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爱县,1927年才成立,因爱国将领吉鸿昌的一个提议而得名

在太行山南麓,河南焦作的西北部,有一个县,1927年才成立,它的设立与命名与爱国将领吉鸿昌有关,它就是河南省博爱县。

河南省博爱县,1927年才成立,因爱国将领吉鸿昌的一个提议而得名

博爱县鸟瞰图

说起“博爱”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孙中山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事实上,博爱县也确实源自于孙中山所倡导的“博爱”学说。

博爱县这块地方历史悠久,但一直没有独立设县,1927年之前仍是沁阳县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的许良地区村落之间矛盾重重,不仅有地域之间的矛盾,还夹杂着民族矛盾和地方势力之间的争夺。

1927夏天,大辛庄的村民放牧时,吃了屠王和许良的庄稼,引发大辛庄和屠王、许良两个村之间的械斗。大辛庄内有一部分以售卖鸦片为业,成立了鸦片公司,他们有钱有枪。另外那两个村是当地红枪会的地盘。由此两个村之间的争斗异常惨烈,持续了两个月,死伤一百多人。

这件事闹得人心惶惶,村民们都不敢下地种田了,一时间,路断人稀,田地荒芜。

许多村民都厌倦了这样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计划将这件事报告到县里,请求县府出面协调各方的矛盾。那些“有见识”的人风言风语:“现在是军阀混战时期,他们都忙着争地盘,哪有时间管我们呢?何况他们向来对这些地痞无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去告他们没准会倒霉的。”

有人偏不信这个邪,告到了县里。当时驻扎在这里的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而此地的驻军将领正是吉鸿昌。

河南省博爱县,1927年才成立,因爱国将领吉鸿昌的一个提议而得名

民国时期的博爱县

吉鸿昌与那些争地盘的军阀不同,偏要管这些事情。他先是召集当地红枪会的头目和群众代表开会,反复申明械斗的危害,教育村民代表要团结互助。随后又深入大辛庄内,开了三天大会,劝说村里代表人物,晓以大义,他们深受感动,表示愿意听从吉鸿昌的命令,停止械斗。

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情,即将得到解决时,红枪会的头目又撺掇一些人制造事端。吉鸿昌果断采取措施,派兵将红枪会头目,抓到沁阳县,执行枪决。这件事情最终得以完美解决。

此后,这三个村的村民消除了隔阂,团结互助,恢复了正常的往来。

吉鸿昌平息这件事情后,深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回汉民族杂居,加上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容易引发矛盾,因此有了设县的想法。那么取什么县名呢,他想到了孙中山倡导倡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里的人民因为一件小事,引发如此惨烈的械斗,可见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博爱”的精神。由此吉鸿昌将县名定为“博爱县”。

吉鸿昌的这个建议,很快就被认可。1927年底,博爱县正式成立。当地人民十分感激吉鸿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老人提起吉鸿昌来,无不感激涕零。

河南省博爱县,1927年才成立,因爱国将领吉鸿昌的一个提议而得名

博爱的精神在此传承

如今的博爱县是焦作市的下辖县,当地民风淳朴,是否正是传承了吉鸿昌当时所设想的“博爱”的精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