收益高。另一種就是投資,代表人物就死我們熟悉的股神巴菲特,巴菲特從1965到2004年這50年內,每年平均收益是21.97%。是不起感覺很不起眼,就是這不到22%的每年收益造就了一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就是用長時間的調研和研究一個公司,然後買入,並且長期持有。1988年買入的可口可樂股份,10年時間為他創造了上百億的收益。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畢竟不是每個人能抵擋住股市的跌宕起伏並且堅信自己的眼光。股市要掙錢最重要的是,持續並且穩定的收益,複利的收益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東莞小斌


我是基金經理,也是職業交易員,我可以說我自己嗎?我不是暴利型,但是我是穩定型,一年220個交易日也就虧個20個交易日左右。每天平均賺3萬_5萬左右。本金大概1000萬,一年下來大概賺300-800萬。不管熊市或者牛市都是一樣的,牛市賺800萬,熊市300萬,虧損日子很少。我的頭條裡面每天都有貼我的交割單的,您可以去看我的交易日記為證,頭條也有我拍的視頻放了我其中一個賬戶每個月的盈虧,熊市連續10個月無虧損。下面放視頻是隨機抽取我們公司的一個交易員來證明每年我們虧損的日子很少。您可以參考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c469c64990845a9b8def08e74d6fa73\

COCO投資


來自瑞士的交易者卻在這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創下了利潤率4537.8%的成績,至今無人能及,令世人驚歎不已,他就是——安德烈布殊。


期貨市場最佳的投機機會便是找到市場的大趨勢和轉勢的時刻。布殊以十種成功率超過65%的警告訊號監察市場趨勢,其中包括大市循環、季節性週期及大市氣氛等,當至少有三個不同來源的行動訊號發出一致的指標訊號時,就是行動的時機了,這些不同的來源是指每月、每週、每日、每小時、以及30、15、5分鐘的圖表。他常用的分析指標有移動平均線再配合強弱指標RSI。這套交易系統也是令他在1987年“美國交易冠軍盃”大賽中獲利45倍的制勝法寶。

而在布殊的投資策略中,也有一套資金管理方法。帳號的最大風險將控制在25%,通常在信號不明朗時為客戶投資額的1/3獲利平倉,而該筆利潤將用做保證另外1/3的投資,使真正冒風險的只有1/3的投資額,而同時又可以享有2/3的贏利潛力,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不會由於大魚溜走而影響心情,保持平靜的心境。

很顯然,布殊的經歷始終在證明著這個答案的準確性。人生是一場冒險,但制勝的法寶始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才會經常在空中關掉飛機引擎,多次在鬼門關前打轉,最後都平安無事。因為他始終明白,他早已扼住了命運的喉嚨,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他的生命。


傅礪


炒股近十五年,聽到過或見到過許多炒股高手,但是徐翔是我認為炒股最好的人,不管從網上還是身邊的朋友對的講的事情,我歸納如下幾點。

一:專注

做任何事情就怕專注,唯有專注,可以讓人保持警惕。儘管過程會枯燥艱苦疲憊,但想要獲勝,這是必不可少的代價。很久以前,我就聽說徐翔是一位非常專注的投資者,通常情況下,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一早,澤熙開始晨會,每位研究員彙報市場信息和公司情況,開盤後進入交易室,交易時間絕不離開盤面。中午一般與賣方研究員共進午餐,下午繼續交易,收盤後又是一到兩場路演,晚上覆盤和研究股票。他每天研究股市超過12小時,幾乎沒有娛樂和其他愛好。聽說這種習慣他已經持續了20多年。

唯有無與倫比的專注,才有超乎尋常的回報,這是我學到的主要精髓。現在,我也養成了盯盤的習慣,交易時間儘量不離開盤面,日復一日,市場的呼吸和節奏慢慢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記,直到形成交易直覺。

二: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不一定是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有多長,而是你給自己設定的投資生涯有多長。只有把投資當成終身事業來做,你的心態才會長期,行為才會理性,才不會為了追逐一時的利益去冒無謂的風險。很多經典書籍強調長期投資,認為這是戰勝市場的重要武器。

澤熙素以兇猛彪悍的投資著稱,經常參與大量的短線交易,市場甚至以“敢死隊”名之。但是他們也是堅持長期投資者。如果以持股週期衡量,澤熙的倉位中有大量快進快出的品種,並不符合一般意義上長期投資者的概念。但是,長期投資者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僅僅從持股週期上來衡量嗎?自從1993年入市,徐翔用20多年的時間在證券市場中搏殺,在實戰中形成了快準狠的投資風格,並且一以貫之地堅持。這種堅持,才是長期投資者的根本。

三: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

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都很重要。如果硬要劃分一個先後順序的話,我的選擇是,先取絕對收益,再兼顧相對收益,但無論是哪種收益,都必須付出辛勤,要想獲得絕對收益,應當儘量迴避風險。

但在徐翔的澤熙,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是放在一起的。澤熙的業績最受人關注的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漲得快,長期遠遠戰勝指數,第二是回撤小,即使在市場大幅下跌時,業績也總能保持平穩。過去的5年中,淨值回撤10%的次數只有3次。做到這些的秘訣主要有三條:推薦的股票要能漲,最好馬上漲;漲幅要高過滬深300指數;買入後不能下跌超過10%,否則無條件止損,不允許補倉。

這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考核辦法確實殘酷,許多研究員很久也適應不了,但這確實體現了澤熙的投資哲學,那就是以絕對收益為基礎,以相對收益為目標,以嚴格止損為。

四:與眾不同的思維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這已經變成股市中的眾所周知的俗話。澤熙的研究員壓力山大,除了嚴苛的考核標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經常會發現自己的研究結論被徐翔否定掉,尤其是做了很多功課,徵求了各方專家意見,滿懷信心地闡述理由時,徐翔卻淡淡地說:不。但事後的實際走勢證明,但徐翔與研究員結論不一致時,大部分時間,老闆是對的。顯然,被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徐翔是不認同的。

還有很多次,澤熙重倉持有的股票,在市場報告一片看好,股價凌厲上漲的時候,澤熙卻在悄悄出局,而賣出的價格屢屢是市場的階段頂部。

五:拒絕槓桿

2015年以來,隨著市場的轉暖,許多投資者眼見暴利在前,紛紛加槓桿,兩融餘額飛速飆升,分級基金搶手無比,還有很多槓桿極高的結構化產品誕生。但是,我卻沒有見到澤熙加槓桿,相反,澤熙在年底大比例分紅,將本已永遠封閉的產品規模繼續降了。槓桿有成本,槓桿有期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加了槓桿之後,時間不再是你的朋友,反而變成了你的敵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槓桿會使投資行為發生扭曲。在成本、期限和平倉的壓力下,投資者要麼變得更加激進,希望儘快賺取更多的利潤,導致冒了更大的風險;要麼變得更加保守,害怕因為下跌而導致平倉,從而失去一些投資機會。

還記得樂視網的慘劇嗎?有多少投資人因為加了槓桿,一夜之間血本無歸。槓桿的代價就是,哪怕你成功99次,最後一次失敗就足以讓你回到起點,甚至連翻本機會也喪失。

我自己也曾經用過槓桿,有過暴利的經歷,更有過慘痛的教訓。現在,我想我是不會再願意嘗試這把鋒利的雙刃劍了。牢記巴菲特的話:穩健的投資者夜夜安眠。

六:股價有時與基本面無關

股市是多維度的,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維。正如巴菲特所說,股市長期是稱重機,但短期是投票機。一個精明的投資人,既可以用紮實的基本面研究賺錢,也可以用精準的心理學賺錢。

重慶啤酒一役,堪稱澤熙的經典案例。在乙肝疫苗徹底失敗,股價崩盤的時刻,澤熙卻成功抄底,獲取鉅額利潤,其中的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之處,比小說還精彩,而澤熙的投資邏輯,更叫人拍案驚奇。

2012年初,重慶啤酒發佈乙肝疫苗臨床揭盲結果,整個市場都傻了眼: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居然基本無效,公告一出,股價從82元連續跌停。在股價跌至28元的那天,奇蹟發生了,巨量買盤一開盤就橫掃千軍,股價扶搖直上,盤中一度漲停。沒有人想到,在市場一片看空的時候,澤熙出手了。

第二天,股價繼續跌停。更意外的是,公司當晚公告,將繼續停牌,直至發佈另一份臨床結果。

這一停牌就是一個多月,結果出來後雪上加霜:疫苗再度被證明無效。市場最後一絲僥倖心理也破滅了,股價再度下跌,直至20元。

在此期間,市場對於事件的報道、傳聞鋪天蓋地,結論基本一致:重慶啤酒將回歸啤酒類公司的估值,按照同類公司比較,股價最多值15元,或者10元。

但就在此刻,股價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20元開始,重慶啤酒股價快速反彈,一個多月股價翻倍。澤熙在35元上方順利獲利了結。

是什麼造成了股價的大反彈呢?是基本面嗎?事實證明,在此期間,公司沒有發佈任何利好,之後也沒有。顯然,股價此時與基本面已經毫無關聯。

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澤熙能猜中這輪反彈?徐翔事後的一番話解開了謎底。

他說:“重慶啤酒不是股票,是彩票。第一次刮出來‘謝謝你’,第二次刮出來還是‘謝謝你’,這時候大家都把它當廢紙扔了,但彩票還沒刮完,或者說有人相信它還沒刮完,萬一後面是個特等獎呢?這就是反彈的邏輯。”

這個案例足足讓我思考了三個月,因為它完全顛覆了教科書上的邏輯:股價是基本面的反映。它讓我知道,有時,股價可以和基本面完全無關,而只跟群眾的心理相關。

後來的昌九生化,獐子島......屢屢重演了重慶啤酒的一幕,充分證明,在股市裡利用情緒賺錢也是一種可複製的模式。

在股市中,我們永遠是學生,向高手學,向前賢學,向市場學。

徐翔的投資理念是我投資生涯的重要一環,寫下此文,不是為了揭秘,也不是為了鼓吹,僅僅是從投資的角度,與大家探討砥礪。徐翔有句話,股市裡只有不斷進化,才能不被淘汰。

讓我們以此自勉。


萬國仕


我接觸過很多炒股的,如果他們做一個比較,很難比較誰厲害誰不厲害,他們有自己的方法,但無論什麼樣的方法,這些方法是值得學習的,最有價值的是清晰的人,看到市場,股票,看到自己。我讀過walcom的信息,上面說了解你自己很重要,瞭解你自己,瞭解你能力範圍的大小。

他們知道他們可以買什麼,不可以買什麼,有什麼風險和好處,以及應該採取什麼策略。

很多人都在談論原則,但其中總有一些陷阱。即使是那些在股票市場上多年的人也無法避免損失,但他們認為這是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現象。他們看得很清楚,他們下定決心,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出手。

再次,那些冒險的人,遲早會損失很多錢,很難賺錢,這和賭博相似,所以很容易損失錢。所以真正的大師是什麼,真正的大師對自己的人是清楚的,他們有目標和理想,有非常嚴格的計劃,並且嚴格執行的人,他們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只要不盲目跟隨別人,堅持學習,總會盈利


阿瑞談投資


炒股不等於投資,炒股主要是突出炒字,只是做一時短平快,一天漲停第二天就賣出,後天跌下去又買回來,就是一般我們說的高買低賣。這種方式風險大,收益高。另一種就是投資,代表人物就死我們熟悉的股神巴菲特,巴菲特從1965到2004年這50年內,每年平均收益是21.97%。是不起感覺很不起眼,就是這不到22%的每年收益造就了一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就是用長時間的調研和研究一個公司,然後買入,並且長期持有。1988年買入的可口可樂股份,10年時間為他創造了上百億的收益。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畢竟不是每個人能抵擋住股市的跌宕起伏並且堅信自己的眼光。股市要掙錢最重要的是,持續並且穩定的收益,複利的收益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