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01 儿时恐惧的记忆

十岁那年,我们家住在一个有天井的徽式老宅里,很暗很黑,有两家人合住。

因为父亲出差,母亲常带着妹妹到隔壁邻居家听故事,我胆小,常跟在母亲身后。

有一天晚上,母亲和妹妹出门了,母亲吩咐我,洗完脚才可以去听故事。

我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洗脚,等我抬起头来,猛然发现,同屋的人家不知什么时候都出去了。

昏暗的灯光下,整个宅子里只剩我一人时,我来不及擦脚穿鞋,一边“哇哇”大哭,一边光着脚,惊恐万状的逃到隔壁。

母亲被我的样子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了什么,好半天,我才说:“好害怕一个人在家”。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记忆很深刻,当时可谓是恐惧到极点。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过很多次的恐惧。

恐惧一个人走夜路,

恐惧一个人待在家里

恐惧校园暴力

恐惧父母吵架

恐惧参加高考,恐惧高考发榜

恐惧第一次的面试

恐惧当众讲话,恐惧社交等等

可以说,我们是伴随恐惧长大,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恐惧走过一生。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02 每个人对恐惧都无法幸免。

心理学对恐惧的释义:

恐惧是人类以及生物的心理活动状态,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当惊害怕。

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压抑体验。

表现形式:内心害怕,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呼吸加快、脑子一片空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恐惧都无法幸免。

在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恐惧。

最初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害怕的,

再大些的时候,我们随着听到一些鬼怪的故事,看到恐怖的电视电影之后,就开始变得胆小。

就开始恐惧黑夜,恐惧鬼怪,恐惧独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提高,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和认知的不断提高,有些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改善了、那种粗浅的恐惧就不复存在了。

有一个天生口吃的小伙,从小因为这个缺陷,所以最怕的事情是说话。

警校毕业后,他的成绩和外形都被多家机关单位看好,但小伙子申请去了最偏远的地方,当了个民警。

因为他害怕与人交流。

因为恐惧,他的口吃病一度非常严重,说一句话要反反复复,甚至要一两分钟才能把一句话说完整。

后来,在一次抓小偷的过程中,队长与他交流时,发现他一点都没有口吃。

队长告诉他,他不是生理上的口吃,而是心理上的口吃,如果要治好这个毛病,必须自己去改变。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03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战胜一个个恐惧的过程

恐惧感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

那么如何去克服恐惧感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观察你的恐惧,从何而来,你就能有效的引导。

那个天生口吃的警察,当他在执行任务中,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抓捕小偷去了,所以他忘记了自己不敢说话的恐惧,反而不口吃了。

当他的队长告诉他,他的口吃可以通过心理改变治愈,他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

他停薪留职,去到广州,做了一个上门推销的销售。

最初,三个月,他一单都没有销售出去,而且常常被人取笑。当他告诉自己再苦都要坚持。

一年后,他拿到了当月的销售冠军,不但口吃不见了,而且说话如行云流水。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随着他口吃的改变,眼界的改变,他的人生也翻天覆地的改变。

五年之后,小伙子正式辞去了公职,在广州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他说,当他战胜了口吃的恐惧之后,他明白了人生中很多事情不能逃避,必须去正视。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第二、克服恐惧,还要审视它,正视它。

比如,我们第一次去面试,第一次在大众场合发言,我们人生的每个第一次都会紧张、害怕、恐惧。

但我们要做的是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会与你一样紧张,不要过分的关注自己的情绪,而是关注事情的发展。

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蜕变中成长。


第三、恐惧来临不逃避、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放松自己,深呼吸。

坦诚自己的恐惧,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谈论自己的恐惧。

当你转移注意力时,说出自己恐惧的时候,你会发现,恐惧的事情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

那些在运动场上、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参赛选手,

其实最终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

谁能克服恐惧,谁的心理素质最好,谁的成绩就是最好。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04 面对生死的恐惧如何逾越

生死的恐惧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逾越的,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怕死的人,只是怕死的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很多人无惧无畏。

这一场疫情,最辛苦、最崇高的是医护人员,

因为他们最了解新冠肺炎的传染性。

无论是武汉当地的医护还是全国各地驰援的医护,他们都义无反顾的冲锋陷阵,因为这是一场与病毒的战争。

她们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不恐惧、不担心、不害怕是假的。

但我们必须踏着恐惧前行,投入抢救和战斗。

当我们看着一个个渴望的眼神,就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了。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如果说医护人员能战胜恐惧,是为了履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宣言。

那么无数的志愿者们,冒着生死的恐惧和威胁,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

郑能量,90后,湖南小伙,当很多人从湖北逃离的时候。

大年初一,他只身一人驾车300多公里,从湖南来到武汉,成为一个志愿者。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图文郑能量接送医护人员


每天义务接送患者、医生,穿梭于武汉各个医院,甚至去殡仪馆,帮助处理一个又一个的亡灵。

25天连续作战,24小时待命,这个湖南小伙践行了他当初的壮志:

忠孝自古难全,我志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志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哪怕是扛尸,这都是我的选择,也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面对传染的高风险,面对生命的危险,郑能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并立下了“生死状”:

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疫区,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它飘回湖南,报答陪伴我的祖国、家人、老师、朋友,还有我的理想。

湖南90后小伙,穿梭武汉街头,大年初一,立下遗嘱,只愿此生无憾

郑能量大年初一的朋友圈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无畏,行者无疆,

祝福郑能量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