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尿酸高,不要吃紅肉,多吃些白肉什麼的,什麼意思?

依人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尿酸高是會大大增加痛風的風險的,但實際上,不僅僅是痛風,尿酸增高,還會增加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等,所以尿酸高,即便沒有引發痛風,需要進行控制,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才能降低這些疾病的風險。那麼尿酸高通常是由於機體代謝出了問題,或者是一些疾病引發的,但是一般常見的都是代謝出了問題,而尿酸高最怕的就是嘌呤高的食物,這類食物就是我們常吃的紅肉。

動物紅肉主要指的是牛肉,羊肉,豬肉等,這類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較高,不利於尿酸的控制。而白肉指的是雞肉,鴨肉,鵝肉,魚肉,蝦肉等等,這些食物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少,所以比較適合高尿酸的人食用,並且還能幫助補充很多的營養。其實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除了少吃紅肉以外,還要注意不要吃貝殼類的食物,以及不吃蜂蜜,因為蜂蜜中的果糖較高,不利於尿酸的控制。


除了飲食以外,高尿酸還需要注意:

1.每天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每天適量的運動但是強度控制在中等以下。

3.戒菸限酒。

4.控制一個合理的體重。

5.減輕個人的壓力,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

6.不喝濃咖啡,濃茶,濃肉湯等。

7.水果需要限量吃,每天半斤左右即可,以免果糖攝入過多。

8.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胡椒,花椒,辣椒,芥末,咖喱,蔥,姜,蒜等等。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首先,一般情況下引起尿酸高的原因主要有這兩種:

1、體內代謝機制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尿酸高,尿酸高會偏向於一種人,那就是體內代謝機制有問題的人。自身身體代謝混亂,在吃的食物中又是含有多量的嘌呤,導致嘌呤代謝不完全,積存再體內,所以就引起了尿酸升高,也就是常說的自發原體尿酸高。

2、經常吃高嘌呤食物禍從嘴出病從口入,一點都不列外,道理很簡單,經常吃高嘌呤食物,導致身體代謝不過來,也就是留下大量的嘌呤,嘌呤代謝生尿酸,就會引起尿酸升高,這些食物主要包括:海鮮,蝦,螃蟹,啤酒,黃豆,動物內臟。多忌口這些食物。

因此,尿酸高的患者想要降低體內的尿酸含量,最重要的還是低嘌呤飲食。而醫生所說的“少吃紅肉,多吃白肉”指的就是要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紅肉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一般情況下,紅肉的嘌呤含量普遍較高,因此在紅肉和白肉之間,尿酸高患者更應該選擇白肉。

總覺一下尿酸高患者吃肉方面的原則吧:

痛風病患者吃肉原則

1.在總能量控制和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應嚴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儘量選用低、中嘌呤肉類,以蔬菜水果為主,減少鹽的攝入。

2.應禁食的肉類: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心、肝、腎、腸、腦等)、沙丁魚、鳳尾魚、魚子等高嘌呤魚肉。火腿、醃肉等加工肉製品(這些加工肉製品含鹽量高,不利於健康,還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一般建議肥肉和葷油每天不超過25g)。

3.應限量的肉類:牛、羊、豬肉及富含嘌呤的海鮮。

4.多吃高鉀質食物,如香蕉、西蘭花、西芹等。鉀質可減少尿酸沉澱,有助將尿酸排出體外。多攝取充足的鹼性食物,如海帶、白菜、芹菜、黃瓜、蘋果、番茄等疏菜。


風溼免疫科陳主任


痛風在現代,稱為"富貴病";在過去,稱為"宮廷病"。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由於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出現痛風石的表現。

痛風是繼"三高"之後,被稱之為"第四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豐富,大魚大肉在餐桌上更是隨處可見。

然而,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嘌呤,長期食用會導致血液中尿酸水平異常升高,久而久之,增加患上痛風的可能。

若出現4種表現,小心痛風"惡化",最好去查一下!

1,疼痛部位增多

尿酸在體內過多,就會析出結晶,然而,結晶後沉澱在關節處就會引發炎症,出現關節痛的現象。

若,疼痛的部位增多,那麼,很有可能就是體內尿酸結晶沉澱增多所引起的,此時,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2,痛風發作頻率增加、時間長

以前,痛風發作的次數是一年1-2次。

現在,變為幾個月發作一次,甚至是一個月發作好幾次。

若疼痛的位置,痛感持續加重,那麼,可能就是尿酸結晶沉澱越來越多。從而,使得痛風石越來越大,疼痛也越來越頻繁。

3,出現痛風結節

尿酸長期水平過高,就會使尿酸結晶沉澱在關節軟組織處,形成一些小結節,又被稱之為痛風結節。

常出現的位置:手指、肘部、耳朵等部位。

4,腎臟受損

尿酸的排洩,是需要通過腎臟。

若尿酸水平長期處於較高的狀態,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誘發腎病。

腎臟出現問題,那麼,尿酸的排洩就會出現障礙,從而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夜間尿液若增多,出現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浮腫等表現,最好及時查下腎臟,不能拖。

控制好尿酸,預防痛風發作,記住"三多、四少":

"三多":

1,多喝茶水、促進尿酸排出

腎臟能通過尿液排出尿酸。如果飲水不足,就會導致尿酸積蓄在體內,所以只要是心、腎功能正常的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洩。

但是,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者、尤其是合併有水腫的患者,水不能多喝,會加重腎臟負擔和水腫。

有條件的患者,還可多喝可輔助降尿酸的花草茶,補充菊甙、類黃酮等物質,抑制嘌呤代謝,促進尿酸排洩,如元.芙...菊。

經常泡服元.芙...菊,即可滿足菊甙、類黃酮的攝入量。

此外,元.芙...菊還含有豐富的三萜類化合物,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加速尿酸排出,緩解疼痛。

2,多吃鹼性食物

鹼性食物的判定,是經過人體後,最終的代謝產物若為鹼性,那麼,就屬於鹼性食物,如:蘋果,味道有點酸,但屬於鹼性食物。

研究發現,尿酸在酸性的環境下,更加容易析出結晶,而在鹼性環境下更易溶解。建議,平時多吃些鹼性食物,利於控制尿酸水平,生活中,海帶、白菜、黃瓜、茄子、香蕉等都可以適當吃些。

3,多運動,控制體重

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促進尿酸的排洩,還有利於控制體重。

但,運動不要劇烈,否則無氧運動產生的乳酸會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從而使得尿酸升高;

運動,可選擇有氧運動,利於控制體重,還可提高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力。

"四少":

1,少牛羊肉

牛羊肉屬於高嘌呤食物,且難以消化。但是,對於痛風者來說,應儘量少吃牛羊肉,尤其是痛風急性發作期間。

建議:在刷牛羊肉時,最好吃的時候用清水刷一刷,減少嘌呤攝入;另外,應多吃些蔬菜、水果。

2,少動物內臟

研究發現,每100克動物內臟中含有150~1000mg的嘌呤,是所有食品中含嘌呤最高的食物。比如豬肝、牛肝、豬小腸、腦、胰臟等。

3,少海鮮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海鮮的時候也多了,但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比如白帶魚、沙丁魚、多春魚、海參、生蠔、鯖魚、魷魚、墨魚、小魚乾等,對痛風者來說,最好不要吃,免得尿酸水平升高。

4,少濃湯

尤其是骨頭湯、菌類糖等高糖,雖然很有營養,但對痛風者來說,儘量少喝。

湯,是"精華",當然也包括嘌呤成分,對痛風者,應少吃,或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