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的15A头盔适合狙击手使用吗?

熊style


总的来说,包括15A头盔在内的绝大多数头盔,狙击手都不是太喜欢用,因为这和狙击手强调机动、轻量的作战理念是严重冲突的。一直以来的大量实战中,狙击手也往往更多的戴着帽子等作战。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狙击手也不是完全不用头盔,毕竟这也是个个人喜好的问题。

狙击手主要就是歼灭敌方指挥人员、高技术装备操作人员、摧毁敌方重要仪器设备等,以此来阻碍敌军作战的。由于作战的特殊性,狙击手往往远离主力孤军作战的,处于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保存自己等原因,极为强调隐蔽性。而随着现代装备技术的发展,狙击手面对的威胁也越来越多,而在这种情况下要保存自己,主要就是依靠快速机动了。
所以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狙击手的单兵装备往往必须着重于轻量化和隐蔽性,除了必要的武器弹药、通讯器材、生活装备、观瞄设备等必需品之外,已经没有多大的额外负荷给防护用具使用。如果此时再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狙击手机动起来会十分劳累,反而不利于保存自己。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戴上防护装具,一旦狙击手被发现,面对包括火炮、机枪、空袭、追兵等的威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狙击手完全不用头盔,像伴随步兵班组作战的狙击手,普通作战部队中使用精确射手步枪、半自动狙击步枪等武器的“狙击手”等,由于作战任务主要是辅助性质,而且并不需要巨量的机动,因此这种情形下戴头盔就比较常见了。


战争之王


头盔虽好,可不要贪杯哦!15A头盔作为武警15式头盔的批量低配版,虽然总体性能不错,但是并不适合狙击手使用。我军的第一代头盔是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GK80钢盔,第二代是九十年代装备部队的QGF02凯夫拉头盔,第三代则是2015年9.3胜利日阅兵中出现的QGF11式碳纤维材料头盔,这种头盔盔体较浅,并且取消了前两代的突出盔檐,外形上类似美军主流的MICH头盔。

(QGF11头盔)

15式头盔首次亮相于武警雪豹突击队一张训练照片中,其在QGF11式头盔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特战化、信息化、模块化改进。首次在头盔两侧安装了墨鱼干导轨,可以加装战术手电和红外灯等战术配件,头盔前方还安装有夜视仪基座,在头盔右侧上沿还加装了魔术贴,能够粘贴敌我识别标志、频闪灯、备用电池袋等等。15式头盔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战头盔,虽然性能超强,但是价格太贵,目前只有武警特战和陆军特种部队正式装备。




15A头盔则属于15式头盔的大批量量产版,为了适应30万顶的大规模需求,减少简化加工流程,在去除墨鱼干导轨的基础上少了几个打孔,提高了防护性,同时也降低了配件使用成本,但是最关键的夜视仪并没有去除,说明我军即使是普通陆军,今后也将更加重视夜间作战能力。

说了这么多15A头盔的好处,我们再来看看它它为什么不适合狙击手使用:

第一、狙击手其实一般是不佩戴头盔的,头盔的本质作用是防止弹片和流弹的攻击,而狙击手的任务一般都是潜伏隐蔽远距离狙杀,很少会遇到这些普通战场的情形。狙击手一旦被发现,对手就直接用炮弹和机枪犁地了,戴这么一顶头盔根本没啥用。

第二、15A式头盔虽然采用防弹碳纤维材料制成,但是重量的在两斤左右,狙击手需要长期潜伏,戴着这么顶头盔不仅闷热,脖子也绝对酸痛到受不了,而且狙击手都是打几枪甚至一枪换一个阵地,戴着头盔肯定影响快速行动的速度。


第三、15A式头盔没有盔沿,不能起到遮蔽阳光和雨水的作用,而且头盔的盔体圆润,与周围环境难以融合,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如轻便的奔尼帽。

第四、15A头盔本质上是一个廉价版本的15特战头盔,除了能够装备夜视仪,基本不能安装其他配件,这注重多功能的狙击手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如果硬让我选择一款头盔,我推荐去除了护耳的15式特种部队定制盔。
(电影《红海行动》中佩戴去除护耳的15式特战头盔的狙击手)


军武吐槽君



已经开始装备了,狙击手也适合,同样类似头盔在电影《红海行动》中已经有所体现。狙击手使用毫无违和感。另外提一点,不是说这头盔在所有环境都适合狙击手,这点内行人都懂得。


威海大友


我军开始大量换装的15A式头盔并不适合狙击手使用,尤其是对于执行重要任务需要长时间潜伏的狙击手来说更不适用。

我军的钢盔从解放时缴获的各种款型,到后期反击战所装备的GK80式钢盔,都是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情况,单兵的装备装具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冰雹曾经就配带过这种GK80型钢盔,纯钢制作重近3斤,戴着非常的不舒服,头顶就像顶着个重物,压的头皮疼,但即便这样这款钢盔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制式装备,也历经了实战的考验。



到了90年代,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QGF02式芳纶头盔开始装备作战部队,这种头盔外型与美国的凯夫拉很像,可以说一下子提高了整个当兵装备的水平。在之后就有了以武警15式头盔为背景的15A式头盔并开始批量装备部队。

15A式头盔虽然采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和高强度纤维作为主要材料,外观也更加威武,功能也增加许多,但其并不适合狙击手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这款头盔前侧贴近眉毛,而且与头部更加的贴合,如此狙击手在使用大倍率瞄准镜时无法舒适的将狙击镜与眼部贴合,头盔前檐会挡瞄准镜,从而影响狙击瞄准效果。

第二、15A式头盔前檐基本没有,这样就无法起到遮光的效果,阳光光线直射或者斜射时会对眼部造成干扰,同样影响狙击镜里的瞄准。

第三、15A取消了原15式头盔上两侧的墨鱼干导轨和前方的夜视仪基座,这样的变更是为了成本和实战考虑,但是功能性减少了,也就更不适用于狙击手使用了。


冰雹蓝天


这个问题有点无厘头,头盔基本上是配发到单兵的,人手一顶,至于怎么用,有相关的条令条例明文规定,要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灵活而定,并不是板上钉钉规定一定要怎么做。这显然就有点强词夺理了。

15头盔最早出现在武警部队,15A是在15式武警头盔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装备解放军的一款新型头盔,目前已经开始批量装备解放军特种部等新型作战力量。15式头盔设计承载于9.3大阅兵亮相的QGF-11式头盔,在两侧增设了类似美军MICH2000头盔的“墨鱼干”导轨,前部安装了夜视仪安装基座,部分还设有魔术贴。相较QGF-11式功能拓展结构设计明显,是我军设计最接近国际主流产品的型号。

相较普遍装备部队的02式、03式凯夫拉头盔以及9.3大阅兵中亮相的11式头盔,15A更倾向于一种特战专用头盔。头盔的功能拓展结构主要用于方便安装夜视仪、战术手电以及单兵通讯系统等,对于单兵信息化水平提出相当高的标准,并不适用与大批量列装部队,美军最早装备,但也并未普及。

也就是说,此类头盔拓展性虽好,但也仅限于小部分兵种使用或者说适用。

按照我军传统,头盔配发后属于作战物资,有关使用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不是个人所好或者国外同行习惯所能左右的,就如同携行具使用一样。何种环境如何使用都有相关的潜规则存在,不同的任务,狙击手的着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我军狙击手无论是训练还是演习基本很少使用头盔,大多以作训帽代替,尤其是需要穿着厚重的伪装服的时候,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作战需求所定。

因为15A型头盔优先装备解放军各军兵种特种部队,就以特种部队狙击手实际使用为基础解读。特种部队狙击手根据作战任务在作战编组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狙击手编组到作战班组中,伴随作战班组行动,充当远距离监视或火力支援、压制角色。伴随作战班组行动的狙击组,狙击手的任务不仅仅是狙击手这单纯一项,还要兼具情报员和火力支援的任务,对于伪装的要求性远低于定点清除这类专业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狙击手在着装要求上大致与其他特战队员一样,头盔这东西还是标配。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15A头盔远比传统的凯夫拉头盔要适用的多,自然也就适合狙击手适用咯。

第二种,以1-3人为狙击小组或者多组协同行动,专职执行一类定点清除任务的狙击手。这是大部分人潜意识中狙击手的定位,执行此类任务行动的隐蔽性将是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着隐蔽和减轻负重的原则,头盔这种防具一般不太受欢迎,尤其是在穿着伪装服的条件下,头盔并不适合我军现用的各类伪装服。

无论是标配伪装服还是自制伪装服,其整体相当繁重,佩戴头盔后,对于人头部的压力相当大,反而不利于长期隐蔽潜伏任务,这是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待,因此我军狙击手几乎从来不会佩戴头盔,以轻便的作训帽代替。

所以说,并不能绝对的说15A合不合适狙击手适用,而是要根据实际作战环境来合理选用,这才是因地制宜。


鹰鸽分析


这个问题有点无厘头,头盔基本上是配发到单兵的,人手一顶,至于怎么用,有相关的条令条例明文规定,要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灵活而定,并不是板上钉钉规定一定要怎么做。这显然就有点强词夺理了。

15头盔最早出现在武警部队,15A是在15式武警头盔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装备解放军的一款新型头盔,目前已经开始批量装备解放军特种部等新型作战力量。15式头盔设计承载于9.3大阅兵亮相的QGF-11式头盔,在两侧增设了类似美军MICH2000头盔的“墨鱼干”导轨,前部安装了夜视仪安装基座,部分还设有魔术贴。相较QGF-11式功能拓展结构设计明显,是我军设计最接近国际主流产品的型号。

相较普遍装备部队的02式、03式凯夫拉头盔以及9.3大阅兵中亮相的11式头盔,15A更倾向于一种特战专用头盔。头盔的功能拓展结构主要用于方便安装夜视仪、战术手电以及单兵通讯系统等,对于单兵信息化水平提出相当高的标准,并不适用与大批量列装部队,美军最早装备,但也并未普及。

也就是说,此类头盔拓展性虽好,但也仅限于小部分兵种使用或者说适用。

按照我军传统,头盔配发后属于作战物资,有关使用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不是个人所好或者国外同行习惯所能左右的,就如同携行具使用一样。何种环境如何使用都有相关的潜规则存在,不同的任务,狙击手的着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我军狙击手无论是训练还是演习基本很少使用头盔,大多以作训帽代替,尤其是需要穿着厚重的伪装服的时候,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作战需求所定。

因为15A型头盔优先装备解放军各军兵种特种部队,就以特种部队狙击手实际使用为基础解读。特种部队狙击手根据作战任务在作战编组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狙击手编组到作战班组中,伴随作战班组行动,充当远距离监视或火力支援、压制角色。伴随作战班组行动的狙击组,狙击手的任务不仅仅是狙击手这单纯一项,还要兼具情报员和火力支援的任务,对于伪装的要求性远低于定点清除这类专业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狙击手在着装要求上大致与其他特战队员一样,头盔这东西还是标配。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15A头盔远比传统的凯夫拉头盔要适用的多,自然也就适合狙击手适用咯。

第二种,以1-3人为狙击小组或者多组协同行动,专职执行一类定点清除任务的狙击手。这是大部分人潜意识中狙击手的定位,执行此类任务行动的隐蔽性将是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着隐蔽和减轻负重的原则,头盔这种防具一般不太受欢迎,尤其是在穿着伪装服的条件下,头盔并不适合我军现用的各类伪装服。

无论是标配伪装服还是自制伪装服,其整体相当繁重,佩戴头盔后,对于人头部的压力相当大,反而不利于长期隐蔽潜伏任务,这是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待,因此我军狙击手几乎从来不会佩戴头盔,以轻便的作训帽代替。

所以说,并不能绝对的说15A合不合适狙击手适用,而是要根据实际作战环境来合理选用,这才是因地制宜。







游戏人超超


在过去,没有哪个国家有戴头盔的例子,各国军队都戴军帽。在一战的时候,巨大的杀伤力让人们认识到必须要为士兵的头部加一些保护的东西了,而法国人发现了一些士兵在德军炮轰,弹片掉到战壕的时候会拿起钢制的饭盒进行保护,所以就经过研究后发明出了头盔。没过多久,许多的国家都装备起来这种物品,并且在军队中广受好评。

曾经的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头盔,后来看到西方人带头盔之后,一些军阀觉得不错,于是就够买了一些。在抗战老照片中,我们能看到国军士兵的头上一般会有好多种头盔,早期主要是德式钢盔以及英式钢盔,到了四十年代,就开始部分的使用美式钢盔了。但是,这些都是外国的样式,并且都是外国制造的,我国一直没有能力制造钢盔。

直到80年代,我军才开始大规模研制钢盔并列装部队。在当时,我军的钢盔还不算先进,但是我们一直在追赶。最近,我军列装了新型的15A头盔,这种头盔主要是给特种兵使用的,所以设计更加前卫。例如,15A钢盔不会佩戴时覆盖使用者的头部,让士兵获得更加舒适的感觉,非常人性化。另外,还加装了一个专门放置夜视仪的基座,在两侧也安置了战术导轨,能够大大加强特种兵的夜间作战能力。

这款头盔即使在外媒的口中也被赞不绝口,各见其实力绝对不是吹的。那么,尽管15A头盔国际领先,但是狙击手能用吗?戴头盔对狙击手是致命的。即使是先进的15A头盔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现在的狙击手如果想要更好地不让敌人发现,那么就必须要好好地花一番功夫从头到脚的伪装自己,头盔也要被伪装,但是头盔形状固定,不易塑形,难以伪装,所以大部分狙击手一般会用迷彩纱巾代替头盔伪装自己的头部。

另外,头盔的表面光滑,非常容易反光,在白天执行任务的时候,如果狙击手头戴头盔,一旦遇到阳光就有可能暴露自己。另外,头盔与其他物体碰撞会引起巨大的声音,这样也容易将狙击手的位置暴露给敌方,所以无论哪种头盔狙击手一般都不会佩戴。


诸葛小彻


首先,回答问题:狙击手不适合佩戴任何头盔。

其次,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狙击手的头部适合什么样的装具呢?答,最合适的是奔尼帽,也称渔夫帽。

为什么是奔尼帽呢?狙击手特别重视伪装,尤其头部的伪装。普通士兵的防弹头盔,外形圆滑,佩戴上后尺寸比头大一圈,更容易被发现。有一种例外情况:狙击手有时会混在军队中,佩戴普通头盔,身着一般士兵的装具和武器,借助大部队做掩护,前往狙击潜伏地点。头巾,紧紧包裹头部,头部轮廓更明显,对伪装不利。毛线帽,只在寒带地区有用,但实际不具备隐蔽伪装功能。棒球帽,虽然可以在脸部前面形成一定面积的阴影,但侧面的伪装效果还是不够好。奔尼帽,外围一圈帽檐360°遮蔽阳光,有效遮蔽破坏头部轮廓,帽墙上还可以非常适合狙击手的行动。






黑郁金香966


中国陆军15A头盔借鉴美军特种兵MICH2000头盔,因为“先为师、后居上”,综合性能更胜一筹;其两侧有“导轨”、正前有“基座”……

一名军队狙击手(打黑枪的“二炮手”):

一、为更好的伪装效果,外形明显,不利于隐蔽。

二、“一动不如一静”,保持一个战术动作,好几个小时不变;时间久、脖胫会酸;为防止/减轻疲劳,多不戴盔。

三、伪装好+远距离精确射击,碎弹片/跳弹威胁基本“无”;即使开枪射击、位置暴露,也多会被对手之重强火力“压制/覆盖”,头盔作用有限。

所以,他们多以包上迷彩“头巾及面罩”(或者是“本尼帽”)、披上迷彩“吉利”服为主。在执行任务过程之中,很少会戴作/训头盔的。


野草Yc


不合适带,头盔太笨重不适合潜伏作战,相对起来吉利服或者奔尼帽就实用多了。再说狙击手戴上头盔被发现了也没什么作用,要么快速撤退隐蔽,要么全部击毙对方,要么就是面对重火力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