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只因它塑造了一个光怪陆离,“聚精会神”的世界。有人说,人们幼时初接触四大名著,一定最爱看《西游记》,因为它满足了太多孩子的美好幻想和英雄情结,即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孙大圣。而人到中年后,最爱看的依然还是《西游记》,也依然是这奇幻的世界和圆满的结局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

但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皆因其内涵是现实而深刻的,《西游记》也不例外。

比如说,当我们在羡慕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时,就会思考他这一身的本领是如何得来的。这里面其实揭示了许多教育与学习的学问。

孙悟空本身极其丰富的人格魅力很大部分源于他的神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打破了天地造化的法则,比如空间(上天宫,下海底,入幽冥),比如火眼金睛,可以识破妖魔鬼怪变化,而最令人神往的恐怕还是他能长生不老,五百年的时光对他来说也就是睡几觉的功夫。这些高超本领可以说全部得来不易,我们也可以大致做个分类,就会有所启发。

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01

根基功夫:学习要扎根基,学而时习之,才见真功夫。孙悟空的拳脚武艺、飞天遁地、七十二变化等底子都来自菩提祖师的传授,他的姓名也是菩提祖师赐的。我们并不着重探讨他是怎么学的,而是他为什么要学,这很重要。

那么孙悟空为何要历尽艰难去寻访菩提祖师学道呢?文中描述: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人若是过得太逍遥自在,必然惜命,更想恒久,即“道心开发”。这不仅是孙悟空本人,也是所有猴子猴孙的大福祉。

所以当他终于见到菩提祖师时,祖师叱其“撒诈捣虚,修什么道果”。猴哥详禀:渡两重大海,翻过南赡部洲,经十余年才找到。然而即便如此,菩提祖师也没让他立刻入门学习。这让一心求道又脾气猴急的孙悟空怎么受得了?

古时候教育资源是稀缺珍贵的,因此绝不会有像今天教育产业化,学校遍地开的情况。没有人会逼着你学,要想改变一辈子的命运,非自己发奋不可。孙悟空就是这样,既然想长生不老,不受人制,就无论如何都要学本领。然而越是如此就越是学不到,老师总会吊足了胃口。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总会出高明的老师。你想成为武功高手,他总会让你先去挑水劈柴,绝不会让你上来就学招练剑,甚至连剑都碰不到。窥不得堂奥,这样也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徒的学习欲望——他会在这时候如饥似渴地学东西。但是,学徒要忍耐不了,放弃了怎么办?

放弃就放弃呗,说明这不是好苗子,也不值得传道授业。名师出高徒,不管是三教九流,还是江湖技艺,各门派都比较信奉精英式教育(只教精英,绝不教垃圾)。因此,做老师的不仅要考验学徒的耐性,更要考研其悟性。菩提祖师在给孙悟空授课时,讲到妙处,孙悟空就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菩提祖师不悦,就敲了他头三下,孙悟空便意识到师父其实是很喜欢自己这种能领悟的弟子,要单独传授真本领了,于是便在三更时跪拜师尊,菩提祖师见他“打破盘中暗谜”亦“十分欢喜”。

如此,七年不曾学到的真本领,一年间全部学完。

这不禁让人想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郭靖幼年跟随江南六怪学武,可谓是六门功课轮番上的填鸭式教学,因江南七怪与丘处机约定了各家徒弟长大后比武,还专门设置严格的期末考核制度,是不是像极了今天的应试教育?结果郭靖这种先天资质不足的孩子自然是毫无进境,越学越傻。师父责备,母亲失望,就连伙伴华筝都笑话他,这可将他自尊心打击到崩溃边缘。在见到马钰道长这样的高手后,郭靖无论如何也要学本领。马道长自然也没有马上就满足他,而是以“爬上山崖”为考验,终于激发了他全部的潜力。与素不相识的人比武,这个概念从未植入到小郭靖的脑海中,而与之相比,血气方刚的少年自尊心受到伤害,哪个更能促使郭靖无论如何也要学习呢?答案显而易见。

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02

外挂配置:外挂这个词好像来源于电脑游戏。大概是通过改动数据达到使游戏主角横行无忌,强到没有道理可讲的地步?这里说的外挂配置没那么邪门,但原理相似,分有形外挂和无形外挂。

孙悟空的外挂之一就是筋斗云,姑且算是有形外挂。筋斗云是腾云法术中的上乘,“朝北海暮苍梧”,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理论上讲,西天取经也就是孙大圣翻个筋斗的功夫。这个是孙悟空学业有成,菩提祖师“附赠”的外挂,可以理解为对猴哥尊师重道,认真学习,顺利毕业的奖励。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奖惩结合永远是不可少的。

孙悟空第二个有形外挂是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针铁。这件神兵来路不小,是上古大禹治水时丈量江河湖海的“尺子”,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对,就是这么霸气,这么没道理!如意金箍棒是孙悟空从东海龙王敖广处“求”来的宝贝,获得过程曲折精彩,其中还包藏着龙王的心机。怎奈谁让这根神铁是作者为孙悟空量身订制的兵器,不管龙王想怎么藏私,还是落在了孙悟空的耳朵眼里,之后大闹天宫、降妖除魔,直到修成斗战胜佛都不曾离身。可以说如意金箍棒有一半算是孙悟空按赌约赢来的彩头,另一半算是他抢来的战利品。

第三个外挂,金刚不坏身应该算是无形的外挂了。除了孙悟空自菩提祖师那儿学来的功夫之外,又经过两次被天宫招安,因偷吃王母蟠桃和老君金丹所得。自此齐天大圣真正说得上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雷劈不死,寿与天齐。

由此可见,人生在世,安身立命,要拥有这种外挂级别,近乎无赖的能耐,其来源途径可以分为两种,而且都很极端:要么,虚心好学,人品端正,将授业恩师照顾的顺顺贴贴,老恩师也许会传授给你一些秘密的“外挂”,前提是他有。要么,就是去偷,甚至是去抢过来。

没错,其实真正大招级别的本领都是偷来的,自古不管是武术界,还是曲艺界都有“偷师”的说法。绝招往往是秘而不宜外传的,当面求教,师父无论如何不会传授,甚至会撒谎否认其存在。其中,自然也有真正开明的老师会用这种特殊方法传艺,他们认为,热心过头的老师,教出来的东西别人未必瞧得上眼,还会惯出学生的依赖心理;而肯偷师的徒弟,往往懂得独立思考,有极强的进取心,必有大出息!

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03

独门绝技:有道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独。独门绝技未必是毁天灭地的大法术,但重在“只此一家,绝无分号”。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是他的独门绝技,而要获得独门绝技,就要靠吃苦受罪,吃常人想不到的苦,受常人受不了的罪。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

“火眼金睛”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承受烟熏火燎烧出来的,足足七七四十九天。说起孙悟空受过最大的罪并不是被压在五行山下,那也就是睡几觉的功夫,而是身处在八卦炉中——要知道,投入八卦炉,原本是天庭“处决”孙悟空的办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圣人所谓的吃苦是一个全方位,长时间的过程。而有时候,吃苦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辈身处福中,可能想吃这样的苦也没地儿吃。

前面提到了郭靖,这回说杨过。杨过成长之路上,所学武功繁杂,但不管是全真教、古墓派,还是桃花岛或丐帮,这些武功都是别人家的IP,并非自己独有。要说真正只有杨过自己拥有的武功,只能说是“剑魔”独孤求败的剑法。有人甚至怀疑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套剑法,不过是雕兄将自己拍翅膀,以爪喙攻击猎物的动作教给杨过罢了。

那再看杨过学剑魔剑法时是什么状态?承受着断臂之痛,离别之思,吃的是又苦又腥的蛇胆,跳到山洪泥石流中练习,身后还有个严格的老雕教练监督,这辈子的苦大概都在这段日子中吃完了吧。然而,他终于练成了,拿着玄铁剑一剑就能干翻蒙古国师金轮法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西游记中都隐含了哪些教学和职场生存技巧?怪不得孙悟空这么厉害

04

保命法门: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即便强大如孙悟空,也是要有保命法门的,就是在他保护唐僧取经,化为孙行者后,观音菩萨给他的三根救命毫毛,这也是孙悟空所有本领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你过来,我再赠你一般本事。”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脑后,喝声:“变!”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不管是镇元子的“袖里乾坤”,还是大鹏鸟的“阴阳宝瓶”,都没有困住孙大圣,确实多亏了这三根毫毛。孙行者在取经路上对自己的直属领导唐僧不甚满意,三番两次撂挑子,对顶头上司如来佛祖也颇为不服,还唯独就对项目主管观音菩萨毕恭毕敬。观音善于交际,普渡众生,本来对孙悟空多有照拂,又为他指明了前途,可以说是他“仕途中的贵人”,孙悟空也就表了忠心,一心配合,两家合作,皆大欢喜。三根救命毫毛就是这么得来的。

其实对于你我凡人,大多数都与那些过人的本领无缘,仅仅靠着某些一技之长安身糊口。在社会上行走,靠的最多的还是保命法门。在单位中,学习业务,尊重领导,不忘初衷,领导自然也会多加照顾,告诉你行业中的一些隐秘规则,指点你哪些是职场的“雷区”,教会你如何与人相处能少惹麻烦,有些仁义的领导还会在你摊上麻烦时施以回护,那就更为难得了。

学无止境。这些职场中的学问最为琐碎,往往又最为见效,聪明的人会抓住这“三根毫毛”,终身受用。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行云织梦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