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故事难得地呈现了两种文明的和解:海蒂代表的自然文明,接受了都市的馈赠;而克拉拉代表的都市文明也放下偏见,拥抱了自然的礼物。

最近慕名看了电影《海蒂和爷爷》,它的原著《海蒂》一度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这部豆瓣上22万人评分9.2的片子优点太多了:漂亮的选角、温馨治愈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实景拍摄的足以净化心灵的画面……20年后重看《海蒂》,却发现它所探讨的主题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童年读物。虽仍带着儿童文学一贯的理想主义和温存叙事,但这部19世纪名著透过孩子的视角对城乡文明和阶级社会的解读,仍能给今天的成人社会一些特别的启迪。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电影《海蒂和爷爷》里的小海蒂

故事从8岁孤女海蒂被姨妈送到阿尔卑斯山与爷爷同住开始。清贫却自由的山野生活让小海蒂快乐,纯真善良的她也给孤僻的爷爷带来了安慰。不料,姨妈折返把海蒂哄骗带走,卖到城市中的富人家给小姐克拉拉当伴读。海蒂虽和克拉拉成了朋友,但城市生活桎梏了她的天性,对爷爷思念成疾的她重返阿尔卑斯山,而思念好友的克拉拉也上山去探访好友和她的世界……

故事虽然简单,但时至今日,不同的人对《海蒂》的解读却依然多元:教育家可以从中看到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的重要性,社会学家能读出19世纪阶级社会的贫富差距,生态学家能在其中找到对我们今天城乡生态平衡发展的启示——这就是好故事的力量,常读常新,总能给读者提供跨越时代的启发。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改编自《海蒂》的日本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由高畑勋拍摄、宫崎骏制作。

电影的原著小说《海蒂》由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于1880年创作,彼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欧美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乡村城镇化,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国家都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高峰。为反抗大机器生产时代下冰冷的工具理性,文艺界开始呼吁对自然、人性和情感的回归,也催生了以梭罗、艾默生、利奥波德等人为代表的超验主义和自然文学思潮,关注并反思一度被视作对立的城乡、蛮荒与文明等主题。

“工业革命的进步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工业却又无法像鸽子一样,给春天增添无限光辉和万种风情。”——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19世纪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描绘了当时法国乡村的劳作场景。

海蒂和克拉拉映射了城乡文明的冲突,也完成了二者的和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海蒂》通过主角海蒂辗转于山村和城市的经历,呈现了乡村-城市、自然文明-都市文明的经典二元对照和讨论。宁静自由却贫困闭塞的山村,繁华喧嚣却贫富有别的城市,使生长其中的两个孩子也形成了对照:来自大山的海蒂性格纯真开朗,行为自由不喜束缚,代表自然文明;出身富家的克拉拉文静娴雅,举止端庄不失教养,代表都市文明。

在初到城市的海蒂眼中,这个充满喧嚣的地方到处都是束缚和虚伪:被套上笼头拉车的马,佣人探寻的眼光和嘲笑的态度,姨妈对克拉拉家讨好的姿态,自己被嫌弃的名字和打扮,屋里常年紧闭、看不见远山的窗户。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海蒂和爷爷》中的海蒂和克拉拉

虽然小姐克拉拉待她亲近,但海蒂对她的新生活有点抵触:比如她开始学认字时进步很慢,不是因为她笨,而是因为放羊娃彼得的一句话——“对我们这些山里的人来说,学认字没什么用”,导致她对文化学习带着抗拒心理。后来经克拉拉的奶奶开导,海蒂才渐渐明白受教育和开拓眼界的重要性——总得先见过世界,才有资格拒绝。而学习文化和“对仆人说话要有礼貌”这些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这些不止是“文明人”的课,本就是自己这个年龄的孩子必要的训导。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阿尔卑斯山上的克拉拉

而因脚疾常年困在家中的克拉拉对海蒂身上的山野之气从一开始就很喜欢,不仅因为海蒂的行为举止和打扮很“有趣”,更是她常年被压抑的童真和心灵对自由的渴望。克拉拉上山去找海蒂,和她在干草堆里打闹,端着碗大口喝羊奶,到最后奇迹般地站起来,都是自然天性回归的见证。

在海蒂和克拉拉身上,自然和都市文明达成了和解——长在“乡野”,不意味着就要做和社会脱节的粗鲁原始人;而受过“开化”教育,也不意味着要拘束本性惺惺作态。《海蒂》通过孩童之眼对城乡差异的解读是包容又温和的,没有过分渲染“城市中心论”或“自然至上”,批判地看待城乡的好坏,兼收并蓄,各取所长。而海蒂和克拉拉的成长记更是说明:人的进步不仅需要文明的陶冶,也需要来自自然的养分。

在海蒂眼中,阶级观念是自我束缚的紧身裙,不喜欢可以随时脱掉

影片中,海蒂每次回到山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外裙和鞋子,不在乎外人眼光满山坡肆意狂奔,好像一头小兽。这是展现她个性的一个重要象征。

所以可以想见,克拉拉家严格的作息安排、对海蒂仪态的纠正、给她梳洗并套上精致的裙子鞋子——这一系列上层社会的驯化过程对海蒂来说是怎样一种折磨,也由一组有趣的镜头剪接体现出来:仆人在给鸡拔毛,然后转到海蒂被女仆大力搓洗头发的场景,形成呼应。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海蒂和爷爷》中,海蒂刚到克拉拉家就被带去洗澡

虽然影片里克拉拉家的人对海蒂给予的更多的是善意,但其实早在来城市之前,海蒂就朦胧知道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被区别对待。比如爷爷因为传言在村里被指指点点;朋友彼得家比自己家条件更差,只有硬面包吃。即便身边人有意无意地改变态度,善良的海蒂对她喜欢的人始终如一,因为爷爷教育她:比起看别人眼色,相信自己的看法更重要。克拉拉的奶奶也教她:别人说的话,不一定对。

所以海蒂无所谓克拉拉家女仆的冷漠和女教师的百般嫌弃,还毫无顾忌地带着克拉拉到平民区的闹市街道,而克拉拉就不一样了,她从小浸淫的环境告诉她人有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区别——所以看到海蒂去问路时,克拉拉的第一反应是“不可以和乞丐说话”,海蒂却置若罔闻。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等级森严的克拉拉家

阶级观念在片中的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比如觊觎女主人之位的女教师说“连我都想在这栋房子里长大”,海蒂姨妈为了体面地留在法兰克福抛弃海蒂,克拉拉的爸爸得知女儿上山后大怒“怎么可以带她来这种地方?这是生病的小女孩该来的地方吗?”而他们可能更应该和海蒂学学:对她来说,所谓阶级差异不过就是作茧自缚的看法,一件她不喜欢就可以随时脱下的紧身裙子。

大人做出的自以为对孩子好的选择,可能只是他们疏于陪伴的借口

片中还有一对阶级关系很有意思,那就是亲子关系。2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父母和19世纪相比也并没有进化多少。即便已经脱离了封建制度,今天的亲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专制的——无数从被“压迫”的孩子位置上走来的父母依然延续着“我为你好”的逻辑,代替孩子为他们做着各种人生选择题。

故事里,克拉拉的腿疾其实是常年孤独导致的心理疾病所致,她的父亲常年在外出差没能及时察觉,而出于对女儿疏于照顾的内疚他找来了海蒂,并为了让女儿高兴而自私地坚持把日渐抑郁的海蒂留在家里,直至她出现梦游症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海蒂的姨妈更是声称把侄女送到克拉拉家就是为她”好”,却全然不顾海蒂爷爷的意见,还欺骗了海蒂的感情。相比前面两位,克拉拉的奶奶是一个更合格的家长。她不仅对照顾孙女亲力亲为,察觉到海蒂压抑的情绪,更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建议,而不是帮他们做决定。

《海蒂》:8岁孩子眼中的城乡和阶级差异带给成人社会的3点启示

《海蒂和爷爷》里,克拉拉的奶奶和海蒂谈心

那些动辄打骂或执意要为子女做一切决定的父母不明白,所谓父母的权威,从来就不是伴随着孩子诞生自动获得的,而是需要被孩子承认和尊重才能得到的。也建议还在固执己见的父母,不妨读读梭罗写的这句话:

“嬉戏玩耍的孩童,却能比大人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真正规律和关系,而那些生活得毫无价值的大人们,却认为自己阅历丰富,因而更为明智,其实所谓的阅历也就是失败。”——梭罗

结语

由于《海蒂》本是写给孩子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多少仍带着很多成人读者不屑的理想化光环和不惧现实的天真,所以它其中传递的社会信息可能并未被多少成人观众所重视。然而也正是这股不惧现实的天真,使它成为了超越同类作品的经典读物并被多次改编传播。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如果我们能稍微放下成人和父母的矜持与骄傲,试着用孩童之眼和初心看待孩子的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贝尔milk,90后文字民工,不定时更新影评剧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