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农村现在几乎变成了空村,你们那里的情况怎样?

春风万里柳婷婷


我们这里没有空心村(坐标吉林珲春),村里的年轻人也有不少进城的,但村子不空。

我们村距市区15公里,算不上城乡结合部。我们村的特点是:

一是全村100%是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主要原因是人少地多,每户农民少则20多亩地(一亩地1000平方米),多则近百亩地,水旱田各占一半。去年人均收入1.3万元。

二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全村没有一点儿撂荒情况。连续十四年丰收年。

三是我们也有很多年轻人去城市打工,但不是在建筑工地打工,而是一部分参加工作,一部分自己做买卖当老板,一部分进城学技术。象电视那背行李住工棚子的打工,我们村一个也没有。

四是我们市是三国交界的开放城市,素有"东看上海,西看昆明,南看深圳,北看珲春″之称。

所以,我们这里没有空心村。


珲春徐飞768


在过去很多人声鼎沸,鸡犬相闻的村庄早已变成了空村,以前的偏屋,杂屋,牲口屋多数早已倒塌,没倒的当地部门根据上级指示也拆除了。一幕回到多年前村庄的景象,一人只有一亩多地,管全家人的吃用,还有小孩读书"农民"诈一听应该是种地种田为主的吧?,然而现实不是这样,大家想多种,自然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咯,有的农户在外工作人力少,家人就送个2一3亩耕地给其它农户种植,这样的机会也是不多的,一村也就那么几户。九十年代,一亩也能有几百元的收入,多种几亩地日子也不会过得捉襟见肘,农民想多种几亩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家庭正常开支,但没田地可多种,可见农民的生活多苦啊!。穷则思变,于是就有人去城里打工,逐渐地农民的思想转到了去外地寻求生机,在外的很多人努力赚到了钱,在自己县城买了房,也有小部分在工作地购房了,村庄剩下的都是各种各样原因出不去的,有的因没念几年书口头表达能力差,亲人带不上路子的,也有因家中父母年迈体弱长年带病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要照看的……村庄人口一千多,村中住的就几十人(还有一部分住在村子附近的小镇上),农村中已很少能见到牛了,原来耕地用的牛,早改了机器耕田,少了一年四季照料牲口的烦唢和草料成本。原来给耕牛搭的棚子,增加收入的猪圈,鸡舍早成空。土屋风吹雨淋也因长期无人修补破败不堪,已被当地有关部门拆除,稍微好点的房屋,少量人家盖了琉璃瓦,人在外地打工,也无人居住,只是过年时去家中走走,有的儿女在城里买房父母搬去城里带孙子,孙女读书。儿女孝顺体贴父母在农村中的艰辛,跟着享福去的也不在少数。近几年政策利好可多种增种。有的种植户面积达几十上百亩,村中地包给了几户大户种植。







有的搞园林绿化,有的挖河塘种荷花,也有的养了鱼虾。从前鸡鸭成群,傍晚儿童骑牛背归来的景象不复了,儿童嘻闹,玩弹跳珠的情景也不再见,政府号召,村村通公路,既使是通了公路,人声鼎沸,鸡犬相闻的景象也一去不返,唯有一年一度的荷花开的艳丽,不错我们也盼望着过年时与乡邻们,亲人们团聚。


紫白薯


随着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这已成为了潮流大趋势,农村山旮旯的小村几乎都走空搬了,村大的,交通便的,就好一点,村小的,离学校远的,交通不便的,有件了,能搬能走了,谁不想搬想走?


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观念心态都大变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入城打工经商求学的多了,更加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城镇化了,整体上是西往东移,北往南迁,山上搬山下,上游流下游,农村进城镇。深圳邻近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几十年,就成了一线城市,有千万人聚集,长三角,珠三角都城市化了,人口都大增。

我的家乡岑溪,四十年前县城就一两条街道,没几间楼房,常住人口不过万,现在呢,都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都已有几十万人居住了,这些人多都来自本地的乡下农村。一九八四年,我被派去一个村校的分校任教,那时小学每个年级都有一班学生,有三十上下。需要五六个老师,去年我关心的问了一下,这校仅有一个老师,学生不足三十了。由此可知,许多山村农户,有条件的都迁走搬走了,十头几户的小村都走空了,都只见荒山野岭一片无人烟人影了,都往城镇里挤,往大村里搬了。



树德汉硕


  1. 走向没落的明星社。

  2. 最早的公路“户户通”也是最闲的“户户通”。

  3. 爷爷奶奶的示范村。

这是长期走田坎、入院落的笔者,为回答本提问拟出的几个小标题。其实,单看这几个小标题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明星社、最早“户户通”公路、示范村,无一不是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但这些地方仍然是“空心化”“老龄化”严重。

一、走向没落的明星社

这其实是位于小山沟中的一个小村庄,紧邻山下的国有煤矿,上个世纪80年代,部分社员开始到国有煤矿小市场售卖农产品,后来又陆续到煤矿的配套企业红砖厂、纸厂务工,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洋房村”。

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就逐渐从红红火火逐渐走向边缘化,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增多,全社基础设施没有大的变化,原来洋气的楼房开始变旧。

2010年至今,“空心化”逐年加剧,外出务工、移居到城镇越来越多,常住人口逐年减少,撂荒地大量出现。目前,全社有户籍人口15户、83人,但常在家仅22人,且绝大部分为老年人。昔日的“明星社”早已改变了模样,变得沉寂萧条。

二、最早的公路“户户通”也是最闲的“户户通”

这是笔者所在镇最早实现“户户通公路”一个社,该社户籍人口46户、138人,但常年在家的只有32人,仍然主要是以儿童、老年人为主。全社已购买商品房的有42户,现有农户十分破旧。

虽然该社紧靠河边,且交通方便,能排能灌、具备机械化耕作条件,但仍有近一半的土地撂荒。每次进到该社,平坦的公路上往往覆盖着大量的竹叶、树叶,有路少有人走、无车过,是笔者所在镇使用率极低的“户户通”公路。

三、爷爷奶奶的示范村

这也是笔者所在镇的一个示范村。该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基础,是发展得较好的一个村。但该村空心化、老龄化依然较严重。

该村有户籍人口1183户、3277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200人左右,主要以老年人、学龄儿童为主;全村19个社,平均每个社的常住人口仅60来人,常住人口最少的一个社仅10来人。全村的农房主要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城镇买有商品房的约占50%,其中一些社占到了绝大部分,比如4、11、12社只几户未购买有商品房。

该村中青人员主要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从事土地耕种的人员大多在60岁左右,除引进的业主外,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种地。“爷爷奶奶的农业”正是该村农业生产的现状。

但就总体来上来说,由于笔者所地镇距县城仅13公里,距工业园区仅3公里,群众就近务工还比较多,目前在农村居住的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还相对比较高,但农房破旧,居住在农村的很少有年轻人,依然是农村的实际现状。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全国到处都是如此,还在鼓励往农村房地产投资,这是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相勃,自相矛盾的做法。大农业必须转移农业人口,现在让农村把资金浪费在房地产上,会增加土地归转成本,让更多的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和浪费,因为大农业需要很多非生产者离开农业作业区,小农经济,单干个体永远实现不了现代农业。


chaoqian2019


我村的情况还好些,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

每次回家,村里静悄悄的,街道上寥无数人。一种荒凉空寂之感袭上心头,顿觉泪目。往日的热闹景象哪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复回原来的模样?

我爱家乡,可惜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她的现壮。

寄希望于未来吧,愿梦想成真的日子,就是家乡重新振兴的开始。


冷眼观世666


都差不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fe00001779ce9376a2\

夏志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95b0008cf7fc3cee9ce\

果妈在安徽


我来自中国最大的村 农村。儿时的记忆至今无法忘怀。我记得那个时候村里的人特别多。夏天都会在树下乘凉拿着扇子。冬天就会找一个暖和旮旯拉拉家常唠唠嗑。但是最近几年好像看不到这种情景了。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无形的压力。迫使很多农村人选择外出打工。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

其实我们这儿还好一点,不像提主说的那么严重。但是也不容乐观,我们村里在家务农的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因为一大家子人毕竟靠种田,那肯定也是不够开支的。特别是这最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少,基本上都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生活的也就是一些宝妈,还有的老人。平时那些外出的年轻人也很少回家。所以村儿里有个婚丧嫁娶的。根本就找不到人帮忙。

还有的就是像一些有能力的,就买到县城或者市里边儿的房子,人家都在那儿定居了也不回村了。他们过年的时候会回来,所以平时的话村里边儿会很冷清。




山村阿兰


我来说一下吧,我们的土地在10年以前都被骗去发展,茶叶,金银花,还有搞农家乐,在贵州沿河,这些企业都是骗国家补贴 跟村支书一起骗国家,骗农民,搞的民不聊生,土地荒芜,钱也不拿是群众,举报没有用,还威胁说真话的村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