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秦半兩也能治病?


古錢幣秦半兩也能治病?


"秦半兩"有治療人體跌打損傷的特殊效果。原來,秦始皇時的"半兩錢"中含有某種能促使人體骨質癒合的特殊物質。但只有秦始皇用來鑄造"半兩錢"的銅礦中含有這種特殊物質。此礦在秦始皇時已被採盡,所以以後各朝代鑄造的銅錢都不含有這種特殊物質,也就沒有這種特殊療效。

它的治療奇效,自唐代已有明確史書記載。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是特殊元素,還是吸收了大地精華!有待科學解釋。

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的生產共延續了130年。

秦半兩錢的流通範圍,西至河西走廊;東到山東、江蘇,北達內蒙古,南抵廣州市,東北到達遼東半島,西南進入大渡河上游,說明秦半兩錢是全國通用的貨幣。

"秦半兩"青銅幣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圓代表天圓,"圓形方孔"即象徵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這是一種普遍容易接受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圓形方孔是生產、加工的需要,是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科學的制式)。青銅幣上的"半兩"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

《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釐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