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鲁迅对于我国的新文学是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一部《狂人日记》震动全国,由此,他也正式踏上文坛。人们都说,他的作品长大了才能读懂,而且越读越有力量,确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堪称经典,他对中国人思想精神的解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鲁迅的去世,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听说这一消息的名人纷纷专程赶往上海,当时光从北京出发的就有5000多人。宋庆龄早就预想到了这种盛况,于是第一时间就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但没想到的是,现场的人数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原定鲁迅先生的灵柩由殡仪馆用车运往墓地,但当时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车根本行进不了,于是委员会临时决定,用人抬的方式,前往公墓。为鲁迅扶灵的人都是当时文学界、政界的大咖,比如巴金、蔡元培、茅盾、胡风等人,还有生前一直与鲁迅关系很好的内山完造。

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一个作家,去世后能得到如此礼遇,历史上还没有另一个人,因此叶圣陶当时感叹说,中国除了鲁迅,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盛况。

鲁迅先生去世,我们来回顾一下葬礼的盛况!及其他国家对此的评价

文字的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启迪民智,能推进革命。鲁迅不仅对当时中国的革命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蜚声国际,对其他东亚国家影响也很大。韩国评论家说他是上世纪占领东亚文化领土最大的作家,日本评论家说他是我国的国民文化之舟。一苏联作家也曾经评价过他,说他是不可复制的,其民族特点深入人心,还说他是中国的高尔基。

鲁迅在中国革命和文化上的影响毋庸置疑,但后世也有国人过高抬高其地位的声音。不过,其纪念馆现今遍及各地,据2013年的统计,全国有11处纪念场所,作协还设立鲁迅文学奖,代表文学的最高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