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司马长史


俗话说得好,“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民国时期的四川,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准确性。从辛亥革命开始,沃野千里的四川就陷入了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

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四川从未有一个军阀能够真正统一全川。因此,四川这个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口全国第一、军队战斗力也颇为强劲的地方,川系势力范围却几乎没有走出省界。

军阀割据的四川

在民国的38年间,四川先后涌现了熊克武、刘存厚、刘湘、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等人为首的川系军阀,这些军阀坐拥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在对统治区域内横征暴敛的同时,对外也不断进行军阀混战。

不过,在诸多的川系军阀中,有一个军阀实力最强,占据地盘最广,也在四川军阀混战的后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蒋介石势力进入四川,他甚至有相当大的希望真正统一全川,成为四川王。这个人就是四川军阀刘湘。

刘湘

陷入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的四川,大大小小的军阀难以数计,没有哪个人是省油的灯,为什么刘湘最有可能胜出呢?

其实,刘湘起家的时间并不晚,早在辛亥革命之时,刘湘就担任了四川新军第十七镇第68标一营前队排长。进入民国之后,刘湘的职位迅速窜升,1913年成为团长,1916年就已经成为少将旅长。1918年,担任第一师代理师长职位之后,刘湘正式进入四川军界上层,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方大佬。

成为手握兵权的一方小诸侯之后,刘湘开始了自己辗转腾挪的军阀混战生涯。他先是联合军阀刘存厚发动了川军驱逐四川境内滇军、黔军的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声望大增的刘湘,又马不停蹄的与熊克武一起发动了四川自治运动。

军阀割据的民国

很快,为了自己的利益,刘湘又与前盟友刘存厚倒戈相向,发动对刘存厚的战争。击败刘存厚以后,实力威望大增刘湘被推为了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刘湘就一跃成为了四川势力最大的军阀。

然而,此时四川境内其他军阀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劲,再加上刘湘成为省长之后过于膨胀。因此,川军总司令每当多久,刘湘就被众多川系军阀逼迫辞职。不过,虽然失去了名义上老大的位置,但这无损于刘湘的实力。下台之后,刘湘又联合四川诸多军阀,击败了试图成为四川王的杨森。

四川军阀杨森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面对势如破竹的北伐军,颇有眼光的刘湘迅速改旗易帜,宣布进入了国民革命军行列。刘湘所部则被编为了国民革命军第21军,刘湘担任军长。由于兵力雄厚,刘湘的这个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辖有三个师的军,第21军下辖高达了7个师的部队。

与此同时,刘湘在辈分上应喊叔叔、但实际年龄其实比他小的刘文辉也开始崛起,并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省政府主席,刘湘本人则担任了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兼省政府委员一职。四川进入了二刘主宰的局面。

刘文辉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权力,父子相残的情况都比比皆是,跟何况二刘只是叔侄的关系。因此,刘湘与刘文辉之间,毫不意外的爆发了战争,而这场二刘之战,最终以刘湘的全面胜利告终。刘湘因此掌握了四川军政大权,面对他垂涎已久的四川王之位,只差一步。

然而,此时已经坐稳了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领袖一职的蒋介石,开始将势力深入了四川境内。刘湘为首的川系军阀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刘湘和川军抗战纪念碑

而这场中央与地方的冲突,最终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刘湘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战,率领川军出征抗日而告终。然而不幸的是,1938年1月1日,带领川军走川界,开赴抗日前线的刘湘,却因病在武汉去世,年仅48岁。


鸢飞九天2018


刘湘成为四川王,“神仙兵”功不可没,不过后来却败在开国元帅手下。

民国时期,刘湘是四川最为强悍的军阀,被称为“四川王”,手下还有一支“神仙兵”,一度称霸四川。可是后来刘湘却败给了红军。

刘湘原来是蔡锷的手下,凭借着军功,一路做到旅长,后来进入四川。四川当时整天军阀混战,动荡不安。但是刘湘凭着高明的军事领导能力和左右逢源的关系,硬是把四川各路军阀统一起来,成了“四川王”,总督四川军务。

说起刘湘的发迹史,不得不说一个叫刘从云的人。刘湘本人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念过私塾,但是一直很迷信。而刘从云也是把自己打扮成道士,似乎掐指一算便能算出未来。刘湘见到刘从云的时候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将其奉为座上宾,还给刘从云修建了豪华府邸,赠送轿子。

事有凑巧,刘湘自从结识刘从云之后,可谓是步步高升。每次打仗,刘从云都要给刘湘军队算卦,卜算出师时间、敌军方向等。而刘湘的军队也经常打胜仗。就这样,刘湘逐渐掌控四川全局,成为四川实际的统治者,刘湘对刘从云也更为倚重。

刘湘还专门给刘从云一支部队,刘从云用惯用的神棍伎俩包装这支军队,把这支军队打造成“神仙军队”。实际上,这支部队是吸食鸦片,对士兵确实有精神上的刺激作用。而且当时中国较为落后,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刘从云的对手听闻“神仙军”的大名,思想上先有了胆怯。所以刘从云的部队经常打胜仗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湘、刘从云的“神仙兵”对付旧军阀可以,但是他们碰到红军就不灵了,尤其这支红军队伍的领导者还是日后成了开国元帅的徐向前。徐向前当时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直接威胁到了刘湘的统治地位,这位军阀头领自然不会容忍红军在自己的地盘上活动,于是便出动了“神仙军”进攻徐向前部。

面对红军队伍中对“神仙军”的担忧问题,徐向前首先开会解决士兵的思想问题。徐向前问大家有没有见过神仙、有没有见过刀枪不入的人,士兵都回答说没有。既然没有,那就是神棍骗人的把戏,于是红军战士解除思想负担,积极备战,连续三次击败“神仙军”,树立了红军的威望。此后在一系列战役中,徐向前多次打败刘湘,在川陕站稳了脚跟。而刘从云从此再也不敢胡乱吹嘘,甚至闭门不出,老实了很多。

刘湘和刘从云开始的时候能够成功,原因一方面在于当时中国生产力不发达,思想落后,所以能够占得优势。另一方面也与刘湘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强有关,与刘从云的把戏其实关系并不是太大。但是刘湘后来的对手是徐向前,徐向前可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而且信仰坚定者,军事能力强。刘湘与这样对手过招,不败才怪呢。不过在后来的抗战中,川军团为抵御日寇几乎全军覆没,在民族大义面前刘湘和川军团是好样的。

参考资料:《刘氏家族:称霸四川二十年,堪称一部军阀史》


冰哥聊史论古今


刘湘之所以能打败杨森、刘文辉等一票川中军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站队。即便偶尔也有错误判断,也能及时调整,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而反观他的对手们,大局观要差远了。

四川军阀混战起源于护国战争,当时川系军阀的两个大佬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他俩其实都是同盟会成员,但熊克武亲滇黔军阀,刘存厚亲北洋政府。所以这个时期的混战,实际上是北洋政府和滇黔军阀主导的混战。而四川军阀被迫要选边站,要么支持北洋政府的代理人刘存厚,要么滇黔军阀的代理人熊克武。不能搞墙头草。

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川军内战看似是四川军阀混战,但各个军阀背后都是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哪个川系军阀傍的大腿粗,往往就会在混战当中占有主动权。

在这一时期,刘湘还只是小弟,没有成为头牌军阀。他当时的大哥是熊克武,并且还是熊克武的头号小弟。

民国十年,熊克武在刘湘、但懋辛、刘成勋等人的支持下,击败了刘存厚。成为四川军阀的唯一老大。刘湘由于在打败刘存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熊克武推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

此时的刘湘可谓是风光一时,旗下统辖八万大军,实力与熊克武不相上下,堪称是川军新生代军阀中的杠把子。


但是刘湘毕竟还是太嫩了一点,由于他的势力急速膨胀,因而被熊克武所忌惮。为了麻痹刘湘,熊克武主动让贤给刘湘,推举刘湘为川中老大。

然而这只是熊克武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就是让刘湘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果然,当时还太嫩的刘湘不出意外的中了计,被熊克武暗中拆台,被迫下野。

刘湘辞职后,也暗中部署人马,准备把熊克武打垮。但是刘湘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他手下的杨森就率先对熊克武开战了。这一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川军第一、二军内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熊克武军中担任旅长的刘伯承在战争中大发神威,以一个旅的兵力击垮了杨森两个师,配合主力部队,打得杨森直接投靠了北洋大佬吴佩孚。

事后,刘湘被迫解除所有职务,回到了乡下老家避嫌。此时的刘湘,可谓是他一生当中最低谷的时候。而这一切,就是被杨森那个猪头给拖累的。



不过刘湘的这个低谷期也没有持续太久。由于熊克武一派在战后因为赏罚不均,导致熊派内部内讧不断。直系大佬吴佩孚见有机可乘,就出钱出枪,支持当时依附在自己门下的杨森和早已经下野的刘存厚杀回四川,起兵讨伐熊克武。

至刘存厚兵败后,吴佩孚一直就想再次杀回四川,只不过没有机会。但是这次熊克武集团的内讧,给了他一个天赐良机。

为了彻底打垮熊克武,吴佩孚亲率大军赶到湖北宜昌前线督战,并且还电请刘湘出山协助自己。刘湘也不是给脸不要的人,便随即宣布出山,起兵协助吴佩孚。

由于强敌压境,再加上直系军阀的干涉,熊克武便只好宣布下野,偷偷去到广东寻求孙中山的支持,并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又率部杀回四川。不过由于没打赢,只得灰溜溜的退出了四川。他的这次退出,是永久性退出。此后的四川军阀混战,与他这个老牌军阀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熊克武被挤出四川后,被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省军务督理,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邓锡侯为四川省长,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原本只是师长级别的杨森和邓锡侯等人也开始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军阀,与刘湘平起平坐。


不过,由于杨森是吴佩孚的代理人,有直系给他撑腰。因此杨森此时的地位是比刘湘要高一点点的。


刘湘毕竟是做过大哥的人,杨森这个曾经是他小弟,现在抱上吴佩孚粗腿就敢爬到了他的头上撒欢的人,他岂能忍?

于是从民国十四年开始,刘湘就如同当初的熊克武一样,推居幕后,在暗中发展倒杨森的势力。

刘湘在倒杨联盟形成规模后,便致电北京北洋政府,要求将杨森调到北京任职。当时北京政府已经是奉系执政了,杨森知道自己去北京肯定是被软禁的下场。因此便故意赖着不走,主动挑起战争,决定以武力打败刘湘集团,统一四川。

这一战,杨森先是大胜。但是刘湘也是早有准备,他一方面联络黔系军阀袁祖铭,让他出兵攻击杨森的后方,另一方面暗中收买了杨森手下的王缵绪反正,导致杨森大军全面崩溃,再次逃到湖北投靠吴佩孚。

然而历史再再一次重演,由于倒杨联盟分赃不均,刘湘和贵州军阀袁祖铭闹掰。为了驱逐黔军,川军二流军阀邓锡侯、田颂尧等人电邀杨森回重庆主持大局。刘湘见自己势单力薄,便和杨森宣布和解,共同驱逐赖在四川不走的黔军。

刘、杨二人合力驱赶黔军出川后,划分势力范围。杨森控制川东,刘湘控制川南,势力不相上下,两人彼此都想吃掉对方,但也都吃不掉对方。

然而正当两人都在积蓄力量,企图吃掉对方的时候,却爆发了一件大事件,打断了两人的梦想——广东革命政府宣布誓师北伐。


前面说过了,川军内战虽然看似是四川军阀内战,但其实各个军阀想要立足,必须要有川外大军阀的支持才行。国民党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武汉,打得北洋军节节败退,四川军阀都是看在眼里的——谁的大腿粗,一目了然。

因此就在北伐军进逼南京的前夕,四川军阀纷纷投机革命,派代表与北伐军联系。国民政府为了拉拢川军,便派代表入川,晋封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七人为国民革命军军长。四川军阀见大势所趋,遂集体表示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全部加入了国民党。

不过,归附国民政府并没有改变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因为北伐战争结束后不久,国民党自己就开始内战了。川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是积极的选边站,继续混战。

第一次混战是杨森、刘湘、邓锡侯、刘文辉四人大战。起因是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分裂,南京的蒋介石忽悠杨森和刘湘去打武汉国民政府。刘湘长了心眼,他就没出兵。杨森是记吃不记打,一而再,再而三的中招,傻乎乎派兵出川。结果被叶挺率部一个反击,损失了大半人马。

就在杨森率残部回川时,刘湘乘机派兵挡住了他的归路,不让他回川。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湘还没有得意多久,他的老巢也被邓锡侯和刘文辉给围了。于是刘湘和杨森和解,两人回师攻打邓锡侯。经过两人的合击,才算是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第二次混战是杨森和刘湘的混战。这一次大战也是蒋介石造成的。当时杨森刚刚联合刘湘打退邓锡侯,回到四川屁股还没坐热,被北伐军打败的下野闲人吴佩孚来投奔他。由于此前杨森两次下野都是投靠吴佩孚,吴对他也都都很好,所以此次吴佩孚来投,杨森对吴也是投桃报李,很是照顾。结果由于事情泄露,被蒋介石知道了。随即蒋介石下令免去杨森的一切职务,让杨森下野。杨森手握兵权,当然是不答应了,所以蒋介石又让刘湘打杨森。

刘湘得到蒋介石的电令,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收买杨森手下的四个师长倒戈,导致杨森军中爆发了内战。

虽然最后倒杨联军被杨森击溃,刘湘借四部倒杨的目的未能达到。但刘湘坐收渔利,得到了杨森手下范绍曾的一个师,以及杨森在长江北一线的所有防地。(范绍增就是著名的傻儿师长)

杨森势力大挫后,刘湘成了唯一的老大。他与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协议,搞了一个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由他担任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田颂尧为委员,负责全川的裁军工作。(其实这个裁军也是在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当时全国都在裁军)

但是,由于刘湘等人故意把川军其他各部屏之于外,想借裁军之名打压其他军阀。因此当裁军的协议签署后,被排除在外的将领纷纷表示不服,这些人在杨森的主导下,成立了一个国民革命军同盟各军军事委员会,简称为“八部同盟”。由杨森担任主席,李家钰和陈书农担任副主席,共同对付刘湘。

这八个军阀开了一次大会后,决定组成联军向刘湘进攻,发动“下川东之战”。

这一战,刘湘和刘文辉大败杨森联军。杨森率余部逃入李家钰的防区。刘湘则连克梁山、忠州、万县等二十三县,尽收杨森下川东防区,收编了杨森近三万人,势力大振。

八部同盟在反刘湘失败后,决心报复,共推李家钰为总指挥,决定不惹刘湘,兵分三路进攻刘文辉在资中、内江的防区,发动“上川东之战”。这一战又是刘文辉部大胜,势力大增。此后四川便进入了“二刘”时代。

这个时期的刘湘和刘文辉各自拥兵十万,相互都吃不掉对方,于是双方都把目光盯到了四川省外,在外面找靠山。当时正是中原大战,川外有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四大军阀。

刘文辉眼拙,先是傍李宗仁的大腿,后来又傍冯玉祥和阎锡山大腿。总之就是所有大佬全抱一遍,就是不抱蒋介石的大腿。

而刘湘则是老谋深算,他坚定的抱的蒋介石大腿,只拥护蒋介石一人。结果当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后,刘湘因为两度拥蒋,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支持,而刘文辉两度失算,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虽然刘文辉因为手握手握大军,还能保住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职,但他已经被蒋介石视为要消灭的异己了。

民国二十一年,刘湘在得到了蒋介石的武装支持后,决心与刘文辉开战。在开战前,刘湘尽力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壮大自己的阵营。并且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邓锡侯的矛盾,拉拢二人反对刘文辉。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双方正式开战。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二刘大战正式爆发。这是民国四川军阀规模最大的大混战。战线绵亘千余里,川北、川西、川南都是战场。战火纷飞达一年多,四川大小军阀,杨森、田颂尧、刘存厚、李家钰、罗泽洲、邓锡侯等部均卷入其中。双方总计投入兵力约三十万人,死伤约六万余人,耗资五千万元,四川人民的惨状可想而知。


战争的具体过程省略,反正结果就是刘湘取得大胜,但顾念叔侄之情分,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将川西南的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和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让他在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

而刘湘则占有川东、川南、川西地区的八十余县,军队扩展至二十余万人,登上了四川霸主的宝座,从而结束了长达十七年的四川军阀混战历史。

总的来说,刘湘能最终取胜,靠得就是他的大局观和眼力劲。川中军阀普遍“短视”,经常抱错大腿。但刘湘不同,他总是能在川外大军阀中找到真正的大腿,并紧紧抱住,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比如西安事变时,很多军阀都以为蒋介石必死无疑,公开的宣称应该处死蒋介石(比如韩复渠),其实这是很短视的行为。而刘湘就很聪明,他一直都坚持拥护蒋介石。即便蒋介石逼他裁军,要剥夺他的四川王,他表面上也是举手表示支持,不会跟蒋介石直接硬钢。

不过凑巧的是,就在川军裁军会议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既然日本鬼子打进来了,也就不可能再裁军了。于是刘湘便号召川军出川打小日本,他本人带头出川,病死在武汉,没有死在四川老家。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Mer86


刘湘何许人也,先看看他的简历吧。

最简单的,他是民国时期四川的军阀,国民革命军的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这还不算,他还是重庆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刘湘的丰功伟绩

刘湘在民国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颇有声望的人物,尤其在四川地区,在抗日战争中,他也是建功颇丰,比起一些投降派,他也是适时的表现了自己的骨气。即使是身体条件不允许了,他还在努力的抗战。

在早年时间,他们曾经响应孙中山,和袁世凯进行对抗。后来到了民国四年的时候,他又在护国战争中表现非凡。

艰难的四川斗争

刘湘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为人也是多有正面评价,但是四川的局势真的并不是靠他的正气就可以维持的,于是在四川之地,也有着长时间的军阀割据。

在此期间甚至有不少人对于刘湘的地位产生了威胁,而刘湘的命也是被不少人惦记着。而且四川的局势也着实是十分的混乱,身在其中,往往一步不慎,满盘皆输。而刘湘呢?其实说真的,他的实力在四川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问鼎四川的地步。





在此期间,他运筹帷幄,在四川的众多强者之间采取了各种手段,后来也是因为刘湘的正确指导,还有着些许运气成分,再加上刘存厚拉拢,刘湘开始在四川站稳了。后来他们逐渐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强大,在四川刘湘也就不可动摇了。


众森淼


刘湘这个人,有点像《上海滩》中的丁力,见风使舵,城府极深,这也是刘湘能最终在军阀混战中取胜的原因。

说起川军,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川军在抗战斗争中显示出的强大斗志,而在军阀混战时期,四川像极了一碗大锅饭,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而川军,就像香饽饽一样,北洋政府、军阀势力各方都想拉拢,而刘湘,就是在这个大环境夹缝中一步步胜出的,今天,小雪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军阀战争时期的四川历史。

正确站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墙头草,有独到的战略眼光,这就是刘湘,一个从小弟长成的军阀头子

据历史记载,从护国战争起,川军有存在着两股军事势力,一个是亲北洋政府的刘存厚,一个是亲滇黔势力的熊克武,而刘湘,此时还是熊克武手下的一名小将。

民国十年,也就是1911年,熊克武击败了他的对手刘存厚,而作为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刘湘推举为川军总司令。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川军总司令,统领8万军队,可谓风光一时。而此时的刘湘,心智并不成熟,政治是无情的,很快,他就被熊克武用计下野了。

在下野以后,刘湘并没有因此沉沦,他想暗中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可他手下的杨森,却是个急性子,首先挑起了对熊作战,战争的结果是,杨森被刘伯承的一个旅给打败了,自己投靠了北洋政府。

而后,刘湘为了避嫌,回到了农村老家。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野心这个东西对于一个战士而言,可谓魔力无穷,协助吴佩孚主力,把熊克武赶出了四川,之后,刘湘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所成长,后来,逐渐成为称霸一方的军阀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杨森和熊克武的手下,因为赏罚问题出现矛盾,于是,想重新反熊,这个时候,吴佩孚借有机可乘,就帮助了杨森讨伐熊克武。

刘湘被吴佩孚邀请出山,再一次走向了军事领导岗位,后来,熊克武兵败,引咎辞职。

而此时,杨森已经从刘湘的部下变成了他的长官,这怎么能忍?城府很深的刘湘又想干掉杨森。可是经验老辣的杨森又怎么会坐以待毙,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时候爆发了第二次北伐战争。

而杨森是怎么被刘湘干掉的,这还要归功于蒋介石,这是蒋介石授意的。后来,杨森也兵败垂成,刘湘就成为了四川霸主。

文/小小雪说历史,本文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在北洋军政府时期,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三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乱成了一锅粥。


而在这其中,全国的军阀混战现象,以四川地区最为严重,特别混乱。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资源丰富,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丰富的物质人力基础使其自然而然就成了战乱最频繁的地方,成为众多军阀争夺的焦点。据再加上四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北政府谁都想插上一脚,结果导致四川长时间无法像其他省区得到统一,虽然四川的军阀对外宣称是川军,看起来好像是一系。但实际上,各自为政,互相攻伐,群龙无首。



有关资料显示,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平均下来基本每个月就两次的混战,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回去,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的战役,四川没有一个安宁的地方。

而在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成立后,四川军阀名义上服从南京政府的管辖,实质上依然是独立为政,并在长时间的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等几大集团。

他们合纵连横,互相攻伐,历经数次斗法之后,最终只剩下了刘湘和刘文辉两大势力。



说来有趣,这两人乃是叔侄关系,刘文辉的父亲和刘湘的爷爷是兄弟,这两叔侄在军阀混战过程中,互相配合,打败了各路敌人,直到最后在四川境内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他们两个造成危险。他们两叔侄的合作可谓是十分成功,实现了双赢,北伐结束后,刘湘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善后督办,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二人一人主军、一人主政,被人们称为四川两座无人可及的“双峰”。但是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两叔侄也避免不了这个道理。最开始只有利益冲突最后反目成仇,于是便有了民国时期最出名的“二刘大战”。



当时刘湘的二十一军防区为重庆、万县、奉节等20余县,总兵力约10万人。刘文辉的二十四军防区有70余县,占四川大部份地区,总兵力约20万人。从兵力和地盘上来看,刘文辉占据优势!

可是刘湘得到了川内其他旧军阀的支持,又得到蒋介石的帮助,最终取得了这场叔侄大战的胜利,成为了四川王!

因为之前我们说到,他们两个数字都已经基本上吧,四川经历的时候的力量都给清除,没有任何能够威胁到他们了。所以,此次战役中刘文辉的失败,也决定了刘湘在此此军阀混战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刘湘和刘仁辉最开始合作,实现双赢局面。最后刘辉湘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人际关系成功打败了刘文辉,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白话历史君


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军阀数量最多,军阀混战的次数也最多。


从清朝灭亡,一直到刘湘名义上统一四川,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面,川军内部爆发的混战次数多达470多次。


川军混战的次数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川军内部军阀派系众多,这些派系之间互不统属,即使是刘湘名义上统一四川之后,刘湘的嫡系部队也没能超过川军总军队人数的一半。因为四川地区的军阀形势复杂,刘湘能够在如此众多的军阀中脱颖而出,同他的个人能力肯定是分不开的。

刘湘出生于四川的地主家庭,从小便受到过良好的私塾教育。在刘湘16岁的时候,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刘湘只能放弃了考取功名的想法,弃笔从戎考上了四川武备学堂。


1910年刘湘被保送到了四川讲武堂学习,毕业后的刘湘成为了川军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名军官。在辛亥革命结束后,大部分军校出身的将领都获得了快速升迁的机会,刘湘依靠着敢打敢拼的作战风格,从川军中逐渐脱颖而出。

到了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刘湘已经成为了川军中的主力团长。蔡锷率领护国军入湘的时候,刘湘带领军队充当镇压护国军的急先锋,因此受到了袁世凯的嘉奖,获得了陆军少将的军衔,并且被升任为旅长。


刘存厚和熊克武争夺四川地区控制权的时候,刘湘先支持刘存厚,后来又转投到熊克武的帐下,被熊克武委任为第一师师长。


刘存厚失败后,刘湘分到了七个县的地盘,成为了川地比较有实力的军阀。

唐继尧北上失败后,刘湘被熊克武委任为第二军军长,此时的刘湘已经拥有数万大军,成为了四川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军阀。熊克武率部退出四川后,刘湘被众人推举为四川省长,正式成为了川军首领。


到了1929年,刘湘通过下川东之战击败了杨森,为统一四川扫清了一个大障碍。


杨森战败之后,刘文辉和刘湘之间的矛盾激化,在1932年刘湘和刘文辉大打出手,第2年刘文辉的势力退到西康,刘湘形式上统一了四川,成为了真正的四川王。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湘坚持拥护团结抗战,主动率领川军主力开赴抗日战场。1938年年仅50岁的刘湘因病去世,在临死的时候刘湘留下了:“敌人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遗言。


刘湘去世之后,四川地区的军阀势力分裂更加严重,川军的主力部队大多都被蒋介石兼并。

从刘湘统一四川的历程来看,刘湘能够在20多年的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主要有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刘湘的资历比较老,刘湘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是营长,护法战争时期就已经是旅长,因为刘湘的起点比较高,一些后期之秀根本没有能力和刘湘竞争。


第二个原因是刘湘的眼光独到,刘湘在每一次混战爆发后,都能够找到合适的盟友,战争结束后都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这一点来看,刘湘的政治眼光可谓是非常的独到。


历史总探长


刘湘能够在四川军阀混战中笑到最后,关键一点就是每次站对了队伍。换句话说,都能抱住最粗的大腿。


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起源于蔡锷的护国战争。当时的四川只有两个大佬:一个是熊克武,另一个是刘存厚。虽然他们两个同盟会成员,算是同志,但是实际上,两个人是水火不容。护国战争爆发后,四川成了主战场,作为四川的两大军阀,他们是不能置身事外的,必须要选边站。

熊克武是跟着滇黔军阀,也就是蔡锷这边的;而刘存厚是跟着北洋军阀袁世凯混的。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四川看似是军阀混战,其实各个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川外大军阀的支持,就看谁抱的大腿粗了。

而当时的刘湘,在哪里?

当时的刘湘,还是熊克武下面的一个小弟,并且还是头号小弟。

护国战争,最终蔡锷获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号,不久之后袁世凯就归西了。他旗下的北洋军阀也就是变成一盘散沙,各自分道扬镳了。这时熊克武抓住了机会,在刘湘、刘成勋等人的支持下,击败了刘存厚,成为了四川省唯一的老大。在这当中,刘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报答刘湘,熊克武推举他为四川省长兼川军总司令(有名无实的)。

自此,刘湘走上了四川历史的舞台。

依靠着川军总司令和省长这个牌子,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了八万大军,成为了川军新兴军阀,俨然有一副和熊克武不分上下的态势。

不过刘湘还是太年轻,中了熊克武的麻痹之计,以为熊克武想退位让贤,最后被迫下野。

在熊克武打败杨森的这几年里,熊克武逐渐成为了四川的霸主。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为熊克武内部分账不均,逐渐产生了矛盾。这让直系军阀吴佩孚有机可乘,他出钱出枪,支持被赶出四川的刘存厚和杨森起兵讨伐熊克武。

不过这还不够,吴佩孚还亲率大军前往湖北宜昌督战,这态势是想一举吞并四川。这时下野的刘湘呢?当然也被吴佩孚请出山了。

在内忧外患之下,熊克武只好宣布下野,跑到了孙中山那边寻求支持,再一次杀回四川,可是又败了,也罢,我退出了!

属于四川熊克武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熊克武被打倒了,四川又恢复了当初的军阀混战:吴佩孚支持的杨森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北洋政府任命他为四川省军务督理(四川最大的军阀),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而邓锡侯为四川省长。



曾经的小弟杨森和邓锡侯,现在爬到了刘湘头上,是个人都不舒服。虽然四个人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但谁都吃掉另外三方,独霸四川。


机会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给赶出了北京,现在北洋政府由奉系做主。作为吴佩孚的小弟杨森,自然不让奉系喜欢的。刘湘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致电北洋政府,让杨森去北京任职。杨森当然知道如果去了,即使不死,也会被软禁,于是他一做二不休,主动挑起了战争。

不过刘湘早有准备,一方面,他联合了黔系军阀袁祖铭,让他攻打杨森后方,另一方面,他买通了杨森手下王瓒绪,杨森焉能不败?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到大哥吴佩孚身边。

不过这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袁祖铭的黔军来了,岂能会走?于是为了驱赶袁祖铭,刘湘与杨森达成和解,共同维持四川局面。

此后,杨森控制川东,刘湘控制川西,双方谁也吃不掉谁。

到了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率师北伐,短短几个月内,就先后打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四川军阀们看到国民党的大腿粗,于是纷纷投靠国民党,并且加入国民党,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革命军。

不过意外又发生了:北伐尚未结束,国民党内部就发生了矛盾,左派和右派发生了争执。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等人的武汉国民政府对立了起来。

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四川军阀又开始选边站,继续他们的混战。

第一次混战,杨森头脑发热,听了蒋介石的话,主动攻打武汉国民政府,结果就被叶挺打得个人仰马翻,最后在回四川的途中,被刘湘给截击了。不过俗话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刘湘一时没注意,在四川的大本营就被邓锡侯和刘文辉给围了。不得已,刘湘再次和老对手杨森和解,两人回师攻打邓锡侯和刘文辉。危机解除。

可是不久之后,被打得惨败的吴佩孚来到了杨森身边,寻求庇护。因为是自己的老大哥,杨森收留了吴佩孚,可是这件事就被蒋介石给知道,在蒋介石再三勒令他下野不成后,蒋介石于是让刘湘讨伐他。

在刘湘收买杨森手下四个师长后,杨森势力大挫。刘湘就此成为了四川唯一的老大。

杨森当然是不死心了,他抓住了刘湘想裁军的机会,联合其他七个四川军阀,组成了“八部同盟”,共同对付刘湘。

这一战,刘湘与刘文辉联合了起来,一举击败了“八部同盟”,从此,四川进入了“二刘”时代。[这里注意一下,刘湘和刘文辉是叔侄关系,只不过刘湘这个侄子被小堂叔刘文辉年纪大。]

四川内部虽然是“二刘”时代,但外部已经是中原大战,川外共有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和阎锡山四大军阀。

和以前一样,二刘也必须选边站。而这一次的站队,可以说是决定四川以后谁是老大。

刘文辉谁的粗腿都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就是没抱蒋介石的大腿,是不是他们两人曾经有过矛盾?

而刘湘呢?他选对了,他始终站在蒋介石这一边。后来中原大战蒋介石获得胜利,为了投桃报李,决定让刘湘成为四川唯一的老大,至于刘文辉自然是要被铲除的。

民国二十一年,刘湘有了蒋介石的武装支持后,于是决定和刘文辉决一胜负。“二刘”大战正式开始。

这场“二刘”大战可以说是民国四川军阀规模最大的一场混战了。双方投入兵力共达三十万,持续了一年,四川大大小小的军阀都被卷入进去。最后得胜的人,自然就是刘湘了。不过刘湘因为叔侄关系,并没有为难自己的小叔刘文辉,将川西南,也就是西康地区给了他,让他有了安身之地。

而刘湘呢?从此成为了四川真正的老大。他占据了川东、川西和川南八十余县,所拥兵力达二十余万。至此,四川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从此结束了。

其实刘湘最终能够获胜,在于他总是能够站对了队。无论是熊克武和刘存厚之争,还是和杨森的战争,甚至是和刘文辉的一战,他都能够在川外诸多军阀中找到最粗的大腿。

所以啊,跟对人是最重要的!


青史回声


刘湘能够最终成为四川军阀混战最大的赢家,其实是后面有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支持!

在辛亥革命后,四川形成了好几股势力,除了四川本土军阀,还有客场作战的好几股军阀,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川军各势力才将非川军军阀逐出四川,国民政府取得北伐胜利后,川军也接收改编,于是当时形成了杨森二十军军长,刘湘二十一军军长、赖心辉二十二军军长,刘存勋二十三军军长,刘文辉二十四军军长,邓锡侯二十八军军长,田颂尧为二十九军军长的局面。

(四川军阀混战下的民生百态)

最后基本形成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几股势力,到30年代的时候,刘湘和刘文辉形成四川最大的两股军阀势力,而1932-1933年的二刘大战成为刘湘最后胜出的最后一战。

本文就从二刘大战详细讲一讲刘湘最后为何能够胜出,然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刘湘与刘文辉是堂叔侄关系,刘文辉是刘湘的叔叔辈,但是年龄却比刘湘小六岁,刘湘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一直在川军混,等刘文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四川时,刘湘已经是少将旅长。

这就好比,你读完大学后发现,你的高中同学已经混的很出息了,刘文辉在后来的发展中,借了不少刘湘的光,毕竟一笔写不出俩刘,当时都称两个人为川军二刘。

到二刘大战前期,刘文辉后来者居上占据川西,兵力达12万,兼任四川政府主席,而刘湘占据川东,兵力达11万,地盘虽然没有刘文辉大,但是控制着四川对外出口,两个人因此形成了旗鼓相当之势。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川不容二流(刘),刘湘想要统一四川做四川王,而刘文辉不止想图霸四川,还想打出四川称霸西南,一个比一个野心大,蛋糕就这么大,压根不够分啊!所以,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加大,有一次刘文辉购买的军队途径刘湘防区时,刘湘就给劫了,刘文辉还曾派杀手想要做了刘湘。

二刘大战一触即发,但是各位看官,当时四川并非只有二刘,他俩之外,邓锡侯还有四万多人驻扎在成都,田颂尧还有五万多人驻扎在三台,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也是一股不可小窥的势力。

(刘湘)

可以说,想要一统四川,必须把四川内部的这几个人摆平,刘文辉与邓锡侯、田颂尧都属于保定军校毕业的,在当时拉帮结派,但是随着刘文辉逐渐变强,明显和邓、田不再一个档次了,因此刘文辉一直想吞并两人。

这两个人看刘文辉来势汹汹,干脆就倒向刘湘,形成共同反对刘文辉的联盟,可以说,从当时四川内部的环境来说,刘湘出道早、威望高、拉拢的人也比较多。

单从内部情况来说,刘湘已是必胜无疑,但是刘湘还从外部拉拢了蒋介石,刘湘深知以其实力虽然在川内数一数二,然而出川之后跟那些大军阀相比就差得远了。因此,刘湘提出了“拥蒋统川”的口号。

(蒋介石)

这一口号可以说是搓到老蒋的心窝子里去了,舒服的很!1932年初淞沪抗战爆发后,老蒋就在物色抗战的大后方,当时将行都选到了洛阳,当刘湘提出这个口号时,很明显四川比任何地方都适合当战略大后方。为此,1935年老蒋曾两次入川考察,意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将国民政府搬迁到四川。

1932年在二刘大战拉开之前,刘湘还把对刘文辉的作战计划转交给正在江西剿共的蒋介石,并且得到蒋介石的亲笔答复。

刘湘在内有邓、田同盟,外有老蒋的强力支援怎么可能不胜。

(刘文辉)

在对战刘文辉的过程中,刘湘的策略也很高明,一方面跟刘文辉请和,另一方面要邓锡侯和田颂尧抄刘文辉后路,并且对刘文辉的部将进行收买,三管齐下,最终导致刘文辉失去优势。

在打败刘文辉后,依靠老蒋在背后的支撑,刘湘才最终达到了独霸四川的目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四川已经不单独是刘湘的四川,随后蒋介石以剿匪为由将中央军开入四川,四川军阀彻底结束了,但是却也成为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四川。


史论纵横


不太明白刘湘的胜出是在什么层面,是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

在军事上,刘湘好像到最后都没有彻底的击败对手统一全川,四川任然是防区制被各大军阀割据占领。

刘湘1932年后被称为四川王,更多的是因为国民政府借剿灭四川的红军准备消灭四川割据势力的时候,四川军阀们为保自身利益,才开始联合起来推出四川军阀中实力最强的刘湘作为盟主集合全川力量来抗衡当时的中央——国民政府。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刘湘的胜出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胜出,通过合纵连横所取得的。

在军事上,即使在最后的“二刘大战”也是通过联合其他军阀和挖刘文辉墙角所取得的胜利。

如果没有国民政府的染指四川,可能缓过劲来的刘文辉,或者其他几个军阀因刘湘而利益受损可能四川的军阀混战还会继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