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是同性恋",15岁儿子的话,让妈妈自责:都怪我

如今,随着父母对子女成长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与照顾。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重视孩子教育的时代,对于性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性教育的缺失,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信秦女士已经体会到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作为一名职场女性,秦女士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能够陪伴自己的儿子。平日里,更多时候是由丈夫陪伴儿子。

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孩子15岁。那一年,秦女士突然决定把自己的工作放一放,因为她发现,这种生活已经给孩子带来了相当不好的影响。

当时,孩子在跟秦女士进行为数不多的交流时,突然说了一句:"妈妈,我应该是同性恋。平时在学校,我很讨厌跟女生玩,更加喜欢和男生待在一起。我觉得我今后应该跟男生在一起才会快乐。"

起初,秦女士还以为孩子在跟自己开玩笑。但看着孩子坚定的眼神,秦女士才意识到,孩子的两性认知显然出现了问题。由于自己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这才导致他不懂得如何跟女性相处,认定自己是同性恋。

想到这里,秦女士不禁自责道:"都怪我。"

性教育缺失容易引发错误认知

事实上,造成秦女士的儿子产生"同性恋"这一认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她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导致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女性相处,而是因为秦女士没有对孩子及时进行性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两性关系将会慢慢产生一种模糊的认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否则,这种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模糊认知,很可能会受到孩子平时一些所见所感的影响,渐渐产生扭曲。

当然了,秦女士陪伴的缺失也是导致孩子产生"同性恋"念头的一大原因。在缺乏清晰认知的同时,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去处理男女关系,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对异性产生反感,进而认定自己就是同性恋。

那么,身为父母,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性教育的三大要点

·明确两性界线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对两性关系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明确两性界线。如果孩子对于两性界线缺乏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他们很可能会不知道如何与异性进行相处,这种情况的发生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注意教育内容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教育的内容。毕竟并非所有的性教育内容都适合孩子目前的年龄。如果父母给孩子灌输的内容超出年龄认知的范围,那么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认知上的错乱。

·强调自我保护

对于孩子而言,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父母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因此孩子应该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对自身的侵犯以及在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自己。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