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父母依靠强大的自律精神,不断的改变与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养料。


1


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继续延迟开学。


近日,中央宣布:


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眼见开学日期一直延长,这可愁坏了家长们!


在网上,有二胎妈妈诉苦说:“再不开学我就要疯了。”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延迟开学期间,家长们不仅要在家办公,还要监督“熊孩子”们上网课...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甚至,家长稍微一走神,孩子们说不定就躲哪个角落玩游戏去了。


这场疫情,正在将孩子们,分化为两级:


一边是家长们以身作则,陪孩子在寒假弯道超车;


前几天,一张老父亲陪女儿在路灯下挑灯夜读的照片,火了↓↓↓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白天我们上的名师课堂,晚上老师在线辅导,我爸爸手机流量不够,所以到村里学习。”


因为手机流量有限,河南洛宁的14岁女孩郭翠珠,只能去村支部蹭网上网课;


村支书说,女孩学习很认真,每天都会来这里学2小时。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这是现代版的“凿壁借光”。


而在一旁的父亲,默默蹲守在墙角下,陪伴着女儿。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在网课面前,有的孩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学习;


但另一边,却是家长们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凭孩子虚度这光阴。


同样是上网课,有的孩子,扛起“怠惰”“放纵”和“欢愉”,踏进了“网课学困生”的范畴。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疫情期间,孩子们之所以产生两级分化,其中有其自身的原因,但背后更多的,在于家长的教育。


俞敏洪曾说过: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疫情期间,给孩子上网课的是老师,但孩子是否自觉上课,则取决于家长。


所以,教育路上,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要做称职的父母。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一语中的!


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在教育之路上,如果父母不自律,往往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


如果父母不严格要求自己,能偷懒则偷懒;


那么,孩子也会钻着空子地放飞自我!


教育孩子,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不自律的父母,教出来的,只能是放纵的孩子;毁掉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未来!


2


在知乎上,大麦曾看到一个热门贴:


“既然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没有半点目标可言,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梦,好好地甘于平庸。


既要前程似锦,又要毫不费力,你咋不上天?”


话糙理不糙,每一个迷失在舒适区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将他点醒和引导;


同样,这话也是说给父母听的:


如果家长不思上进,孩子也会甘于平庸。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有这样一个事例:


有个妈妈,是个手机深度患者。生活中的她,分分钟都离不开手机。


她天天刷朋友圈、抢红包、聊天、追剧,就连给孩子喂奶,都舍不得放下。


她的儿子,不到半岁就知道从妈妈手里抢手机,当玩具玩。


有时,妈妈追剧追的正嗨,或抢红包抢到上瘾,为了不让儿子哭闹影响自己,干脆就抱着他一起玩。


刚学会走路时,看到妈妈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小家伙就屁颠屁颠的晃到妈妈身边去抢;


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躺在沙发上,抱着手机自得其乐。


不到两岁,小家伙已经成了和妈妈一样的手机控。


每天吃饭,他要看着手机吃,睡觉要搂着手机睡。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一天到晚的抱着手机,看动画片、玩游戏、打电话...


只要妈妈一拿开,孩子就又哭又闹,满地打滚!


看到这种情形,妈妈当着儿子的面有所收敛,只等晚上儿子睡了后熬夜玩。


可熬夜的结果是白天总犯困,为了不让儿子打搅自己睡觉,常常又把手机扔给他。


后来,儿子四岁了,因为长时间玩手机,不但视力不好,在幼儿园里也不太合群。


老师说: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远低于同龄人。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一个人,如果单纯只是不能控制自己、不懂自律,也只能说他自甘堕落;


但是,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不懂收敛、不加自控,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却任由其发展;


那么,孩子的这种不自律,轻则造成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障碍,重则毁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力量。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打卡训练营免费学的打卡自律性

关注“奇速优课”公众号 七大免费课程等你领取!同步微课、每日口语、课本录音等免费0元学!智能家教、中高考冲刺课程以及更多课程等你开启前往学习!


3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心理学家找来600多位四岁大的幼童,把孩子自己留在一个房间里。


实验一开始,就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立刻吃这块糖,过一会他们就可以再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


当大人离开后,房间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坚持了几分钟后吃掉了糖。


15分钟后,实验人员回到房间,大约3个孩子里,有1个孩子坚持住没吃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用唱歌,蒙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些只有四岁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则——自律了。


后来,实验人员跟踪了这些孩子的发展轨迹,发现那1/3忍没吃糖的孩子,长大后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都比那些没忍住的孩子更优秀。


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总结出那些善于“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孩子,自控力更强,长大后更容易成功。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曾说: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这本书,还有另外一句话:


“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


父母的责任,是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而不自律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教会不了孩子什么是自律。


我们有些父母,总是把自己的人生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整天嚷嚷着“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可千万别学我啊!”


孰知,父母不思进取、自怨自艾,怎么给孩子营造出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呢?


想要孩子养成自律品质,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4


只有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


如果说,在育儿这件事上,父母正在经历一场长远的征途;


那么,在自律这件事上,父母正在经历着一场苦修。


父母唯有强大的自律精神,不断地成长和完善自身,才能给孩子带去精神的力量。


有网友分享了一件自己的真实故事↓↓↓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在家看电视,老公催促孩子先去睡觉。


孩子一脸不情愿: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去睡觉呢?”


老公眼看着要发脾气,被我拦下来,我跟孩子说:


“爸爸妈妈还有一段重要的新闻没有看,看完了就去睡了。”


好不容易把孩子哄去睡了,我跟老公商量,以后到了孩子睡觉的时间,我们就回房间看书,这样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帮助。


后来,再精彩的球赛,只要到了孩子睡觉的时间,老公都会忍痛割爱,自觉回到房间。


后来,老师总会夸我家孩子学习习惯很好!


我想,这和我们平时对孩子及自我的要求都有关系吧。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曾写道:


“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他们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最终通过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没有任何“言教”,能胜过“身教”!在自律这件事上,尤为如此。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所以,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身的自律。


无论到什么年纪,都不要放弃成长,要始终保持自律。


父母的不自律,只会毁掉一个孩子


愿每位家长,都能用自身的自律,赋能于孩子,给孩子满满正能量,共同创造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