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还会回东营吗?毕竟胜利油田主要生产区在东营市?

宠犬蛋黄


1.石大区搬迁青岛是为了长久发展,青岛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是东营能比的,首先是生源,上学时太多同学就是冲着青岛这个城市报的志愿。其次是教师,学校的发展终究靠老师的水平,东营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对生活环境比较看重,学校在东营的发展慢慢走向了闭塞。搬迁青岛吸引了不少高水平的教师。

2.胜利油田和学校的关系的确挺密,但作用还没有到达影响学校搬迁的程度。目前还是有很多学生需要回胜利油田实习的。

3.学校搬迁涉及的因素太复杂,不会因为胜利油田的存在重新搬迁回来。最多也就是有些实习基地,实验室在东营。全日制本科教学搬回可能性几乎为零。


嘉呵呵


石油大学的主校区是不会再回到东营了!

题主所说的学校,官方正式的名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咱们简称石油大学好了。

想知道石油大学为什么不会再回到东营市,先要了解分析一下石油大学为什么要进驻东营,然后又离开东营迁址到青岛。

石油大学的起源,是1952年国内大学院系调整时,在北京组建的北京石油学院,也是当年在北京学院路的八大学院之一。学校在组建时,以当时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同时又吸收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学校相关科系,可以说一下子成了国内石油行业的龙头。学校在1960年既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然而到了1969年,由于珍宝岛事件,使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紧张。为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中央决定,北京的高等学校做出了大批迁出北京,大批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当年的北京石油根据这一决定,离开北京。由于当时的胜利油田发展的较好,同时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于是石油大学选择了当年的胜利油田管理局所在地东营。所以石油大学并不是在东营土生土长,本就是外来户。这次外迁,也使当年的北京石油学院后来发展为北京与华东两地办学。

网传石油大学搬迁到青岛的一些原因,是因为拆迁征地及学校与地方的一些恩怨,因为没有证据证实,这里先不传讹。在计划经济年代,学校发展所需的资源因计划分配的原因,受所在城市的影响还是不是很严重。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对资源的调配起到了主导作用。石油大学继续位于当年的石油小城,已经影响了他的发展。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已经不能如当年那样用一纸调令就能请到。所以,学校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要考虑自己对人才的吸引力。虽然靠近油田对科研教育来说比较方便,可是试想一下,如今有多少海归博士或985博士心甘情愿到东营这样的石油小城扎根?学校继续在东营这样小城市,招聘和招生,都受到影响,学校的发展也必然受影响,离开也会是必然。具体去哪?具有一定规模层次和影响力的城市,能给学校搬迁提供条件的都可以,选择青岛也算是近水楼台。

石油大学离开东营,对东营市来说损失巨大。除了科教文化的损失,至少还有数万人的消费大军没了。网传东营市在协调石油大学在东营恢复办学,或许会恢复一小部分,但是主校区是不会再回去了。青岛是山东省经济第一的城市,也是计划单列市、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石油大学在尝到了青岛市对招聘和招生正面影响的甜头后,怎么可能还要回东营?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不会,石大迁至青岛后生源明显上升一个档次,不会因为油田搬回东营的。还有一方面是石大由于校命中有“石油”二字受局限性太强,且石油、化工等专业也是前景一般,石大近几年的分数线相对于其他211来说也是偏低,在山东甚至两万左右的位次都可以被录取,为了长久的发展,石大迟早会像“中国纺织大学”改名“东华大学”一样去掉校名中的“石油”二字,那样就更不会回东营了。


Wekcj丶


会的,大概是下个月四号,开始往回搬。

先回研究生院,本来分四次搬回来。


旭光146891964


石油大学不在石油城,想来就别扭,不可思议。


箐风轩人


不会!好的师资流失太多,胜利也是夕阳了。


大雁36447211


但是石油大学叫中国石油大学


哲学沙发神经


油田不行了东营要减少1/3人口东营这黄河最下游会怎样。


用户5121041789298


只能是梦中回来了!


油城平歌


当然不会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