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在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有一處我國的重要地理標誌,名曰終南山,又稱太乙山、地肺山、南山。

如今,在許多人背井離鄉,在城市中艱苦奮鬥的同時,也有一些人選擇迴歸山野,隱居於此,過閒雲野鶴的生活。

他們有的因為父母病重選擇舉家搬遷,因為那裡空氣清新,適合休養;有的因為厭倦城市生活,想在山林中尋找一片淨土;也有的人美其名曰想親近自然,但僅僅是想換個地方,逃避生活。如今終南山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來了又走,有的人一待就是一輩子。

《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據有關記載,自古以來,終南山上的隱士就達數千人,更何況還有許許多多無從考證的。

相傳西周的開國元勳姜子牙,在入朝前就隱居在終南山;“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功成身退隱居終南山,得以善終;藥王孫思邈、仙家呂洞賓、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都曾隱居終南山。而金庸筆下的“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更是令無數人心馳神往。

說起隱士,也就不得不提到東晉末期,以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聞名於後世的偉大詩人陶淵明。因為其隱逸的生活,而開創了田園詩歌新流派,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從二十九歲“出任江州祭酒”,到四十一歲解印辭官,期間在仕與耕之間反覆試探,多次辭官歸家,出仕之時也常常眷戀田園生活。

陶淵明究竟為何如此嚮往田園,最終決定歸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這本書中得到解答,《澄明之境》由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寫成,書中從多方面入手,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全面的陶淵明。

戴建業教授是華中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學科組長,授課風趣幽默,被譽為“國民教授”,文筆機智優美,有深厚的文學素養,這本《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也體現了他獨到的價值取向,他對陶淵明“歸隱問題”的解析,只是本書的眾多見解之一。

《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隱逸文化

中國的隱逸文化源遠流長,歷朝歷代都不缺隱士。在這期間,隱逸文化發展最為繁盛的,當屬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是處於長期封建割據和戰亂不斷的時期,也是我國曆史上政權更迭最為頻繁的時期。在這個階段裡,許多名士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隱居,拒絕入仕。

這其中一類代表人物,就是魏晉時期有名的“竹林七賢”。“竹林七賢”以山濤最為年長,最關鍵的核心人物當屬嵇康、阮籍

于山濤而言,棄官隱居,更多的是出於自保,想要避開司馬氏與曹爽的爭權。當司馬集團確定勝利之後,山濤又再次入朝,投靠司馬氏。當然,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好官。

但對於嵇康、阮籍來說,他們反對司馬氏黨同異伐的做法,不願入朝為官,為此嵇康還與山濤決裂。他們對政治失望,拒絕入仕,想要追求心靈和思想的徹底解放。

然而,現實中他們卻又做不到那麼超脫,嵇康因為完全敵視的政治態度,招來殺身之禍;而阮籍將這分不滿隱藏在心,還在司馬昭上臺前寫了勸進表,這份矛盾也常常讓他感到內心煎熬。

與“竹林七賢”那樣被時局所迫不同的是,陶淵明的歸隱,完全是出於本心。陶淵明曾入朝為官,但每次出仕都覺得如拘如囚,心心念念田園生活,“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所以才會三番五次辭官。

《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最後,陶淵明辭官正式開始田園生活,才真正體會到,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裡,復得反自然”,這都是陶淵明在辭官後歸隱田園的真實體會。與許多名士不同的是,他歸田的動機,沒有政治生活的牽絆,也沒有對王朝更替的執著,他順應的,僅僅是自己的本心,而非世俗的標準。

“他既不因隱逸生活而自矜其清高,更不自炫什麼歸隱生活的風雅”,陶淵明對於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沒有豪言壯語,只以一顆平常心對待

(三)瓦爾登湖畔的隱居者

這也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作家梭羅,19世紀的美國正處於經濟迅猛發展的時期,人們為了追求財富,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侵佔自然資源,開墾荒地,環境變得岌岌可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梭羅選擇離開這個喧囂的世俗世界,到瓦爾登湖“隱居”了近三年

。自己一人建房、耕種、捕獵、寫作,以自己的方式親近自然,將自己的獨居生活記錄下來,創作了散文集《瓦爾登湖》。

如今,《瓦爾登湖》已經不僅僅是一部普通的創作,它使人們更立體的感受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也使“生態關懷”這一話題受到更多的關注。

《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然而和許多名作一樣,梭羅在世時,他的《瓦爾登湖》並沒有受到讀者的歡迎。正如陶淵明的詩作,在那個文風崇尚

“華麗纖巧”的南朝時候,陶詩的“風華清靡”似乎並不受大多數人待見。

直到唐宋時期,陶淵明的詩作才逐漸被大家想起,尤其到了宋朝,更是受到矚目。王安石如此評價“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詩人們推崇陶淵明的詩作,更是以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態為榜樣。

(四)現代的“隱士”

如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有許多人一直在尋找心中的“淨土”,終南山上也並不缺乏“隱士”。他們有的人只是三分鐘熱度;有的人將那當作生命中的休息站,一番休整之後重新面對新的生活;有的人在那安家立業,為人看病、攝影、建立私塾等,他們在“淨土”中找到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方式

蘇軾有句詞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如今我們尋求的,是心靈的平靜,擺脫內心的浮躁,並不是為了“隱”而“隱”,積極的面對生活,做一名

行動上的隱士

《澄明之境》:陶淵明為何如此眷戀自然,這背後又有何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