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日不落帝国”英国最后一块遮羞布——马岛战争

英国在二战过后,随着本身国家的衰弱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建立,英国殖民地不断掀起独立浪潮。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国力已经控制不住殖民地,除了一部分位置极其重要或者偏远地区的地盘外,英国连“皇冠上的明珠”——印度都丢了。随着殖民地的丢失,仅凭本土的需求,再也难以支撑英国成为一个世界性强大的雄心。英国一下子从“日不落帝国”变成了“日落帝国”。不过身为老牌列强底蕴还在,又有美国的经济援助,位列五常之一,好歹还是稳住了颓势,在世界国家地位在还在前几位。虽然这个前几位和美苏任何一国的差距都是巨大的,但不管怎么样还是维持住了老牌帝国的面子。


揭开“日不落帝国”英国最后一块遮羞布——马岛战争


美国利用英国的“离岛”优势和数百年的“孤立主义”作为一颗“钉子”来监视暂时投靠美国的西欧国家,给了英国很多方面的支持。英国也“遗梦”未失,自然而然的也利用美国做着“狐假虎威”做着 “日不落”的美梦。英国依靠美国的影响力一度顺风顺水,虽然殖民地的丢失是不可逆的。但英国的“日不落美梦”却在冷战末期被一个小国打破,将英国的虚弱赤裸裸的暴露在世人眼前,也让英国人看清了自己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日不落帝国”随着二战的总结,随风而逝了!

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压力,借机强行攻占和英国的争议领土——马岛。此时英国当政的正是以强硬闻名的“铁娘子”撒切尔,英国在撒切尔的带领下是为了开创新时代,复兴英国。在摆脱利用美国的前提下,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发出属于英国独立的声音。英国就是这样自己揭开了“日落帝国”的遮羞布,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此时的英国是何等的虚弱而不堪一击。

撒切尔在得知阿根廷军队攻占马岛后,在议会力排众议选择出兵武力夺回被阿根廷占据的马岛。阿根廷本土距离马岛只有500多公里,英国距离马岛万里之遥,英国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军队在马岛周围的集结。英国在面对阿根廷的防守下,用了74天才完成了夺岛战争。英国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是获得了美国、法国等盟友的支持才取得勉强的胜利。

英国在阿根廷强行攻占马岛后,却让马岛附近的军事状态也不甚了解,不清楚阿根廷在附近有何军事部署。这些情报完全是靠美国开放卫星权限来进行情报共享英国才完全了解附近的态势发展,长途奔袭盟友国都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援助。

阿根廷的武器装备多数在法国采购的,所以英国请求法国停止对阿根廷的军备物资的履行。还利用政治优势请求法国将出售给阿根廷的武器装备的数据移交给英国,请求法国利用同种装备配合和英国的战前训练。英国也就是在得到人和的情况下,拥有技术优势,还用了74天才完成了夺岛战争,不可谓不狼狈!英国两艘海军主要作战舰艇被阿根廷人击沉,数百人被俘,整个特遣舰队被重创,原先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完全不见了踪影,只是一个迟暮的老人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敲了一棍子。一个迟迟不肯认清帝国远去的国家,最后主动的用行动告诉世人,自己老了。

英国人已经不再独当一面,哪怕依靠盟友也很狼狈,衰弱的程度无以复加。英国虽然赢得了马岛战争,但却让世界看起了英国“狐假虎威”背后的真实,有仇的报仇,又恨的报恨,二战之后,英国又迎来了一个全球衰落期。

英国看似因为马岛战争取得了胜利,增加了威望,但大家以前因为“日不落帝国”的印象依然多多少少把英国看作个全球帝国,但在马岛战争后,大家都认清了英国的虚弱本质。“日不落帝国”已经过去,现在的英国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强力的行动了,彻底从一个全球大国变成地区强国。

英国的经济虽然在撒切尔的“铁一般”的改革下初有成效,但短暂的“复兴”改变不了英国在全世界范围的失势。彻底倒向美国,又让英国成为了他国眼里的“二五仔”,欧洲国家的“叛徒”。英国想要借助美国来扩大稳固影响力,但却适得其反,让自己失去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点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却都被美国趁机转嫁过来了。自身的衰落怎么也止不住。全世界已经没有英国的地位了,哪怕英国还是五常之一,也只会被当作是美国的附属国,世界上已经没人把英国当作一只大老虎老虎,最多一只老了没有牙齿的豹子。

马岛战争无情的揭开了英国身上“日不落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用“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英国,有的只是英国。马岛战争就似“最后的余晖”,落下便不再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