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农村现在生活条件比起10年前可要好的多了,家用小汽车、小洋楼光鲜亮丽,豪华大气;家家高档家居电气,足以让生活走进新时代,跃上小康路!农村的新气象也让许多城里人羡慕,好多人在网上热抄,说城里向乡村移民是一种趋势,农村土地成了聚宝盆了等等。

毋庸讳言,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长,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活条件都和1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村民成为了许多城里人向往的对象也许不久便成为现实。

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癌症的发病率也随着时间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有必要进行剖析一下,以利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赵湾村是沙颍河流域、涡河南岸的一个小村,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口从3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人。近十年来,死亡47人,平均年龄72岁,最高年龄84岁,最低年龄为57岁。其中临终时医院给的死因皆是青一色“癌症”,其中以食道癌、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偏瘫或半身不遂等疾病为主!

现在安全饮水也普及了,村民不会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了,排除了感染癌症的主要病源。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也增强了,那么癌症的患病主因是什么呢?

1.经济疯狂时代的后遗症

60、70年代,人清水秀,朴实的民风,虽然物质不那么丰富,但也是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我还记得上初中一年级时,老师让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记最快乐的一件事》,对于写作文,我也是挖空心思,是学生时代的最尴尬时刻。

因为是男生,少不了周末到河边玩耍。那时一家都是几个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不象现在那么金贵。夏日,有时邀几个玩伴,到涡河、惠济河游泳、捉虾、逮鱼的事绝不可少。我认为这些事情是最快乐的事。但由于我写作水平不怎么地,手头有一本作文精选,其中有一篇也是写的《记暑假最快乐的一件事》,和老师布置的作文差不多,我为了省事,把河道的名称改了一下,写成了去惠济河里捉螃蟹,是最快乐的事!语文老师给的评语是:我们惠济河有螃蟹吗?

其实,我犯了忌讳,惠济河自古以来不生螃蟹,但鱼啊、虾啊什么的可真不少!

从这里不难看出,七八十年代,河道里的水是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从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各地招商引资如火如荼。

几年不到的时间,河道上游引进了造纸厂、骨粒厂、农药厂。每到冬季,西北风吹来,骨粒厂发出的尸臭味,让人难以下咽、晚上老年人不住的咳嗽;夏天,那农药厂,几公里空气中都弥漫着的药味,刺激着人们的呼吸道黏膜,让人恶心、昏昏沉沉,有气无力。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2.农药化肥使用的疯狂时期

90年代以前,村民种地基本都是靠家庭沤制农家肥。每到夏秋收种季,专门为学生放了收麦假、秋忙假,假期帮助家里进行收种,其中最累的活要数是向地里拉粪了,也就是往地里用架子车拉农家肥。

我父亲是工厂工人,吃不了这个苦,经常背着我母亲发牢骚,“哎,把这些象土又不是土的东西,里拉外拉,有用吗?”

其实,在没有化肥的时期,这些农家肥还是有用的。邻居家经常养猪、养牛,他家的农家肥沤制的质量就好;同样,和我们一个地边沟,他家的小麦、玉米长势总是比我家的好,产量也增收明显!

但90年代以后,各种化肥、农药厂象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还有进口尿素、磷肥、复合肥、钾肥等,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收麦、种秋也不用牛了,农家肥也没人沤制了,种地全靠化肥。

人们为了增收高产,施肥也不再讲章法,多多益善,有种滥施滥用的现象。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药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农作物的病虫害也不断增加,施放农药的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能很快消灭病虫害,用药量普遍无序加倍。

这些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将有害物质浸入地下水、河道;一方面随着农作物种子进入人体。进入地下水体及河道,造成了地下、河道无序被污染,进入人体,侵入人的股体,对人体细胞是一个致命污染源。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3.水源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自90年代以后,涡河、惠济河水体变的象黑油一样,在惠济河入涡河三叉口,还呈现一个奇观。也就是惠济河入涡河的水是冒着泡的黄色污染水,涡河主河道是黑色如油状的污染体,一黄一黑,经纬分明,确实象一道亮丽的风景。

河水浸润之处,寸草不生。经常住在河岸,以打鱼为生的钱大爷,那时就失业了,河道里基本没有什么鱼了,象他这样失业的鱼民有好多,鱼船也卖了,网也破败了。他说:让他最难以忘记的是,有一次在涡河里打鱼,打出的鱼,竞有四只脚。也就是说河道污染已很严重,让水体中的鱼,要么绝种,要么变异!否则无法生存。那么,这些污染的水体对人体的危害又是怎么样的呢?结果可想而知了。

对人体的危害,虽然不会象水生物一样随即死亡,但对肉体细胞的侵害,并让病体细胞逐渐积聚,最终扩散,导致人类个体死亡,这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撮而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水体好了,人们死于癌症的现象并没有减少的原因!

当年曾有这么一段顺口溜:“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00年代变成公害,曾经现代还在受害。”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e2g

4.如何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减少农村污染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主要有:

  • 减少对水体污染、尽量少用化学药剂

当前农村如何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除了集中对饮用水供给外(这个已实现了),还要减少农药、化肥、洗衣粉等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尽量种植多年生果木类,减少因施放化肥、农药等对地下水体、空气、土壤的污染,进而保护农民自身。

  • 生产生活污水要集中排放、并消化治理

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各种养植场的冲洗水应建立统一收集管网,统一治理消解,不能任其排放,以免对地下水、河水、土壤等造成污染。

长腿的鱼没有了|为什么癌症病人的坟茔还在增多?原因找到了!

结语:癌症是人们饮用污染水导致对人体肌体的侵害,致人体肌能的丧失。所以癌症基本已经证实,是由于饮用水源受到了污染,进而危及人体生命。所以现在有人谈癌色变,并不是危言耸听。

人们肌体受到侵害,若不能及时被发现,需待一定时期后,方以疾病形式显露,过去疯狂的以掠夺环境乃至影响人类自身生存条件方式发展经济的做法,对人类自身的危害必将以危害人们生命形式,对人类进行惩罚!

如果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持续治理发展,要想克服饮用水源对人休的危害,也必须有20年的恢复时间,方可彻底摆脱癌症的阴影。常言说的好,病来如山倒,治病如抽丝,用来比喻环境污染对人类自身的危害恢复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