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田文鏡 (1662年—1733年),字抑光,奉天人,歷經康熙、雍正兩朝。原是漢軍正藍旗人,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康熙時期田文鏡歷任縣丞、知縣、知州,後官至內閣侍讀學士。雍正帝即位後,深受寵待。先後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擢河南巡撫、河南總督,兵部尚書、河南山東總督、太子太保、北河總督。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歲,諡端肅。田文鏡著作有《撫豫宣化錄》、《欽頒聖諭條例事宜》,曾主持編修《河南通志》。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田文鏡畫像

很對人對田文鏡評價他政事幹練,以刁鑽刻薄聞名,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那歷史上,田文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出仕近50年的田文鏡到底是一個人人頌揚的廉吏還是一個被人恨之入骨的酷吏呢?

康熙時期·初入仕途

康熙在位時,田文鏡的政績一般,仕途平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田文鏡以監生的身份被被授為為福建長樂縣縣丞,後任山西寧鄉縣知縣,此後一直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才升任直隸易州知州。翌年(1706年)才內遷為吏部員外郎。至此,田文鏡已經歷任州縣官二十餘年,也算是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而他本人此時也已經四十五歲,已是人到中年。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時任監察御史的他建議朝廷增加鹽稅從而增加政府收入,但同時也傷害了商人的利益。於是康熙特命將這個建議在九卿之中議論,眾多大臣都同意田文鏡這個建議,所以,沒過多久,田文鏡就被提拔為內閣侍讀學士。康熙帝駕崩的時候,田文鏡已經是年過花甲六十一歲了,所當過的官只不過是州縣官、郎官而已。

雍正即位·命運轉機

田文鏡的官運隨著康熙皇帝的去世和繼任者雍正的上位出現了巨大轉機。按照慣例來說,到田文鏡這個年紀,這仕途基本上也沒什麼可升遷機會了,可誰能想到歷史就是這麼傳奇,雍正帝的繼位對於年過花甲的田文鏡來說可謂是政治上的春天,也算是大器晚成。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發生了荒災,時任陝甘總督年羹堯上疏請朝廷賑災,雍正於是下旨詢問時任山西巡撫德音山西的災情狀況如何,誰知德音卻回奏稱山西並無荒災,雍正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就派曾經在山西為官多年的田文鏡前去核查,田文鏡從山西回來後,將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奏呈雍正,雍正見他直言不諱,將其特任命為山西佈政史,前去山西賑災。田文鏡很快消除荒災將山西搞得有聲有色,沒多久山西吏治就徹底變了一個樣,這讓雍正非常開心,感慨到:“如此能幹之人,為何至今未聞一人讚許?”開始受到賞識。

雍正二年(1724年),調任河南布政使,很快升河南巡撫、總督。任期內,大力推行雍正的新政“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凡事都以“悉秉至公,無人不可以共事”為準則,大刀闊斧,“清理積牘,剔除宿弊,吏治為之一新。”所說積牘,即康熙末年開始常年積壓得不到處理的文件、檔案;所說宿弊,就是指官員多年的陋習、財政虧空、州縣交稅不足、隱匿土地不如實上報等。由於這兩項工作田文鏡都幹得非常出色,所以才出現了“吏治為之一新”的局面。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田文鏡之所以能做的這麼好,是因為他敢於去解決官場最棘手難題,敢於去觸碰貪官汙吏集團的權益,做事只講原則不講情面,只講立場不講私利,所以很快引起了河南當地官紳等廣泛群體不滿,接連爆發了幾個針對田文鏡的反制事件,逼迫田文鏡下臺,也是對雍正新政的反抗。

孤立無援·四面楚歌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田文鏡到河南不久,就發生了封丘罷考事件,他的鎮壓手段特別強硬嚴厲當時主管河南學政的是當朝內閣大學士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縱容考生罷考,田文鏡不忌憚他是張廷玉的關係,如實向雍正奏報了張廷璐的所作所為,可其他河南在任高級官員大多都持消極態度,這樣就從政治上孤立了田文鏡。而因此事件,田文鏡也得罪了張廷玉,致使後期張廷玉多次為難他。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因為推行新政,田文鏡彈劾了很多人,致使他在政治上四面楚歌、孤立無援。雍正四年,發生了著名的田文鏡與李紱互參案,時任廣西巡撫李紱被調任直隸總督,赴任途中路過河南與田文鏡會面時,責怪田文鏡踐踏讀書人尊嚴,有辱斯文,於是田文鏡就給雍正打了個小報告,將李紱所說全部告訴了雍正,並說李紱與之前被田文鏡彈劾的黃振國是同榜進士,李紱這種做法是為黃振國挾私報復。李紱到任後也給田文鏡在雍正面前告了一狀作為反擊,說黃振國、汪諴等被田文鏡彈劾過的人都是被田文鏡冤枉的,他們並無罪過,而真正有罪過的田文鏡卻不去彈劾處置。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此時,雍正並沒有做出太大的動作,只是將李紱提到沒被田文鏡彈劾的知縣張球治了罪,並非為難田文鏡。同年,御史謝濟世上疏彈劾田文鏡,指田文鏡結黨營私,包庇知縣張球,冤枉黃振國、汪諴等人,這無形中和李紱之前的彈劾奏疏一模一樣嘛。於是雍正認為李紱、謝濟世、黃振國、汪諴等人結黨營私,下旨李紱革職收押、謝濟世革職發配軍中、黃振國、汪諴被處死。這實際上是雍正皇帝有意去偏袒政治孤立的田文鏡,究其原因是

雍正新政的推廣需要田文鏡這樣的能臣幹吏,所以雍正必須要保護田文鏡。

雍正在鼓勵田文鏡的硃批裡說:“覽爾題參黃振國之疏甚屬可嘉,如此方不負朕委任之意。……能照此秉公執法,一無避忌,放膽為去,保爾永遠平安。”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雍正力挺·死後哀榮

雖然,雍正明知田文鏡在用人上多次出現失誤,但是他認為這在所難免。因為雍正認為,田文鏡孤身一人在河南實施行政,面對當地錯綜複雜的盤根勢力,處處遭人掣肘,又沒有得力助手,憑一己之力很難快速將新政推廣開來

對此,雍正特意加強了田文鏡的支持力度,不斷給他加派人手。在任命河南道沈廷正時雍正警示說:“你若不實心協助你上司,稍有他處,請託瞻顧,壞朕地方吏治,奪弄田文鏡,你一負恩,朕加罪必倍之!慎之!”

雍正王朝,歷史上田文鏡是廉吏還是酷吏

在雍正幫助下,田文鏡在河南推行新政很快有了明顯成效。不久就任河東總督,並加太子少保銜。一年後又兼任北河總督,成為了雍正十三年期間最受重用的三總督之一(另二總督為鄂爾泰、李衛),達到政治事業的頂峰。

雍正七年後,田文鏡身體日漸衰弱,精力大大不如從前,於是,雍正經常賜予藥物還派御醫對其進行治療,還不斷勸他:“卿年齡已高,諸凡當量力而為,不可勉強。”

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河南,享年七十二歲,雍正皇帝特賜葬泰陵附近,並給田文鏡加諡、立碑、並令入賢良祠等等,也算是備受哀榮。可嘆的是,田文鏡做了近十年的封疆大吏家境卻還是極為貧寒,子女親屬從他身上也沒有借到什麼光,幾乎清一色都是布衣百姓。

看到這裡,你覺得田文鏡是酷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