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1 “媽媽,你騙人!”


誰的兒時,沒有被爸爸媽媽騙過呢?

“壓歲錢我先幫你留著,等以後長大了給你。”

多少父母連本帶利的拿到了壓歲錢?

“不要吃這個巧克力,那是大人才能吃得酒心巧克力。”

明明就是一顆普通的巧克力,什麼時候就成為了酒心巧克力了?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等到我們慢慢長大,爸媽的謊言開始變得越來越拙劣——

“別跟你媽說,我跟王阿姨什麼都沒有。”

“你騙人!”一邊含著眼淚,一邊大聲的控訴。


“媽媽回姥姥家,其實就是想姥姥了,不是和你爸爸吵架。”

“媽媽,可是我也想你啊。”

明明知道媽媽在說謊,也許是正值青春期,開始反抗和怒吼;也許你憐惜他們的不易,表達了你的善意。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然而,那些謊言,無論基於什麼樣的初心,構成了我們的童年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意識到,雖然爸爸媽媽告訴你:“騙人是不對的。”

但是他們卻在不斷的欺騙你。困惑,憤怒,理解,不理解……你和“謊言”這個話題,要度過一生的時光。


2 “我想知道真相”

最近,我的很多來訪者,在原生家庭話題的諮詢中,都在做一件事:探索家庭中的真相——和自己的父母,把內心隱藏多年的秘密,探至究竟。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原來我的媽媽不是施暴者,她也受到了她媽媽的傷害,我卻從來不知道。”她在第七次諮詢後,利用自己的年假回到老家和爸爸媽媽,和家人去談,得到了這樣的真相。

“媽媽雖然沒有刻意的欺騙你,但是她一直在你面前,用言語暴力來向你以及她自己證明,她是強大的。這對你有很大的傷害,但其實這次你瞭解了真實情況後,你才會知道,原來她和你一樣,也是受傷害之後,再不斷地努力和強大。”

是的,這位女來訪者,早年就背井離鄉,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事業。要不是因為婚姻關係出了問題,她也會用“假裝的強大”來過完自己的一生,也把這樣的方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有的謊言,是父母因為善意或者當下的焦慮而產生的;而有一些謊言,是基於她的潛意識而自然做出的。如同我們的幻肢痛:雖然胳膊早已因為疾患而被截掉,但是身體還是會欺騙自己它在,還是會讓你相信它可以痛。


作為子女,趕上一個美好的時代,無論在智商還是情商上,我們整體都超過了自己的父母。尤其在精神和心智方面,80,90後一代人能夠懂得自我的意義,與外界既可以融合也保有邊界。父輩的心理傷痛,他們無法看清的真相,直接的影響了你的心理。而你最大的責任在於,


藉由你的眼睛,讓整個系統看清真相——看清,才有改變的可能。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你的家庭中,有哪些隱藏的秘密?

爸爸媽媽假裝相愛?

祖輩對父母一輩偏袒而讓你家備受冷言冷語?

父母重男輕女?脫胎?你的身世?

這一切,都會在你漫長的成長曆程中形成影響。

過去的不知道和不告知,是因為“你還小”;而現在還不知道真相,是你對真相的漠然和枉顧——該知道的,你必須要自己主動了解。

3 “我狠起來連我自己都騙”

善意的人會說:“我不想騙人,因為騙一次,就要用十個謊言去圓謊。”

但是,一個人,一旦騙久了,或者通過欺騙別人持續產生獲益,就會形成騙子人格。

騙子人格的好處是短暫的,因為欺騙別人成功,會讓自身產生一種智商凌駕於對方的快感。

說真的,有的時候作為父母,我也會難免有這種感覺。欺騙孩子“iPad沒電了”,看到她放棄了想看的願望,內心也是很爽的。

可是,千萬不要忽視自己內心的這種凌駕感,其實這是心魔,他會讓你自大,膨脹。

因為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會因為自己開電子設備,自己充電,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讓你打臉。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而騙子人格最大的問題在於。它讓懷疑發生,甚至會產生猜疑鏈。

如果你的孩子都不相信你所說的,他會怎麼樣呢?

作為父母,你失去的是權威性;作為領導,你失去的是領導權;作為本來應該給予愛的一方,你讓對方持續在猜疑中:

“你說你這麼做是為了我好?我怎麼就能相信你說的這個是對我好呢?你說你可以證明給我這麼做確實是對我好,我怎麼就能相信你的證明是正確的證明還是更大的欺騙呢?”

在猜疑鏈中的人,會變得偏執,思維狹窄。它相信的只有自己。而他的自己,是可以為此而斷開一切關係的——如果我不相信你,我可以選擇只相信我自己。


家與國:父母總是會騙你的,你總需要知道真相的


如果我無法判斷路邊的一位老人,到底是真的摔傷,還是碰瓷,我選擇相信我自己,我選擇冷漠;

如果我無法判斷對方到底是不是疾病攜帶者,我選擇相信我自己——遠離;

如果我無法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值得我去相信,我選擇相信我自己——移民。

因此,選擇留下來的,要不然是無能為力的;要不然是仍然還有一絲絲相信的。

他們相信自己的表達會被母親看到;他們也相信自己的母親還有一些善意;他們也相信自己的母親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能用持續的無論是善意的還是基於自己焦慮緊張的謊言來騙自己。

因為孩子們相信自己的善意和勇敢,相信自己的這一次努力,哪怕是最後一次努力,可以感動母親,讓她說出真相,讓她願意接受——孩子長大了的事實。


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